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考考前压轴卷 历史密押卷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196939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高考考前压轴卷 历史密押卷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上海市高考考前压轴卷 历史密押卷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上海市高考考前压轴卷 历史密押卷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上海市高考考前压轴卷 历史密押卷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上海市高考考前压轴卷 历史密押卷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市高考考前压轴卷 历史密押卷试题.docx

《上海市高考考前压轴卷 历史密押卷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高考考前压轴卷 历史密押卷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市高考考前压轴卷 历史密押卷试题.docx

上海市高考考前压轴卷历史密押卷试题

2013上海市高考压轴卷

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2.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

(选择题)在答题卡上和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3.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学校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

贴在指定位置上。

4.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选项,必须做在答题卡上。

1.2001年伊拉克举行了“文字发明5000年”的庆祝活动,为祖先发明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而深感自豪。

伊拉克人的祖先发明的文字是

 

 A.B.C.D.

2.中国当代著名导演艺术家罗锦鳞先生在编导古希腊悲剧《安提戈涅》中直接写道:

“你是君王,我是百姓,但是我们有同样的发言权。

”此语表明他侧重古希腊悲剧所展现的是

A.戏剧情节B.等级观念C.人文素养D.民主精神

3.古罗马人发展了一些统治艺术,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摩擦,从而获取较大的实际成果。

这些“统治艺术”包括①崇尚军事征服②主张法律治国③确立基督教为国教④通过采邑改革,确立封建制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4.“他们信仰上帝,尊敬骑士,建立城堡与庄园,与阿拉伯人作战。

”文中“他们”是指古代

A.希腊人B.罗马人C.蒙古人D.法兰克人

5.有学者认为:

有制度性保证和民间习惯认可的土地流动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维持理性发展的最根本财富。

这种现象始于

A.新石器时代B.夏商时期C.西周时期D.东周时期

6.“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是故民闻战而相贺也,起居、饮食所歌谣者,战也。

”此说若作为主流社会价值观,最早出现在

A.秦国后期B.西汉前期C.西汉后期D.宋朝前期

7.“当否定种姓制度并对不同于终级客观实在的灵魂的信仰发出挑战的时候,就诞生了一种广为流传的宗教,它迷住了整个东亚。

”材料中的“宗教”是

A.基督教B.伊斯兰教C.佛教D.道教

8.“安拉是大慈大悲者和怜悯者,世界上只有真主,默罕默德是他的先知,在这一刻,十字架被新月所代替;圣索菲亚大教堂变成了清真寺……”此处的“新月”是指

A.罗马帝国B.蒙古帝国C.奥斯曼帝国D.东罗马帝国

9.下图为出土于湖北的一套东周时期的“九鼎八簋”,按照当时的礼乐制度状况,这套文物最有可能出自

A.周天子墓葬B.诸侯国君墓葬C.士大夫墓葬D.平民的墓葬

10.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

“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和教育。

”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转变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11.下列我国古代著名外贸港口中,属于两宋时期的名港是

①明州②扬州③杭州④泉州⑤广州

A.①③④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⑤

12.历史学家陈寅恪指出: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下列史实可以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完善科举程序②创立行省制度③文官体制④活字印刷术出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右图是17世纪时的英国议会开会的情景,对此议会说法正确的是

①出现于13世纪并延续至今②它是等级君主制下的产物

③这次议会是由查理一世主持④有许多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参加

A.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4.“惠遍农无乏,均输役不骚。

保兵知警守,吏禄绝色饕”该诗赞扬的是

A.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C.王安石变法D.戊戌变法

15.右图是一幅法国报刊上的政治漫画:

义和团杀外国人为“野蛮:

(BARBARIE);外国人杀义和团为“文明”(CIVILISATION)。

这幅漫画的作者意在

A.主张武力解决争端B.抨击西方殖民侵略

C.混淆文明与野蛮的界限D.讽刺殖民者的双重标准

16.“企业的合并已经逐渐成为现代经济体系的灵魂”。

这一现象始于

A.英国工业革命时期B.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C.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D.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成立

17.“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组成共同体的成员数目就等于大会中的票数,并且共同体就以这一行为而获得它的统一性,它的公共的大我,它的生命和它的意志。

”这句话的作者是

A.霍布斯 B.洛克 C.孟德斯鸠D.卢梭

18.2011年8月15日,美国新任驻华大使骆家辉抵京履新。

根据美国l787年宪法规定,他获得任职是由于

A.人民选举产生B.总统直接提名任命

C.国会派遣产生D.各州公推竞选产生

19.佛罗伦萨的地理学家托斯坎内里曾按照地圆说理论绘制了“世界地图”,将中国和印度的位置确定在大西洋的彼岸,使人们相信,从欧洲出发向西穿越大西洋,就可以到达东方。

该地图

A.取得了基督教会的支持B.得到了中国皇帝认可

C.为欧洲探险家提供动力D.为欧洲宗教改革助力

20.1534年—1800年,中国金银比价从约1:

6.36变为1:

15.4,导致该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丝茶外销,大量白银流入B.西人东来,黄金流入欧洲

C.康乾盛世,社会经济繁荣D.鸦片走私,中国白银外流

21.“这个国家的人民曾抵抗过其君主,遂使君主的权力受到节制。

他们建立了一个明智的政体,使君主有能力做好事,而无法做恶事;其贵族很有势力,但不仗势凌人;使平民能够参与政治并未导致混乱”。

此现象发生在

A.1688年后的英国B.1787年后的美国

C.1815年后的法国D.1871年后的德国

22.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写道:

我们的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阵营,分裂成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马克思所言的“两大对立的阵营和阶级”是

A.地主与资本家B.农民与工人C.工人与资本家D.农民与资本家

23.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A.北伐战争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4.右图是某中学历史研究学习小组在中国近代史的学习后画的一幅漫画。

你认为该小组所画漫画反映的历史时代应该是

A.鸦片战争前B.19世纪40年代

C.19世纪60、70年代D.19世纪90年代

25.在一场灾难过后,几位学者对欧洲前途发出这样的感叹。

学者甲说:

“我们这个时代的现实:

欧洲之没落。

”学者乙说:

“欧洲已进入艰困的时代。

”学者丙说:

“我们欧洲的命运只能这样。

”从材料中推断,这些学者担忧的是

A.宗教改革后,罗马教会学者对欧洲陷入信仰分裂感到忧心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知识分子对欧洲文明的前途失去信心

C.法国大革命期间,欧洲保守派对革命运动的传播深感不安

D.冷战期间,西欧学者对于亚洲新兴势力的崛起甚为疑虑

26.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一次成功的调整,也是一次体制创新。

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主义,进一步推动改革开放事业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其借鉴意义有

①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完善社会保障体系②正确处理好生产与消费、投资与需求的关系 ③利用国家政权,进行宏观调控 ④倡导企业建立诚信机制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7.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研究二战后的国际关系课题时,要给以下图片选一主题,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A.美苏冷战B.和平与动荡并存C.多极化趋势加强D.“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

28.“中国人民是富于反抗精神的,然而又是缺乏建设性的。

……他们无法逾越时代的界限和站在更高的历史高度作回顾和前瞻,因而无法真正完成民族的独立。

”以下运动最符合上述论断的是

A.维新变法运动B.义和团运动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29.恩格斯在论及清朝同外国之间的一场战争时说:

“不管这场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

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

……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

”恩格斯所说的战争是指

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0.作为国际贸易管理和仲裁机构,这一组织的建立适应了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需要有利于战后国际贸易中打破壁垒。

这一组织是

A.B.C.D.

以下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一选项的分值可能为0、1、1、3分。

选出最佳一项,多选不得分。

31.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

“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

”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唯一条件B.分裂动荡后专制权力不断被强化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不断加强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32.从1700年至1820年,中国的GDP不但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的比重也由22.3﹪增长到32.9﹪,创有史以来单一经济体占世界GDP的最大比重。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革命推动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高度繁荣

C.国家疆域辽阔和社会相对稳定D.对外贸易顺差和商品经济发展

33.“内地土产出口,外来洋货内销,取道湖广粤北者日少,上百万以挑运、护运、开旅店为生者,失了谋生之路。

”导致此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五口通商后,广州外贸垄断地位被打破B.五口通商后,沿海沿江航运得到了发展

B.C.太平天国运动兴起,中国南方陷入内乱D.辛亥革命起自南方,中外勾结遏制革命

34.下表为1926-1931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关税表(单位:

%)(资料(英)戴维∙赫尔德《全球大变革》)

国家

1926年

1931年

英国

4.0

10.0(1932年)

法国

12.0

38.0

德国

12.0

40.7

美国

20.0

53.0

日本

16.0

24.0

该表说明

A.为转嫁危机,欧洲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大规模的贸易战争

B.各资本主义大国为应对经济危机纷纷实行了贸易保护政策

C.为保护本国经济利益,主要资本主义大国都大力提高关税

D.20世纪3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大国都较大幅度提高关税

35.我国学者罗荣渠教授认为:

“从表面上看,帝国主义侵略论似乎是反西方中心论的,但如果只承认帝国主义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忽视了中国的历史特点和国情特点,把内部问题简单地归之于封建主义对帝国主义的屈服投降,而排除这一复杂历史过程中的多样性选择,实质上仍是一种隐蔽的西方中心论。

”下列对该学者观点的解读,较为恰当的是

A.帝国主义侵略是引起近代中国社会变化的主导因素之一

B.中国自身特点是决定近代中国历史变迁的主导因素之一

C.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是推动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D.对中国近代历史的研究应注重从内外双重因素综合展开

非选择题(共75分)

36.地方制度(12分)

材料一:

丞相绾等言:

“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

请立诸子。

”廷尉李斯议曰: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