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三.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194945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三.docx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三.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三.docx

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三

2007年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卷(三)

湖北枝江市第二高级中学吴勇

第Ⅰ卷 (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人类的政治文明经历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

回答1~4题。

1.以下有关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秦朝开创了皇帝制

B.西汉的察举制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C.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

D.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加强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法律文件是

A.《资政新篇》B.《应诏统筹全局折》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民国约法》

3.下列关于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结束了以“共同纲领”代替国家宪法的过渡状态 ②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③规定了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④为加强我国人民民主制度,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初步奠定了基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4.17~18世纪,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普遍具有的本质特征是

A.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C.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D.向法治化国家过渡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趋势之一就是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近现代长江流域的经济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回答5~7题。

5.《宋书》记载:

“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数稔,则数郡忘饥。

会稽举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土地,亩直一金,鄂、杜之间,不能比也。

荆域跨南楚之富;扬郡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这一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北方农民南迁 ②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加速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③统治者的奖励农耕政策 ④汉民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通过议和基本维持了和平局面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6.“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

”这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

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B.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辅助了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D.使中国走上“自强”的道路

7.下列新中国在长江流域的建设成就,其先后顺序是

①宝成铁路通车纪念章

②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③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A.②③①   B.①②③   C.③①②   D.②①③

人类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

回答8~10题。

8.唐制度文化影响深远,择被东西,其对新罗和日本产生的共同影响包括

①都参用唐朝制度 ②学校都教授儒学 ③都引进了唐朝高超的技术④以佛教的交流为纽带,促进了佛教在两国的传播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9.维新变法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和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思想呈现的共同特点不正确的是

A.出现“西学东渐”的局面        B.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C.向西方学习是文化的主旋律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0.18世纪,中国文化在西欧得到进一步发展,特别推崇中国的儒家思想,曾在他的著作中对中国文化进行过专门论述的思想家是

2006年是新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50周年,以“友谊、和平、合作、发展”为主题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3届部长级会议2006年11月3日至5日在北京举行,这将成为中非关系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的友好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据此回答11~13题。

11.下列各项能够说明唐朝和非洲经济往来的信息是

A.唐朝人杜环的书中记载了非洲的风土人情

B.唐墓出土的非洲黑人陶佣

C.史书唐太宗时记载东非索马里使者来到中国

D.非洲出土了大量的唐币“开元通宝”

12.1942年,英军在阿拉曼战役中战胜德意军队,北非战场形式发生了转折,这时中国的抗战形势是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正面战场是主战场   D.国民党积极抗日

13.1971年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是新中国建立后,国际地位提高的结果 ②是非洲等第三世界国家大力支持的结果 ③加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联合国中的地位④标志着美国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的破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科技发展体现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回答14~16题。

14.右图仪器主要装置是由两个互相垂直的大圆环组成,其中的一个叫做“赤道环”;另一个叫做“赤经双环”。

双环中间有窥管,观测时,将窥管对准某颗待测星,然后在赤道

环和赤经双环的刻度盘上直接读出这颗星星的位置值。

该仪器的发明者是

A.张衡     B.沈括     C.郭守敬    D.僧一行

15.16~17世纪中国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

姓名

生卒年代

著作

李时珍

1518~1593

《本草纲目》

徐光启

1562~1633

《农政全书》

徐霞客

1586~1641

《徐霞客游记》

宋应星

1587~?

《天工开物》

从上述材料能够分析得出的信息有

①中国古典科技进入总结阶段,开始介绍西方科学知识②当时中国科技成就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③当时中国科技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整理典籍和总结经验的方法④当时中国科学家缺乏勤奋研究精神,没有产生近代自然科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6.英国工业革命中的技术变革影响最深远的成就是

A.棉纺织业中“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B.冶金部门使用机器生产

C.电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D.改良型蒸汽机投入使用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

回答17~20题。

17.开辟新航路引起的“商业革命”的表现是

①新兴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取了暴利 ②市场和贸易扩大③商路及贸易中心转移④欧洲市场商品种类的增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右图是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它反映了:

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②亚、非、拉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③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

④英国在当时世界贸易中居主导地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将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的发明是

A.电力的广泛应用   B.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

C.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D.化学、钢铁和造船业的发展

20.当前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对其本质理解正确的是

A.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经济的共同发展

B.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C.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

D.囊括当今世界经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

国际关系是国家利益与国家实力的反映,结合相关知识回答21~22题。

21.中新网北京2006年12月26日电:

中日共同研究历史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今天在北京开幕。

两国学者将要对中日两千多年的交往史,对近代发生的不幸历史以及战后半个多世纪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进行共同研究。

下列关于不同时期中日关系发展变化的认识正确的有

①中国古代中日关系历经了由友好交往到敌对战争的转变②中国近代日本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都是既定方针的推行③二战后日本追随美国,中日关系处于冷战对峙时期 ④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

发展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2.右图《杀死雄狮》反映了德意志统一过程中发生于1870年的一场国际战争。

下列对此图的描述表达正确的是

①图中挥舞大棒的壮汉和雄狮分别代表俾斯麦和拿破仑三世 ②战争的结果改变了欧洲的国际格局③大棒暗喻“铁血政策” ④该图预示着色当战役的结果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中外历史文化遗产折射着时代的特征,是浓缩的历史,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回答23~25题。

23.下面四幅图片依次为:

世界文化遗产──孔府、孔庙、孔林和2005年国际孔子文化节

从上述图片中,我们可以获取哪些正确的历史信息

①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倍受后代推崇②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影响很大,全球华人祭孔,传承民族文化③“三孔”的旅游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开发,推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④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孔子的儒家思想,以德治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4.2006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爆发71周年之际,抗日战争纪念馆(见右图)半景画馆完成改造,重新对观众开放。

本次改造,进一步扩充了半景画馆的演播内容,增加了一个新闻短片──《抗战》,完整地

叙述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中国人民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过程。

下列史实不符合该短片内容的是

A.“九一八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C.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召开洛川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D.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

25.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中,教皇尤利亚二世在梵蒂冈兴建的新的圣彼得大教堂(见右图),称得上是文艺复兴时代伟大的创造力量的纪念碑,是文艺复兴运动中进步势力

与反动势力较量的反映。

下列关于文艺复兴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文艺复兴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要求,范围波及整个欧洲

B.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是意大利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代表人物

C.运动矛头既指向基督教会,又全面指向封建专制主义

D.为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3分,第28题12分,第29题13分,共50分)

26.(12分)“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2005年12月24日至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自2006年1月1日废止《农业税条例》,全面取消农业税。

中国古代的赋税政策演变和世界史上的农业政策给我们留下很多启示。

阅读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唐六典》:

凡赋役之制……课户每丁租粟二石。

其调随乡土所产绫绢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输绫绢者锦三两,输布者麻三斤,……凡丁岁役二旬,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布加五分之一)《新唐书·杨炎传》:

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

户无主客,以见居为薄,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利。

居人之税,夏秋两入之,俗有不便者正之。

……夏税尽六月,秋税尽十一月。

材料二《明史·食货志》:

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留存、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清史稿·食货志》:

令各省将丁口之赋摊入地亩,输纳征解,丁随地起……统谓之地丁银。

材料三“二战”后,法国政府为解决农业问题采取了许多措施:

逐步将农业劳动力占总人口的比例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