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197709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docx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docx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

1、观察金鱼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用文字和图画观察记录鱼。

2 、能对鱼的形态特点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3、 能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和建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知识与技能:

知道鱼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探究鱼的特征方面的兴趣。

2 、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看法。

教学重点、难点:

能对鱼的形态特点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并进行探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鱼、鱼缸、放大镜、水槽、回形针、直尺、记录纸

学生准备:

鱼、鱼缸、放大镜、水罐、直尺、

教学过程:

一、指导观察并描述鱼的特征。

1、教师指导学生明确观察目标、观察要求、并描述观察到的鱼把观察到的鱼画下来。

2、学生自主观察。

(注意提醒学生不要把鱼捞出水来)

3、学生汇报观察情况,

4、指导学生对他们的发现进行猜测、推测。

二、研讨感兴趣的问题并分组。

1、指导学生讨论:

关于鱼,你想研究什么问题?

2、师生讨论。

(教师板书问题)

可以研究的问题主要有:

①    鱼听得见声音吗?

②    鱼知道饥饱吗?

③    鱼怎样运动的?

④    研究鱼鳞花纹的年轮。

⑤    鱼怎样睡觉?

⑥    于是怎样呼吸的?

……

3、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问题,把学生按研究的问题进行分组。

5、指导小组学生制定研究计划、方案。

6、全班讨论、研究、完善研究计划。

三、分组研究感兴趣的问题。

学生分组自主研究(教师参与其中一个小组的研究或者巡视各组研究的情况)

四、交流研究成果。

1、各小组汇报交流研究成果。

(汇报展示成果的形式可以多样,如:

描述、画、数据等)

小组汇报时有组长主要发言,其他组员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出疑问请这个小组回答。

这样共同研讨,活跃课堂气氛。

2、教师简要小结。

五、教师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1、观察鱼

                   鱼听得见声音吗?

                   鱼知道饥饱吗?

                   鱼怎样运动的?

                   研究鱼鳞花纹的年轮。

2、观察蜗牛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会用文字和图画等方式观察记录蜗牛的行为特征。

会用简单表格统计、整理蜗牛的食性等情况。

能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和建议。

知识与技能:

知道蜗牛的生活习性和运动方式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照顾小蜗牛、观察它的生活和成长是十分有趣的。

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二、教学重难点:

    能对蜗牛的各个方面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并进行探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准备:

(1) 学生课前捉到的蜗牛,盛放蜗牛的容器、放大镜等。

(2) 供蜗牛选择的食物,如切成小块的菜叶、面包、鸡蛋、苹果皮 等。

(3) 供学生实验用的啤酒、醋、干布、湿布(或干纸、湿纸)、特制的纸盒(里边涂黑,盖子上开个长条孔)等。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平时大家都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让大家猜猜这是一种什么动物:

名字叫做牛,不会拉犁头,说它力气小,背着房子走。

(板书:

蜗牛)

2、检查学生捉到的蜗牛。

说说你在哪里捉到的蜗牛?

二、  观察蜗牛

1、 发给学生放大镜,谈话:

同学们,这是什么?

(放大镜)你能用它来干什么?

(观察蜗牛)(板书:

观察)

2、现在就请大家仔细观察蜗牛,并把它画下来,你可以给你的蜗牛起个名字。

3、谁来说说通过刚才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并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画的蜗牛。

三.研究蜗牛

1.你还想了解蜗牛的哪些方面?

2、找到和你研究同样问题的伙伴,与他们组成一个小组,制定研究计划。

讨论:

你们准备设计什么样的实验来研究你们想了解的问题?

需要哪些实验用品?

3、根据各小组所研究的问题,分别给学生提供切成小块的菜叶、面包、鸡蛋、苹果皮、啤酒、醋、干布、湿布(或干纸、湿纸)等实验用品。

4、提出实验要求: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实验前能不能给你们的实验结果先做一个预测?

各小组的记录员要做好实验研究记录。

5、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研究。

(教师巡视,根据出现的情况进行点拨)

6、汇报交流研究成果:

通过刚才的研究,你们发现了什么?

得出了什么结论?

与你们预测的结果一致吗?

四. 拓展

   今天我们通过对蜗牛的研究,对蜗牛的各个方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大家能不能根据你对蜗牛的了解,给你捉到的蜗牛设计一个家,饲养它,让它成为你的好朋友呢?

 

2课时

回家观察(雨天、晴天)

 3、观察蚂蚁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会用文字等多种方法观察记录蚂蚁。

2能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和建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3 能对蚂蚁的形态和行为特征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蚂蚁的外形特征和行为习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探究蚂蚁秘密的乐趣。

 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会用文字等多种方法观察记录蚂蚁。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准备:

干净的瓶子、筷子、糖水、放大镜、肉、苹果、米饭、奶糖、植物的种子、死昆虫、喷水壶等。

教学过程:

一、指导捉蚂蚁。

1、准备几只干净的瓶子。

2、用筷子前端沾点糖水,靠近蚂蚁。

3、蚂蚁一上来,就把它甩进瓶子。

二、观察并描述蚂蚁的外形特征。

1、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蚂蚁。

2、学生分组自己观察。

3、指导学生把观察结果写在或画在活动记录上。

三、研究不同蚁穴中的蚂蚁的相处情况。

1、教师指导实验方法:

①    把不同地方捉到的两只蚂蚁放在一起,观察它们的反映。

②    再多放几只试试,注意使数量不等。

2、学生分组研究。

3、学生分组汇报研究结果。

(活动结束,告诉学生把蚂蚁放回到捉它的地方)

四、研究蚂蚁的食性。

1、教师指导实验方法:

把苹果、米饭、奶糖、死昆虫等多种物品放在一群蚂蚁的周围,观察什么食物吸引过去的蚂蚁最多。

2、各小组实验。

3、各小组汇报研究结果,教师把各组的结果汇总板书。

4、全班统计结果。

分析蚂蚁吃什么。

五、研究下雨时蚂蚁的反应。

1、教师指导实验方法:

用喷水壶模拟下小雨。

观察蚂蚁在下雨时的反应。

2、分组研究观察。

3、学生分组汇报研究结果。

六、研究蚂蚁的其他行为和习性。

1、学生讨论自己研究的项目。

1、教师重点指导有难度的小组。

2、学生自主研究。

七、教师课堂小结。

 

4、“清洁家园、美化环境”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活动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都说五

(1)班的同学非常优秀,今天我也非常荣幸能到你们班来上课。

希望这节课我们能够相处愉快。

一、计算导入:

 (算一算)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

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

不过我也相信凭你们的聪明,一定能够轻松解决它。

1、出示题目:

你们班约有个  同学,如果每个同学每天丢一张纸屑,那么1天之内,你们教室会有多少垃圾呢?

如果以整个五年级      个同学计算,一天又会产生多少纸屑呢?

如果以整个学校     个同学计算,我校每天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1)班                    人             350000张    

五年级                       人          10500000张  

全校                         人           127750000张   

3 “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我校一天之内学生产生的垃圾量,那么对于世界来说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

为什么?

我们学校就有那么多的垃圾,那么全世界呢?

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全球垃圾现状,贴上垃圾覆盖的效果。

“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

一、             看录象 :

 (看一看)

“我们就从自己熟悉的校园,我们的身边来开展研究。

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录象和一些照片中去看看我校产生的垃圾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1学生观看录象、照片。

2“看了刚才的录象、照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我校正在争创“省绿色学校”,难道我们能任由这些垃圾散布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它们来影响我们学校的形象吗?

“那我们该怎么做?

 

5、餐盘中的蔬菜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我班是一群小班生,受到多多少少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较少,也少有实践的机会。

就拿蔬菜来说吧,学生用起餐来挑三拣四,吃在嘴里愁眉苦脸,打起饭菜来,要么指着萝卜喊冬瓜,要么说“我不要那个绿条条”,顺眼一看,原来是豆角。

唉,我们的孩子真可怜,连自己吃的什么都不知道。

 俗话说:

“民以食为天”,健康饮食同样重要,可现在的孩子挑食偏食的状况越来越严重,餐厅里听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吃这个有什么好处”,家长也普遍关注孩子的饮食营养,希望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我想是有必要让他们了解一下蔬菜了。

后来让我意外的是,在学生的参与过程中冒出了更多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于蔬菜的一切都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大家展开讨论,兴趣浓厚。

我被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所感动,于是决定尊重学生的需要,让学生以“餐盘中蔬菜的命运”为题开展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在老师的协助指导下,学生自己准备并实施活动。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知识和经验,也已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

在这次活动主题的选择上,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动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去选择和设计内容,并从校园延伸到家庭、社会,充分利用多方资源组织活动,尽可能地让孩子们全身心地投入一次,收获一次。

二.活动的具体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参与实践的热情和能力。

 2.在活动中体会到团结合作的力量,培养学生的竞争与合作意识。

 3.通过调查、采访、设计、考察、劳动等实践活动,掌握一定的探究方法,了解有关蔬菜的常识,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大胆交流、勇于创新的精神。

 4. 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地张扬个性,展示特长,发掘潜质,体验成长的快乐。

     5. 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体验劳动的艰辛,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培养勤劳节俭的美德。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方式:

 

(一)发现问题,启发引导

1. 实地考察: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蔬菜”的“命运”,我在一周内请六个小队长带领他们的组员在校园餐厅里进行实地考察。

考察过程中,同学们发现:

大多数小朋友不爱吃蔬菜,甚至不认识蔬菜,不少蔬菜被遗弃到垃圾桶里。

他们还同时提出了许多关于蔬菜的问题:

如“为什么大家都不爱吃萝卜,而且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不爱吃的菜,有的不止一种?

”“做菜简单吗?

”“蔬菜是怎么长的?

”“许多小朋友把不吃的菜都泼了,泼的菜将怎么处理?

”“好多菜都浪费了,多可惜呀!

为什么大家只爱吃肉,却讨厌吃蔬菜呢?

”“蔬菜能满足人体的多少需要?

”……

2.民意调查

(1)以下你最爱吃什么?

 蔬菜( ) 鱼肉( ) 两者皆可( )

(2)你每天都会摄入一定量的蔬菜吗?

 会( ) 不会( ) 偶尔会( )

(3)你认为鱼肉的营养比蔬菜的营养多吗?

 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