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生态农业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23002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生态农业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生态农业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省生态农业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省生态农业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省生态农业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生态农业发展规划.docx

《安徽省生态农业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生态农业发展规划.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生态农业发展规划.docx

安徽省生态农业发展规划

安徽省生态农业发展规划 

     生态农业是指在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总结吸收各种农业方式的成功经验,按照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保护、培植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和减少环境污染,形成农业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石油农业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

它要求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人,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特别是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规律,立足当代,放眼未来,在发展生产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以至根除恶性循环,为当代人以及子孙后代创造一个经常保持最佳状态的生态环境。

实践证明,在当前农业面临人口增长,耕地减少,农业资源开发不尽合理,工业“三废”污染、农业自身污染比较严重,广大消费者对农产品信任度不高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是保护和合理开发农业自然资源,遏制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增强我省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生态省的重要内容。

   根据省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要求,我委编制了《安徽省生态农业发展规划》。

本规划以《安徽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和国家、省级地方法规与政策为依据,从安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分析了生态农业建设的有利条件、制约因素、发展概况,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指导思想、规划原则、总体目标、建设步骤、建设重点、主要任务、保障措施。

   一、基本情况

 

(一)生态农业发展概况:

我省生态农业建设起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

到八十年代末,相继在全省17个地市建立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50多个,试点面积38万多公顷,受益人口100多万人。

进入九十年代以后,生态农业建设不仅在数量和规模上,而且在质量上都有所提高。

目前,全省试点总数增加到150多个,试点面积扩大到150多万公顷,受益人口增长到500多万人,涌现出了一大批县、乡、村试点先进典型。

   1、县域生态农业试点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1999年,全椒、歙县成为全国第一批生态农业建设县。

2000年,颍上县被列入第二批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

近几年,桐城、宁国、广德、南陵、舒城、东至、石台、庐江、泾县、金寨等10个县市被列入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筛选和建设了一批生态农业示范点和工程项目,获得了初步成效。

   2、发展生态农业的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形成。

1999年,《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法律保障。

2000年,《安徽省生态农业建设“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列入《安徽省农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使生态农业建设真正纳入政府行为。

2000年,省农委印发《安徽省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作为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的切入点,使生态农业建设真正落到了实处。

   3、生态农业技术体系逐渐完善。

在近二十年的探索和发展中,各地总结推广了许多生态农业模式及其技术类型,主要有:

“猪—沼—果(菜、鱼、粮、菌)”、“种—养—加—沼”、“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五早’多熟制栽培”、“小流域综合治理”、“稻田养殖”、“果园立体种养”、“立体农业”、“观光生态农业”、“矿区塌陷地综合治理”等。

这些生态农业典型模式及技术类型经过分类整理和归纳总结,形成了《安徽省生态农业典型模式及其技术》,已经对外发布,在全省推广应用,初步构架了适合我省各种生态类型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

   4、生态农业工作基础不断加强。

一是加强舆论宣传,提高环保意识。

省农业生态环境总站累计编发各种期刊和技术资料15000多份,在《安徽日报》创办“农业生态环保建设巡礼”专栏,整体报道全省农业环境保护工作情况及其典型经验,在省内外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二是加强机构建设,不断健全工作体系。

目前,全省已建立省市县级农业环境保护机构53个,其中:

省级站1个,市级站12个,县市级站40个。

三是开展农业环境和农产品质量调查与监测,先后完成了农业部、省政府有关部门部署的8次规模较大的农业环境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调查与监测评价工作,为治理淮河、巢湖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大决策的出台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是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目前,全省已认证“安徽无公害农产品”385个,总产量100多万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总面积3.1万公顷。

全省有128个企业180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绿色食品产地监测面积480万亩,产品总量66万吨,产值33亿元。

全省通过认证的有机食品面积4.8万亩。

五是实施“生态家园富民计划”,积极推进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

目前已在全省52个县市569个村实施了“生态家园富民计划”。

据统计,我省农村户用沼气池拥有量20万口,建城镇生活污水沼气净化池441处,大中型沼气工程60处,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00万立方米,全省农村省柴节煤普及率达95%以上,建成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示范点13处,供气达2986户。

   

(二)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

安徽位于华东腹地,地处长江、淮河中上游。

土地面积13.9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4%,其中平原、山地、丘陵、台地、水面所占比例分别为49.6%、15.3%、14.0%、13.0%和8.1%,耕地面积417.8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30.06%。

是华北与华东的过渡地带,具有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生态条件。

安徽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地形多样,土壤肥沃,生态系统多样,是南北物种汇集地和重要的基因库,生态环境质量和物种多样性保持良好,可更新资源恢复能力较强,森林覆盖率达到28.9%,全省农业生态环境总体状况较好,尤其是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环境优势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施淮河、巢湖流域污染治理和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取得了明显成效;建立自然资源保护区,既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又保护了一大批农业自然资源;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组织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优质农产品比重进一步提高;积极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组织农业科技“三下乡”活动,农民科技种田水平不断提高;推广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实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质量稳步提高。

   (三)主要制约因素:

近几年来,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虽然局部有所改善,但从整体上看资源破坏、环境污染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城市污染、水污染和农田污染事故不断发生。

   1、水资源比较缺乏,旱涝灾害频繁。

全省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616亿立方米,居全国第20位,人均水资源仅为1125立方米,是全国的一半。

水资源分布不均,淮河流域耕地面积占全省的67%,但水资源只占全省的35.6%。

长江流域耕地面积占全省总量的31%,而水资源占55%。

水利设施不配套,旱涝灾害交替发生,给农业生产带来较大的危害。

   2、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有逐年加重的趋势。

全省水土流失面积约1.9万平方公里,是五十年代的2倍多。

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近600平方公里,皖西大别山区水土流失面积达530平方公里,占山区面积的65%,土壤流失总量达到2726万吨。

淮北平原地区盐、碱化较重,土壤养分下降明显,有效耕层变浅,土壤结构变差。

   3、工业污染、农业自身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加剧了农业环境质量的恶化。

随着现代化工业、农业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发展,人类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排放出的废弃物日积月累,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影响。

2002年度,全省废水排放总量14.28亿吨,比上年增加0.7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6.46亿吨,生活污水排放7.82亿吨。

污水源源不断地流入江、河、湖泊,导致淮河、巢湖、长江流域水污染严重。

同时,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导致土壤养分失调、理化性质变差,造成农业自身污染有逐年加重发展的趋势。

据2002年统计,全省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为270.33万吨、7.43万吨,每公顷耕地分别占有647.07公斤、17.78公斤。

直接影响到我省农产品的出口率和市场占有率,进而影响到从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

   4、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肥力下降。

随着人口、经济的发展,非农用占地迅速增加,耕地急剧减少。

据统计,全省耕地面积已由1949年的509.2万公顷,减少到2002年的417.7万公顷,共减少91.5万公顷,约占18%,人均耕地由0.18公顷,减少到0.065公顷,而且减少的耕地多是城郊的  一、二类基本农田。

   二、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生态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理,遵循“立足示范,着眼推广,注重基础,讲究效益”的原则,从实际出发,确定发展思路、目标和基本战略。

 ( 一)指导思想

   以保护自然资源,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针对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及系统工程方法,实行生物措施、农艺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新机制,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和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的原则。

我省自然生态类型多样,生态环境问题复杂,各地治理、建设的模式和标准不一。

因此,在坚持统一规划,统一要求的同时,要结合不同类型区域的实际,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

   2、坚持综合建设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

采取农艺、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种草与造林相结合,治坡与治沟相结合,水土流失治理与产业开发相结合,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林、草、粮、菜全面开发,根据不同区域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以及市场发展趋势,重点突出不同类型区域内生态农业试点市县,重点推广投资少、见效快、效果好的小微型工程技术,充分发挥耕作措施、生物措施的作用。

   3、坚持软硬结合,注重科技、法规等软件作用的原则。

在加强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土流失治理等硬件建设的同时,大力抓好技术研究、科技推广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等软件建设,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法规对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作用。

   4、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

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农业自然资源,要坚决依法办理申请报批手续,防止出现新的农业生态环境破坏。

   5、坚持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彻底改变“政府要环境、农民要效益”两相矛盾的局面,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把生态农业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发展高效农业,按照农业产业化的思路,创立适合当地资源优势,有市场前景的主导产业和产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三、总体目标和建设步骤

   2003—2007年,突出发展养殖业和和高效经济作物,建设专用小麦、水稻、棉花、双低油菜、茶叶、花生、蔬菜、猪牛羊禽肉、蜂产品、水产品等十大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

巩固完善14个国家和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新建不同自然生态类型的乡、村、农场生态农业试点150个,试点覆盖面积100万公顷,基本实现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初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的目标。

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建立有效的生态农业建设管理和技术推广体系,初步控制破土乱挖、毁地取土、开山毁林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防治城镇工业的“三废”污染。

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行科学施肥,控制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物质的施用量,防止农业自身污染。

建成100个省级生态村,大中型畜禽养殖场粪便无公害处理达到30%,农民人均纯收入2700元,全省农产品优质品率达到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