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安装配置.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24923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安装配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安装配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安装配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安装配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安装配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安装配置.docx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安装配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安装配置.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安装配置.docx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安装配置

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安装配置

最简单的网络可以想象成单线的总线,各个计算机可以通过向总线发送分组以互相通信。

但随着网络中的计算机数目增长,这就很不可行了,会产生许多问题:

1、带宽资源耗尽。

2、每台计算机都浪费许多时间处理无关的广播数据。

3、网络变得无法管理,任何错误都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瘫痪。

4、每台计算机都可以监听到其他计算机的通信。

  把网络分段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同时你必须提供一种机制使不同网段的计算机可以互相通信,这通常涉及到在一些ISO网络协议层选择性地在网段间传送数据,我们来看一下网络协议层和路由器的位置。

  我们可以看到,路由器位于网络层。

本文假定网络层协议为IPv4,因为这是最流行的协议,其中涉及的概念与其他网络层协议是类似的。

 

一、路由与桥接

  路由相对于2层的桥接/交换是高层的概念,不涉及网络的物理细节。

在可路由的网络中,每台主机都有同样的网络层地址格式(如IP地址),而无论它是运行在以太网、令牌环、FDDI还是广域网。

网络层地址通常由两部分构成:

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网桥只能连接数据链路层相同(或类似)的网络,路由器则不同,它可以连接任意两种网络,只要主机使用的是相同的网络层协议。

路由器<二>

二、连接网络层与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下面是数据链路层,为了它们可以互通,需要“粘合”协议。

ARP(地址解析协议)用于把网络层(3层)地址映射到数据链路层(2层)地址,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则反之。

  虽然ARP的定义与网络层协议无关,但它通常用于解析IP地址;最常见的数据链路层是以太网。

因此下面的ARP和RARP的例子基于IP和以太网,但要注意这些概念对其他协议也是一样的。

1、地址解析协议

  网络层地址是由员定义的抽象映射,它不去关心下层是哪种数据链路层协议。

然而,网络接口只能根据2层地址来互相通信,2层地址通过ARP从3层地址得到。

  并不是发送每个数据包都需要进行ARP请求,回应被缓存在本地的ARP表中,这样就减少了网络中的ARP包。

ARP的维护比较容易,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协议。

2、简介

  如果接口A想给接口B发送数据,并且A只知道B的IP地址,它必须首先查找B的物理地址,它发送一个含有B的IP地址的ARP广播请求B的物理地址,接口B收到该广播后,向A回应其物理地址。

注意,虽然所有接口都收到了信息,但只有B回应该请求,这保证了回应的正确且避免了过期的信息。

要注意的是,当A和B不在同一网段时,A只向下一跳的路由器发送ARP请求,而不是直接向B发送。

 

下图为接收到ARP分组后的处理,注意发送者的对被存到接收ARP请求的主机的本地ARP表中,一般A想与B通信时,B可能也需要与A通信。

 

3、IP地址冲突

  ARP产生的问题中最常见的是IP地址的冲突,这是由于两个不同的主机IP地址相同产生的,在任何互联的网络中,IP地址必须是唯一的。

这时会收到两个ARP回应,分别指出了不同的硬件地址,这是严重的错误,没有简单的解决办法。

  为了避免出现这类错误,当接口A初试化时,它发送一个含有其IP地址的ARP请求,如果没有收到回应,A就假定该IP地址没有被使用。

我们假定接口B已经使用了该IP地址,那么B就发送一个ARP回应,A就可以知道该IP地址已被使用,它就不能再使用该IP地址,而是返回错误信息。

这样又产生一个问题,假设主机C含有该IP地址的映射,是映射到B的硬件地址的,它收到接口A的ARP广播后,更新其ARP表使之指向A的硬件地址。

为了解决这个错误,B再次发送一个ARP请求广播,这样主机C又更新其ARP表再次指向B的硬件地址。

这时网络的状态又回到先前的状态,有可能C已经向A发送了应该发送给B的IP分组,这很不幸,但是因为IP提供的是无保证的传输,所以不会产生大的问题。

4、管理ARP缓存表

  ARP缓存表是对的列表,根据IP地址索引。

该表可以用命令arp来管理,其语法包括:

向表中添加静态表项--arp-s

从表中删除表项--arp-d

显示表项--arp-a

  ARP表中的动态表项(没有手动加入的表项)通常过一段时间自动删除,这段时间的长度由特定的TCP/IP实现决定。

5、静态ARP地址的使用

  静态ARP地址的典型使用是设置独立的打印服务器,这些设备通常通过telnet来配置,但首先它们需要一个IP地址。

没有明显的方法来把此信息告诉该设备,好象只能使用其串口来设置。

但是,这需要找一个合适的终端和串行电缆,设置波特率、奇偶校验等,很不方便。

  假设我们想给一个打印服务器设置IP地址P-IP,并且我们知道其硬件地址P-hard,在工作站A上创建一个静态ARP表项把P-IP映射到P-hard,这样,虽然打印服务器不知道自己的IP地址,但是所有指向P-IP的数据就将被送到P-hard。

我们现在就可以telnet到P-IP并配置其IP地址了,然后再删除该静态ARP表项。

 

  有时会在一个子网里配置打印服务器,而在另一个子网里使用它,方法与上面类似。

假设其IP地址为P-IP,我们分配一个本网的临时IP地址T-IP给它,在工作站A上创建临时ARP表项把T-IP映射到P-hard,然后telnet到T-IP,给打印服务器配以IP地址P-IP。

接下来就可以把它放到另一个子网里使用了,别忘了删除静态ARP表项。

6、代理ARP

  可以通过使用代理ARP来避免在每台主机上配置路由表,在使用子网时这特别有用,但注意,不是所有的主机都能理解子网的。

基本的思想是即使对于不在本子网的主机也发送ARP请求,ARP代理服务器(通常是网关)回应以网关的硬件地址,见下图,注意与上面的图比较一下。

  代理ARP简化了主机的管理,但是增加了网络的通信量(不是很明显),并且可能需要较大的ARP缓存,每个不在本网的IP地址都被创建一个表项,都映射到网关的硬件地址。

在使用代理ARP的主机看来,世界就象一个大的没有路由器物理网络。

 

路由器<三>

三、IP地址

  在可路由的网络层协议中,协议地址必须含有两部分信息:

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存贮这种信息最明显的方法是用两个分离的域,这样我们必须考虑到两个域的最大长度,有些协议(如IPX)就是这样的,它在小型和中型的网络里可以工作的很好。

  另一种方案是减少主机地址域的长度,如24位网络地址、8位主机地址,这样就有了较多的网段,但每个网段内的主机数目很少。

这样一来,对于多于256个主机的网络,就必须分配多个网段,其问题是很多的网络给路由器造成了难以忍受的负担。

  IP把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一起包装在一个32位的域里,有时主机地址部分很短,有时很长,这样可以有效利用地址空间,减少IP地址的长度,并且网络数目不算多。

有两种将主机地址分离出来的方法:

基于类的地址和无类别的地址。

1、主机和网关

  主机和网关的区别常产生混淆,这是由于主机意义的转变。

在RFC中(1122/3和1009)中定义为:

主机是连接到一个或多个网络的设备,它可以向任何一个网络发送和从其接收数据,但它从不把数据从一个网络传向另一个。

网关是连接到多于一个网络的设备,它选择性的把数据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其它网络。

  换句话说,过去主机和网关的概念被人工地区分开来,那时计算机没有足够的能力同时用作主机和网关。

主机是用户工作的计算机,或是文件服务器等。

现代的计算机的能力足以同时担当这两种角色,因此,现代的主机定义应该如此:

主机是连接到一个或多个网络的设备,它可以向任何一个网络发送和从其接收数据。

它也可以作为网关,但这不是其唯一的目的。

  路由器是专用的网关,其硬件经过特殊的使其能以极小的延迟转发大量的数据。

然而,网关也可以是有多个网卡的标准的计算机,其的网络层有能力转发数据。

由于专用的路由硬件较便宜,计算机用作网关已经很少见了,在只有一个拨号连接的小站点里,还可能使用计算机作为非专用的网关。

2、基于类的地址

  最初设计IP时,地址根据第一个字节被分成几类:

0:

保留

1-126:

A类(网络地址:

1字节,主机地址:

3字节)

127:

保留

128-191:

B类(网络地址:

2字节,主机地址:

2字节)

192-223:

C类(网络地址:

3字节,主机地址:

1字节)

224-255:

保留

3、子网划分

  虽然基于类的地址系统对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说工作得很好,但它不能在一个网络内部做任何路由,其目的是使用第二层(桥接/交换)来导引网络中的数据。

在大型的A类网络中,这就成了个特殊的问题,因为在大型网络中仅使用桥接/交换使其非常难以管理。

在逻辑上其解决办法是把大网络分割成若干小的网络,但在基于类的地址系统中这是不可能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出现了一个新的域:

子网掩码。

子网掩码指出地址中哪些部分是网络地址,哪些是主机地址。

在子网掩码中,二进制1表示网络地址位,二进制0表示主机地址位。

传统的各类地址的子网掩码为:

A类:

255.0.0.0

B类:

255.255.0.0

C类:

255.255.255.0

  如果想把一个B类网络的地址用作C类大小的地址,可以使用掩码255.255.255.0。

  用较长的子网掩码把一个网络分成多个网络就叫做划分子网。

要注意的是,一些旧软件不支持子网,因为它们不理解子网掩码。

例如的routed路由守护进程通常使用的路由协议是版本1的RIP,它是在子网掩码出现前设计的。

  上面只介绍了三种子网掩码:

255.0.0.0、255.255.0.0和255.255.255.0,它们是字节对齐的子网掩码。

但是也可以在字节中间对其进行划分,这里不进行详细讲解,请参照相关的TCP/IP书籍。

  子网使我们可以拥有新的规模的网络,包括很小的用于点到点连接的网络(如掩码255.255.255.252,30位的网络地址,2位的主机地址:

两个主机的子网),或中型网络(如掩码255.255.240.0,20位网络地址,12位主机地址:

4094个主机的子网)。

  注意DNS被设计为只允许字节对齐的IP网络(在in-addr.arpa.域中)。

4、超网(supernetting)

  超网是与子网类似的概念--IP地址根据子网掩码被分为独立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但是,与子网把大网络分成若干小网络相反,它是把一些小网络组合成一个大网络--超网。

  假设现在有16个C类网络,从201.66.32.0到201.66.47.0,它们可以用子网掩码255.255.240.0统一表示为网络201.66.32.0。

但是,并不是任意的地址组都可以这样做,例如16个C类网络201.66.71.0到201.66.86.0就不能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

不过这其实没关系,只要策略得当,总能找到合适的一组地址的。

5、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

  如果你想把你的网络分成多个不同大小的子网,可以使用可变长子网掩码,每个子网可以使用不同长度的子网掩码。

例如:

如果你按部门划分网络,一些网络的掩码可以为255.255.255.0(多数部门),其它的可为255.255.252.0(较大的部门)。

6、无类别地址(CIDR)

  因特网上的主机数量增长超出了原先的设想,虽然还远没达到232,但地址已经出现匮乏。

2020年发表的RFC1519--无类别域间路由CIDR(ClasslessInter-DomainRouting)--是一个尝试解决此问题的方法。

CIDR试图延长IPv4的寿命,与128位地址的IPv6不同,它并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