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工艺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214609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8.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工艺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生产工艺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生产工艺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生产工艺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生产工艺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工艺管理制度.docx

《生产工艺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工艺管理制度.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产工艺管理制度.docx

生产工艺管理制度

文件状态:

工艺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版本号

A0

分发部门代码

02

文件编号

02-M02-014-A0 

实施日期

 2013/2/20

修改日期

 

编制

审核

批准

1目的

建立工艺质量控制的管理规定,使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规范化。

2范围

适用于生产工艺质量控制。

3责任

质检部负责本制度的制订、修改。

4内容

生产部的班组长应每天进行工艺查证,并作好记录。

每一生产工艺应有“工艺规程”,内容如有修改,应按文件系统管理标准程序执行。

批记录是该批化妆品生产全过程的完整记录,由生产部技术人员根据原始记录汇总,由质检部审核,经生产部主管校对并签字。

有质量事故管理制度。

有生产车间考核管理条例,经常对生产车间的生产人员进行考核。

对新进生产人员或调入新岗位的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考核合格方可独立操作,有培训考核记录。

对各级生产人员进行定期教育、考核,并有记录。

有更换产品的清场管理制度。

清场结果由班组长自查、QA人员检查,检查合格后发给“清场合格证”。

有车间班组长和QA人员进行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控。

各工艺使用的衡器、仪器、仪表应定期检验并贴有合格证,有专人负责保管。

盛装原辅材料、半成品的容器、桶、盖一致,有明显标记,桶、盖上不得有其他物品的标签。

生产原始记录应按“记录填写标准”的要求填写。

工艺流程的布局合理,无制品的交叉污染、混杂。

设备、管道无跑、冒、滴、漏。

主要设备必须实行定期检修。

设备应由专人维护、保养。

有检修、维修、清洁记录,交接验收有记录。

每一工序投料前必须仔细校对品名、规格、数量,有班组长复核签字,检查每件原料及半成品是否贴有合格证。

每一工序有质量标准,出工序的半成品每件贴有合格证。

只有符合工艺规程要求的产品,才可进行包装贴签。

标签和说明书由车间专人领取、计数,发给操作人员,并做好记录。

包装结束后,应该核对标签的领取数、实用数、损失数和剩余数。

在一定生产周期,经过一系列加工过程所制得的质量均一的一组化妆品定为一个批量;一个批量的化妆品编号为一个批号。

根据批号应能查明该批化妆品的生产日期和生产记录。

批号的划分一定要具有质量的代表性。

5记录

 

文件状态: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版本号

A0

页次

文件编号

/QP-09  

实施日期

2013/2/20 

修改日期

 

编制

审核

批准

1.目的

根据对销售部的《订货单跟踪表》进行核算、联系采购结果安排生产,满足客户要求按时、按量交货。

对生产过程中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进度、生产各工序的控制、人员、设备、环境的管理等。

3.职责

生产部:

依据客户订货及核算结果制订生产计划,并依据计划组织生产,生产进度、作业工序、生产现场管理;车间员工负责自检和不合格品的标识、隔离,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管理。

技术部:

制订配方、《配料单》文件。

质检部:

原料、包材及各工序间的半成品、成品的检验,并收集及分析质量情况。

仓库:

原料、包材仓库提供生产所需的物料,成品仓库对所有成品入库、出库。

4.作业内容

生产工艺流程:

见附件。

生产计划安排

生产部依据销售部《订货单跟踪表》进行核算;生产核算员依据仓库的库存数量分别进行包材、原料核算,对差缺物量填写《购物申请单》,报总经理审批后交供应部采购;供应部接《购物申请单》后及时采购,并确定所缺物料到位时间;生产排单员依据核算结果和采购结果,并结合生产进度和生产能力进行排单,在排单中出现不饱和、过饱和情况则上报;生产排单员每日将次日各车间生产计划形成《生产指令》报生产部长审批后再下到各生产车间,备分给质检部;各生产车间主管依据《生产指令》、生产人员、生产设备、生产工艺进行生产,确保高质、高效完成生产任务。

生产计划调整

生产计划需要调整时,在《生产指令》的“备注”处填写调整原因:

a)物料供应不足:

采购人员应时常复核《购物申请单》,及时催促供应商按期供货,如物料不足,在物料“交货期”前一天,尚未得到供应商明确答复时,应及时通知生产部;物料检验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生产部(包括不良情况),以便调整生产计划。

b)半成品出现质量问题影响正常生产:

生产部部长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开会,讨论解决方案。

c)设备故障影响生产:

生产车间人员填写《设备维修单》,检修人员及时排除,并将情况反馈给生产主管。

d)客户追加订单时,销售部与生产部协商,确定是否能如期交货;如生产安排确实无法如期交货,由销售部与客户协商,修改交期。

生产进度控制

各生产车间主管依据各车间《生产指令》确定的生产计划实施安排生产。

若出现异常情况不能及时完成生产任务要及时上报,并在《生产报表》上注明原因,如不能按期交货则提前通知销售部,并说明原因。

工序控制

依附件《生产工艺流程图》和《产品生产关键控制点》进行生产。

领料:

生产配料人员依据《生产指令》和《配料单》领取原料,称料时必须两个人称量、复核,并及时在《配料单》上做好详细记录。

乳化:

生产配料人员依据《配料单》上的配料操作工艺进行乳化生产,并及时填写《配料单》;乳化完毕后对配制出的半成品进行报检,检验合格放料;操作完毕后必须对所有生产用具进行清洗、消毒。

乳化车间主管负责调动配料人员、配料设备进行配制生产,确保高质、高效完成生产任务;并及时填写《配料车间生产报表》交半成品仓对料体签收。

静置:

配料人员放料后置于已消毒好的放料桶中密封、静置,同时检验员抽样进行微生物检测,一般48小时后出检验报告,合格后方可用于灌装。

包材领用消毒:

包材仓库依据《生产工单》配发包材,生产车间依据《生产工单》接收包材,并对包材进行清洗、消毒、喷码等预处理。

灌装:

生产灌装人员依据《生产工单》进行灌装生产,灌装班长负责调动灌装人员、灌装设备进行生产,确保高质、高效完成灌装任务;并及时填写《灌装车间生产报表》交包装间对所灌装半成品签收。

包装:

生产包装人员依据《生产工单》进行包装生产,包装班长负责调动包装人员、包装设备进行生产,确保高质、高效完成包装任务;并及时填写《包装车间生产报表》交成品仓对包装成品签收。

成品入库:

对包装人员填写的《成品进仓单》及对应包装成品进行验收,成品仓管在《成品进仓单》上签字确认。

产品质量控制

a)质检部、车间各工序生产人员,根据相关控制文件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自检、互检和抽检。

b)质检员对各生产工序的质量状况进行巡检,当检验过程中发现工序作业不合格时,质检员应提醒该工序生产人员改善及纠正。

5.生产人员的要求

生产人员应按《岗位职责》、《产品生产关键控制点》、《卫生管理制度》等文件接受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

各职能部门、车间主管监督生产人员按以上的文件作业。

员工需持有“健康证”、“卫生知识培训证”上岗。

6.生产设备、仪器的管理:

详见《设备、仪器管理程序》

7.相关文件

《岗位职责》

《设备、仪器管理程序》

《产品生产关键控制点》

《卫生管理制度》

8.质量记录

《生产指令》

《购物申请单》

《设备维修单》

《配料单》

《配料车间生产报表》

《灌装车间生产报表》

《包装车间生产报表》

《成品进仓单》

 

生产工艺流程图

附件

 

 

 

编制/日期:

审批/日期:

文件状态:

生产批号管理

版本号

A0

分发部门代码

06

文件编号

06-M02-004-A0  

实施日期

 

修改日期

 

编制

 

审核

 

批准

 

1目的

建立生产批号的管理,用以追溯和审查该批产品的生产历史。

2范围

适用于公司一个批量产品的生产全过程。

3责任

生产部负责本文件的制定、修改,负责生产批号的编制。

生产车间班长负责生产批号管理的实施。

质检部负责对批号编制与管理的确认。

4内容

生产批号的定义:

在一定生产周期经过一系列加工过程所制得的质量均一的

一组产品定为一个批量。

一个批量的产品,编为一个批号。

因此批号是指专一

识别“批”的一组数字或字母加数字。

用以追溯和审查该批产品生产历史。

按生产批号编制标准编制产品的生产批号。

生产批号的编制方法

配制后形成的半成品,其物料批号编制规则为:

生产日期+锅次+车间代

码。

灌装半成品、成品批号(按生产批次)编制规则:

生产日期+锅次+车间

代码

灌装半成品、成品批号(按客户要求日期码)编制规则:

生产日期(实际),凡以生产日期编制批号的,质检部要备案相应生产批次的批号。

生产车间对所有原料、原材料的来料批号(即物料批号)及所生产半成品的

批号、生产成品的批号要严格记录在与生产有关的记录中。

5记录

生产批号备案记录

 

文件状态:

生产废弃物的管理

版本号

A0

分发部门代码

06

文件编号

06-M06-011-A0  

实施日期

 

修改日期

 

编制

 

审核

 

批准

 

1目的

规范生产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保证生产车间内环境卫生的净化标准。

2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车间内所有生产废弃物的管理。

3责任

生产部负责本文件的制定、修改。

生产车间生产人员按本文件的相关规定处理废弃物,生产车间班长监督本文件的执行。

4内容

废弃物的种类

生产工艺中产生的废弃物:

水、工作液。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布碎、废纸、胶袋、使用后的手套、不可重复

使用的物件、容器、卫生清洁工具上废弃的材料,废弃的零配件,破损的玻璃器

皿。

管理方法

流动的废弃物:

流动水可直接排入下水管道。

无毒无害的工作液符合环保标准的可直接排入下水管道,对下水管材有

腐蚀作用的工作液,应先稀释至安全浓度后排入下水道。

带菌的溶液,应用%新洁尔灭溶液消毒液作用24小时后排入下水管道。

不可流动的废弃物

洁净区产生的无毒废弃物装入不可重复使用的容器内(塑料袋),由操作

者按洁净区人物流管理程序从洁净区送到一般生产区,由一般生产区卫生清理员

放到生产区外的垃圾箱内。

一般工作区产生的无毒废弃物,装入袋内,由卫生清理员按一般生产区

人物流管理程序放到生产区外的垃圾箱内。

废弃的零配件,单独放在废弃物袋内由班长送到维修部门处理。

废弃物从洁净区转移到一般生产区的时间规定

洁净区生产过程产生的废弃物需要转移到一般生产区的,转移时间为每天生产结束后,下班前半小时内,其他时间不可将废弃物从洁净区转移到一般生产区。

从洁净区转移废弃物到一般生产区的时间段内,不可将用于生产原料、辅料、包装材料转移到洁净区内。

5记录

 

文件状态:

清场管理及生产操作前检查确认制度

版本号

A0

分发部门代码

06

文件编号

06-M02-001-A0  

实施日期

 

修改日期

 

编制

 

审核

 

批准

 

1目的

建立清场管理制度及生产操作前的检查确认制度,防止化妆品生产过程中的交叉污染及混淆现象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化妆品产品的质量。

2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车间所有岗位操作的清场及生产操作前的检查。

3责任

车间生产人员严格按照此制度执行。

在一款产品做完后负责清场清洁工作,在下一款产品生产前负责操作前的检查。

生产班长负责对以上工作的指挥监督。

确保无前次产品遗留物,防止化妆品

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