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复杂性尿路感染.pdf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76620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34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复杂性尿路感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复杂性尿路感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复杂性尿路感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复杂性尿路感染.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复杂性尿路感染.pdf

《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复杂性尿路感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复杂性尿路感染.pdf(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复杂性尿路感染.pdf

主堡塑星丛壁苤查!

i生!

旦箜堑鲞笙兰塑垦!

也望塑!

垒P至!

i!

!

盟!

!

专家共识-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版)复杂性尿路感染尿路感染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尤其伴有复杂因素的患者,其尿路感染的发生率较正常者高12倍1,而近年国内大量抗菌药物的应用也使得尿路感染病原体的分布发生改变,并诱导耐药性的产生。

本共识制定的目的是对“泌尿系感染诊断治疗指南”未尽事宜的补充和细化。

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积累,对尿路感染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本共识的内容也将进行相应的更新。

一、定义和流行病学复杂性尿路感染是指尿路感染同时伴有获得感染或者治疗失败风险的合并疾病2,如泌尿生殖道的结构或功能异常,或其他潜在疾病。

诊断复杂性尿路感染有2条标准,尿培养阳性以及包括以下至少1条合并因素2。

留置导尿管、支架管或间歇性膀胱导尿;残余尿100ml;任何原因引起的梗阻性尿路疾病,如膀胱出口梗阻、神经源性膀胱、结石和肿瘤;膀胱输尿管反流或其他功能异常;尿流改道;化疗或放疗损伤尿路上皮;围手术期和术后尿路感染:

肾功能不全、移植肾、糖尿病和免疫缺陷等。

临床上对复杂性尿路感染患者在获得药敏试验结果之前经常采用经验性治疗或不规范的抗菌药物治疗导致耐药的出现。

国内复杂性尿路感染细菌谱的特点是大肠埃希菌感染比例降低,而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菌株比例升高,另一个特点是肠球菌感染比例升高4。

二、临床评估下尿路感染常见症状为尿频、尿急、尿痛等,上尿路感染则以肾区疼痛、发热较为多见。

泌尿生殖道结构、功能异常或者其他存在易发感染的原发病所引起的临床症状多种多样。

OOI:

103760cmajissn10006702201504001通信作者:

陈山,Email:

shanchentr001163com;郑军华,Emailzhengjh0471sinacom尿培养:

对于复杂性尿路感染,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女性105cfuml、男性104cfuml,或所有患者导尿留取的尿标本细菌菌落计数104cfuml具有诊断价值2J。

其他相关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腹部平片、尿路造影和泌尿系CT主要目的是寻找泌尿生殖道结构、功能异常或者其他存在易发感染的疾病。

三、治疗

(一)抗菌药物治疗推荐根据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菌药物。

对于有症状复杂尿路感染的经验治疗需要了解可能的病原菌谱和当地的耐药情况,还要对基础泌尿系统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包括对肾功能的评估)。

抗菌药物的经验性治疗需根据临床反应和尿培养结果及时进行修正。

1轻中度患者或初始经验治疗

(1)氟喹诺酮类:

近期未用过氟喹诺酮类可选择左氧氟沙星(500mg静脉或口服,每日1次)。

该药具有高尿液浓度的特点,抗菌谱可以广泛覆盖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对铜绿假单胞菌有很强的杀菌效果,同时对于部分ESBLs阳性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也有一定的杀菌效果。

也可使用环丙沙星(200mg静滴,每日2次),对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很好的杀菌效果。

(2)头孢菌素(2代或3a代):

相比1代头孢菌素而言,2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头孢替安、头孢孟多)对革兰阴性菌的杀菌活性显著增加,同时保持了对葡萄球菌属较高的杀菌活性。

而3a代头孢菌素对革兰阴性菌有很高的杀菌活性,对葡萄球菌杀菌活性较弱,药代动力学特征与二代头孢菌素相比区别不大。

(3)磷霉素氨丁三醇:

(3g,口服隔日1次)对复杂性尿路感染的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均有很好的抗菌活性,可用于非发热性尿路万方数据主堡鲨垦丛型苤查!

i笙!

旦箜堑鲞箜!

塑曼娅!

堕竺!

垒P堕!

Q!

!

堑:

坠:

!

感染的经验性治疗。

2重症患者或初始经验性治疗失败患者

(1)氟喹诺酮类:

如果未被用于初始治疗。

(2)脲基青霉素(哌拉西林)+B内酰胺酶抑制剂:

可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37545g,静脉滴注,每6小时1次),此药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包括大多数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科、肠球菌,因为同时带有$内酰胺酶抑制剂,对产ESBLs的肠杆菌有很好的抗菌作用。

(3)头孢菌素(3b代):

增加了对假单胞菌的抗菌活性,如头孢他啶(2g,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和头孢吡肟(2g,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

(4)碳青霉烯类:

如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及比阿培南可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各类感染,亚胺培南的剂量为05g,静脉滴注,每6小时1次或1g,每8小时1次,美罗培南为0510g,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

3如果患者病情严重且尿培养提示革兰阳性球菌,应经验性选择万古霉素(1g,静脉滴注,每12小时1次),但应检测血药浓度,肾功能不全者根据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

4一旦培养结果及药敏结果回报,应尽可能改为窄谱敏感抗菌药物。

5疗程:

治疗至体温正常或合并症情况(如尿路导管或结石)清除后35d。

(二)外科手术治疗积极手术治疗引起或加重尿路感染的尿路梗阻性疾病包括结石、肿瘤、狭窄、先天性畸形或神经源性膀胱等。

在施行手术前要控制好感染以免手术时继发尿源性脓毒血症。

四、特殊类型的复杂性尿路感染

(一)合并尿路结石的复杂性尿路感染1分类

(1)结石合并感染:

结石并发尿路感染,通常为代谢性结石(含钙结石或非含钙结石)同时合并细菌侵袭出现尿路感染。

(2)感染性结石:

尿路感染引起的尿路结石,感染通常由产尿素酶的革兰阴性菌引起,这些细菌在结石的形成中起到关键作用。

感染性结石通常包含鸟粪石和或碳酸磷灰石和或尿酸铵。

感染性结石的形成与产尿素酶的细菌(主要是变形杆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和摩氏摩根菌,尿路感染常见的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属和铜绿假单胞菌极少产尿素酶)水解尿素有关,尿素酶将尿素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氨,升高尿液pH值,促进了磷酸镁铵和碳酸磷灰石的形成J。

2诊断:

需要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

与泌尿系结石相关的尿路感染临床表现多样,可以从单纯的脓尿、尿急、尿频、腰痛、肋脊角压痛、耻骨上疼痛和发热到严重的梗阻性急性肾盂肾炎及严重的尿源性脓毒血症。

尿液分析应常规进行,但要注意,单纯的尿中自细胞升高对于泌尿系结石患者是否同时存在尿路感染的判断作用有限161;尿pH值测定对感染性结石的判断有意义,因为对感染性结石来说,尿pH值为68时碳酸磷灰石开始结晶,而在尿pH72时磷酸镁铵结石开始沉积形成2。

尿培养也是常规项目,但如果患者存在输尿管结石梗阻或肾感染性结石,同一患者术前膀胱尿培养的结果与术中、术后的肾盂尿培养和结石培养的结果经常不一致7。

发热患者应该同时做血培养一些感染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应在检查之列,还需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相应的影像学检查。

3治疗

(1)结石合并感染的治疗包括:

感染和梗阻性尿石症患者需要即刻的肾脏集合系统减压。

如果逆行输尿管插管成功则可以达到和经皮肾造瘘一样的对肾脏集合系统的减压效果8。

在引流时需要收集引流的尿液重新进行细菌培养和抗菌药物药敏分析,并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和患者的疗效反应重新评估抗菌药物的应用。

抗菌药物治疗2:

在进行减压后立即开始抗菌药物治疗,经验性治疗应选择广谱抗菌药物目标治疗应根据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2)感染性结石的治疗包括59|:

应用内镜手术或体外冲击波碎石清除所有结石并做结石成分分析。

抗菌药物治疗:

对感染性结石在进行外科干预前后均应进行抗菌药物治疗。

术前需要依据药敏结果进行目标性抗菌药物治疗,但疗程没有确定的方案,文献报道术前目标性抗菌药物疗程从13d到12周,术中给以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术后12年随访期问的低剂量预防性或抑制性抗菌药物治疗0。

13。

预防复发:

措施包括每天至少2L的液体摄入、乙酰氧肟酸等尿素酶抑制剂的应用、溶万方数据史堡鲨垦丛型苤查!

笙!

旦箜!

鲞箜!

塑垦!

也堕丝!

垒P堕!

i:

!

堑:

坠:

!

肾石酸素溶石治疗以及应用甲硫氨酸200500mg,13次d或氯化铵1g,23次d酸化尿液等。

(二)尿路结石相关手术的术后发热和尿脓毒血症尿路感染伴发全身炎症反应征象(SIRS)即可诊断为尿源性脓毒血症。

脓毒血症性并发症通常发生在结石相关手术术后6h之内E14。

7术前膀胱尿培养出的各种细菌均有可能成为引起术后发热和脓毒血症的致病菌,常见的有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克雷伯菌属、假单胞菌属和肠球菌属等15。

不论结石成分如何,感染来源皆为结石本身。

在进行手术操作时,感染性结石和非感染性结石内高水平的细菌内毒素(脂多糖类)被释放人循环系统随后触发系统炎症应答反应,因为尿路的梗阻开放了肾盂淋巴和静脉的通路,这一过程被尿路存在的梗阻性疾病放大。

1危险因素

(1)患者状况:

糖尿病5、低龄E151、女性161和截瘫E171。

(2)尿路解剖异常:

神经源性膀胱及尿流改道。

(3)结石特征:

肾盂肾盏扩张和结石负荷较大增加了肾盂尿和结石内存在大量细菌的可能。

因此。

对此类患者通过术前使用抗菌药物可以减少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生1引。

(4)术前:

既往同侧的经皮肾镜碎石手术史17|、存在肾盂肾盏梗阻扩张19|、术前有肾造瘘管12,15。

术前尿培养应该常规进行,阳性结果必须给予适当的抗菌药物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不论阳性还是阴性结果,患者术后均有发生SIRS的可能性。

(5)术中:

包括肾盂尿培养阳性500I、结石培养阳性13,15、多次肾穿刺19。

201和输血191。

肾积脓并不预示患者术后出现尿源性脓毒血症19|,虽然如此,经皮肾镜碎石时如果穿刺人集合系统抽出脓样尿液,建议留置肾造瘘管,直到感染被系统治疗后再二期手术。

2术前应用抗菌药物的指征:

具有感染高危因素、术前尿培养阳性、结石负荷较大、积水梗阻明显者。

术前抗菌药物疗程没有一致的意见,文献报道从术前13d至12周,抗菌药物的选择参照药敏试验结果,尿培养阴性者选用广谱抗菌药物。

需要注意,即使术前应用了抗菌药物并且尿液培养无细菌生长。

术后仍有发生尿脓毒血症的可能16I。

3术后的早期预警:

术后2h血常规白细胞的下降是尿脓毒血症的早期预警因子,文献报道21尿路结石术后2h血白细胞降至285109L时,出现尿源性感染中毒性休克的敏感性为959特异性为927。

可以通过监测血白细胞变化来早期发现并进行积极地早期治疗。

4治疗:

依据相关指南心,进行病因治疗、支持疗法和相应的辅助治疗,需要和重症监护医生配合共同进行治疗。

(三)尿路导管相关的尿路感染在泌尿外科及手术后的患者中40的医院感染发生在泌尿系统,其中80与留置导尿管有关22I。

大多数短期置管相关菌尿由单一病菌引起15可能是多病菌引起,表现为院内流行菌株或社区环境菌株。

长期带管的患者每月尿培养显示菌株经常变换,无论是否应用抗菌药物。

1诊断:

超过90的院内导尿管相关感染菌尿是无症状的,无法通过症状确定感染情况。

菌尿和脓尿的水平及发展趋势不能预测是否将发展为有症状的尿路感染,因此无需对无症状的置管患者常规进行尿液分析及尿培养检查。

导尿管相关感染中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其次为上尿路感染或男性生殖系感染(如附睾炎)的症状。

长期带管的患者往往情况较为复杂出现发热反应,其原因不一定来于泌尿系,应结合其他指标进行综合判定。

因此。

对于留置尿路导管出现发热的患者必需进行尿培养和血培养。

2治疗:

大多数无症状者不推荐使用抗菌药物。

当出现感染症状时,首先应对导管进行相关处理,移除导管推荐作为治疗的一部分。

如没有必要继续留置导管,应不再插管;如果导管无法去除,在取尿样培养前和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应更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