高考作文解读及范文复习过程.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2944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作文解读及范文复习过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作文解读及范文复习过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作文解读及范文复习过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作文解读及范文复习过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作文解读及范文复习过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作文解读及范文复习过程.docx

《高考作文解读及范文复习过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作文解读及范文复习过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作文解读及范文复习过程.docx

高考作文解读及范文复习过程

 

2018高考作文解读及范文

1

 【作文原题】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名师解析】吴炳忠(博客“海城”)

1.题型:

2018年全国1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

2.材料特点:

材料取材于现实生活。

呼应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主题,巧妙地传递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体现了“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特别是“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试题以学生为本,材料内容学生熟悉,比较接地气,材料理解上没有难度,有话可说,畅所欲言。

可叙说、可思辨。

引导学生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与时代、国家一起成长。

展现综合素养。

3.试题特点:

写作任务、交际语境都非常明确。

给事实材料的目的是帮助考生理解“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这句话的意义。

或说是这句话的图解,引发对这句话的理解。

事实材料与导语互补,一事一理,相互映衬。

运用所给的材料,也可补充材料,叙说其中蕴含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智慧,落实到“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成长”、“追梦、圆梦”上。

强调个人与时代、国家的关系。

4.材料分析:

(1)材料内容:

①以新世纪2000年以来大事记的方式,围绕“世纪宝宝”出生到今年2018年,呈现“世纪宝宝”所经历的的重大事件。

②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两个时间点是代表中国梦的内容。

 

③引导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 使命和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它规定了作文的内容及含意范围。

④要求考生结合“世纪宝宝”的成长,就新世纪中国,中国新时代的追梦、圆梦展开联想与思考,在“时光瓶”中留存,留待2035年的18岁的一代人阅读。

 

(2)材料含意:

材料的含意在引导语中: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 使命和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 使命和挑战一一我们这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是什么,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和挑战是什么,2035年18岁那一代,一定会有他们的际遇、机缘、使命、挑战。

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一一新时代的中国梦是什么,我们青年人“世纪宝宝”们的梦是什么,我们应该怎么样去追梦、圆梦。

2035年18岁那一代,该怎么样去追自己的梦,圆自己的梦。

(3)材料关键词: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

追梦、圆梦。

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5.写作任务:

①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一一以上材料:

写作范围;你:

作者;联想和思考:

思维表达。

②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一一根据以上材料和你的联想、思考作文。

③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 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一一读者:

那时18岁的一代人。

目的:

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6.参考立意:

(1)走进新时代:

肩负使命,敢于挑战。

(2)和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

(3)际遇难得,使命追梦。

(4)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一代。

(5)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7.写作重点。

重点写我们这一代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写我们这一代的追梦、圆梦,写个人与时代、国家息息相连的关系。

也要照顾到2035年18岁的一代人,让他们看到我们今天的奋斗经历、伟大的时代精神,并提出殷切的希望。

 

把握机遇,直面挑战

2035年的青年:

  你们好!

  我们是庚辰龙年出生的跨世纪一代,你们是沐浴在新时代春风中成长的一代。

我们与新世纪的祖国一路成长,你们与中国的新时代一起圆梦。

我对我的时代怀有热烈的自信与骄傲,也对你们的时代、我们的未来充满期待。

  我们的时代,是把握机遇的筑梦时代。

  2008年,奥运的火炬在北京鸟巢熊熊燃起,照亮了运动员们朝气蓬勃的脸庞,点燃了泱泱中华的体育精神;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授课,知识在星际间传递,五星红旗在无垠宇宙中闪亮;2016年水乡乌镇举办世界互联网会议,科技与传统的融合,彰显互联网时代的中华风采。

驼铃悠悠,万里丝绸之路横亘亚欧;铁路长长,千里高铁支援异邦弟兄。

量子信息、青蒿素……中国科技将经验与实验相结合,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走向世界。

命运共同体、和平共处互利共赢,中国在发展自身的同时普惠全球,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我们这一代沐浴改革春风,看祖国把握机遇,筑起一个又一个瑰丽雄奇的中国梦。

  我们的时代,是直面挑战的克难时代。

  2008年,汶川大地震无情地夺去几万中华儿女的生命,然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祖国的力量战胜了灾难;2013年,落后偏远的乡村通了公路,扶贫向精准深入推动,全面小康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诚然,当今时代我们忧心“瘦肉精”损害了胃,我们耻于“中国山寨”,我们不甘处在全球化制造业的低端,但可贵的是,我们拥有直面挑战的勇气,拥有攻坚克难的毅力,我们必当勇往直前。

  你们的时代,是勇于创造的新时代。

  2035年,全面小康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是幻想。

你们这一代,拥有无数的际遇和机缘,也面临艰巨的使命与挑战。

不知你们在追求物质文明时有没有“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守得住乡愁”?

不知你们在日月匆忙时还记不记得“棋琴书画诗酒茶”的诗和远方?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抓住机遇,直面挑战,书写你们这一代的芳华,这,是你们的新时代。

  万水千山,祖国与我们同在。

我们与你们,时代不同,挑战各异,但不变的是拳拳赤子之心,是对中国梦的向往与追求。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当如朝阳,如春风,尽力奔跑。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筑梦圆梦,我们与你们,永远在路上。

跨世纪一代

二零一八年六月七日

【点评】该考生从“我们、你们、祖国、时代”四个关键词切入,将“个人成长与国家、时代的发展”关联起来展开思考,巧妙地将“我们的时代”与“你们的时代”两个时代无缝衔接,寄予下一代“抓住机遇、直面挑战、勇于创造”的期望,圆满地完成了代际沟通的写作任务。

行文中,作者能以“世纪宝宝”的身份,从材料中的北京奥运事件思考机遇与筑梦,从材料中的汶川地震事件思考挑战与克难,表达了“我们这一代”与国家一路成长的感悟;从材料中的“小康社会”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两个重大规划的落实情况展开思考,表达了对“你们下一代”青年要勇于创造的期望。

作者能紧扣材料,运用材料自然灵活,没有生硬拘泥之感。

采用“总分总”式结构,层次清晰。

全文语言流畅,能灵活运用各种句式,如对偶句、排比句等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全文论述严谨,情感丰富,确为考场难得之佳作。

 

青春梦扬圆梦中华

致十八岁的你:

  2035年,十八岁的青春年华,这些美好的词汇从唇齿之间吐出,已是一片如水般的温柔。

如今十八岁的我提笔写信给未来十八岁的你,时间在信纸之上流逝,时代在字里行间变迁,我个人的欢笑与汗水交融于新世纪的中国之追梦与成长;我的梦,温柔地包容于伟大的中国梦之内,徐徐展现在你的眼前。

  求学之时,在教室的朗朗书声之中,在窗外的荫荫夏木之下,年幼的我不知梦想为何物。

世界于我而言太过广阔,而满心童真,不知人间疾苦。

直到那一天,2008年那中国流下泪水的一天,发生了死伤无数的汶川大地震。

满目疮痍的大地之上是无数个小家的破碎,悲哀,哭泣……但是,年幼的我第一次看到中国这个“大家”超卓的行动,无数的解放军战士与志愿者在满是创伤的大地上,用血肉之躯,用不知疲倦的双手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生命的大美!

众志成城,血脉相连,炎黄子孙,是为一家!

那一刻,我才懂得何为国,何为家,我的心中才有了一个梦,一个愿为祖国奉献我生命的梦。

  在我成长之时,我的梦也在悄然成长,而新世纪的中国亦在历史的进程中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追梦途中,我与中国相伴。

  当“天宫一号”遨游于浩瀚的宇宙之中,首次太空授课的观众中有我充满渴求的身影。

我是多么希望能够投身于我最为热爱的航天航空事业,以我个人学识,让中国的旗帜在无垠的宇宙之中飘舞!

而在我醉心于学习,向着未知的太空进发之时,中国亦在追梦的路上前行、拼搏、创造:

互联网高度普及、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我想,当你拾起这个尘封的时光瓶时,我已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成为航空队伍中自豪的一员,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了一份力量,与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的奋斗相交融,我们的梦想怒放于时代的枝头,写就中国的春意盎然,写就中国梦的春暖花开。

这种充满哲意的联结,是千年以来“天下大同”的思想传承,是我们血脉里的团结一心,是“君子不独亲其亲,不独幼其幼”的全面小康的道德追求,是不懈追求美好生活的现代化的核心。

  正在展信的你,是中国梦的下一位接班人,新的一代的使命由青年的你去完成。

惟愿你与我一般,让个人梦想融于中国梦,书写新的故事,新的传奇,新的诗篇!

 

 一位十八岁的学生

2018年

 

【点评】

  这是一篇优秀的书信体议论文。

  文章的读者对象和写作者的身份都是明确的,是“十八岁的我提笔写信给未来十八岁的你”。

文章没有全面引用材料,主要集中写了两个标志性事件,即汶川大地震和天宫一号上的太空授课,并就这两个事件进行相关的联想与思考。

  文章采用“小大结合”的写作手法,把中国梦与个人梦、国家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联系一起来写。

作者写到,汶川大地震之初,自己不知梦想为何物、“不知人间疾苦”,大地震之后,“才懂得何为国,何为家”,“心中才有一个梦”。

作者看过太空授课之后,把梦想具体化为“希望能够投身于我最为热爱的航天事业”。

体现出作者的使命感和担当意识。

想到2035年,作者对中国梦和个人梦的实现充满自信。

  文章对标志性事件做了具体生动的描述,使得文章内容充实。

如第二段写汶川大地震,既写大地震带来的破坏,也写中国人民、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灾难面前的不屈奋斗。

“众志成城,血脉相连,炎黄子孙,是为一家”。

文章中心明确,表达了个人的欢笑与汗水与中国相交融、个人的梦想是中国梦一部分的见解。

  文章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语言大多是流畅、优美、富于表现力的。

虽有个别语句不通顺、个别用词不恰当,但仍不失为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

追梦之光,代代相传

致18岁的你:

展信佳!

祝贺你来到美丽的18岁。

2018年,是我的十八岁,不禁感概万千——我看见追梦之光在代代传承,中国亦一路前行,一路发展——谨以此信,抒发己怀;同时愿追梦之光,因你们的传承,祖国更精彩更动人!

  十八年前,千禧之年,我们诞生在刚步入新世纪的中国,被称为“世纪宝宝”,身体里流动着华夏民族“龙”的血液。

八年后,也就是难忘的二零零八年。

那一年,我们在上小学二年级,空气中氤氲着北京奥运的喜悦氛围,突然,如同雷声撕破天际,汶川大地震——家园瞬间被震碎,毁万千生灵于一旦,举国悲恸。

然而,我亦在此时看见中国人民不屈的民族精神:

解放军不畏余震,只争朝夕,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