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波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9204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7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声波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超声波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超声波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超声波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超声波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超声波试题.docx

《超声波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声波试题.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超声波试题.docx

超声波试题

超声波试题

超声波检测II级试题

一、是非判断题(在每题后面括号内打“X”号表示“错误”,画“○”表示正确)

1.超声波检测中应用的所谓板波,实际是在薄板中产生的一种表面波(X)

2.超声波检测中应用的所谓板波,实际是在中厚板或厚板中产生的一种特殊波型(X)

3.超声波检测中应用的所谓板波,只能适用于厚度与波长相当的薄板(0)

4.超声波检测中应用的所谓板波,实际是在厚板或中厚板中产生的一种表面波(X)

5.超声波在某一给定的无限大介质中传播时,质点振动速度就是声速(X)

6.超声波在某一给定的无限大介质中传播时,质点振动速度与声速不是一回事(0)

7.超声波在某一给定的无限大介质中传播时,质点振动速度与声速实际上是一回事(X)

8.两束频率不同的声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如果相遇可产生干涉现象(0)

9.两束频率相同但行进方向相反的声波叠加可形成驻波(0)

10.在同一固体介质中,纵波,横波,瑞利波,兰姆波的传播速度均为常数(X)

11.由于在远场区超声波束会扩散,所以探伤应尽可能在近场区进行(X)

12.为了在试件中得到纯横波,斜探头透声斜楔材料的纵波速度应小于被检试件中的纵波速度(0)

13.为了在试件中得到纯横波,斜探头透声斜楔材料的纵波速度应大于被检试件中的纵波速度(X)

14.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声能的传播是由各质点的位移连续变化来传递的(0)

15.如材质相同,细钢棒(直径<λ=与钢锻件中的声速相同(X)

16.超声波垂直入射至钢/空气界面时,反射波和入射波可在钢中形成驻波(0)

17.只有当第一介质为固体介质时,才会有第三临界角(0)

18.超声波从液体进入固体时也会出现第三临界角(X)

19.超声波从固体进入液体时有可能会出现第三临界角(0)

20..当试件内存在较大的内应力时,将使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及方向发生变化(0)

21.焊缝斜角探伤时常采用液态耦合剂,说明横波可以通过液态介质薄层(X)

22.用接触法在试件中产生横波的方法,唯有利用透声斜楔使纵波倾斜入射到界面上(X)

23.在异质界面上,当横波折射角等于90°时的纵波入射角称为第一临界角(X)

24.在异质界面上,当纵波折射角等于90°时的纵波入射角称为第一临界角(0)

25.在异质界面上,当横波折射角等于90°时的纵波入射角称为第二临界角(0)

26.目前应用于超声波检测的超声波波型仅限于纵波和横波(X)

75.钢管水浸聚焦法探伤时,不宜采用线聚焦探头探测较短缺陷(0)

76.钢管水浸聚焦法探伤时,不宜采用线聚焦探头探测较长缺陷(X)

77.钢管水浸聚焦法探伤时,为了提高检测效率,采用线聚焦探头就能保证检出所有缺陷(X)

78.管子壁厚t与外径D之比(t/D)>0.2,在用纯横波检查纵向缺陷时,中心声束会达不到管子的内壁(0)

79.管子壁厚t与外径D之比(t/D)<0.2,在用纯横波检查纵向缺陷时,中心声束会达不到管子的内壁(X)

80.在锻件的超声波检测中,有关缺陷的定性定量问题已经解决(X)

81.在超声波检测技术中,有关缺陷的定性定量问题已经解决(X)

82.调节锻件探伤灵敏度的底波法,其含义是锻件扫查过程中依据底波变化情况评定锻件质量等级(X)

83.探测根部未焊透缺陷时,一般不宜选用折射角为60°的斜探头(0)

84.探测根部未焊透缺陷时,一般不宜选用折射角为45°的斜探头(X)

85.探测根部未焊透缺陷时,一般不宜选用折射角为70°的斜探头(X)

86.用平探头对曲面工件接触法探伤时,探伤面曲率越大,耦合效果越好(X)

87.用平探头对曲面工件接触法探伤时,探伤面曲率越大,耦合效果越差(0)

88.用平探头对曲面工件接触法探伤时,探伤面曲率半径越大,耦合效果越好(0)

89.用平探头对曲面工件接触法探伤时,探伤面曲率半径越大,耦合效果越差(X)

90.对于表面下的缺陷,在合适条件下也可以考虑采用爬波进行检测(0)

91.在平整光滑表面,为获得最佳的声学耦合,施加于塑料保护膜探头的压力要比钢保护膜探头大(X)

92.对于粗糙表面,适宜选用塑料保护膜探头(0)

93.铸钢件毛坯接触法探伤主要使用的探头是双晶纵波探头和塑料保护膜直探头(0)

94.铸钢件毛坯接触法探伤主要使用的探头是高频直探头或斜探头(X)

95.草状波在探测轴类锻件中出现的原因主要是钢材中晶粒粗大造成的(0)

96.圆柱形锻件可用底波作基准调节灵敏度的条件是:

d≥3.7N(N-近场长度,d-工件直径)(0)

97.使用声学聚焦透镜能提高灵敏度和横向分辨率,但是减小了检测范围(0)

98.窄脉冲的超声波其穿透能力较小(0)

99.窄脉冲的超声波其穿透能力较大(X)

100.窄脉冲的超声波其分辨率较低(0)

101.窄脉冲的超声波其分辨率较高(0)

102.双晶纵波探头使用阶梯形试块调整仪器扫描线,但在测厚时必须在和被测厚度相同的阶梯上校正(0)

103.超声波检测大锻件时使用的重复频率比管子自动探伤时更高(X)

104.超声波仪器脉冲宽度增加时会增加工件侧面干扰(0)

105.超声波仪器的C型显示能展示工件中缺陷的长度和宽度,但不能展示其深度(0)

106.超声波仪器的B型显示能展示工件中缺陷沿探测方向截面的宽度和深度,但不能展示其探测方向上的长度(0)

107.超声波仪器的C型显示属于三维立体显示(X)

108.超声波仪器的B型显示属于二维显示(0)

109.在距离-振幅曲线上,横孔表现较平坦,平底孔较陡,球孔更陡(X)

110.轴类零件作超声波检测时,若遇到有游动讯号出现,则应认为轴的内部有危险性缺陷存在(X)

111.在接触法超声波检测中,应对工件检测面的表面光洁度提出要求,表面光洁度以尽量高为佳(0)

112.超声波检测仪器中的TCG装置(或DAC装置)是专门为了距离补偿而设置的(0)

113.目前较少采用横波直探头的原因是横波有探头传入工件困难(0)

114.按照经典理论,超声波检测方法所能检测的最小缺陷尺寸大约是二分之一波长(0)

115.对于一个尺寸小于0.8(λS)1/2(S为声程)的缺陷,其波高F与底波高度B的比值(F/B)随探头尺寸的增大而增大(X)

116.面状缺陷在焊缝超声波检测中应评为不合格(0)

117.传播于工件表面,质点振动方向与工件表面平行的横波称为“乐甫波”(0)

118.在超声波自动化检测中,必须考虑仪器重复频率对检验速度的影响(0)

119.当被检材料的晶粒尺寸大于1/10波长时,超声波的散射会影响试验结果(0)

120.在超声波检测中,如果使用的重复频率过高,在探测粗晶材料时会出现林状回波(X)

121.可以用电磁-声探伤法实现非接触式超声波检测,从而进一步提高超声波检测自动化程度(0)

122.采用纵波法检查钢板时,探头扫查移动方向以平行于钢板压延方向较好(X)

123.用直探头探测同一缺陷,探头直径增大时,缺陷波增高,底波高度也会增高(0)

124.用直探头在轴类锻件的圆周面上进行周向扫查时,只有径向缺陷才会产生游动信号(X)

125.由于铸件中的缺陷主要产生在浇冒口部位,因此在铸件的超声波检测中,检测的重点应放在浇冒口部位,其它部位可以不检查或做一般性检查(X)

126.管子超声波探伤必须采用水浸聚焦方法是因为管子曲率对超声波有散射作用(X)

127.焊缝中的裂纹都是在焊液冷却凝固过程中产生的,焊接终了之后就不会再发生,因此在焊缝冷却到室温时即可进行超声波检测(X)

128.即使使用带有缺陷自动报警装置和缺陷自动记录装置的超声波检测仪,在检测过程中探头移动速度也必须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不宜太快(0)

129.厚焊缝采用串列法扫查时,如焊缝余高磨平,则不存在死区。

(X)

130.较薄钢板采用底波多次法探伤时,如出现“叠加效应”,说明钢板中缺陷尺寸一定很大。

(X)

131.当钢板中缺陷大于声束截面时,由于缺陷多次反射波互相干涉容易形成“叠加效应”。

(X)

132.采用双探头串列法扫查焊缝时,位于焊缝深度方向任何部位的缺陷,其反射波均出现在荧光屏上同一位置。

(0)

133.焊缝斜角探伤时,如采用直射法,也应该考虑结构反射、变型波等干扰回波的影响(0)

134.由于探头折射角较大,在焊缝一侧用全跨距探伤,即可扫查到整个焊缝截面,因此没有必要从焊缝另一侧探伤(X)

135.用双晶直探头对平面工件探伤时,最好的操作方法是使隔声层垂直于探头扫查方向(0)

136.用双晶直探头对平面工件探伤时,最好的操作方法是使隔声层垂直于探头扫查方向(X)

137.用双晶直探头对平面工件探伤时,最好的操作方法是使隔声层与探头扫查方向呈45°夹角(X)

138.与表面光滑的零件相比,表面粗糙的零件作超声波检测时,通常使用频率较低的探头和粘度较高的耦合剂(0)

139.与表面光滑的零件相比,表面粗糙的零件作超声波检测时,通常使用频率较高的探头和粘度较低的耦合剂(X)

140.焊缝的超声波检测一般应在外观检查合格之后进行(0)

141.焊缝的超声波检测一般应在焊缝冷却至室温之后即可进行(X)

142.电渣焊的焊缝超声波检测一般应在正火处理之后进行(0)

143.电渣焊的焊缝的超声波检测在焊缝冷却至室温之后即可进行(X)

144.容易产生延迟裂纹的焊缝应在至少焊后24小时之后进行超声波检测(0)

145.选择焊缝探伤中的斜探头折射角时,为使整个焊缝截面不漏检,选用的折射角β必须满足tgβ≤(D+L)/T(式中:

D-焊缝宽度;L-探头前沿长度;T-钢板厚度)(X)

146.选择焊缝探伤中的斜探头折射角时,为使整个焊缝截面不漏检,选用的折射角β必须满足tgβ≥(D+L)/T(式中:

D-焊缝宽度;L-探头前沿长度;T-钢板厚度)(0)

147.在焊缝的超声波检测中,为了防止遇到垂直于底面的缺陷时回波声压太低,一般都尽可能避免使用折射角为30°的斜探头(X)

148.在焊缝的超声波检测中,为了防止遇到垂直于底面的缺陷时回波声压太低,一般都尽可能避免使用折射角为45°的斜探头(X)

149.在焊缝的超声波检测中,为了防止遇到垂直于底面的缺陷时回波声压太低,一般都尽可能避免使用折射角为60°的斜探头(0)

150.在焊缝的超声波检测中,为了防止遇到垂直于底面的缺陷时回波声压太低,一般都尽可能避免使用折射角为70°的斜探头(X)

151.使用窄脉冲宽频带探头可以提高近表面缺陷的探测能力(0)

152.使用TR探头可以提高近表面缺陷的探测能力(0)

153.提高探头频率,减小晶片尺寸可以提高近表面缺陷的探测能力(0)

154.使用窄脉冲宽频带探头不可以提高近表面缺陷的探测能力(X)

155.使用TR探头不可以提高近表面缺陷的探测能力(X)

156.提高探头频率,减小晶片尺寸不可以提高近表面缺陷的探测能力(X)

157.提高探头频率,增大晶片尺寸可以提高近表面缺陷的探测能力(X)

158.不同类型的缺陷对其回波高度的大小有很重要的影响(0)

159.缺陷中的内涵物对其回波高度大小有很重要的影响(0)

160.缺陷的回波高度主要取决于其大小、形状和取向,而在缺陷中的内涵物对其回波高度大小没有影响(X)

161.用AVG方法进行定量评定时,不考虑材质衰减的缺陷定量结果比考虑材质衰减的缺陷定量结果偏大(0)

162.用AVG方法进行定量评定时,不考虑材质衰减的缺陷定量结果比考虑材质衰减的缺陷定量结果偏小(X)

163.用AVG方法进行定量评定时,不考虑材质衰减的缺陷定量结果与考虑材质衰减的缺陷定量结果相同(X)

164.用AVG方法进行定量评定时,不考虑材质衰减和考虑材质衰减的两种缺陷定量结果都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以内(X)

165.在中薄板的直探头多次反射法探伤中,由于多次反射之间的叠加作用,致使小缺陷多次反射回波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