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律通则》及解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185813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联律通则》及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联律通则》及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联律通则》及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联律通则》及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联律通则》及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联律通则》及解读.docx

《《联律通则》及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联律通则》及解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联律通则》及解读.docx

《联律通则》及解读

《联律通则》及解读

联律通则《联律通则》是中国楹联学会颁布的规定。

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久盛不衰。

联律通则制订者中国楹联学会作用楹联创作、评审、鉴赏之格律依据中国楹联学会引言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久盛不衰。

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

为弘扬国粹,我会集中联界专家将千余年来散见于各种典籍中有关联律的论述,进行梳理规范,形成了《联律通则(试行)》。

在一年多的试行实践基础上,又吸纳了各方面的意见进行修改,制订了《联律通则》(修订稿)。

现经中国楹联学会第五届第十七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予以颁发。

第一章基本规则第一条字句对等。

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

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第二条词性对品。

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第三条结构对应。

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第四条节率对拍。

上下联句的语流一致。

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异有同,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第五条平仄对立。

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

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

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3),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

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第六条形成意联。

形式对举,意义关联。

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题。

第二章传统对格

第七条对于历史上形成的且沿用至今的属对格式,例如,字法中的叠语、嵌字、衔字,音法中的借音、谐音、联绵,词法中的互成、交股、转品,句法中的当句、鼎足、流水等,凡符合传统修辞对格,即可视为成对,体现对格词语的词性与结构的对仗要求,以及句中平仄要求则从宽。

第八条用字的声调平仄遵循汉语音韵学的成规。

判别声调平仄遵循近古至今通行的《诗韵》旧声或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今声'双轨制',单在同一联文中不得混用。

第九条使用领字、衬字、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以及三个音节及其以上的数量词,凡在句首、句中允许不拘平仄,且不与相连词语一起计节奏。

第十条避忌问题。

(1)忌合掌。

(2)忌不规则重字。

(3)仄收句尽量避免尾三仄;平收句忌尾三平。

第三章词性从宽范围

第十一条允许不同词性相对的范围大致包括:

(1)形容词和动词(尤其不及物动词);

(2)在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中充当修饰成分的词;(3)按句法结构充当状语的词;(4)同义连用字、反义连用字、方位与数目、数目与颜色、同义与反义、同义与连绵、反义与连绵、副词与连词介词、连词与介词与助词、连绵字互对等常见对仗形式;(5)某些成序列(或系列)的事物名目,两种序列(或系列)之间相对,如,自然数列、天干地支系列、五行、十二属相,以及即事为文合符逻辑的临时结构系列等。

第十二条巧对、趣对、借对(或借音或借义)、摘句对、集句对等允许不受典型对式的严格限制。

第四章附则

第十三条本通则作为楹联创作、评审、鉴赏在格律方面的依据。

由中国楹联学会解释。

第十四条本通则自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

2007年6月1日公布的《联律通则(试行)》同时废止。

《联律通则》解读

叶子彤今年,是中国楹联学会六代会所确定的“联教交流年”。

前不久,中国楹联学会在江苏太仓专门召开了全国楹联教育工作会议,对开展联教交流年进行了动员,在总结、交流经验,推广典型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坚定了信心,拟定了措施,提出了“学习楹联,从我做起;学习楹联,从大家做起;学习楹联,从现在做起”的行动口号。

今天,为了贯彻落实全国楹联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作为全国楹联界先进标兵的运城市楹联学会,及时召开了运城学校楹联教育全覆盖动员及培训大会,充分反映出运城市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对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高涨热情。

在此,我受孟繁锦会长的委托,向大会表示热烈的祝贺!

向出席大会的活跃在楹联教育一线的朋友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并致以新春的问候!

楹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楹联”泛指“对联”。

“对联”这个名称本身就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这是其它任何一种文学形式不能比拟的。

“对”,有对称、对比、对立、对等、对偶、对仗、对流等重要意义;“联”,也有联合、联系、联袂、联盟、联结、联想、联缀、联通等多种涵义。

“对”、“联”两个字放在一起,本身就建立了一种对立统一的、和谐完美的有机整体,体现了楹联艺术创作的对仗、协调的基本规律。

楹联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一种形式独特的文学作品,区别于其它文体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的格律性、典型性。

楹联的灵魂与精髓就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

具体而言,那就是上下联语言的对偶,把同类的、相关的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做到字句对等、词性对品、结构对应、节律对拍、平仄对立、形对意联,共同构成一个特定而完整的意义。

这就是《联律通则》第一章基本规则所表述的联律构成的六项要素。

我们今天就楹联基本知识方面的交流,就以此为主线,其中穿插一些关于传统对格方面的相关内容。

(一)字句对等字句对等,是指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

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要相等。

这是楹联的第一个要素。

为什么这样?

因为楹联不仅是视觉文学,而且是声韵文学;不仅讲究文字对称,也要讲究声韵和谐。

上下联字数或句数不对称时,体现在声韵上也不会和谐。

有些书本上讲,楹联的第一个要素是“字数相等”,这不全面。

“字数相等”只意味着上下联字数总和相等,从理论上讲,就可能出现“句数可以不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可以不等”的漏洞。

而事实上,对联有单句联、双句联、多句联的不同,因此,上下联句子多少要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要相等,这样上下联字数总和就不言而喻地相等。

惟有句相对,字也相对,方成为其楹联。

这里有下述两种情况。

一是,单句联。

单句联一般有三言联、五言联、七言联等。

上下两句组合一对,可以说“字句相等”,也可以说“字数相等”。

例如,1987年我国大学招生考试,所出的一个楹联应对题:

“梨花院落融融夜”,有四个公开对句的答案可任选一个:

柳絮池塘淡淡风;榆荚临窗片片雪;带水芙蓉点点雨;丁香初绽悠悠云。

标准答案是:

“柳絮池塘淡淡风”。

上下两联正是门当户对。

所以,在上述这些单句联的情况下,说字数相等或字句相等都是可以的。

二是,双句联或多句联。

情况就不一样。

例如,清吴锡麒的自题联:

有山有水有亭林,映带左右;可咏可觞可丝竹,怀抱古今。

不妨先对联文作一简单的赏析。

“映带”,景物互相忖托,彼此相连。

王羲之《兰亭集序》: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咏”、“觞”,指吟咏诗词和酣畅饮酒。

“丝竹”我国对弦乐器(如琵琶、二胡等)与竹制管乐器(如箫、笛等)的总称,亦泛指音乐。

王羲之《兰亭集序》: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怀抱”,胸襟、抱负。

此联深受王羲之《兰亭集序》的感染,用笔极为凝练,笔端富有激情,流露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读来既诱人又感人。

这是一副双句联。

上下联各十一个字,分别由七言、四言两句构成,总字数亦相等。

又如,重庆张洪芹参加2011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征集春联应对的一副佳作:

虎步腾空去,悄然兔耳听春步;(出句)鸿篇任我裁,灿矣龙章续锦篇。

(对句)广受全国电视观众瞩目的2011年中央电视台春联联欢晚会征联活动,是由央视春晚剧组和中国楹联学会联合举办的。

整个活动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2010年12月1日至2011年1月10日,在央视网先期举办了2011年央视春节晚会征联出句征集活动,共收到全国各地楹联爱好者及网友踊跃提供的出句八千余条,经中国楹联学会组织专家评选,共评出80条优秀出句。

在这些优秀出句的基础上,我们根据春晚导演组的意见,进行了适当调整、修改或重新撰写,经过多次反复的研究,最终为春晚剧组提供了8个正式备用的征联出句,以及9个提供彩排使用的征联出句。

在央视春晚的现场由主持人宣布并向全国观众征集对句是5个出句。

“虎步腾空去,悄然兔耳听春步”,就是其中之一。

节目播出后,征联活动在全国以及海外观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截止正月初十24时,央视网投稿页面共收到来自全国各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及美国、加拿大、英国、马来西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内外作者的应对作品483,403条,加上不少作者在投稿时出现多个对句一次性输入的情况,另外,中央电视台和中国楹联学会还分别收到了大量作者的信件来稿,虽然,按征联启事规定非央视网站投稿为无效稿件,但从整体数量来看,此次征联活动实际参与的应征对句超过50万条,创有史以来对联征集活动收稿数量之最。

中国楹联学会及所属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承担了此次征联活动的全部评选工作,学会在国内最大的楹联专业论坛“联都网”上建立了“2011年央视春晚征联评选工作平台”,组织专业骨干45人,分九个梯队介入征联活动的初评工作,基本上作到了收稿与评选工作同步进行,即“一天一评”。

经过初选,从全部有效来稿中选出对句一万五千余条。

中国楹联学会组织有关专家又于正月十二日,对进入初选的对句进行了细致的复评工作,从中选定一千条对句进入终评。

征联活动的终评会议于正月十三日在北京举行,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兼秘书长孟繁锦,名誉会长常江,副会长刘育新**、常治国、谷向阳、蒋有泉,以及我和刘太品参加了终评,经过细致的评审工作,每个出句各评出优秀奖对句50条,从中各选出最佳对句1条。

经春晚导演组报送有关领导核准,5名佳作奖及245名优秀奖作者最终产生。

征联颁奖活动在正月十五日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上举行,五副最佳作品将由应邀到场的著名书法家权希军、林岫、张飚、孟繁锦、沈一丹书写,经装裱后寄发给获奖作者作为奖励。

优秀奖作者都将获得由中国集邮总公司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发行的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拜年封一枚。

至此,2011年央视春晚征联活动落下帷幕。

对央视春晚而言,通过这次征联活动旨在增加中华民族传统习俗的元素,达到与观众互动,进一步增强娱乐性,以及除夕夜守岁迎新的欢乐气氛之目的。

但,对我们楹联界来讲,意义就显得更深远些,楹联文化再次登上大雅之堂,毕竟春晚是个十几亿人参与的大舞台。

中国楹联学会是幸运的,为什么?

央视春晚已经连续举办29届,其间没有与其它任何社会团体组织的合作,唯有我们中国楹联学会,从2005年策划《新春使者送春联》到今年,年年有不同程度的合作,包括元宵晚会的灯谜策划。

今年也如此,以春晚流行语为主题的猜谜节目,也是我们参与策划的,可以说是为元宵晚会增加了独特的、出彩的亮点。

诚如孟繁锦会长所说,这次征联是集中全国爱好楹联作者和广大观众的智慧,是中国楹联文化发展的一个生动体现,它形成了辛卯新春的一道靓丽的楹联文化风景线,的确是一次深受国内外欢迎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春联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之一。

我们再来赏析重庆张洪芹的这副佳作。

此联句为上联应征下联。

出句为生肖春联,即把生肖文化与春联文化结合起来,嵌入“虎”和“兔”两个生肖动物,令人感到格外亲切,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氛围,表达了虎去兔来、辞旧迎新的欢悦心情,且气势高远,笔触细腻,而且采用重字修辞手法,即两个“步”字,增加了趣味性。

“虎步”,喻指矫健威武的脚步。

联句中,一“腾”、一“听”,一动一静,既是对过去的一年所取得成就的赞美,又是对新的一年的期待。

对句承接出句的昂扬之气,文中的“我”既是作者自道,亦喻指神州亿万民众,联中巧用了“鸿”和“龙”两种动物,“鸿篇”指巨著、杰作,此处代指我们辉煌的事业;“龙章”指不凡的文采,也喻指十二五规划,同时也暗指了下一年为“龙年”。

“灿矣”二字响亮明快,相对“悄然”的细腻绵柔,相映成趣。

全联气韵流动,文采斐然,给人以健康向上的力量以及美的享受。

同样,这是一副双句联。

上下联各十二个字,分别由五言、七言两句对应构成。

从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