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教材统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课后练习-.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0688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651 大小:2.3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新教材统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课后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51页
部编新教材统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课后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51页
部编新教材统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课后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51页
部编新教材统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课后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51页
部编新教材统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课后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新教材统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课后练习-.doc

《部编新教材统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课后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新教材统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课后练习-.doc(6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新教材统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课后练习-.doc

【统编教材】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部分:

教学进度表

2020.1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备注

3.2—3.6

《古诗三首》(3)《祖父的园子》

(2)

书法展评

(1)假期读书交流会

(2)

3.9—3.12

《月是故乡明》

(1)《梅花魂》

(1)《口语交际》

(1)《习作》

(2)课外阅读

(2)书法

(1)

3.16—3.20

《语文园地》

(2)《草船借箭》

(2)

《景阳冈》

(2)课外阅读

(1)书法

(1)

3.23—3.27

《猴王出世》

(1)《红楼春趣》

(1)《口语交际》

(1)《习作》

(2)《语文园地》

(2)书法

(1)

3.30—4.3

《快乐读书吧》

(2)《汉字真有趣》

(2)课外阅读

(2)书法

(1)

4.6—4.10

《我爱你,汉字》

(2)《古诗三首》(3)

课外阅读

(1)

清明节放假1天

4.13—4.17

《青山处处埋忠骨》

(2)《军神》

(2)

课外阅读

(2)书法

(2)

4.20—4.24

《清贫》

(1)《习作》

(2)《语文园地》

(2)

课外阅读

(1)书法

(2)

4.27—5.1

《人物描写一组》

(2)《刷子李》

(2)

课外阅读

(1)书法

(1)

五一劳动节放假1天

5.4—5.8

《习作例文》

(1)《习作》

(2)《自相矛盾》

(2)课外阅读

(2)书法

(1)

十一

5.11—5.15

《田忌赛马》

(2)《跳水》

(2)

课外阅读

(2)书法

(2)

十二

5.18—5.22

《习作》

(2)《语文园地》

(2)《威尼斯的小艇》

(2)

课外阅读

(1)书法

(1)

十三

5.25—5.29

《牧场之国》

(2)《金字塔》

(1)《口语交际》

(1)《习作》

(2)课外阅读

(1)书法

(1)

十四

6.1—6.5

《语文园地》

(2)《杨氏之子》

(1)《手指》

(2)

课外阅读

(2)书法

(1)

十五

6.8—6.12

《童年的发现》

(1)《口语交际》

(1)《习作》

(2)《语文园地》

(2)课外阅读

(1)书法

(1)

十六

6.15—6.19

复习(8)

十七

6.22—6.26

复习(6)

端午节放假一天

十八

6.28—7.3

复习(8)

十九

7.6—7.10

期末考试

第二部分教案目录

第三部分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初探

第一步:

单元内容总述

1.本组教材以“童年往事”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项教学内容。

四篇课文有展示古代儿童生活画面的《古诗三首》;有著名作家萧红回忆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快乐的《祖父的园子》;有著名作家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还有陈慧瑛描写一位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梅花魂》。

2.阅读本组课文让学生感受到童年生活,因为无忧无虑而快乐,因为有了梦想而精彩。

透过一篇篇风格各异的课文,看到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

3.教学建议:

(1)教学时,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这是本单元的语文素养。

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和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配合“童年”这一专题,在课后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等多项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和“习作”安排了“说童年”和“写童年”等内容。

语文园地中安排了引导学生交流如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积累激励少年惜时奋进的古诗。

教师应从整体上把握本组的教学内容和编排特点,把理解内容和体会感情、读书与表达、语言积累与语言运用、课内与课外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指导学生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围绕作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选择事件,要选择最能表现作文中心思想的事件作为材料,把事件的主要部分写具体。

每件事都有起因、经过和结果这样一个过程,只有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给读者的印象才能完整而深刻。

,精品教育资料文库。

(3)引导学生关注和阅读单元首页,形成对该单元的整体认识。

第二步:

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内容

教学要点

课时

教学建议

1.古诗三首

1.自主学习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理解古诗的大意。

4.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

自主、合作、探究。

有感情朗读。

2.祖父的园子

1.学会文中生字新词。

2.默读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2

自读自悟。

朗读感受。

3.月是故乡明

1.学会生字新词。

2.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那几个场景。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理解课文,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

3

课前阅读。

自读自悟。

感知童趣。

4.梅花魂

1.学会文中生字新词。

2.默读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一位华侨老人对祖国的眷恋。

3.领悟梅花那种不畏“风欺雪压”的品格,学习梅花的这种品格。

4.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品读欣赏

自我感悟

互相交流

深入探究

口语交际:

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1.感受童年的美好、纯真,使学生珍惜童年,热爱生活。

2.具体有序地说出自己了解的对象童年有趣的事情。

3.要把内容讲清楚,讲具体。

4.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

1

自主选择

放手交流

培养信心

提高能力

习作:

那一刻,我长大了

1.把受到感触、感到长大的瞬间写具体,记录真实感受。

2.学会用恰当的方式感恩。

3.体验“长大”的自豪,理解“长大”的内涵。

4.养成修改自己习作的习惯。

2

互相交流,打开思路。

阅读范文,掌握写法。

自评互评,学会修改。

语文园地一

1.了解和掌握文章中抒发感情的方法。

2.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了解句子表达方式的特点,学会仿写。

,精品教育资料文库。

3.理解古诗《游子吟》,体会到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

2

自主、合作、探究

1.古诗三首

课题

古诗三首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3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昼、耘、供、稚、漪”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昼、耘、桑、晓”;正确读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4.体会古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

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

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昼、耘、供”3个生字;正确书写会写字“昼、耘”;正确读写课文中“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默写古诗。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4.通过观察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5.引导学生发现古诗词的美,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激发其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从而使其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具

准备

课件:

作者简介、词语解释、有关图片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 8)分钟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同学们,在学习课文和课外阅读中一定积累了很多古诗,现在老师给同学们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把你最喜欢的一首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朗诵给大家听。

2.学生自愿举手朗诵古诗。

3.教师评议。

4.【出示课件2】谈话揭题:

我国宋代有一位诗人,叫范成大。

他十分喜爱农村一年四季的生活,写了很多描写农村四季的诗歌。

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一个场景的一首。

(板书: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5.朗读诗题,理解题意:

指名学生读课题。

(引导学生理解:

“兴”在这儿读第四声,在文中的意思是兴致;“杂兴”的意思是各种兴致;“四时”在这诗中表示的是一年四季。

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6.了解诗人。

【出示课件3】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

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使学习成为他们自身迫切的需要,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前提。

新课

教学

( 28)分钟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初读诗歌,读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出示课件4】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议,重点指导读准“昼、耘、供”。

(3)【出示课件5】指导书写会写字“昼、耘”。

①学生观察生字,交流生字的书写特点。

②老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

③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④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学生习字,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

,精品教育资料文库。

2.理解词语。

让学生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

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学生熟读古诗。

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比赛读。

2.借助注释互相交流: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

白天出去给田里锄草,到了夜晚回家搓麻绳,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赏析诗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板书: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出示课件6】

(1)小组交流:

这两句诗写了什么内容?

(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板书:

辛勤劳动)

(2)想象交流:

①“昼”和“夜”分别指什么?

(白天和晚上。

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农活?

(插秧、收割、犁地、积肥……)。

③看到此情景作者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

(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你们虽然辛苦,但生活是快乐的。

(3)指导朗读。

(读出对“村庄儿女”的敬重和赞美之情,读出诗的节奏。

)(板书:

赞美)

①指名读,师生评议。

A.读出农民的辛苦。

B.读出农民的忙碌,表现繁忙的劳动场面。

C.读出农家生活的和谐。

②反复读:

自由读、指名读、教师读、学生再读、齐读。

(4)教师小结:

从短短的诗句里我们感受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和劳碌,但在当时这种男耕女织的生活却是诗人这种文人墨客所向往的。

忙碌了一天,晚上一家人各自做着各自的事情,这种温馨,使人们劳动的疲倦和劳累一扫而光,这种快乐与满足就是人们从劳动中得到的。

再次齐读课文,试着把这种满足与快乐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赏析诗句“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板书: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出示课件10】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儿童会说些什么。

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想象到的当时的情景。

(2)你们了解了这些孩子的什么特点?

(天真、勤劳、好学、可爱、爱劳动……)(板书:

天真可爱)

(3)教师引读:

在当时的农村不只是村子里的男男女女各尽其能,做着分内的事,就连那小孩也——“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4)【出示课件12】小组交流:

从“童孙”“学种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①孩子们很懂事:

父母的勤劳感染了村庄的“童孙”,孩子们也喜欢上了劳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