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工程固体废物利用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192003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198.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循环经济工程固体废物利用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循环经济工程固体废物利用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循环经济工程固体废物利用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循环经济工程固体废物利用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循环经济工程固体废物利用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循环经济工程固体废物利用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循环经济工程固体废物利用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经济工程固体废物利用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循环经济工程固体废物利用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循环经济工程固体废物利用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受XX公司的委托,我们对“循环经济工程—固体废物利用”项目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该项目所在地区的市场、环境、交通、电力、给排水、通讯等条件进行调查,收集有关基础资料,并与建设单位交换意见,在认真调查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循环经济工程—固体废物利用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况及目标

项目名称:

循环经济工程—固体废物利用

建设地点:

承办单位:

项目法人代表:

项目性质:

新建

项目建设期限:

2年

循环经济工程—固体废物利用项目拟建于**经济技术开发区内。

**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市东郊,距离市中心、火车站、**水运码头和**国际机场均约公里,地处**都市经济圈的核心地带。

项目建设目标:

●拟建项目年货物进出量达20万吨(进10万吨,出10万吨)。

该项目建成后,设计能力为年处理10万吨固体废物,主要是外型比较大的固体物,如报废汽车、电视机、电脑、洗衣机等。

●建立健全电子管理信息系统,使该项目投产后,全天候进行监控生产全过程,实现生产自动化或部分半自动化;行业管理、信息传递等实现电子网络化,一个现代办公系统初步形成。

五、建设方案与研究结论

(一)建设内容及规模

1.功能定位

循环经济工程—固体废物利用项目定位为一个年处理固体废物10万吨的生产能力,以处理报废汽车为主,其他固体废物为辅。

2.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建设内容为:

办公大楼、二个生产车间,停车场、道路及其他辅助设施。

建设规模为:

项目总用地面积154.48亩(102986.56平方米)。

其中:

停车场面积15000平方米,道路面积9000平方米,绿化面积1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其中办公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其他辅助建筑1300平方米;简易厂棚70000平方米。

(二)总图布置方案

循环经济工程—固体废物利用项目位于国家级XX经济技术开发区。

本工程主要由五个功能组成,分别是办公区;一车间;二车间;仓储区;辅助生产区。

(三)劳动定员及职工来源

本项目共需员工125人,各类人员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和岗位工作的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或从大专院校应届毕业生中选聘。

(四)项目实施计划及招标方案

本项目建设期自2005年7月至2007年6月底,共计24个月。

本项目建设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招投标,招投标的范围包括:

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建设工程、设备购置及安装调试。

(五)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

本项目总投资14754万元,其中固定资金投入12442万元,流动资金2312万元;资金筹措为自筹7354万元(固定资金自筹6642万元,流动资金自筹712万元),申请贷款7400万元(固定资金贷款58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1600万元)。

(六)财务评价

通过分析可知,本项目年平均收入为24194万元,年平均利润总额为4700万元,年平均利税为4818万元,其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8.55%,财务净现值为6721.09万元,静态投资回收期为7.34年,盈亏平衡点为42.45%,贷款偿还期为5年,说明该项目具有一定的财务盈利能力及抗风险能力,项目经济上可行。

(七)研究结论

循环经济工程—固体废物利用项目是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07号文件精神,同时,也是落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具体措施。

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贯彻落实循环经济提高固体废物的利用价值。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国家的投资方向,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建设条件具备,工艺技术方案切实可行,项目前景广阔,经济效益良好,社会效益明显,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同时建议银行贷款及时到位,以便项目早日建成见效。

六、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数据

备注

1

项目总投资

万元

1.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1.2

流动资金

万元

2

总用地面积

m2

3

总建筑面积

m2

4

销售收入

万元

年平均

5

总成本费用

万元

年平均

6

利润总额

万元

年平均

7

投资回收期

含建设期(所得税后)

9

投资利润率

%

10

投资利税率

%

11

财务内部收益率

%

IC=12%所得税后

12

财务净现值

万元

IC=12%所得税后

13

盈亏平衡点

%

年平均

项目投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数据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及必要性

循环经济——固废回收概要

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短缺,加之开发利用不合理、浪费破坏严重,资源与发展的供需矛盾突出,已影响到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

早在建国初期,中国就注意开展了再生资源的回收再生利用工作。

1958年,周恩来总理曾提出:

应该抓紧废物利用这一环节,实现变废为宝。

从流通渠道来看,建国以来,中国一直由供销社系统经营再生资源,在70年代中后期,由于政府将其中的废金属切出一块划给物资系统经营,自此形成再生资源的两条流通渠道。

改革开放以来,有些集体企业,特别是众多的个体户都纷纷经营起再生资源,这样又增加了一条流通渠道。

目前的3条渠道中,个体流通渠道最为活跃。

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城市、城镇,到处可见个体商贩在收购废旧物资,流动大军走街串巷,肩扛、人抬、车推的随处可见,土坳、土崖、河坝、涵洞、居民区、城乡交接的空闲地上都是个体商贩的集散地,废旧物资源源不断地从他们手中流进流出。

相比而言,国有(物资)和集体(供销)的两条主渠道里却“流水甚少”,有的甚至“干涸”。

废旧金属的回收,供销、物资两渠道竞争“上岗”,争地盘、抢货源、打价格战已是常事。

供销系统三类物质回收量呈逐年下降态势。

两条渠道以外的集体、个体经营者收购废旧金属屡禁不止,并伴有盗窃、窝赃等现象,市场管理较为混乱。

自1994年以来,由于税制改革和企业三角债等原因,国有、集体两条流通渠道的多数企业发生亏损,加上市场因素,有些企业已经关门、改行,放弃了几十年来的传统产业,废旧物资回收业务日趋萎缩,经营每况愈下。

据国家权威部门调查和估算,1995年全国再生资源行业回收总值30亿元,回收总量1864.5万t,其中废钢铁1283万t,分别比1994年下降19.66%、27.3%、31.6%。

全国除沿海开放地区自身经济实力较强外,中、西部大部分省市的再生资源企业发生大面积亏损,亏损额达到6.8亿元。

与此相反的是,从事废品收购的个体户迅速发展。

据统计,上海300多万打工人员中,有近20万人以收购废旧物资谋生;在武汉市有5万多人的收废大军每天穿梭于大街小巷。

据业内人士初步估计,目前全国至少有2000多万人从事废品收购,是国营、集体废旧物资回收企业职工总数的19倍。

庞大的个体废品回收队伍遍布城乡的街头巷尾,并延伸到农村。

由于他们与厂家直接挂钩、经营灵活,导致偷税漏税、收赃销赃,违法经营现象时有发生。

纵观近年来的实践可以看出,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入市场经济体制后,我国的废物回收利用无论从组织形式、运作方式、管理体制和认识观念上都未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进行及时的调整和变革,仍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期非产业化的运作模式上,与新的形势和发展要求格格不入,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规范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现有的一些法律法规不系统不配套,特别是废物回收的责任、废物拆解利用应遵循的规范、废物回收利用的特许经营制度、对废物回收利用的监管机制、对无利用价值废物无害化处理的技术标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缺乏。

由此导致了废物回收利用的无序化,既造成资源的浪费,又造成环境的严重污染,特别是在废旧汽车、废旧轮船、废旧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固体废弃物等大宗废旧物的回收分解利用活动中,都不同程度存在着秩序混乱的问题,甚至还出现了违法犯罪行为。

二是由于法律规范不健全,行政监管不到位,废物回收利用的无序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使得人们普遍对废物回收利用产业发展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发展废物拆解利用会严重污染环境,故对其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特别是对进口废物进行拆解利用更是口诛笔伐,有时甚至上升到政治高度进行指责。

这种不向青红皂白,不论具体情况,反对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态度也不同程度地阻碍了这一产业的正常发展。

一方面是国外废物通过非正常渠道进入国内拆解,得不到有效监管,处于失控状态,这种情况在东部沿海省份比较突出。

另一方面,正规的再生资源产业受片面认识的阻碍发展不起来,或者不能顺利发展,一些企业想做这方面的工作也得不到明确的政策指导、法律规范和舆论支持。

三是对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缺乏战略性的筹划,不是按照回收、拆解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处置这三大系统来建立社会化的废物回收利用产业体系,而是停留在过去民间松散型的“检破烂”“拾垃圾”小农经济生产方式为主要形式的个人行为基础上,要么缺乏废物回收系统,要么缺乏废物无害化处置系统。

这些问题的存在,一方面扰乱了市场,使这一产业难以正常发展,另一方面又使无序的废物回收利用活动得不到有效的监管和控制,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项目背景

固废弃物是指人们在生活中不能使用或者不愿意使用的固体物质,目前我国急需解决回收问题的固废弃物主要包括废弃家电和废旧汽车。

1、废旧家电回收现状

大量废旧家电将是巨大的污染源,据悉,这个问题已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相关法规制定工作。

人们也急切盼望——给废旧家电找个最佳处置方案。

旧家电造成环境污染危害极大旧家电与日俱增,对环境和社会造成哪些危害呢?

据《经济日报》载,电冰箱的制冷剂CFC-12和发泡剂CFC-11是破坏臭氧层物质;电视机显像管具有爆炸且荧光屏合汞性质;个人电脑需用的700多种化学原料,有一半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如电脑机壳外层的防火制剂含毒素,电池和电路板含镉,阴板射线管内含氧化铅和氧化钡,电脑普通显示器的屏幕含铅和具有放射性的荧光粉,主板所带的电池含有汞、铬等重金属,旧电脑设备放置在环境中,时间长了会对水、土壤、大气造成一定的污染。

另据报载,中国家用电器研究所曾对5台刚刚超过使用寿命的某知名品牌电冰箱进行严格的检测,结果表明:

有两台冰箱的绝缘电阻被击穿,存在触电隐患,耗电量和噪声严重超标,而且在运转过程中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于环境极为不利。

废弃家电中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塑料、玻璃等,是可再生利用的资源,如果当作垃圾掩埋,不仅浪费资源,而且其中有害物质渗出,还会造成土壤、空气和水源的污染,危及人类健康。

目前,在一些城市里,有人专门以低价收购旧家电,转卖到农村。

这是利用旧家电的有效途径吗?

专家认为,这实际上是将安全隐患和污染转移到农村,得不偿失。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老观念,不适用于家电消费。

“处置旧家电”全球化处置旧家电,在我国还是一个相当新鲜的话题,而在美国、日本等国比我们更早地遭遇了旧家电处置问题,他们的经验可以借鉴。

作为全球最大的美国IT厂商,IBM旧电脑业务是处理租赁期满退回的产品开始的。

最早是在1985年,它每个星期回收将近1.2万台,至今已经处理了200余万宗交易。

IBM是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设备出租商,有全面的分销渠道。

它在回收旧电脑后,可以依靠自身资源优势,购买到翻新机器所需的配件。

翻新、升级后的机器会被转卖或者重新出租。

据报载,2000年底,IBM将计算机硬件回收的业务扩展到个人消费者和各种规模的公司。

他们不再需要的任何一个厂家的设备,包括主机、显示器、打印机等等,都可以通过美国最大的一家快递公司UPS送到IBM指定的回收中心。

整个过程,客户只需支付运费29.99美元。

回收设备或者被升级、或者被翻新、或者作为重新利用的原材料,尽可能少将废物抛弃到自然中去。

IBM将其中适合捐赠的机器送与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