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路面工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24860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69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路面工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路基路面工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路基路面工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路基路面工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路基路面工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路面工程.docx

《路基路面工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路面工程.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路基路面工程.docx

路基路面工程

第一次作业

二、主观题(共13道小题)

14. 名词解释:

路面耐久性

答:

路面结构具备的抗疲劳、抗老化和抗形变积累的能力。

15. 名词解释:

路面的稳定性

答:

路面结构在长期使用中,抵御大气温度和水分变化的影响,保持强度和高度以及整体

性不降低过多的能力。

16. 问答题:

路基路面工程特点有哪些?

答:

(1)工程量大、投资大,施工周期

(2)工程涉及面广,占地范围大。

对当地的农田水利、水止保持、和生态环境影响大。

(3)根据公路所经过的地带的水文地质条件,结构变化多。

(4)路基与路面直接相关,路基设计要与路面设计综合考虑。

17. 名词解释:

路基临界高度

答:

对应路基处于干燥、中湿、潮湿和过湿状态的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是判断路基干湿类型的指标。

它是根据大量调查资料统计得来的标淮值,考虑了不同地区公路自然区划的差异,不同土质对路基干湿类型的影响。

18. 名词解释:

路基工作区

答:

 路基工作区指路基某一深度Z,在这个深度Z范国内,汽车荷载影响较大,必须考虑其影响,在这个深度Z范围以外,汽车荷载影响较小,可以不单独考虑。

19. 名词解释:

加州承载比CBR值

答:

CBR又称加州承载比,是以路基材料抵抗局部荷载压入变形的相劝能力来表征。

20. 名词解释:

答:

 

21. 问答题:

路基干湿类型有哪些划分方法,干湿类型对路基有哪些影响?

答:

路基土湿类型的判断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现场试验测定,该方法又可分为按照路基土的稠度划分(新方法)和按照路基平均相对含水量划分(老方法),这种力法适合于判断旧路的干湿类型:

另外—种是通过路基临界高度划分,适合于新建公路。

路基路面一般应当保持干燥或中湿状态,对潮湿、过湿状态的路基,必须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22. 问答题:

试述地下水对路基的影响。

答:

路基下面一定范围内的地下水浸入路基。

地下水通过毛细水上升一方面影响路基,另

外也可能影响路面基层强度,地下水的毛细作用与土质、土的压实程度有关。

对地下水位较高的路基,要采取一定地下排水措施,路面下要做好防水垫层。

23. 问答题:

为什么路基路面设计中要考虑最不利季节的影响?

答:

最不利季节一般指对路基路面使用最为不利的季节,以保证路基路面在最不利季节也能满足使用要求,如考虑路基干湿类型时,要在路基较为经常处于的含水量较高季节去测定现场含水量,则此时的最不利季节应为多雨潮湿季节。

对沥青路面,考虑高温影响,则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最不利季节应当是夏天。

24. 计算题:

答:

25. 计算题:

答:

26. 计算题:

答:

第二次作业

二、主观题(共9道小题)

10. 名词解释:

路基标高

答:

对一般新建公路,路基标高指未设超高加宽时的路基边缘点的高程;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设中间带的路基,路基标高一般指中间带外侧边缘点的高程:

对改建公路,路基标高一般指路中心位置标高,也可以与新建公路相同。

11. 名词解释:

高路堤

答:

指填土高度较大的路提,一般指填土高度在12m以上。

12. 问答题:

半填半挖路基的设置应汁意哪些问题?

答:

在公路线形和地质条件许可和保证路基稳定前提下,应尽量使挖方土石能作为填方,以节省工程造价。

要注意填方处的基底稳定,保让填方部分的路基与原地面的联接。

当填方部分地面横坡较陡时,原地面应挖成台阶。

原地面坡度陡于1:

2时,会导致占地过多,宜采用护面墙、挡土墙培或护脚,以收缩坡脚,保证路基稳定性。

13. 名词解释:

条分法

答:

条分法是路堤边坡稳定性验算中采用的一种近似计算方法,多用于圆弧法边坡稳定性验算,主要是把滑动体沿竖向分割成若干条,分别计算每个土条的滑动力和抗滑动力,从而求出整个滑动体的滑动稳定系数。

14. 

答:

15. 名词解释:

路基防护

答:

主要是指为防止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对路基的侵蚀而采取的一种措施。

16. 名词解释:

路基加固

答:

主要是指为加强路基承受外加荷载的能力和路基本身的稳定性而采取的支挡加固措施。

17. 名词解释:

排水固结法

答:

排水固结法是利用路基填土或超载土的自重,压密地基,并在土中设置一定的排水通道,挤出土中水分,减少土的空隙比,从而提高地基承载能力。

18. 问答题:

软土地基沉降的危害有哪些?

答:

引起路基沉降,从而影响路面的平整度。

在桥梁的桥头,特别对采用桩基础的桥台,路基与桥梁的沉降不一致,有时路基沉降相当大,导致桥头跳车,严重危及行车安全。

第三次作业

二、主观题(共10道小题)

14. 名词解释:

加筋挡土墙

答:

加筋土挡土墙是墙背填料中,沿垂直于墙面的方向,按一定间隔和高度,水平地放置拉筋材料,然后填土压实,通过填土与拉筋间的摩擦力,来保持墙身的稳定性。

加筋土挡土墙是由土、拉筋和面板三种不同材料而组成。

填土中的拉筋大大增强了土体的侧向抗变形能力,墙身可以看作是复合材料做成的。

15. 问答题:

挡土墙的布置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

挡土墙的布置包括横向、纵向和平面布置

(1)横向布置。

挡土墙横向布置是在路基横断面图上进行,结合路基横断面设计,选样合适的挡土墙类型、基础埋置深度和墙高。

(2)纵向位置布置。

纵断面位置布置的主要是确定挡土墙的起讫位置、分段位置,以及与其他构造物的衔接处理。

当地形陡峻、地面沿道路纵向高程起伏变化较大或地质变化较为复杂时,需在纵断面图上布置挡土墙位置。

(3)平面位置布置。

个别特殊路段挡土墙,如高而长的沿河曲线挡土墙,以及邻近有重要结构物的,应做平面布置设汁。

平面布置设计包括绘制路线平面图,标出路线附近的地形地貌以及地物等,对沿河的路段还应标出河道及水流方向、其他防护与加固工程等。

在平面图上绘制出挡土墙的顶宽线,基础墙趾线,并标出简要设计说明。

16. 问答题:

当挡土墙抗滑稳定性、抗倾覆稳定性或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可采取哪些改进措施?

答:

(1)改进结构端面尺寸或形式。

(2)可以采用扩大基础或突榫基础,以增强抗倾覆稳定性、降低基底应力。

(3)当挡土墙稳定性的抗滑稳定性不能满足时,且当地基强度较高时,可以采用倾斜基底,以增加抗滑稳定性。

17. 计算题:

18. 名词解释:

截水沟

答:

设置在路堑坡顶5m或路堤坡脚2m以外,用于拦截路堑坡顶或路堤坡脚以外流向路基的地表径水,以减缓路基边沟的排水负担,保护边坡不受冲刷。

19. 问答题:

路基排水系统设计总体规划,应遵从哪些原则?

答:

(1)全面规划。

充分的实地踏勘调查,包括当地的气候、水文地质情况、各种危及路基路面水源,当地农田水利排灌设施。

路基路面排水设施与桥梁、涵洞布置相结合,地下排水设备与地面排水设备相配套,

(2)因地制宜。

妥结合当地的实际,就地取材,注意节约用地,少占农田。

(3)综合治理。

与当地的农田水利建设结合,与路基加固与防护相配套。

地面排水与地下排水相结合,纵向排水与横向排水相配套,穿越城镇路段应与城镇的排水设施相配套。

(4)以疏导为主。

应尽量减少对周边水系的影响。

不轻易改变原有的河道、沟溪的自然形态。

要注意水土保持。

(5)环境保护。

要注意保护当地的水资源。

(6)推广利用新技术。

20. 名词解释:

压实度

答:

压实度是现场路基填筑土的干密度与该土的最大干密度之比。

21. 问答题:

试述路基压实作用,讲述含水量、压实功与压实效果之间的关系。

答:

22. 问答题:

评定路基压实的标准有哪些,如何表示?

答:

23. 问答题:

简要叙述爆破的作用原理?

(选做)

答:

炸药在爆炸的瞬间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增加到数千乃至数万倍,产生了高温高压区,并以每秒高达上千米速度的冲击波,以动压力的形式作用于周围的介质。

这种极其巨大的爆炸能,差个多在爆炸的同时自药包中心按球画等量扩展,传递给周围介质,使介质产生各种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振动,这就是爆破的原理。

第四次作业

9. 名词解释:

水结碎石路面 

答:

是将碎石分层摊铺、洒水和碾压而成的路面,一般厚度为10~16cm。

其强度主要靠石料之间的嵌挤锁结,部分由石料在碾压过程中产生的石粉与水形成的泥浆的粘结作用。

二、主观题(共9道小题)

10. 名词解释:

级配砾(碎)石路面

答:

是采用具有密实级配的粗细砾(碎)石集料和砂(或石屑)的混合料经摊铺、压实后形成的路面。

11. 问答题:

简述碎(砾)石路面的强度形成原理。

答:

碎(砾)石路面的强度形成主要取决于碎石颗粒间通过压实而得到的嵌挤锁结作用而产生的嵌挤力,以及由填充结合料的粘结作用产生的粘结力。

嵌挤力作用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石料的强度、尺寸、形状和级配,嵌挤作用产生的内摩阻力的大小,以及施工时压实的质量等。

粘结力作用的大小则取决于填充材料的粘结力及其与矿料间粘附力的大小。

12. 名词解释:

块石路面

答:

是用块状石料铺筑而成的一种路面。

根据块石石料的形状、尺寸及修琢的程度不同,可以分为条石、小方石、拳石和粗琢块石等路面。

13. 名词解释: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答:

 将具有一定级配的碎石,掺加一定数量水泥,经过拌和,然后摊铺碾压成型,经过湿养而成的基层。

14. 名词解释:

二灰土基层

答:

在石灰粉煤灰中掺入一定量的土,经加水拌和、摊铺、碾压及养生成型的基层,简称二灰土基层。

15. 问答题:

防治和减缓石灰土的反射裂缝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

(1)充分压实。

实践证明,压实度越小则产生的干缩的可能性也越大。

(2)注意初期养护。

石灰土的干缩最容易出现在石灰土成型的初期,所以初期养护要使石灰土表面处于潮湿状况,保持石灰土含水量,以减轻干缩裂缝。

(3)控制施工温度不过低。

实践证明,施工温度在0~-10℃时,容易造成低温缩裂。

因此,施工要在当地气温10℃前一个月结束,以防低温温缩。

(4)改善材料组成。

在石灰稳定土中砂砾、碎石,成为石灰砂(碎)石基层,提高强度和稳定性,改善抗裂性能。

(5)设置过渡层或联结层。

可在面层与石灰稳定土基层之间设置沥青碎石或沥青贯入式联结层,是防止反射裂缝的有效措施。

16. 问答题:

试述水泥稳定土和水泥稳定碎石使用上的主要区别。

答:

水泥稳定土其抗裂性不够,—船只能用作底基层。

水泥稳定碎石、砂砾由于有一定数量的碎石或砂砾,其强度和抗裂性能大大提高,在保证路面使用品质上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可以用于各类等级道路路面的基层。

17. 问答题:

什么是“二灰”、“二渣”?

答:

“二灰”指由石灰与粉煤灰作为混合料基层修筑的基层;“二渣”通常指石灰煤渣(简称二渣)基层,是用石灰和煤渣按一定配合比,加水拌和、摊铺、碾压、养生而成型的基层。

第五次作业

二、主观题(共23道小题)

20. 名词解释:

OAC

答:

表示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的符号。

21. 名词解释:

构造深度

答:

也称纹理深度,它表征路面的粗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