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6.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8717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6.docx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6.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6.docx

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6

2019年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冲刺试题及答案(6)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作家属于明代“后七子”的是(  )

  A.李密

  B.侯方域

  C.马致远

  D.宗臣

  2.《马伶传》中“以分宜教分宜”的意思是(  )

  A.用现实生活中的严嵩教舞台上的严嵩

  B.用现实生活中的分宜人教舞台上的分宜人

  C.用现实生活中的顾秉谦教舞台上的顾秉谦

  D.用现实生活中的顾秉谦教舞台上的严嵩

  3.屈原根据战国时期楚地祭祀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  )

  A.《国殇》

  B.《楚辞》

  C.《九歌》

  D.《九章》

  4.中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是(  )

  A.韩愈

  B.杜甫

  C.白居易

  D.李贺

  5.《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  )

  A.送别诗

  B.爱情诗

  C.边塞诗

  D.山水诗

  6.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词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  )

  A.仕途失意

  B.伤春惜别

  C.羁旅行役之苦

  D.怀古叹今之悲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所采用的修辞方法是(  )

  A.比喻、夸张

  B.比喻、拟人

  C.借代、比喻

  D.借代、夸张

  8.下列表述完全准确的是

  A.《香市》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北方农村自然经济凋敝的社会现实。

(  )

  B.奠定巴金在现代文学地位的长篇小说是《灭亡》。

  C.冰心擅长写散文,文体自成一家,被读者誉为“冰心体”。

  D.《故都的秋》通过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南国之秋的意境。

  9.下列作品出自同一作家的是(  )

  A.《锦瑟》《无题》

  B.《蜀相》《行路难》

  C.《山居秋暝》《春晓》

  D.《杜陵叟》《饮酒》

  10.《报刘一丈书》中“权者”的形象特征是(  )

  A.狐假虎威

  B.贪婪虚伪

  C.奴颜婢膝

  D.才德称位

 11.《答司马谏议书》一文的写作背景是(  )

  A.王安石变法

  B.王叔文变法

  C.诗*新运动

  D.古文运动

  12.“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一语出自(  )

  A.李斯《谏逐客疏》

  B.李密《陈情表》

  C.李清照《声声慢》

  D.曹操《短歌行》

  13.苏轼的《前赤壁赋》的语言特色是(  )

  A.夹叙夹议

  B.欲扬先抑

  C.骈散相问

  D.感情充沛

  14.梁启超的《论毅力》贯穿全文的论证方法是(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15.《张中丞传后叙》的作者是

  A.韩愈

  B.柳宗元

  C.王安石

  D.欧阳修

  16.下列句子中,含有意动用法的是(  )

  A.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B.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C.见革中石,以为虎而射之。

  D.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

  17.下列带点的字解释准确的是(  )

  A.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告:

告诉。

  B.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

胥:

相与。

  C.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数:

数字。

  D.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

凶猛。

  18.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准确的是(  )

  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王无罪岁:

大王您不要归罪于年成。

  B.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母孙二人:

母亲孙子二人。

  C.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能够知之矣。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来庄宗得到天下。

  D.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祸患常积于忽微:

祸患往往是从突然的事情积累起来的。

  19.沈从文擅长描写的是(  )

  A.军旅生活

  B.边地湘西生活

  C.都市生活

  D.市井生活

  20.孔子所说的“小康社会”指的是(  )

  A.五帝时代

  B.“三代之英”的时代

  C.夏、商、周三代

  D.春秋战国时代

 二、文言文阅读:

21~29小题,共30分。

  

(一)阅读《寡人之于国也》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1~23小题:

  梁惠王日: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21.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4分)

  于:

  焉:

  凶:

  加:

  22.这段文字在全文论证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4分)

  23.梁惠王自认为“尽心”,却为何“民不加多”?

(2分)

  

(二)阅读《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4~26小题:

  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

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

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

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

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

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24.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

(4分)

  所以(饰后宫):

  说:

  髀:

  所以(跨海内):

  25.这段话表达了什么观点?

(4分)

  26.这段话是立论还是驳论?

(2分)

  (三)阅读《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7~29小题:

  广尝与望气王朔燕语日:

“自汉击匈奴,而广未尝不在其中。

而诸部校尉以下,才能不及中人,然以击胡军功取侯者数十人;而广不为后人,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何也?

岂吾相不当侯邪?

且固命也?

”朔日:

“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

”广曰:

“吾尝为陇西守,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

至今大恨独此耳。

”朔日:

“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27.将这段文字中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

  “岂吾相不当侯邪?

且固命也”:

  “将军自念,岂尝有所恨乎”:

  “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

  28.找出原文语句中对李广不得封侯的几种解释。

(4分)

  29.这段文字表现了司马迁怎样的写作精神?

(2分)

  三、现代文阅读:

30~38小题,共30分。

  

(一)阅读《香市》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0~32小题:

  天气虽然很好,“市面”却很不好。

社庙前虽然比平时多了很多人,但那空气似乎很阴惨。

居然有锣鼓的声音。

不过那声音单调,庙前乌龙潭一泓轻水依然如昔,不过潭后那座戏台却坍塌了,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风化日”之下。

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

……在我看来,这所谓“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香市”里的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但是今天第一天也只得二百来看客。

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

  后来我知道,镇上的小商人是重兴这“香市”的主动者;他们想借此吸引游客“振兴”市面,他们打算从农民的干瘪的袋里榨出几文来。

不过他们这计划失败了!

  30.文章的结尾部分描述镇上小商人想借重兴“香市”来榨取农民干瘪的袋里的钱,最后计划落空。

这个结尾有什么含义?

其作用是什么?

(4分)

  31.在重兴“香市”后,香市主角的转移反映了什么问题?

(4分)

  32.作者在描述重兴的“香市”时使用了什么手法?

(2分)

  

(二)阅读《论学问》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3~35小题:

  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则能够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理应咀嚼消化;这就是说,只要读读他们底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能够全读,但是不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理应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

有些书也能够请代表去读,并且由别人替我作出节要来;但这种办法只适于次要的议论和次要的书籍……

  33.这段文字提及了哪几种读书的方法?

(4分)

  34.最后一句话“有些书也能够请人代表去读,并且由别人替我作出节要”的含义是什么?

(4分)

  35.这几种读书方法主要针对什么问题?

(2分)

  (三)阅读《背影》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6~38小题: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

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度,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

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不过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36.文章选择“背影”这个角度,好在哪里?

(2分)

  37.课文写作者一见父亲的背影就流泪,这是什么原因?

(4分)

  38.“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是什么意思?

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4分)

  四、作文:

50分。

  39.题目:

特色

  要求:

A.必须写成以议论为主的文章;

  B.不能少于800字;

  C.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宗臣为明代“后七子”之一。

  2.【答案】D

  3.【答案】C

  【解析】《九歌》是屈原根据战国时期楚地民间祭神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共11首。

所以应选择C项。

  4.【答案】C

  【解析】白居易是中唐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发挥诗歌为政治服务的作用,批评现实,反映民生疾苦,即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所以本题应选择C项。

  5.【答案】B

  【解析】《无题》诗共有十六首,不是一时之作,多写爱情,有的可能有所寄托。

这首诗就是其中有名的一篇。

它作于青年时期,写的是他与一位作道士的宫女之问神秘而艰难的爱情。

所以选择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