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长方体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192682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数学长方体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五年级数学长方体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五年级数学长方体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五年级数学长方体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五年级数学长方体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数学长方体教案.docx

《五年级数学长方体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数学长方体教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数学长方体教案.docx

五年级数学长方体教案

五年级数学长方体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单元长方体

(一)

 第一课时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

点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

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观察下列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幺特点?

    

教师:

提问学生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幺特点?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个直角;四条边,每

组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

   二、讲授新课:

   教师让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学生回答:

楼房的形状......

   教师提问学生: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电视机包装箱、现代汉语大词典......)

   教师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模型,让学生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幺特

点?

   学生同桌之间交流讨论。

   教师提问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有什幺?

   学生回答:

(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对面面积相等;

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都相等和12条棱相等。

   学生自己填完课本14页的表格。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长方体:

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每组对面面积相等;

  正方体:

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面积都相等;12条棱长度

都相等。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特

点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

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特点。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长方体模型、正方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观察下列长方体和正方体并回答有什幺特

点?

    教师:

提问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幺特点?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对面

面积相等;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6个面都相等和12条棱相

等。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1题,教师让学生选择一个长方体实物,可以集中测量数学

课本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学生做第2题,让学生观察课本中的长方体的三条棱长,并填完表

格。

   学生做第3题,根据课本中的长方体的三条棱长和每组对面的形状,

分辨出6个不同的面的编号。

可以让学生按照课本中6个面的长、宽来做成

面积相等的纸片,然后组成一个长方体来进一步熟悉长方体的6个面的大小

和相对的位置。

   教师根据课本第4题中的长方体插图,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制

作一个这样的长方体至少需要多少厘米的木条。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

 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展开与折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

正方体6个面相对位置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表面

的展开与折叠。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

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表面的展开与折叠。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正方体的盒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出示教学板书,请学生观察正方体6个面的相对的位置并回答有

什幺特点?

   教师:

提问学生正方体6个面相对位置有什幺特点?

   学生寻找完毕,纷纷举手准备回答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

   二、讲授新课:

   教师让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插图,小红把一个正方体的盒子沿着棱剪

开,得到了一个展开图。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剪得?

   教师让学生把准备好的正方体的盒子拿出来,分别剪一剪,看看会得

到什幺样的展开图?

   教师把同学们的作品相互交流一下,让别的同学猜猜自己是怎幺剪

的?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展开与折叠

 正方体是由完全相等的6个面来组成的。

 教学反思:

 第四课时展开与折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

正方体6个面相对位置的过程,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表面

的展开与折叠。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良

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准确的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6个表面的展开与折叠。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正方体的盒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让学生拿出正方体的盒子并沿着棱剪开,把正方体展开成6个面

和把6个面折叠成正方体。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有关内容。

   二、课堂练习:

   1、学生做课本17页第1题。

   教师把正方体盒子6个面分别按照题目中的要求标上1、2、3、4、

5、6个数字,让学生找一找每个数字相对的面哪一个?

   2、学生做课本17页第2题。

   让学生把长方体盒子的6个面展开标上数字,然后找出每个数字所对

应的面上是多少?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展开与折叠

 每个面相对的面上的数字是多少。

 教学反思:

 第五课时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

正方体表面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

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长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让学生拿出长方体的盒子并沿着棱剪开,把长方体展开成6个面

并观察这6个面有什幺特点?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

(长方体的表面积由6个面来组成,每组相对的面

的面积相等......)

   二、讲授新课:

   教师出示例题,一个知道长、宽、高的长方体纸盒,如何才能求出它

的表面积?

   学生利用手中的长方体纸盒为参照,探究如何才能求出长方体的表面

积。

学生同组之间相互讨论,教师巡视指导每个小组的讨论活动。

   教师提问学生如何求长方体的表面积。

   学生回答:

(分别求出每个面的面积,再加起来。

就是长方体的表面

积。

   教师让学生把长方体的纸盒展开,看一看长、宽、高有什幺关系?

   组成长方体表面积的6个面,等于(长×宽+长×高+高×宽)×2=长方体

的表面积

   教师让学生自己求出长7厘米、宽5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的表面

积是多少?

   学生列式:

(7×5+7×3+5×3)×2

   教师让学生思考正方体的表面积如何求?

   学生同桌之间进行交流,教师提问学生。

(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

长×6)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2

   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

 教学反思:

 第六课时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的情景,经历探究长方体和

正方体表面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

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准确的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归纳和推理。

 教学准备:

长方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对学生

进行提问。

   学生回答(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2;正方体的表

面积=边长×边长×6)

   二、课堂练习:

   学生做第1题,求出下列图形的表面积。

教师注意观察学生运用公式

是否正确,对出现错误的同学及时指导。

   学生做第2题,本题目计算量比较大,防止学生出现计算错误。

   学生做第3题,教师应该让学生知道电视机布罩只有5个面。

   学生做第4题,这个题目的要点是只有5个面,学生要密切联系生活

中的实际解决问题。

   学生做第5题,教师让学生注意观察教室内墙面积。

   学生做第6题,分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并进行必要的指导。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一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提问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2

   (10×4+10×8+8×4)×2

   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

   7×7×6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露在外面的面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

   能够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具有初步的立体空间想象能力。

   知识目标:

   结合具体的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堆放情景,经历探究多个长方体和

正方体堆放时露在外面表面积的过程,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

体堆放时露在外面的表面积。

   情感目标:

   使学生感受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习

数学的良好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准确的计算出多个长方体和正方体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