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操作考核试题及评分标准.docx
《生态学操作考核试题及评分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学操作考核试题及评分标准.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态学操作考核试题及评分标准
生态学实验操作考核试题及评分标准
生态学实验操作考核试题及评分标准
实验一气象因素综合测试技术
步骤
考核目标及评分细则
满分值
一
假设
假设1:
生态系统学研究中常用气候因素种类及作用机理(5分)。
假设2:
气候因素监测方法(5分)。
10
二
实验方案
1、参考伊犁州气象站气象自动控制仪获取气象因素监测数据(5分)。
2、依靠学校实验室现有设备获取气象因素监测数据(5分)。
3、分析气象因素监测数据,掌握气象因素昼夜和季节变化规律(5分)。
15
三
材料与仪器
1.气象因素自动记录仪:
参考伊犁州气象站(5分)。
常用设备:
百叶箱、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曲管地温表、直管地温表、自计温度计、记录本、铅笔、橡皮(5分)。
10
四
实验操作过程
1.观测记录气象站坐标、海拔高度(5分)。
2.观测记录气象学中季节划分、日期和时间记录方法(5分)。
3.观测记录百叶箱布置原理、日最高温度监测方法、最低温度监测方法(5分)。
4.观测记录降水量监测仪布置原理、日降水量监测方法(5分)。
5.观测记录地表温度监测仪布置原理、地表温度监测方法(5分)。
6.观测记录太阳光辐射仪布置和地表辐射监测方法(5分)。
7.观测记录风向仪布置、风向监测方法、风速监测方法(5分)。
8.观测记录风向、风频率、空气温度、地表温度、蒸发量、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规律(5分)。
9.统计分析气象因素监测数据,并总结气象因素日变化和季节变化规律(5分)。
45分
五
实验结果总结
根据实验结果编写实验报告书(10分)。
10
六
实验室管理
1、整理仪器并使其归位(3分)。
2、清理台面和实验室(2分)。
3、水、电、仪器安全检查,注意消防安全(5分)。
10
生态学实验操作考核试题及评分标准
实验二土壤水分、养分测定
步骤
考核目标及评分细则
满分值
一
假设
假设1:
土壤养分种类及其生态学作用(2分)。
假设2:
土壤养分常规监测方法(3分)。
5
二
实验方案
1、参观伊犁州农科所土壤实验室,观看土壤采样和养分分析全过程(5分)。
2、依靠学校实验室现有设备获土壤养分监测数据(5分)。
3、根据土壤养分监测数据分析土壤养分组成及作用(5分)。
10
三
材料与仪器
仪器:
土钻、土壤筛(孔径1mm)、铝盒、分析天平、电热恒温烘箱、干燥器(内盛变色硅胶)。
消煮炉,半微量蒸馏装置,半微量滴定管(5mL)(1分)。
试剂:
(1)10ml/LNaOH溶液:
称取420g工业用固体NaOH于硬质琅,烧杯中,加蒸馏水400mL溶解,不断搅拌,冷却后倒入塑料试剂瓶,加塞,(放置几天)待Na2CO3沉降后,将清液虹吸入盛有160mL无CO2的水中,以去CO2的蒸馏水定容至1L(2分)。
(2)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
0.5g溴甲酚绿和0.1g甲基红溶于100mL95%的乙酵中(2分)。
(3)20g/LH3BO3:
20g(化学纯)溶于1L水中,每升H3BO3溶液中加入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5mL,并用稀酸或稀碱调节至微紫红色,此时该溶液的pH为4.8(2分)。
指示剂用前与硼酸混合,此试剂宜现配,不宜久放(2分)。
(4)混合加速剂:
100gK2SO4,10gCuSO4.5H2O和1gSe粉混合研磨,通过80号筛充分混匀,贮于具塞瓶中。
消煮时每毫升H2SO4加0.37g混合加速剂(2分)。
(5)0.02ml/mol硫酸标准溶液:
量取2.83mLH2SO4,加水稀释至5000mL,然后用标准碱或硼砂标定(2分)。
(6)高锰酸钾溶液:
25g高锰酸钾溶于500mL去离子水,贮于棕色瓶中(2分)。
(7)还原铁粉:
磨细通过孔径0.149mm(100目)筛(2分)。
15
四
验操作过程
一、土壤水分测定(25分)
1、土样的选取和制备:
(1)风干土样(5分)(细节省略)。
(2)新鲜土样:
(5分)(细节省略)。
2、风干土样水分的测定:
(15分)(细节省略)。
二、土壤全氮量测定(35分)
1.样品制备(2分)(细节省略)。
2.土样消煮:
(1)不包括硝态氮和亚硝态氮的消煮(4分)(细节省略),
(2)包括硝态和亚硝态氮的消煮(4分)(细节省略)。
3.氨的蒸馏:
(1)蒸馏前先检查蒸馏装置是否漏气,并通过水的馏出液将管道洗净(10分)(细节省略)。
4.测定:
用0.01mol/LH2SO4或0.01mol/LHCI标准溶液滴定熘出液,至馏出液由蓝绿色刚变为紫红色为止。
记录所用酸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mL)。
空白测定所用酸标准溶液的体积,一般不得超过0.4mL(15分)。
55分
五
实验结果总结
根据实验结果编写实验报告书(10分)。
10
六
实验室管理
1、整理仪器并使其归位(3分)。
2、清理台面和实验室(2分)。
3、水、电、仪器安全检查,注意消防安全(5分)。
5
生态学实验操作考核试题及评分标准
实验三种群生命表与存活曲线的编制
步骤
考核目标及评分细则
满分值
一
假设
假设1:
种群年龄结构制约种群数量变化趋势(5分)。
假设2:
种群生命表能够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5分)。
10
二
实验方案
1、数据获取:
实验获取某一动物种群年龄结构分布数据,或某地区人口年龄结构调查数据(5分)。
2、种群数量结构:
出生个体数、存活个体数、死亡个体数(5分)。
3、生命表的编制:
划分年龄阶段、计算年龄分布、制作存活曲线(5分)。
15
三
材料与仪器
种群年龄结构调查数、计算机、Excel或SPSS计算作图、计算器、据、铅笔、橡皮、实验报告书,(10分)。
10
四
实验操作过程
1、数据观测和整理(8分):
(1)获取某一地区人口年龄结构调查数据(1分)。
(2)根据调查表已有数据划分年龄结构(7分):
x—年龄段,(1分);nx—在x期开始时的存活数目(1分);dx—从x期到x+1期死亡数目(1分);lx—种群从出生到年龄长到x期开始时存活个体所占的比率,即特定年龄存活率(1分);qx—从x期到x+1期死亡率(1分);ex—x期开始时的平均生命期望或平均余年(1分);Lx—从x期到x+1期平均存活数(1分);Tx—超过x龄期的总个体数(1分)。
2、公式选择,(10分):
3、数据计算(7分):
(1)计算机数据输入(2分)。
(2)计算结构输出(5分)。
4、生命表编制与绘图(10分):
(1)编制生命表(5分),绘制生命表曲线(5分)。
45
五
结果总结
根据实验结果编写实验报告书(10分)。
10
六
实验室管理
1、整理仪器并使其归位,(3分)。
2、清理台面和实验室,(2分)。
3、水、电、仪器安全检查,注意消防安全,(5分)。
10
生态学实验操作考核试题及评分标准
实验四Logistic方程参数估计和曲线拟合—动物种群在有限环境中Logistic方程拟合
步骤
考核目标及评分细则
满分值
一
假设
假设1:
种群数量增长受环境负荷制约(5分)。
假设2:
种群数量渐进环境负荷(5分)。
10
二
实验方案
1、数据获取:
培养草履虫溶液,(5分)。
2、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
草履虫种群数量变化趋势,(5分)。
3、种群数量增长模式:
Logistic方程拟合种群数量变化,(5分)。
15
三
材料与仪器
材料:
草履虫、小麦,(5分)。
仪器:
计算机10台、SPSS软件、恒温箱2台,普通光学显微镜10台,血球计数板10个,三角烧瓶或烧杯(300、500、1000ml)各10个,量筒(100、200ml)各10个,普通天平5台,移液管(0.1mL、1mL)10个,纱布5卷,(5分)。
10
四
实验操作过程
1、制备草履虫培养液,(10分):
取小麦若干克,直接放入1000ml水中,或者根据学生的人数制备一定量的培养液,放在18〜20℃的恒温箱中浸泡2—3d,经过滤即可备用,(10分)。
2、确定培养液中草履虫最初密度,(6分):
(1)先用玻璃吸管滴1滴的砷汞饱和液于血球计数板上,然后以0.1mL移液管抽取0.05mL草履虫原液滴在血球计数板上,即可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已固定草履虫的数目,(2分)。
(2)按上述方法依次反复取样,观测草履虫原液约1mL。
总计1mL原液中的草履虫数,即可估算出原液中草履虫种群密度,(2分)。
(3)抽取草履虫原液,放在制备好的草履虫培养液中稀释,使每毫升培养液中含草履虫5—10只,作为实验第一天的种群密度,(2分)。
3、观测,(14分):
每天定时观测1次,并记录草履虫数量的变化情况,(2分)。
如果不补充营养,草履虫种群密度的增长一般在第五至六天即达顶点,以后,种群密度下降,(12分)。
4、Logistic方程参数的估计,(10分):
(1)目测法:
把观测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由此可以看出种群增长的总趋势。
估计渐近线大约在什么范围,从而定出K值,(2分)。
(2)求平均值:
在坐标纸上描点,求从平衡点开始到以后几天的平均值,(2分)。
(3)公式法:
用三点法,按下列公式求K值(6分):
。
5、计算机拟合,(3分):
用SPSS或Excel进行Logistic曲线拟合,(3分)。
6、绘制Logistic曲线,(2分):
用SPSS或Excel作图,(2分)。
45
五
结果总结
根据实验结果编写实验报告书(10分)。
10
六
实验室管理
1、整理仪器并使其归位(3分)。
2、清理台面和实验室(2分)。
3、水、电、仪器安全检查,注意消防安全(5分)。
10
生态学实验操作考核试题及评分标准
实验五植物种生物量(繁殖)分配的测定
步骤
考核目标及评分细则
满分值
一
假设
假设1:
植物种生物量分配调查采样(5分)。
假设2:
根据生物量分配得出生物量分配趋势(5分)。
15
二
实验方案
1、数据获取:
调查采集校园草地群落植物种样本(5分)。
2、采样测定:
植物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生物量(5分)。
3、编制:
植物生物量分配表(5分)。
15
三
材料与仪器
材料:
校园及周围草地群落作为调查采样区(5分)。
仪器:
计算机、计算器、铁锨(10把)、记号笔(10只)、铅笔(10只)、记录本(10本)、剪刀(10把)、钢卷尺(10只)、采样袋(废报纸制作)、电子天平(5台)、烘干箱(1台)、数码相机(5分)。
10
四
实验操作过程
1、实验组组合:
4个学生组成一个实验组(5分)。
2、采样方法:
在草地群落中每组随机选择4个50cm×50cm样方,各样方中选择代表性植物种,观测记录植物名、生殖枝高度、营养值枝高度、生长期、花冠性状,并用铁锨挖取代表性植物的根部,观测记录根部形态特征和长度(15分)。
3、采集样本:
将记录的样本挖取,清理根部土壤后分别装入采样袋中,在采样带上用记号笔按组—样方—物种编号顺序记录(5分)。
4、实验室处理:
用尼龙网在自来水冲洗,装入牛皮纸袋中用铅笔记录采样编号,放入烘干箱60℃烘干24h(5分)。
5、烘干称重:
采样烘干后按种分别称取其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生物量,精度为0.001g(5分)。
6、生物量分配率:
分植物种分别测定植物各器官生物量分配值及其比率(5分)。
7、编制表格:
编制植物种生物量分配表(5分)。
45
五
结果总结(10分)
根据实验结果编写实验报告书(10分)。
10
六
实验室管理(10分)
1、整理仪器并使其归位(3分)。
2、清理台面和实验室(2分)。
3、水、电、仪器安全检查,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