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份合集河北省保定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205405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53.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3份合集河北省保定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精选3份合集河北省保定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精选3份合集河北省保定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精选3份合集河北省保定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精选3份合集河北省保定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3份合集河北省保定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docx

《精选3份合集河北省保定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3份合集河北省保定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3份合集河北省保定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docx

精选3份合集河北省保定市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体积相等时,甲的质量大

B.质量相等时,乙的体积大

C.甲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大

D.甲的密度为0.5×103kg/m3

2.下列情况中,物质密度不变的是()

A.把纸撕成碎片B.冰熔化成水

C.氧气罐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D.把铁丝烧红

3.如图,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下述观点正确的是(  )

A.成像时像距大于物距

B.使相机靠近两位被拍照的人,可以看到全身像

C.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

D.要使人像更亮,应在被拍照人前面“补光”

4.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被观察物体要放在放大镜的一倍焦距内B.望远镜的物镜成放大的实像

C.照相时被拍者距离相机在一倍焦距以外D.投影仪成放大的虚像

5.“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人的奔月梦想开始实现。

试分析在月球上哪种活动是不可能实现的(  )

A.利用激光进行远程测距

B.利用声波进行远程测距

C.利用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D.利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的重力

6.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海市蜃楼——光的色散B.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C.水中倒影——光的折射D.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

7.如图是去年我区冬天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A.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C.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1度”

D.可以用体温计来测我区该天的气温

8.下列现象是描述一定质量的酒精在不同条件蒸发快慢的情况,其中最能说明蒸发快慢跟它的表面积有关的是

A.温度不同的等量酒精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同处,蒸发快慢不同

B.温度相同的酒精等量分别装入相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

C.温度相同的等量酒精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同处,蒸发快慢不同

D.温度不同的不等量酒精分别装入口径不同的容器中,放在不同处,蒸发快慢不同

9.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如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板;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人需戴耳罩;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  )

A.减小噪声污染B.减小大气污染C.绿化美化环境D.减小水污染

10.今年5月,世博会在我国上海顺利举行,为向全世界充分展示“城市,我们的美好生活”这一主题,上海建设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

如:

城区汽车禁止鸣笛,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

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A.绿化居住环境B.缓解“热岛效应”

C.降低噪音污染D.减少大气污染

二、填空题

11.我市产的古井贡酒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的赞誉,有一种精品古井贡酒,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500mL,(ρ酒=0.9×103kg/m3),则这瓶所装酒的质量为______kg,将酒倒出一半以后,剩余酒的密度为______kg/m3.

12.李琳学以了物理之后,养成了爱观生活的好习惯:

(1)小琳和妈妈在园博园骑双人自行车游玩时,李琳认为自已是静止的,她是以_____为参照物,但站在旁边的爸爸认为她是运动的,这表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

(2)学习了声现象后,能分辨出是语文老师在朗读课文,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来判断的:

老师要求同学们高声朗读课文,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____(均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3)在学习光学知识后,知道了走廊上的“整衣镜”是_____,眼晴近视的同学佩戴的是_____(均选填“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

13.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变了一个小魔术:

起初茶碗看起来是空的,但是慢慢往碗内倒水时,会发现碗中原来还藏着一枚硬币,这种现象是由于_____造成的,人眼看到的硬币比真实的硬币位置要_____(选填“高”或“低”)

14.北方的冬天,教室窗玻璃的_______侧(选择"内"或"外")会出现窗花,它是由水蒸气发生_______而形成的(填物态变化).

15.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_______.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

16.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方体木箱,小林用水平推力F把木箱向前推动,如图甲所示。

此过程中,推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木箱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则从1s至3s内,木箱运动的距离为________m,第2秒木箱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N。

三、计算题

17.为了保护环境,治理水土流失,学校环保小组测定了山洪冲刷地面时洪水中的平均含沙量(即每立方米的洪水中所含泥沙的质量)。

治理环境前,他们共采集了40dm3的水样,称得其总质量为40.56kg,已知干燥的泥沙的密度ρ沙=2.4×103kg/m3,试求:

(1)此水样中泥沙的质量是多少kg?

(2)洪水中的平均含沙量。

18.目前,地铁已成为市民首选的出行方式.

(1)若

站到

站的距离为1500米,行驶时间为2分钟,假设列车在两站之间做匀速直线行驶,求地铁在这段路程中行驶的速度

(2)若地铁车厢总长度为140米,整列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通过长度为1660米的平直隧道求通过隧道的时间

四、实验题

19.图甲是在“探究物质的密度”实验中使用的天平,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100g、50g、20g、10g、5g等。

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调节天平时应将______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

(2)小王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

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

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l;

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填字母代号)。

(3)小王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l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g左右。

试加砝码时,应用镊子夹取100g、50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______g砝码,试加上其它砝码,最后调节游码。

(4)图乙是小李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

他的错误是:

______

20.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其中发光物高3cm,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在图中,用“

”标示此时的物距u,

(________)

此时物距u=_____cm。

(2)实验前,要把发光物、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都调整在同一高度的直线上。

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

(3)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

序号

物距u

(cm)

像距v

(cm)

光屏中像高h

(cm)

像相对于物

物像之间距离L(cm)

1

50.0

12.5

0.8

倒立

62.5

2

40.0

13.3

1.0

53.3

3

25.0

16.7

2.0

41.7

4

18.0

22.5

3.8

40.5

5

15.0

30.0

6.0

45.0

6

13.0

43.3

10.0

57.3

①在上述实验中(填写相关实验序号),所成的像哪些是实像?

答_____;其中属于“缩小实像”的是_____。

②分析表格中的数据,研究光屏中像的大小随物距变化的关系。

可知初步结论是:

_____。

③根据上述数据,合理猜想:

若物像之间距离为44cm,则像高h可能是(______)

A.0.9cmB.1.6cmC.4.5cmD.5.0cmE.8.0cm

21.学生李潇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

(1)、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________而形成的________像,真正的虾在水中________(C/D/E/F)处.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________(B/C/D/E/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

(2)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他用如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

①胶片上虾的头部朝________(上/下).

②测得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___。

A.2cmB.7cmC.9cmD.10crn

③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幕布向________(左/右)移,并将凸透镜向________(左/右)移.

22.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组装实验装置时,放置石棉网的铁圈位置和悬挂温度计的铁夹位置非常重要,应当先调整固定_____(铁圈/铁夹)的位置。

(2)温度计放置在水中的要求是:

_______。

某次测量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温度是______

.

(3)实验时,小华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

(4)小华在水温升高到

时开始计时,每隔

记录1次温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观察到第4分钟水开始沸腾。

时间

0

1

2

3

4

5

6

7

温度

90

94

97

98

99

99

99

99

①在请在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象。

(_______)

②分析图象,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

(5)通过学习小宇知道了水沸腾的条件,他提出疑问:

曾经看见刚刚端上桌子的砂锅里的汤没有火加热,仍然沸腾,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23.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

接着打开抽气机抽气,随着玻璃罩中空气的抽出,听到的闹钟声音逐渐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由此可猜想将空气完全抽出后的情景,可推理出:

声音不能在_____中传播。

24.

(1)在图甲中,圆筒的直径d为_____cm.

(2)体温计的示数如图乙,其示数为_____°C.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D

A

B

D

B

C

A

C

二、填空题

11.直线传播;反射;折射

12.妈妈或自行车相对的音色响度平面镜凹透镜

13.光的折射高

14.内凝华

15.低频率太低

16.100

三、计算题

17.

(1)0.96kg;

(2)24kg/m3。

18.

(1)12.5m/s

(2)0.03h

四、实验题

19.1)游码平衡螺母

(2)BAC(3)50(4)称量物体的质量时,调节了平衡螺母

20.

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1、2、3、4、5、61、2、3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像变大C、D

21.折射虚EB下B右左

22.铁圈玻璃泡浸没在水中不碰杯底和杯壁98缩短实验时间

水沸腾时温度不变砂锅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

23.能变小真空

24.2036.9

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ρ甲>ρ乙B.ρ乙=0.5×103kg/m3

C.若V甲=V乙,则m甲<m乙D.若m甲=m乙,则V甲<V乙

2.质量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