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讲义.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00780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地理学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经济地理学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经济地理学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经济地理学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经济地理学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地理学讲义.docx

《经济地理学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地理学讲义.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地理学讲义.docx

经济地理学讲义

第一章绪论

§1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特性

1.1研究对象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在空间上的变化发展规律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的科学

研究任务

从“人地关系”角度: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关系的学科,它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的规律

(2)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的两种基本形态

a.经济活动及经济活动体系与地理环境区位相结合

b.经济活动体系与一定区域(整体)地理环境相结合。

(3)既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的状态(形式、静态、特征),也研究它的形成、变化、发展过程(方式、动态、特征)规律。

从经济活动组织过程角度:

经济地理学也可表述为是研究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组织决策的学科,研究如何将经济活动组织落实到地理空间中,也就是确定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中的位置、强度和关系强调的是组织的原理、过程与方式。

位置指的是经济活动实体在地理空间中占据的位置(区位)。

强度指的是经济活动实体在地理空间分布的范围大小和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强度,包括密度。

关系指的是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及各要素(包括自然环境要素和社会经济环境要素)的关系。

研究任务(续)其研究任务可概括为:

(1)研究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组织的原理

(2)研究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两类组织(决策)方式

(3)既研究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状态,也研究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过程

(4)既要分别针对不同的经济活动,也要分别针对不同尺度的地理空间和不同特征的地理空间)来讨论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的组织,更要分别讨论经济活动个体的地理空间组织方式和区域整体经济体系的地理空间组织方式。

1.2学科特性

经济地理学的地域性

地理学必须与地域条件结合,研究各种现象的地域分异规律,这是地理学的灵魂,离开了地域性或地域性不强,实际上是失去了地理性,或是地理性不强。

经济活动的区位(用地)选择、活动(功能)分区、区域分工与协作、不平衡区域发展模式,都是体现地域分异的,即体现地域性。

经济地理学的系统性

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事物和过程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体。

组分(元素)、结构、状态、过程称为系统构成的四要素

元素是构成系统的最小部分或基本单元。

结构看作元素之间相对稳定的、有一定规则的联系方式的总和。

系统的发生、发展、演化、消亡表现为过程。

系统持续运行中表现出来的状况或态势,称为系统状态。

经济地理学的系统性集中表现为研究对象的系统性,即是整体性、结构性、功能性、环境性、状态性、过程性的集成。

因此在进行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组织决策时,要充分认识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系统性,把握好决策的三个重要环节:

(1)分析决策的背景

(2)排列组合出地理环境与经济活动系统结合的可能方案(3)评价决策,优选合理方案。

§2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通论经济地理学

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

它是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的高度综合和概括。

它研究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一般原理,既讨论经济活动的区域选择,也探讨区域整体经济活动体系的地理空间组织,还包括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方法,经济地理学的性质、任务以及发展趋势等

企业(公司)地理学

企业(公司)地理学是针对一类特殊的经济活动体系与地理环境的结合来讨论的,它着重研究企业增长与空间扩张、企业经济活动体系与空间结构、企业区位选择和区域企业经济活动与区域发展等问题。

产业(部门)经济地理学

产业(部门)经济地理学是研究产业经济活动体系的地理空间组织的分支学科。

包括:

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和旅游地理学等

农业地理学:

主要是研究农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结合,也研究区域为整体的农业经济活动体系的地理空间组织,侧重于农业区位选择和农业土地利用,农业经济生态系统(农业生产地域综合体)、形成与发展、区域农业经济结构和区域农业经济活动分区(功能分区)等方面。

工业地理学:

既研究工业经济活动,包括各类采掘工业、原材料加工工业和制造工业等的地理空间组织,也研究区域整体的工业布局,侧重于工业区位、工业成组布局与工业区、区域工业生产综合体与区域工业发展和工业布局与环境保护等方面。

交通运输地理学:

既研究各类交通运输,各括铁路、公路、水运、航运和管理运输的地理空间组织,也研究区域交通运输空间格局的形成、变化和发展,对交通运输,网络及网络节点——城市交通枢纽给予特别的关注。

商业地理学:

针对商业活动的供需特点,它主要研究商业网点布局以及商品(物源)分布、商业流和居民购物的空间行为等方面。

旅游地理学:

主要研究旅游活动的地理空间组织,针对旅游活动供需特点,既研究旅游资源调查评价与开发利用,旅游点、旅游区的布局,居民旅游消费的空间行为,也研究区域旅游业发展等方面。

城市地理学:

是研究城市形成发展的地域条件和城镇的体系、结构与布局的一门学科。

城市则是产业地理空间组织的形态。

它是工业分布的集中点,交通运输的集中点,工农业产品流通交换的集中点,是地域生产综合体的核心。

经济区域的象征与标志。

因此,城市地理学作为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分支是理所当然的。

区域经济地理学:

以明确的区域整体为单位,研究其经济发展条件和经济活动体系的地理空间组织,侧重于区域内外的分工与协作、区域经济结构、地域生产综合体(系统)的形成与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等方面。

§3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与地球空间信息科学(续)

从空间信息角度来看,经济地理学实质上是研究根据经济活动、地理环境(空间)的数量、质量、空间、时间特征(信息特征),将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相结合或将经济活动组织落实到地理空间中去的决策过程。

由此可见,决策所需信息的正确把握是关键,是基础,是前提,决策结果(信息)的表达、存贮、传输和运用对决策及决策实施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科

经济学揭示了经济系统运行的基本规律;而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试图寻求经济活动的区位和空间组织的一般规律。

故掌握经济学相关知识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具重要意义。

反过来,由于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考虑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对于经济学的资源有效配置也具重要意义。

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

运用相关自然科学,包括自然资源学,地质学、气象学、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更好地把握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有利于和谐相宜地将经济活动组织落实到地理空间中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

技术条件是影响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最积极活跃的因素。

技术水平的提高是经济活动布局演变的直接动力之一。

因此,经济地理学家必须掌握这些相关技术领域知识,把握经济活动对地理环境要求以及对地理环境利用方式、强度等的变化,更好地研究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结合。

§4本课程结构安排

课程组织特点

注重反映经济地理学学科特性

瞄准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决策)系统,突出经济地理学决策原理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突出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决策)系统状态与系统过程研究并重的特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原理应用的方式方法,突出两大应用:

经济活动个体地理空间组织决策应用和区域经济发展决策应用。

注重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运用系统学观点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括整体观点、结构观点、状态观点、过程观点、环境观点、功能观点、演变观点等来分析问题、说明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全面综合、客观正确地把握实质的能力。

课程结构安排

第1篇总论,讨论经济地理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原理;

第2篇经济活动区位选择原理与方法,讨论经济活动最基本单元—企业的地理空间组织问题;

第3篇区域经济活动体系地理空间组织原理方法,讨论区域整体的经济活动体系的地理空间组织;

第4篇原理应用与区域经济发展决策,讨论经济地理学的原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应用问题

思考题(P18)

第二章经济活动

§1经济活动特征

1.1经济活动概述

人类活动多种多样,包括有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等,其中经济活动是人类一项最重要的活动。

人类经济活动经历了三次社会大分工和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出现了四次产业。

人类文明从采猎文明进入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人类经济形态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迈进;形成当今时代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并存并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时代。

微观经济活动:

指以个体价格、市场为约束,以特定资源具体利用为特征的经济活动。

宏观经济活动:

是国民收入,总资源利用和总价格指数决定构成的过程。

地方政府监管的区域经济活动体系的建立与优化属于宏观经济过程,而经济活动个体的地理空间组织属于微观经济过程。

1.2经济活动过程

经济活动的一般过程包括四个阶段,即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四个阶段相连接构成完整的经济循环。

线性经济活动形式:

其特征为“资源—生产—流通—交换—消费—废弃物排放”,经济增长主要依靠高强度地开采和资源的消费获得。

循环经济活动形式:

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3R”)。

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曾经作过一个比喻,说地球好比是宇宙中一个孤立无援的系统,与太空中的飞船一样。

两者的共同特征都是不断消耗其内部的有限资源,一旦资源殆尽,就会毁灭。

为了生存,飞船必须不断重复利用自身有限的资源,才能延长运转寿命……

在过去20多年里,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奇迹,但也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2003年中国消耗了全球31%、30%、27%和40%的原煤、铁矿石、钢材、水泥,创造出的GDP却不足全球的4%。

这种浪费型发展模式使煤、电、油、运“荒”声一片。

一个年产1000万吨的钢铁厂,利用产生的“废弃物”和副产品,可发电120万千瓦时,生产水泥300万吨,还能消化120万吨废钢铁。

中国将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

国家将加强对钢铁、有色、石化等重点行业的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和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加强对冶金、造纸、印染等污染重行业的管理,提高废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率;统筹规划矿产资源开发,加强资源开采管理,健全资源勘查开发准入条件,实现资源的保护性开发;积极推进废钢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等的回收和循环利用;鼓励使用绿色产品,如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认证产品等,抵制过度包装等浪费行为,大力提倡绿色消费。

循环经济案例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上海每年要产生600万吨垃圾和240万吨废品,在传统的“资源→产品→废物”单向流动的经济运行模式下,这些垃圾和废品被看成“经济链条”中最后一个环节,不是被填埋就是被抛弃,大部分都得不到利用。

日积月累,上海目前已被“垃圾围城”,全市共设立了212处垃圾堆场,最大一处垃圾堆场的面积比虹桥机场还要大。

经济专家还算过一笔账:

如果上海今后仍按现有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发展,以2003年能耗水平为准,到2010年能源需求总量将达到7444亿吨标准煤!

作为一个资源稀缺的特大型城市,这个数字无疑是上海经济发展的“不能承受之重”。

作为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的上海化工区,原料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可使在上海化工区设厂的企业减少三成投资。

按照规划,上海化工区还将和金山石化连成一片,通过原料互供、资源共享,最终将形成一个世界一流的“绿色化工区”。

根据《上海市固体废弃物处置发展规划》,到2010年,上海将实现生活垃圾“零增长”和原生垃圾“零填埋”。

与此同时,上海将全面推行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置,建立居民淘汰大件耐用消费品的回收利用网络,并通过制订相应的政策法规,实行“谁生产、谁回收”,“谁污染、谁付费”,向废弃物的制造者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