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基本技能操作规范.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9344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基本技能操作规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外科基本技能操作规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外科基本技能操作规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外科基本技能操作规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外科基本技能操作规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科基本技能操作规范.doc

《外科基本技能操作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基本技能操作规范.doc(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科基本技能操作规范.doc

一、无菌术

【适应证】

1.手术室手术操作

【禁忌证】

1.手术前不要参加感染创口换药

2.轻度上呼吸道感染者戴双层口罩,严重者不可参加手术

3.双手及上臂有皮肤化脓性感染、湿疹者不可参加手术

【流程】

1.洗手

1.1准备工作

1.1.1修剪手指甲,除去甲缘下的污垢

1.1.2去除饰物,更换洗手衣、裤、鞋,上衣的袖口须卷至上臂上1/3处

1.1.3戴好无菌口罩、帽子。

口罩须遮住鼻孔,头发不可飘露在帽外

1.1.4用洗手液洗去手、前臂、肘部及上臂下半部之污垢与油脂(六步/七步洗手法)

1.2清洁洗手

1.2.1流动水下清洁指甲

1.2.2用洗手液(百能除菌洗手液)清洗手、前臂、上臂至肘上10cm(七步洗手法)

1.2.3流动水下彻底冲净洗手液,注意手臂上水不可流至手上

1.2.4用无菌巾(或无菌纸巾)擦干或在烘干机下烘干手、臂,注意手、臂不可触碰他物(包括烘干机),如误触他物,必须重新按上述步骤洗手

1.3消毒洗手

1.3.1取2ml消毒液(3M消毒液)于一手掌心

1.3.2另一手指尖于该掌心内擦洗

1.3.3用剩余的消毒液均匀涂抹于另一手的手掌及手臂至肘上6cm,不超过清洁洗手的范围

1.3.4再取2ml消毒液于另一手掌心,重复步骤1.3.1至1.3.3

1.3.5最后再取2ml消毒液

1.3.6掌心相对手指并拢,互相搓擦

1.3.7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擦

1.3.8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1.3.9弯曲各手指关节,双手相扣,进行搓擦

1.3.10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1.3.11揉搓双手至腕部,直至消毒液干燥,再戴外科手套,手、臂不可触碰他物,如误触他物,必须重新洗手、消毒

1.4注意事项

1.4.1应特别注意指尖、甲缘、指间和手掌等部的清洁和消毒

1.4.2洗手消毒完毕,保持拱手姿势,双手远离胸部30cm以外,向上不能高于肩部,向下不能低于剑突,手臂不应下垂,也不可接触未经消毒的物品。

否则,即应重新洗手

2.穿手术衣、带无菌手套

2.1取一件折叠的手术衣,用双手分别提起手术衣的衣领两端,轻抖开手术衣,有腰带的一面向外

2.2将手术衣略向上抛起,顺势双手同时插入袖筒,手伸向前(不可高举过肩),待巡回护士在后面协助穿衣,使双手伸出袖口,不得用未戴手套的手拉衣袖或接触其它处,

2.3由巡回护土系紧背后衣带

2.4带无菌手套:

选用与自己手尺码相一致的无菌手套一副,由巡回护士拆开外包,术者取出内层套袋。

用左手自手套袋内捏住两只手套套口的翻折部而一并取出之。

先将右手伸人右手手套内,再用已戴好手套的右手指插入左手手套的翻析部,以助左手伸入手套内。

整理双手术衣袖口,避免触及腕部皮肤,将手套翻折部翻回盖住手术衣袖口。

注意在未戴手套前,手不能接触手套之外面,已戴手套后,手套外面不能接触皮肤。

手套外面的润滑粉(淀粉)需用无菌盐水冲净

2.5提起前襟的腰带,将右手的腰带递给已戴好手套的手术人员,或由巡回护士用无菌持物钳夹持,自身向左后旋转,使腰带绕穿衣者一周,交穿衣者自行在左侧腰间系紧(某些一次手术衣需要双手交叉提左右腰带略向后递送,由护土在身后给予系紧腰带)

2.6穿好手术衣、戴好手套,在等待手术开始前,应将双手放在手术衣胸前的夹层或双手互握置于胸前。

双手不可高举过肩、垂于腰下或双手交叉放于腋下

2.7注意事项

2.7.1穿手术衣时,不得用未戴手套的手拉衣袖或接触其它处,以免污染。

2.7.2穿好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之后,手不能接触背部、腰部以下和肩部以上部位,这些区域属于有菌地带;同样,也不要接触手术台边缘以下的布单

2.7.3如果手术完毕,手套未破、手术衣衣袖未沾湿,需连续施行另一手术时,可不用重新刷手,仅需重新消毒手和前臂,再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手套。

但应采用下列更衣方法:

先将手术衣自背部向前反折脱去,使手套的腕部随之翻转于手上,然后用右手扯下左手手套至手掌部,再以左手指脱去右手手套,最后用右手指在左手掌部推下左手手套。

若前一次手术为污染手术,则连接施行手术前应重新洗手

2.7.4脱手套时,手套的外面不能接触皮肤。

3.手术区消毒

3.1术前清洁皮肤:

术前一日应行清洁手术野皮肤,包括洗澡换衣,局部皮肤清洁。

如果手术野皮肤油脂过多或有污染残迹,则用相应的方法逐一去除。

近脐部手术的切口应清洁脐部。

通常一般不需剃毛,但若手术野毛发重或行骨科、头颅、腋下、会阴部手术则应剃去毛发,剃发时不能剃破皮肤。

剃毛发可根据各医院制度在术前或麻醉后进行。

3.2切口消毒的范围:

一般切口消毒的范围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若术前估计到有延长切口的可能,应适当扩大消毒的范围

3.3切口消毒常用的消毒液:

目前常用的消毒液有:

①安尔碘:

用于皮肤消毒,不需要脱碘,不可用于粘膜消毒,消毒时注意消毒液不能浸蘸过多,以免引起周围皮肤粘膜的刺激与损伤;②5%聚维酮碘(PVP):

能对绝大多数手术部位进行消毒,无需脱碘,粘膜无刺激与损伤

3.4消毒时机:

由助手在洗手、消毒手臂后,尚未穿手术衣和戴手套之前进行

3.5消毒顺序:

行清洁伤口消毒时,则用卵圆钳夹持有消毒剂的小方纱布块或棉球,由手术切口中心区还向外涂擦。

行污染伤口或会阴、肛门手术时则应从切口的外周逐向切口行消毒

3.6注意事项

3.6.1蘸消毒液量不可过多,一般从切口中心向四周涂擦,但肛门或感染伤口手术,应由外周涂向肛门或感染伤口

3.6.2第一遍消毒液晾干后,换敷料钳在前一遍消毒的范围内以同样方式涂布术区皮肤1~2遍

3.6.3涂布消毒液时不可遗漏

3.6.4消毒时已经接触污染部位的消毒棉球不可再返擦清洁处

3.6.5消毒者的手勿接触病人的皮肤及其他物品,如有触碰,消毒完毕后应再次涂抹消毒液后再进行铺巾

3.6.6消毒完成后,该助手需要再次用消毒液涂抹手、前臂后方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4.铺置无菌巾

4.1一般由执行消毒的助手完成

4.2确定手术区域,除显露手术切口所必需的皮肤区以外,遮盖住其他部位,使手术区域成为较大区域的无菌环境,以避免和尽量减少手术中的污染。

一般无菌手术切口四周至少要盖有三层无菌巾单,小手术铺置消毒巾、小孔巾即可

4.3铺巾顺序:

4.3.1先铺4块无菌治疗巾切口四周(近切口侧的治疗巾反折l/4,反折部朝下):

铺单者站在病人的右侧,器械护士按顺序传递治疗巾,前3块折边向着手术助手,第4块折边向着器械护士;铺单者将第1块治疗巾覆盖手术野下方(或相对不洁区),然后按顺序铺置于手术野对侧、上方和同侧;无菌巾铺下后,不可随意移动,如位置不准确,只能由手术区向外移,而不能向内移(以免污染手术区);四块治疗巾交叉铺于手术野后,以4把巾钳固定或贴薄膜巾固定;使用巾钳时避免夹住皮肤及巾钳向上翘,铺置薄膜手术巾前应先用无菌纱布吸干手术野皮肤

4.3.2铺2块中单:

铺单者和器械护士二人分别站在手术床两侧,由器械士传递中单,在切口上方、下方铺置中单,头侧超过麻醉架,足侧超过手术台;铺完中单后,铺单者应再用涂抹消毒剂(见1.3)后,再穿灭菌手术衣、戴灭菌手套(见2)

4.3.3最后铺带孔的大单:

由穿好手术衣,戴好无菌手套的手术人员执行,将大单开口对准切口部位,短端向头部、长端向下肢,并将其展开。

寻找到上、下两角,先展开铺上端,盖住患者头部和麻醉架,按住上部,再展开铺下端,盖住器械托盘和患者足端,两侧及足端应下垂过手术床缘30cm以下

4.3.4也可以消完毒后先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再铺巾,此时铺巾顺序为:

先铺本侧,再足侧(相对污染侧),再头侧(相对洁净侧),最后对侧。

第二、三层同上。

4.4注意事项

4.4.1在铺巾前,应先确定切口部位。

铺好4块治疗巾后,用巾钳或贴薄膜巾固定,防止下滑。

4.4.2无菌巾铺下后,不可随意移动,如位置不准确,只能由手术区向外移,而不能向内移(以免污染手术区)

4.4.3消毒的手臂不能接触靠近手术区的灭菌敷料,铺单时,双手只接触手术单的边角部。

4.4.4手术野四周及托盘上的无菌单为3层(含)以上,手术野以外为2层(含)以上,术中一经浸湿,即失去无菌隔离作用,应重加盖无菌巾单,

4.4.5无菌单的头端应盖过麻醉架,两侧和尾部应下垂超过手术台边缘30cm

4.4.6打开的无菌单与治疗巾,勿使其下缘接触无菌衣腰平面以下及其它有菌物品。

铺无菌单时如被污染即应更换

4.4.7固定最外一层无菌单或固定皮管、电灼线等不得用巾钳,以防钳子移动造成污染,可用组织钳固定

4.4.8任何人发现或被指出违反无菌技术时,必须立即纠正。

术者脐平面以下区域,均视为有菌区,因此手和器械都不可放到该平面以下,如器械掉至该平面以下,须重新灭菌处理才能再使用

4.4.9手术者或助手皆不可随意伸臂横过手术区取器械,不可从术者身后传递器械,必要时,可从术者手臂下传递,但不得低于手术台的边缘

4.4.10手套破口时应及时更换;凡怀疑物品、器械被污染时,要重新灭菌后再用

4.4.11术中已污染的器械,如切开胃肠用后的刀剪、接触污染区的器械等,皆须另放于弯盘内,不能重复用于无菌区

【思考题】

1.手术过程中,同侧手术人员如何调换位置?

一人应先退后一步,背对背地转身到达另一位置,以防触及对方背部不洁区

2.手术过程中,手套破损该如何处理?

   脱去手套、手术衣,用PVP-I(碘伏)清洗手部,再次洗手后穿手术衣手套

3.穿好手术衣后,哪些部位是无菌区?

 

二、切开

【适应证】

1.手术需要;

2.浅表脓肿已有明显波动;

3.深部经穿刺证实有脓肿;

4.口底蜂窝织炎、手部感染及其他特殊部位的脓肿,应于脓液尚未聚集成明显脓肿前施行切开。

【禁忌证】

1.结核性冷脓肿无混合性感染

【流程】

1.准备工作

1.1洗净局部皮肤,需要时应剃毛

1.2器械准备:

手术室器械或脓肿切开引流包、手套、治疗盘

1.3切口选择:

应选择在病变附近,能充分显露手术野,直达手术区域,并便于必要时延长切口;尽量与该部位的血管和神经路径相平行,组织损伤少;愈合后尽量不影响生理功能;必要时在预定的切开位置作预切线

2.操作方法

2.1局部皮肤常规消毒、戴手套、铺无菌巾

2.2浅部脓肿

2.2.1用1%普鲁卡因沿切口作局部麻醉;

2.2.2用尖刀刺入脓肿腔中央,向两端延长切口,如脓肿不大,切口最好到达脓腔边缘;

2.2.3切开脓腔后,以手指伸入其中,如有间隔组织,可轻轻地将其分开,使成单一的空腔,以利于排脓。

如脓腔不大,可在脓腔两侧切开做对口引流;

2.2.4填入蓬松湿盐水纱布或碘伏纱布或凡士林纱布,并用干纱布或棉垫包扎。

2.3深部脓肿

2.3.1选用适当的有效麻醉;

2.3.2切开之前先用针吸穿刺抽吸,找到脓腔后,将针头留在原处,作为切开的标志。

2.3.3先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然后顺针头的方向,用止血钳钝性分开肌层,到达脓腔后,将其充分打开,并以手指伸入脓腔内检查。

2.3.4手术后置入干纱布条,一端留在外面,或置入有侧孔的橡皮引流管。

2.3.5若脓肿切开后,腔内有多量出血时,可用干纱布按顺序紧紧地填塞整个脓腔,以压迫止血。

术后2天,用无菌盐水浸湿全部填塞之敷料后,轻轻取出,改换卷?

或凡士林纱布引流。

2.3.6术后作好手术记录,特别应注明引流物的性状和数量。

2.4常规手术切口

2.4.1术者一手执刀,必要时另一手可与助手协助绷紧切口上下极及两侧的皮肤,应保持切缘平直

2.4.2手术刀的刀腹与皮肤垂直,防止斜切,刀切入皮肤后以刀腹继续切开,达到预计之皮肤切口终点时又将刀渐竖起呈垂直状态而终止,这样可避免切口两端呈斜坡形状。

切开时要掌握用刀力量,力求一次切开全层皮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