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体框架桥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27078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体框架桥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单体框架桥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单体框架桥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单体框架桥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单体框架桥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单体框架桥施工方案.docx

《单体框架桥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体框架桥施工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单体框架桥施工方案.docx

单体框架桥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1

二、工程概况1

三、施工组织及施工安排1

(一)、施工组织1

(二)、工期安排2

四、施工准备3

(一)、技术准备3

(二)、试验准备3

(三)、物资、机械准备3

(四)、现场准备3

五、具体施工方案4

(一)、交通导改4

(二)、基底地基处理CFG桩的施工4

(三)垫层施工7

(四)、框架涵主体施工7

1、施工测量放样7

2、钢筋工程8

3、模板工程9

4、脚手架工程10

5、混凝土工程11

6、防水层13

7、附属工程13

8、基坑回填14

六、质量保证措施14

(一)、组织保证措施14

(二)、隐蔽工程质量保证措施14

(三)、混凝土外观质量保证措施15

(四)、钢筋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5

七、安全保证措施16

八、文明施工17

1编制依据

1.1、《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

1.2、《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1.3、《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38:

2004;

1.4、《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1.5、《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

1.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

1.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1.8、《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

2工程概况

K1+475.4041-8m框架涵位于既有环铁试验线内侧,新建正线独立段路基处,该桥主要为通向黑桥村南北两侧,既有桥下既有道路宽度约8m,新建城轨试验线框架涵跨度为8m,结构总高4.3m,净高3.6m,全长7.25m,全宽16.4m。

桥涵基底地基处理采用直径1000mm灌注桩,桩长20m,桩顶设置7.25×2×1.5m承台。

护坡桩采用直径1000mm灌注桩。

3施工组织及施工安排

3.1、施工组织

项目部设五部二室,即工程部、财务部、物资部、合同部、安质部、办公室和试验室,负责施工项目管理,下辖钻孔桩施工作业队一个,15人;桥涵施工作业队一个,40人。

图3-1施工组织管理机构图

 

投入的主要人员及分工表

序号

姓名

职务

序号

姓名

职务

1

金国童

项目经理

7

杭正安

物资部长

2

田耐

项目总工

8

鲁明明

计价合同部长

3

张军华

副经理

9

杨书学

财务部长

4

周继文

现场负责人

10

史喆垚

试验室主任

5

曹麦林

工程部长

11

杨兰

办公室主任

6

张新峰

安质部长

3.2、工期安排

本工程计划工期62天,其中护坡桩10天,基底处理灌注桩12天,基坑开挖、凿除桩头、低应变检测4天,承台钢筋绑扎、混凝土浇注3天,侧墙钢筋绑扎、模板安装5天,桥面板脚手架搭设、立模6天,桥面板模板安装、钢筋绑扎及混凝土浇注15天。

挡土墙及附属设施8天。

4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图纸会审,确认施工图纸工程数量、施工图结构尺寸等,根据设计资料认真做好导线复测工作和水准复测工作。

4.1.2根据控制测量成果,放出框架涵结构位置线,确定新建框架涵与既有桥梁的位置关系。

4.1.3对所有参加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安全交底和技术交底。

4.2、试验准备

4.2.1护坡桩、灌注桩施工时,试验室进行现场混凝土的塌落度试验,根据设计要求,混凝土的塌落度宜为180~220mm。

4.2.2框架涵钢筋制作前,对进场钢筋原材料的试验,钢筋的焊接或机械连接接头的试验工作。

4.2.3框架涵主体施工混凝土浇筑时,进行现场塌落度试验等。

4.3、物资、机械准备

4.3.1护坡桩、灌注桩计划采用反循环钻机进行施工,钻机进场时相关证件必须齐全,并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4.3.2进场钢筋原材料、防水材料等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4.4、现场准备

4.4.1查明施工区域管线分布情况并完成迁改或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并向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详细交底。

已知污水管线,施工期间架空保护,不能将污水断流。

既有钢架桥由专业队伍拆除。

4.4.2提前作好施工现场的“三通一平”工作,将两端部的既有围墙拆除并后移,保证进场后可进行基础桩及护坡桩施工。

4.4.3清除部份原有路面及地下建筑垃圾等,以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5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

5.1、交通导改

本框架涵施工前需要将既有道路进行导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如下方案进行:

5.1.1、临时道路位于新建桥涵正下方,居中设置,道路宽3m,长10m,临时道路两端出口均设护头棚,

5.1.2、人、车混行,车辆单向行驶。

5.1.3、委派专职交通疏导人员进行疏导。

5.1.4、待框架涵施工完毕后恢复至原有道路,具体导改见附图。

5.2反循环钻孔护壁钻灌注桩施工方案(工程桩及护坡桩)

5.2.1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工程中基础处理而设计的6根采用泥浆护壁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

设计桩长20m,直径1m,钢筋HRP33525、HPB2358,混凝土强度等级C35

护坡桩主要针对排水涵基础施工时,对原铁路锥坡的影响,由设计提供相关图纸,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位置及标高,施工方法与工程桩相同。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5.2.2施工准备

5.2.2.1材料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C35、C30

辅助材料:

膨润土、粘土球、隔水塞(或球胆)。

5.2.2.2机具设备

钻孔设备:

国产反循环钻机。

辅助设施与机具

护筒:

钢质护筒。

小型土方机械:

用于沉淀池开挖和护筒埋设施工。

5.2.2.3检测工具:

测绳、线坠、孔径仪、水准仪,经纬仪、坍落度筒等。

5.2.2.4泥浆系统:

泥浆池、沉淀池、循环槽、废浆池、泥浆搅拌设备、泥浆泵、钻渣分离装置。

5.2.2.5混凝土浇筑机械及工具。

5.2.2.6清孔设备:

空压机、风管、砂石泵(射流泵)、掏泥筒。

5.2.2.7作业条件

施工范围内的地上障碍物主要是污水导流管安装就位、地下障碍物既有桥施工时的基础换填片石应清理,对不能改移的障碍物必须进行标识,并有保护措施。

现场做到水、电接通,道路畅通,对施工场区进行清理平整,对松软地面进行碾压或夯实处理。

5.2.2.8技术准备

收集施工场地工程地质资料(洛阳铲探孔),熟悉施工图纸。

编制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经审批后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按设计图纸和给定的坐标点测设轴线定位桩和高程控制点,并据此放出桩位,报建设单位和监理复核。

施工前做成孔试验,以核对地质报告,检验所选设备、工艺是否适宜。

5.2.3.操作工艺

5.2.3.1操作方法

测量定位:

应由专业测量人员根据给定的控制点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的要求测放桩位,并用标桩标定准确。

埋设钢护筒:

护筒内径为1500mm。

护筒口应高出地面至少100mm。

在埋设过程中,一般采用十字栓桩法确保护筒中心与装为中心重合。

5.2.4.2安装钻机

a.安装钻机前,要对钻机和配套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保证电缆密封接头绝缘良好,输水胶管连接牢固,避免泄漏。

b.为防止潜水钻机因钻杆折断或其他原因掉入孔内,应在钻机上架焊吊环,并系上保险钢丝绳引出孔外吊住。

c.钻进速度要根据电机功率、土层类别、孔径大小、钻孔深度和供水量等确定。

d.要根据土层性质确定泥浆黏度和比重。

在粘土、粉质粘土中钻进时,可以原土造浆护壁、排渣;当穿过砂夹层钻孔时,为防止塌孔宜投入适量粘土以加大泥浆稠度;在砂土层中钻孔。

e.钻机就位:

钻机就位必须平整、稳固、确保在施工中不倾斜。

移动。

在钻机双侧吊线坠校正调整钻杆垂直度(必须是可使用经纬仪校正)。

为准确控制钻孔深度,应在装架上做出控制深度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

5.2.3.3钻孔和清孔

(A)反循环钻进

a、钻头回转中心对准护筒中心,偏差不大于允许值。

先启动砂石泵,待泥浆正常后,开动钻机慢速下放钻头至护筒底。

开始钻进时应轻压慢转,待钻头正常工作后,逐渐加大转速,调整压力,并使钻头不产生堵水。

在护筒刃脚处应低压慢速钻进,使刃脚处的地层能稳固的支撑护筒,待钻至刃脚以下1m以后,可根据土质情况以正常速度钻进。

b、在钻进时,要仔细观察进尺情况和砂石泵排出的渣的情况,排量减少或出水中含渣量较多时,要控制钻进速度,防止因循环液比重过大而中断循环。

c、采用反循环在砂砾、砂卵石地层中钻进时,为防止钻渣过多,卵砾石堵塞管路,可采用间断钻进、间断回转的方法来控制钻进速度。

d、加接钻杆时,应先停止钻进,将机具提离孔底80-100mm,维持冲洗液循环1-2min,以清洗孔底并将管道内的钻渣携出排净,然后停泵加接钻杆。

e、钻杆连接应拧紧上牢,防止螺栓、螺母、拧卸工具等掉入孔内。

f、钻进时如孔内出现塌孔、涌砂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将钻具提离孔底,控制泵量,保持冲洗液循环,析出塌落物和涌砂,同时向孔内补充加大比重的泥浆,保持水头压力以抑制涌砂和塌孔,恢复钻进后,泵排量不宜过大,以防塌孔壁。

g、钻进达到要求孔深停钻时,仍要维持冲洗液正常循环,直到反出冲洗液的钻渣含量小于4%时为止。

起钻时应注意操作轻稳,防止钻头拖刮孔壁,并向孔内补入适量冲洗液,稳定孔内水头高度。

h、沉渣处理

1)第一次沉渣处理:

在终孔时停止钻具回转,将钻头提离孔底100-200mm,维持冲洗液的循环,并向孔中注入砂量小于4%(比重1.05-1.15)的新泥浆或清水,令钻头在原位空转10-30min左右,直至达到清孔要求为止。

2)第二次沉渣处理:

利用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导管作为吸泥管,将孔内泥浆抽排走。

i、反循环钻机钻进参数和钻速的选择见表

钻进参数和钻速

地层性质

钻压

(KN)

钻头速度(r/mi)

砂石泵排量

(m3/h)

钻进速度

(m/h)

粘土层、硬土层

10-25

30-50

180

4-6

砂土层

5-15

20-40

160-180

6-10

砂层、砂砾层、砂卵石层

3-10

20-40

160-80

8-12

中硬以下基岩

20-40

10-30

140-160

0.5-1.0

(B)清孔方法:

换浆法:

第一次沉渣处理:

在终孔时停止钻具回转,将钻头提离孔底100-200mm,维持冲洗液的循环,并向孔中注入含砂量小于4%(比重1.05-1.15)的新泥浆或清水,令钻头在原位空转10-30min左右,直至达到清孔要求为止。

第二次沉渣处理:

在钢筋笼和下料导管放入孔内至灌注混凝土以前进行第二次沉渣处理,通常利用混凝土导管向孔内压入比重1.15左右的泥浆,把孔底在下钢筋笼和导管的过程中再次沉渣的钻渣置换出。

5.2.3.4灌注水下混凝土

a本工程使用C30商品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水泥用量不少于300kg/m3,掺减水剂不少于300kg/m3,水灰0.5-0.6,扩展度宜为340-380mm。

塌落度180mm-200mm。

b水下灌注混凝土必须使用导管,导管内径200-300mm,每节长度为2-2.5m,最下端一节导管长度应为4-6m。

导管在使用前应进行水密承压试验(禁用气压实验)。

水密试验的压力不应小于孔内水深1.3倍的压力。

也不应小于导管承受灌注混凝土时最大内压力p的1.3倍。

c连续灌注混凝土:

首批混凝土灌注正常后,应连续灌注混凝土,严禁中途停工。

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探测混凝土面上升的高度,并适时提升拆卸导管,保持导管的合理埋深。

探测次数一般不少于所使用的导管节数,并应在每次提升导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