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27517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湖南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湖南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湖南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湖南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汇总.docx

《湖南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汇总.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汇总.docx

湖南教育心理学问答题汇总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

专门研究发生在教育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研究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

具体指学习的实质、学习动机、学习过程与学习的条件,怎样创设有效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的学习等。

2.简述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作用)。

答: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了解问题2)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

3.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答:

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有: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包括: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第二章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谈谈形式运算阶段中个体思维发展的特点。

答:

1)认知已经超越现实而无须以具体的事物为中介2)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概括个别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3)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4)能发现命题与命题之间的关系。

2.简述“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教学意义。

答:

1)解释了人认知水平不断提高的发展可能2)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3.埃里克森把人格分为哪几个阶段?

论述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答:

(一).婴儿期(0~1)信任感对不信任感、幼儿期(1~3)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儿童早期(3~6)主动感对内疚感、儿童晚期(6~12)勤奋感对自卑感、青少年期(12~18)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青年期(18~24)亲密感对孤独感、成人期(24~65)繁殖感对停滞感、老年期(65~死亡)自我整合对绝望感。

(二).1)家庭教养方式2)学校教育3)同辈群体

4.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什么特点?

如何指导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答:

青少年时期是自我意识发生突变的时期。

1)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2)帮助中学生获取积极的自我体验3)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力。

5.智力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如何根据这些差异进行教学?

(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

答:

一.1)智力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质和量的不同。

2)智力的差异也表现为成熟时间的差异。

二.1)创设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6.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方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个体差异性。

7.认知方式主要包括哪些类型:

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冲动型与沉思型、整体型与序列型。

8.简述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1)有意识记随目的性增加而迅速发展2)意义识记能力不断提高3)抽象记忆有较快发展。

9.简述心理发展的含义

答:

是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一直到死亡过程中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心理变化过程。

1)从时间跨度上讲,心理发展毕生持续,贯穿整个生命中。

2)从内容上讲,心里发展主要表现为认知发展和社会性与人格发展。

3)从性质上讲,心里发展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4)从影响因素上讲,心理发展是天性与教养共同作用的结果。

5)心理发展是有规律可寻的。

10.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答:

1)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2)教学促进认知发展。

11.健康人格的建构

答:

1)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整合。

2)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与社会的整合。

3)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与实践的整合。

12.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

答:

1)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2)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

3)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

13.概述学生特征差异的表现方面。

①性格的态度特征②性格的理智特征③性格的情绪特征④性格的意志特征

14.皮亚杰认知论的四个主要发展阶段。

答:

(1)感知运动阶段。

指0~2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2)前运算阶段。

指2~7岁,这个阶段的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图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特别是语言的出现和发展,使儿童日益频繁地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但他们的语词或其他符号还不能代表抽象的概念,思维仍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难以从知觉中解放出来。

(3)具体运算阶段,指7~11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其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

(4)形式运算阶段。

指11~15岁,这一阶段的儿童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

1.简述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的主要区别。

答:

1)人类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2)人类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3)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活动中,通过以语言为中介来实现的。

2.加涅把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

1)学习层次分类

①信号学习。

(经典条件反应)②刺激一反应学习(操作条件反应)。

③连锁学习。

④言语联结学习。

⑤辨别学习。

⑥概念学习。

⑦规则或原理学习。

⑧解决问题学习。

2)学习结果分类

①智慧技能学习。

主要用来解决“怎么做”。

②认知策略学习。

学会学习的核心部分。

③言语信息学习。

④动作技能学习。

⑤态度的学习。

3.我国学习的分类:

1)知识的学习2)技能的学习3)社会规范的学习

4.桑代克的试误学习论是怎样的以及基本规律

答:

1)桑代克认为“学习即连接,心即是人的联结系统。

”这种联结的形成是通过盲目的尝试并逐步淘汰错误而习得的。

2)基本规律:

①效果率②练习率③准备率。

5.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1)获得与消退2)泛化3)辨别(分化)

6.斯金纳的操作条件的基本规律:

1)强化2)逃避作用3)回避作用4)消退5)惩罚

7.什么是正强化、负强化、惩罚?

各举一例

答:

1)正强化即跟随某一行为后并能增强该行为反应的发生,如表扬、奖励某同学的关爱他人的行为。

2)负强化指通过警告或移去令人厌恶的刺激来加强某一行为的过程,如学生为避免受指责而认真学习。

3)惩罚指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使受罚者在接受此刺激时不得不暂时停止正在进行的反应。

8.联结学习论在教育中的应用:

1)塑造货促进良好行为2)消除不良行为

9.试述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答:

1)意义学习即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2)接受学习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

10.奥苏伯尔认为,什么样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学习?

(有意义言语学习的条件。

答:

1)学生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2)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3)学生认知结构中具有适当的观念。

11.认知学习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重视对关系的了解2)重视结构和顿悟的作用3)发现与接收学习

13.12.试述合作学习的课堂中教师的作用是什么?

(怎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实现合作学习?

答:

1)建立良性的内部依赖关系,让学生体验到自己需要同伴的支持、解释和指导2)让小组成员明白自己的学习职责,在相互合作中仍能进行独立学习3)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4)让小组成员学会相互监督,以保证小组能富有成效地工作5)根据小组的学习目标和成员年龄,合理分配角色以促进小组成员的合作与学习。

14.什么是合作学习?

建构主义为什么提倡合作学习?

答:

(一)合作学习是指在学习时,由几个能力不同的学生组成小组,在积极互动中发生的共同学习。

(2)意义:

(1)合作学习时的小组的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学生建构起新的、更深层的理解;

(2)小组互动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不平衡,使个体质疑自己的理解,寻找新的解释,最终导致新的认知平衡。

(3)在社会互动中学习,有助于学生达成问题的共同理解,建立起更完整的表征,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第四章学习动机

1.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答:

1)一定范围内有一致性2)动机的的最佳水平随学习任务的难度、学生的个性不同而不同。

2.简述教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的策略。

答:

1)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2)设置合理的目标3)进行归因训练。

3.请从教师的的视角阐述:

从内、外动机结合入手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策略。

怎样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答:

1)使任务更有趣2)引发认知冲突3)合理使用表扬:

a有效地应用表扬b以目标结构为基础的评价体系4)合适的反馈。

4.当学生考试失败后,如何指导他进行正确归因?

答:

1)教师应帮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概念2)应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自信3)对于低成就的学生,还必须教授他们有效的学习方法。

5.如何利用学习结果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

所学知识的增多,学习成就的取得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等,从而增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学习动机。

6.什么是自我效能感,怎样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

答: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1)通过要求学生形成适当的预期来实现2)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更多的成功。

3)通过提供挑战性的任务来实现。

7.一个人学生的学习动机越强,其学习效率就越高吗?

答:

1)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一致的,表现为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提高成绩。

2)但是,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不是完全成正比的,学习行为不仅受学习动机影响,还可受其他一系列主客观因素影响,所以,过分强烈的学习动机容易使学生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限制了学生正常的智力活动,而影响学习效率。

8.学习动机的三种功能。

答:

1)激活功能,即动机会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2)指向功能,即在动机的作用下,人的行为将指向某一目标3)强化或维持功能,即动机可使人的行为维持在其活动中。

9.维纳的动机归因为哪六要素,其意义?

答:

1)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部环境。

2)有助于了解个体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结果来预测个体可能的学习行为。

10.学习动机的理论有哪几种?

答:

强化论(斯金纳)、需要层次论(马斯洛)、动机的归因论(海德/维纳)、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自我效能理论(班杜拉)。

11.学习动机的种类。

答:

1)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2)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3)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12.马斯洛理论对教育的重要意义。

答:

如果学生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其学习就会受到影响。

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低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成为其学习和自我实现的障碍。

因此,教师应多关心学生的生活,并使学生感到被人接纳和尊重,才有可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被激发,乐于创造和探索,乐于自我实现。

第五章学习迁移

1.迁移的作用

答:

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的形成的关键环节3)迁移对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有重要作用。

2.早期的迁移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什么?

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答:

(一)1)形式训练说(沃尔夫),训练和改进心理的各种官能是教学的最重要目标2)共同要素说(伍德沃斯),只有当两种学习情境中有相同的要素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学习的迁移3)经验类化说(贾德),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能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即主体将所获得经验类化4)关系转化说,更重视学习情境中对原理原则之间关系的顿悟在迁移中的重要作用。

(二)。

经验内化说是对共同要素说的修正,关系转化说可视为经验内化说的深化和具体化,即学习者对学习情景的概括,主要是概括出情境的关系,主体能顿悟学习情境的内部关系,就越有可能实现两种学习之间的迁移。

3.现代迁移理论有哪些?

答:

1)认知结构迁移论(奥苏伯尔)2)产生式论(辛格莱和安德森)3)情境性理论(格林诺)。

4.简述影响迁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