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长阳县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
《湖北省长阳县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长阳县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长阳县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湖北省长阳县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第
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歌批评岂能庸俗化
普冬
批评对作品的意义不言而喻。
好的批评如同灯光,指引着作品从暗处走向前台。
近些年的诗歌批评中,不乏这样的经典或中肯之作。
但与此同时,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少诗歌批评为了应酬需要,违心而作,学术含量可疑,甚至堕落为诗人小圈子里击鼓传花的游戏道具。
这类批评对诗歌创作来说类同饮鸩止渴,还不如索性没有的好。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诠释过度,脱离作品文本进行没有限度的“再创造”。
一些平庸之作明明直白无味或佶屈聱牙,批评文章却写得天花乱坠
,一再上演“皇帝的新衣”闹剧,这些批评牵强附会、肆意升华
,外延无限扩张,乃至另起炉灶,使批评成为原创式的畅想,早已失去了原作品的联系。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一哄而上的羊群效应。
有人提到“疼痛”,一时间无痛不成诗,非痛不好诗,翻开诗歌评论集,简直“痛不欲生”;有人说到“底层写作”,于是流水线、小餐馆、地下室和打工妹顿时成为新宠。
不论创作还是批评,长期以来已习惯跟风、复制和起哄。
对生活我们缺的不是图解,而是用心的关注。
诗歌应该是自然与人文背景下的“顺产儿”,诗歌批评同样如此。
海洋、浪花、岛屿,应该把这些真实的生活还给诗歌,也还给批评。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概念代替文本,行为代替写作。
较之个体性的埋头创作,不少诗人似乎更喜欢混个脸熟,在这样的背景和语境下,诗歌批评基本沦为诗人间的交际和应酬。
哪怕是纷纷攘攘的流派或主义之争,也往往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名目噱头不少,却未见得与文学和读者有何关系。
批评庸俗化表现为以偏概全、近亲结缘。
某些诗人同时兼有批评家身份,习惯以自己的喜好为唯一或主要标准。
比如现实主义视浪漫为虚空,浪漫主义视写实为流水账,废话诗人眼里唯美即为幼稚,至于下半部诗人则一篙子打翻一船人——除我之外都是“伪娘”。
这种“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门派偏见之争,批评效果不难预期。
一切表现形式都应该是创造的成果。
今天的浪漫或许是明天的现实,当下的现实也可能是昨天的浪漫。
重要的是我们的作品是否揭示生命本质,精神是否向真向善向上,以及手上的“主义”是否与我们的诉求达成一致。
而批评要做的,就是把真正的创造性成果点亮,让不同形式、不同风格、不同创造性诉求的佳作,在反复的研读与辨析中沉淀价值。
诗歌批评庸俗化趋势亟须扭转。
文学批评的职业公信力需要树立,批评家需要贡献学术良知。
果真如此,对诗歌和读者,都将是福音。
1.下列关于“诗歌批评”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诗歌批评是对作品的诠释,也是对作品文本的一种再创造,但须坚持适度的原则。
B.诗歌批评对于作品而言意义巨大,犹如灯光一样能够指引着作品由暗处走向前台。
C.诗歌批评需要批评者有学术良知,用心关注、反映生活,而不是对生活进行图解。
D.诗歌批评需要批评者保持清醒,与文学和读者紧密联系,而非人云亦云一哄而上。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不少的诗歌批评脱离现实,牵强附会,更有甚者竟然割裂与原作品的联系
另起炉灶,天马行空,肆意畅想。
B.现在的诗歌批评庸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学术含量低,有些甚至沦为学术游戏,妨碍了诗歌创作的进步。
C.诗歌批评之所以会出现概念代替文本,行为代替写作的现象,在于批评者心气浮躁,不能潜心、埋头创作。
D.无痛不成诗,流水线、小餐馆、地下室和打工妹顿时成为诗歌的新宠,这些陋习导致了诗歌批评的庸俗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批评庸俗化,会丧失文学批评的职业公信力,如果文艺批评家再不反省,对诗歌和读者来说,都是灾难。
B.文艺作品需要揭示生命本质,表现真善美;文意批评则要把文艺作品中真正的创造性成果点亮,将价值沉淀。
C.现在的诗歌批评家习惯以偏概全,搞门派之争,以自己的喜好为唯一或主要标准,给诗歌创作造成恶劣影响。
D.诗歌批评与诗歌一样,都应该是自然与人文背景下的顺产儿,反映真实是它们的共同要求,而不是制造噱头。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我叫田栀毓
庄学
夹河滩田村的田医生爹妈给的名字叫田栀毓,写着复杂,叫着也别扭,不够铿锵,不知是祖上哪一位有点墨水的祖爷爷给起的,改不了了。
可是村里人都喜欢叫他田医生。
有一年,在西藏当兵十几年的村民田崇义带回了一种怪病,浑身酸痛。
需要喝藏酒泡雪莲,才能消除病症。
可是,内地哪有藏酒雪莲,随时供他喝呢?
遍寻偏方,求到了本村田医生的名下。
田医生与田崇义聊天过后,给他一瓶泡了切片茎块的酒。
泡的是何物?
田医生笑笑,小人参呗。
田崇义严格按要求日酌二两,不出旬日,酸痛减轻并消失了。
田崇义请田医生吃了喝了,田医生才把话挑明,啥小人参?
萝卜片,做幌子的。
田医生凑近了小声说,主要是信石①,大热剧毒,一点点而已!
田崇义听了,酒杯颤颤巍巍,半天送不到嘴里。
后来,田医生凭着自己的大胆,出奇招,从阎王爷那儿拽回来几个乡亲,名声大噪。
就凭这,田医生泰然自若地领受着村人们的目光仰慕和话语问候。
田医生富态,领袖样的背梳头,身材高高大大,走在村街上不疾不徐,自然是昂首挺胸。
有时目光也平视了,对迎面走来的人很随意地回应:
嗯,嗯,都吃过了?
田医生好医,文革中参加过县里赤脚医生培训,也读过几本《开宝本草》《嘉祐补注本草》《本草纲目》的医书,回到村里开办了大队的医务室。
田医生看病有趣,前堂坐诊,问问患者病情,然后踱到一块床单遮掩后的卧室,翻看医书,照本宣科,对症下药,在方子上增增减减。
病症重的,剂量就略大些,从未出过医疗事故。
日月如驹,大队医务室也从从容容地变成了“栀毓诊所”。
那年仲夏,村民豆娃家的小儿子腹胀如鼓,送县医院花钱若干,也没查出病因,豆娃凄惶惶地把孩子抬回村里。
有人建议叫田医生看看,豆娃有些不屑,讥诮地说,人家县医院都看不好,他田栀毓能做什么?
说罢,豆娃稍一愣怔:
田栀毓,天治愈?
莫非真能给孩子治治?
豆娃就把儿子送到了田医生处。
田医生尽管询问着病情,心里却打鼓,说还是到省城的大医院看看吧。
豆娃手里是灯草没有,那还上得起大医院?
就“噗通”一声,给田医生跪下了。
田医生无奈,先给病人开了几副镇痛的药,然后品味自己拍孩子小山样的肚腹的感觉。
田医生其实也明白了,孩子的肚腹内如果有肿瘤状况,医院早就开刀取出了。
不妨弄些泻药试试。
医院都治不好,我就不能一试?
田医生一时胆壮,随手在地里采摘了一些蘑菇做引子,将芒硝②一同熬了叫孩子服下。
不多久,那孩子疼得大汗淋漓,呼爹叫娘,满床打滚。
田医生也汗流如注,脸色苍白,说了声我回去取药,就慌慌张张跑回家中收拾了,脚如捣蒜般地往外乡躲。
田医生衣衫不整地跑到洛河边上,坐下喘息。
夏阳聒噪的阡陌上草木葳蕤,洛河水莹莹灼灼,天色湛蓝,褐鸟翻飞成舞。
好美的生命图像啊!
田医生目光呆滞,脚步不曾再移动半步。
回想自己一生,眼前晃来晃去的都是紧闭双眼惨死的恐怖面孔,自己的憨大胆与谋财害命何异!
田医生对着“哗哗”奔流的洛河叹息道:
时来信石益人,运退芒硝夺命。
远处村里一片喧嚣,豆娃带了几个人奔田医生而来。
田医生身如筛糠般地抖个不停,嘴里讷讷不成句。
豆娃又是一个“噗通”地跪下,连叩三个头,仰起脸时,尖尖的额头上一片灰土印记中渗出了丝丝血迹。
豆娃涕泗长呼:
神医呀!
神医!
如此一声呼喊,田医生的脸色由苍到白,由白到润,由润到红,鼻子眼又都重新回到脸上,神态也自然起来。
原来孩子痛后腹泻不止,生生地泻出了无数发硬发黑的血块。
过后,孩子开始喊饿,没事了。
就这么简单。
第二天,村里人照常到“栀毓诊所”看病取药,却只见大门紧闭,门上一纸公告告诉村人,诊所从此停业。
寻找田医生,家人说是到普陀山旅游了。
家人还告诉来者,以后不要再叫“田医生”了,就叫“田栀毓”吧,田医生出门的时候交代过的,说,我叫田栀毓!
(有删改)
注:
①信石:
中药名,原名砒石,大热剧毒,加工制品为砒霜;②芒硝:
中药名,由矿物提炼而成,有通便消肿功效。
4.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叙事语言间用白话与文言,同时大量引入地方方言,富有乡土气息。
善用民间形象的譬喻,如“捣蒜般地往外乡躲”,活画出田栀毓急切、恐慌的情态。
B.小说善于在细微处巧妙地表现人物心理。
豆娃两次“噗通”一跪,意蕴却不完全相同:
第一次展示的是无可奈何之下的赌命一博,后一次则表现的是对田栀毓高超医术的信服。
C.小说巧妙地通过景物描写来烘托人物心理。
洛河边“阡陌上草木葳蕤,洛河水莹莹灼灼”“褐鸟翻飞成舞”,意在通过描写美好的生命图景,烘托出逃难中的田栀毓的求生欲望,更有对生命价值的领悟和反思。
D.小说用生动的笔调详叙田栀毓两次奇招治病的故事,却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医者的生命伦理与民间就医心态严肃深刻的反思,言近而旨远。
5.小说在塑造田栀毓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哪些特点?
请简要分析。
(5分)
6.小说为什么以田栀毓停业、“正名”结尾?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谢家麟:
创新是没有终点的旅程
吴月辉
2016年2月20日上午8时12分,中科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谢家麟的生命停止在这一刻,享年96岁。
2012年,92岁高龄的谢家麟获得了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当被问及数十年学术生涯中哪件事最值得自豪时,谢家麟笑笑说:
“我就是胆子大,什么都不怕!
”正是这种什么都不怕的闯劲,曾让年仅35岁的谢家麟名扬美国。
那是1955年,他在美国芝加哥医学中心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以高能电子束治疗深度肿瘤的加速器,开拓了高能电子束治癌的全新领域。
研制这台医用加速器时,还有斯坦福大学4名教授级的专家也接了同样的工作,作为对手,谢家麟无论在资历上还是在可供调遣的人员和资源上,与他们都不在一个量级。
因为是医用,这台加速器的要求格外高。
“这件事以前没人做过,无例可循。
但我觉得这是独当一面、锻炼自己的绝好机会,因此就毫不迟疑地接受了。
”
回国后,他又带领一批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耗时8年建成了中国第一台高能量电子直线加速器。
当时国内几乎没有人了解加速器。
面对一个又一个困难,他说:
“什么叫做科研工作?
做科研工作就是解决困难。
没有困难,那就用不着科研了。
”
1979年,已过花甲的谢家麟再一次“大胆”地投入到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工程的研制工作中。
正负电子对撞机是世界高等加速器的一次革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难度非常大。
有人说,这就好比站在铁路月台上,想跳上一辆飞驰而来的特快列车。
如果没有抓住,就会粉身碎骨。
然而,由谢家麟带领的团队最终还是跳上了这辆“飞驰的列车”。
这一次次因为“大胆”而创造的奇迹,皆源于谢家麟深厚的科学功底和坚持创新的精神。
中国科学院高
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杰是谢家麟的学生,他对老师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那似乎永不衰竭的创新精神。
“记得有一次,谢先生把他一个博士研究生的论文发给我,我一看吓了一跳!
他给这个学生开设的题目竟然是有关未
来m子对撞机的。
这是一个很多人都不敢想的课题,他不仅在想,而且已开始做了。
”高杰说。
对于创新,谢家麟终生都在以身作则,即便是在耄耋之年也依然如此。
80岁之后,他可以支配的自由时间越来越多,便将精力投入到了研究如何将低能电子直线加速器小型化的课题上,提出了“创新四部曲”,并最终研制成功。
而谢家麟进行此项研究的初衷十分简单,他只是不愿陷入“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状态之中,希望继续发挥自己的能力做点有益的事情。
谢家麟曾多次公开表达自己对于创新的理解。
他认为,在研究的初始阶段,“跟踪”是必须的,假如不能处于和前人相近的水平,“超过”就无从谈起。
然而,谢家麟更强调,要认清“跟踪模仿”与原创性发明是有很大差别的,他常说的一句话便是“原创是人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