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复习.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209756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复习.docx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复习.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复习.docx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复习

第一章走进教育心理学1、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4、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部分。

5、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6、个性又称为人的(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特征)两部分。

7、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8、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

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五要素三过程。

五要素是指:

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三过程是指:

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10、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心理学需要研究学生的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

11、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12、简单实物、口头语言、书本、录音、录像、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属于教学媒体

13、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

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等属于社会环境。

14、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15、反思/评价过程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16、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桑代克。

17、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18、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分为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和完善时期四个时期。

19、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及其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

20、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与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2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22、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美国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书籍版本种类繁多,体系五花八门,但只有学习这一课题是各书共有的。

23、教育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

问卷法、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微观发生法。

二、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C)。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3、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C)。

C、教学内容

4、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D)编着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着。

D、桑代克

5、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D)。

D、学习过程

6、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是(D)。

D、廖世承

7、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为智力超常或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提供更为充实、更有利于其潜能充分发展的环境和教学内容说明教育心理学具有(C)作用。

C、预测并干预学生

8、在教育心理学看来,(C)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C、教学环境

9、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B)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

B、教学目标

三、多项选择题

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由下列哪些活动交织在一起(ABC)。

A、学习过程B、教学过程C、评价/反思过程D、互动过程E、管理过程

2、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主要涉及(ABCDE)。

A、敬业精神B、职业素养C、专业知识D、专业技能E、教学风格

3、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ABDE)的作用。

A、描述B、解释C、验证D、预测E、控制

4、教学媒体包括(ABCDE)。

A、投影B、录像C、计算机D、黑板E、图片

四、名词解释

1、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

3、教学媒体: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

4、学习过程:

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五、简答题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是一般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

相反,教育心理学拥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课题,那就是如何学、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

2、简述教师在学与教过程中的地位。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但这并不否定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地位。

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师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教师这一要素主要涉及敬业精神、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教学风格等方面。

这是教师心理研究的主要问题。

3、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1)主动性研究:

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

(2)反思性研究:

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3)合作性研究:

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

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4)社会文化研究:

研究社会文化背景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与结果的;(5)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

4、请阐述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五章学习动机一、名词解释

学习动机、需要、诱因、内部动机、外部动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成就动机、兴趣、焦虑、自我效能、教师期望

二、填空1、个体的动机依赖个体对失败的估计和他认为的成功的概率。

2、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其二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3、按照阿特金森的“成绩与对成功的估计的关系”实验的分析,最佳的成功概率是二分之一。

4、焦虑包括认知和情感两个成分。

5、个体对成功和失败的大多数解释都有三个特征:

原因是内部的还是外部的、原因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原因是可控的还是不可控的。

6、教育学家将目标导向分为:

以任务为目标、以成绩为目标、以回避为目标、社会性目标。

7、学生的自我价值导向可以分为掌握导向、避免失败导向、自甘失败导向。

8、焦虑会影响注意力集中情况学习、考试,进而影响学业成绩。

9、任务难度包括两类,即客观难度和主观难度。

三、单项选择题

1、好奇心属于(A)。

A、外部动机

2、为了胜任工作而努力学习,激发其行为的是(A)。

A、外部动机

3、个体为了保持家长或教师的赞扬而努力学习是(A)。

A、外部动机

4、提出成就动机理论的是心理学家(A)。

A、阿特金森

5、个体将自己的精神力量完全投注在活动上,伴有高度的兴奋感与充实感,这是(A)。

A、心流6、个人的努力属于归因中的(D)。

D、可控因素

7、任务难度属于归因中的(A)。

A、稳定因素

8、相比较而言,对学生成绩具有更好影响的因素是(C)。

C、顺应评语

9、对学生成绩具有更好影响的反馈形式是(B)。

B、及时反馈

10、提出“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心理学家是(A)。

A、罗森塔尔

四、简答题1、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是相互作用的。

学习动机促进学习效果,学习效果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不仅学习动机会对学习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如一些中介变量如意志、情绪、情感也会对学习效果产生影响。

(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不是直接的,而是以学习为中介的。

(2)通常,学习动机作用和学习效果是统一的。

其间的关系表现在:

学习动机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学习效果可以增强动机作用。

(3)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总是一致的.

2、有效反馈应该把握什么原则?

①反馈应及时②反馈提供的信息应尽量全面

3、学习任务的哪些方面会影响学习动机的激发?

学习任务的性质、难度以及学习者自身的价值等影响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与最佳动机水平关系密切。

任务越难,最佳的动机水平就越低,所以,学生在完成较难的学习任务时,动机强度应弱些。

4、简述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

(1)直接经验。

一般而言,成功的经验能提高个人的自我效能感,多次的失败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但这还要受个体归因方式的影响。

(2)替代性经验。

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间接经验会对自我效能感产生重要影响。

(3)言语说服。

言语劝说的价值取决于它是否切合实际。

缺乏事实基础的言语劝说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不大,在直接经验或替代性经验基础上进行劝说的效果会更好。

(4)情绪的唤起。

个体在面临某项活动任务时的心身反应、强烈的激动情绪通常会妨碍行为的表现而降低自我效能感。

5、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注意哪些方面a、从学生容易发生兴趣的事入手b是学生获得愉快的经历c使用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d及时反馈学习结果。

6、归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归因对学习动机的激发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而动机在个体的学习行为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动力作用。

根据归因理论,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进行学习动机的自我激发。

1、学会积极归因,形成有效的学习动机。

2、明确目标,体验成功,增强自我效能感。

3、掌握学习策略,提高学习能力,促进积极归因方式的稳定获得。

7、利用学习结果反馈应把握的原则有哪些?

(1)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及时。

(2)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具体。

(3)学习结果的反馈要经常给予。

8、教师的评语对学生的成绩有哪些影响?

教师的评语会激发学生的外在动机。

积极的评语促进学生努力学习,消极的评语可能导致学生破罐子破摔。

五、论述题

1、麦克里兰和阿特金森的成就理论的主要观点?

提出了人的多种需要:

他认为个体在工作情景中有三种重要的动机或需要。

(1)成就需要;争取成功希望做的最好的需要。

(2)权利需要;影响和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

(3)亲和需要;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要。

2、不同的归因对学生有什么影响,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

(一)归因方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1、对学习结果的情感体验,学生对学习成败归因的不同解释,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学习取得的好成绩会感到高兴,但只有当学生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强或足够努力时,他才会感到自豪与满意。

而如果把成功归因于题目简单或自己比较幸运时,学生可能就不会感到自豪与满意。

2、对后续学习的期望。

如果学生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自己能力强或努力学习的结果,它会认为下次我努力学习一定还会取得成功。

如果学生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是任务简单或是我这次比较幸运的话,他会认为下次就不一定这么幸运了,题目难度也有可能会增加,所以下次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就很难说了。

3、学习的努力程度。

当学生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时,成功带来的自豪感和满意度会让他继续努力以求下次取得同样的成功,即使遇到困难也能克服。

当学生将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不够时,下次它会做出更大的努力并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以获得更多的成功,而如果学生将自己的成败归结为自己能力强而成功,或自己能力差而失败时,学生所投入的努力就会减少。

4、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

经常取得成功的学生会增强学生对自己能力的预测与估计,从而使他获得比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这回使他更积极的认识自己,对自己有客观正确的判断。

反之则会产生负面影响。

不同的归因将导致对成功与失败不同的情感反应,导致对成功与失败的不同期望,将影响全体对所从事活动投入的努力,并影响个体的自我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