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结肩的三步治疗法.pdf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176106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37.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冻结肩的三步治疗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冻结肩的三步治疗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冻结肩的三步治疗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冻结肩的三步治疗法.pdf

《冻结肩的三步治疗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冻结肩的三步治疗法.pdf(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冻结肩的三步治疗法.pdf

16福建中医药2005年2月第36卷第1期FujianJournalofTCMFebruary2005,36

(1)中医骨伤冻结肩的三步治疗法王和鸣(福建中医学院,福建福州350003)关键词:

冻结肩;三步治疗法中图分类号:

R685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0338X2005)01001603冻结肩是指肩部疼痛、活动障碍并排除骨质本身病变的一种疾病。

临床上十分多见,病因病理复杂。

狭义的冻结肩,即肩周炎,指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广泛的无菌性炎症、疼痛、粘连和活动障碍。

广义的冻结肩指肩关节周围软组织任一部位的无菌性炎症,除肩周炎外,还包括喙突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冈上肌腱炎、肩峰下滑囊炎、三角肌下滑囊炎、肩背部筋膜炎、肩袖损伤、肩峰下撞击征及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等。

1应用解剖11肩关节:

肩关节有狭义、广义之分。

狭义的肩关节指肩肱关节;广义的肩关节包括肩肱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肩胸关节、肩峰下关节、喙锁关节等6个关节。

其中任何一个关节的病变均可引起肩部疼痛和活动障碍。

12肌肉与肌腱:

肩臂部的肌肉与肌腱分布于肩关节周围,运动肩关节,多起于肩胛骨、锁骨,止于肱骨,主要有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肩胛下肌、肱二头肌、喙肱肌、肱三头肌及其肌腱。

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肌腱扁阔,紧密附着于关节囊,止于肱骨大结节,总称肩袖。

如肩袖发生损伤或疾病,则可严重地影响肩关节的主动运动。

13滑膜囊:

在肌腱与肌腱、肌腱与骨以及皮肤与骨骼之间起衬垫作用,便于运动,减少摩擦。

肩部的滑膜囊很多,主要有肩峰下滑膜囊、喙突下滑膜囊、三角肌下滑膜囊、冈下肌滑膜囊、肩胛下肌滑膜囊及大圆肌滑膜囊等,其中以肩峰下滑膜囊最为重要。

收稿日期:

20040920作者简介:

王和鸣(1943一),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肩峰下关节为宽115cm前窄后宽的间隙,有肩袖和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通过,间隙的底部为肱骨头,顶部为喙突、肩峰以及喙肩韧带构成喙肩穹。

在正常情况下,肩袖、肱二头肌长头肌腱与喙肩穹之间有一个肩峰下滑膜囊相隔,起到润滑和缓冲撞击作用,故有第2肩关节之称。

在病理情况下,如过多的肩关节外展活动,或长期累积性损伤,再加上50岁左右的人,肩峰下滑膜囊容易发生萎缩变性,肩峰下间隙内组织常遭受磨损或撞击,而反复磨损或撞击,必然加剧组织炎症,因而发生肩袖损伤、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或肩峰下撞击征(越头运动引起盂上缘唇前后损伤,包括肩袖和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的病理改变,又称SLAP损伤)。

2临床表现肩痛症多发病于50多岁左右的人,又称“五十肩”。

女性多于男性,起病缓慢,部分有外伤史、劳损史、受凉史。

主要临床表现为以下几点:

21疼痛:

初期为轻度肩部酸痛,可持续痛也可间歇痛,影响部位局限于肩峰下;然后逐渐加重,部位发展成整个肩关节周围;严重者稍一触碰或活动不慎,即疼痛难忍。

夜间疼痛较重,遇热减轻,遇寒加重。

22活动障碍:

肩关节开始不敢活动,逐渐活动受限,肩外展、上举、后伸、内旋、外旋等均受限,洗脸、梳头、摸背、穿衣等El常活动受到影响。

23压痛点:

喙突:

为肱二头肌短头与喙肱肌的起始端,该处压痛可能是喙突炎或肱二头肌短头肌腱炎;结节间沟:

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通过处,该处压痛可能是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肩峰下:

有肩袖通过,该处压痛可能是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腱炎、维普资讯http:

/第1期王和鸣:

冻结肩的三步治疗法17肩袖损伤或肩峰下撞击征;肱骨大结节:

肩袖抵止处,该处压痛可能为肩袖损伤;三角肌:

该处压痛可能为三角肌滑囊炎;上臂后内侧:

有冈下肌、小圆肌及大圆肌通过,该处压痛可能为冈下肌、小圆肌及大圆肌滑囊炎;冈下窝:

有肩胛上神经通过。

该处压痛可能为肩胛上神经卡压综合征或肩背部筋膜炎。

24特殊检查241屈肘抗阻力试验:

前臂旋后位,嘱患者抗阻力屈肘,此时肱二头肌处于紧张状态,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时,肱骨上端前内侧发生疼痛(Yergason征)。

242疼痛弧:

嘱患者肩外展或被动外展患肢。

当外展到60120。

范围内,冈上肌腱在肩峰下摩擦,肩部出现疼痛为阳性,这一特定区域的外展痛称疼痛弧,见于冈上肌腱炎或肩袖损伤。

243肩部撞击试验:

患者坐位,检查者位于背后,一手扶住肩部,稳定肩胛骨;另一手托住患肢肘部,将病人上肢向前上方快速推动,使肱骨大结节与肩峰撞击,可产生疼痛者为阳性(Impingement征),见于肩峰下撞击征。

244落臂试验:

患者取立位,将患肢被动外展90。

,然后嘱其缓慢放下,如果不能缓慢放下,出现突然直落到体侧,为落臂试验阳性,说明肩袖损伤。

245冈上肌断裂试验:

嘱患者肩外展,当外展30-60。

时可看到患侧三角肌明显收缩,但不能外展上举上肢,越用力越耸肩。

若被动外展患肢超过60。

,则患者又能主动上举上肢,这一特定区的外展障碍为阳性征,说明冈上肌腱断裂或撕裂。

3治疗方法31物理方法311磁疗:

磁锃针的针体同穴位表面呈90。

,按压115min。

同时略微游动效果更佳。

312高频热疗法:

对患肩旋用2KW高频理疗机照射,每周2次,每次30min。

高频热疗照射后,若再辅用理筋手法则效果更佳。

此外,亦可采用神灯照射,对肩痛症有消炎止痛效果。

313生物陶瓷疗法:

微波沪加热3min,热敷30min,每日1次。

314中药敷料电热保健带:

采用一种药力渗透扩散快、疗效高的中药保健带,内层中药织物敷料是由无绞织物浸泡药液(当归、白芍、杜仲、狗脊、红花、川椒、樟脑油)后拧干、熨平、裁剪制成。

在金属电热层的加热下,药力能直接渗透入患病部位,起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风除湿、舒筋通络的作用。

32手法321基本手法:

按揉:

用拇食指指腹、掌根部或肘后部按压患处,并由轻到重地作掀压动作,称为按法。

在按法的基础上做回旋揉动,称为揉法。

摩搓:

用手掌掌面或食、中、环指的指腹在患处作直线或环圆形磨擦,称为摩法。

用两手掌顶相对紧贴肢体两侧,作相反方向的来回搓擦,称为搓法。

本法属轻手法,适用于手法的开始,或作为结束动作。

分筋:

与肌腱或筋肉走行的垂直方面弹拨,如弹琴弦状。

弹筋:

拇指与食指或其余四指相对捏拿筋腱后,迅速放开。

点穴:

用手指或屈曲指间关节在穴位或患处点按,静压1020s,可配合震颤手法。

常用穴位有肩髑、天宗、肩井、肩外俞、膏肓、神堂等。

摇肩:

患者正坐,术者立于其后,患肩置于术者则侧手掌下,患肘置于术者则侧肘关节上。

下压肩关节同时摇动肘部,使肘部围绕圆周划动,该圆周以肩峰端为圆心,顺时针与逆时针方向交替进行数次,可同时用指腹按压肩偶与天宗穴。

322手法方式:

理筋手法:

如按揉、摩搓、分筋、弹筋等手法,主要用于肌腱炎、筋膜炎、肩袖损伤等。

点穴手法:

主要用于喙突炎、滑囊炎及神经卡压综合征等。

松解手法:

以摇肩为主,主要用于肩关节周围广泛粘连、挛缩等病理变化,如肩周炎、肩峰下撞击征等。

具体可分为渐进性松解和一次性松解2种。

渐进性松解手法较轻柔,每日1次,使肩关节活动范围逐渐加大。

一次性松解需麻醉配合,在肌间沟臂丛神经麻醉或局部麻醉下,作肩关节各方向动作,一次性松解肩关节周围粘连。

操作后若有关节内积血,应穿刺抽出,休息23d后开始练功活动。

器具辅助手法:

可用牛角刮板、叩锤、点穴等器具辅助手法治疗。

33练功方法维普资讯http:

/18福建中医药第36卷331叉手托上:

双手指交叉于胸前,两肘伸直,掌心向前,健肢用力帮助患臂左右摆动,同时逐渐向上举起,以患肩不太疼痛为度。

332滑背动作:

双手指交叉于胸背后,掌面向上方,左、右牵拉并进行有节律的上下动作,措背动作作臂后伸、内旋、屈伸肘关节加内收肩关节的综合动作,上下移动使肩肘同时动作。

333侧身爬墙:

患侧靠墙站立,患肢呈现肩井穴与肩偶穴联线延长线上外展位,沿墙壁手指向上方爬行。

肩周炎以肩关节外展功能受限最多,而前上举臂功能减退者较少。

故宜在肩井穴与肩髑穴联线的延长线位置上外展,侧身向上爬墙即为增加肩外展功能的锻炼。

334回头望月:

患者近墙,侧身站立,远墙足后方移动半步,患手抬高扶墙壁(或抓住门框、门槛等物),面部转向另一侧,眼望后上方即做“回头望月”动作,可使肩关节的后伸动作受限经过锻炼后增加活动度。

335抱颈扇肘:

双手指交叉抱住颈项,相当于双耳垂水平线(两肘臂夹住两耳),然后用力向内扇动两肘,重复此动作。

“扇肘”是肩关节在外展屈肘姿势下,进行肩关节内收与外展的锻炼方法,大部肩、肘附近肌肉均参此动作。

336拉手触耳:

双手指交叉于头顶部上方2cm处(两耳线上),肘屈、腕平伸,进行左右互相扯拉动作,臂接近耳时,最好触耳。

才能收效。

顶部上方两手拉扯动作,为肩关节在上举动作时,肩内收、外展的锻炼。

337胸前“”字形移动:

双手指交叉于胸前,以肘尖(鹰嘴突)在一侧体旁或“0”形;双侧交替反方向进行,即在胸前划成“”字形动作。

4疗效评价41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治愈:

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好转:

肩部疼痛减轻,活动功能改善;无效:

症状无改善。

42疗效对照:

治疗肩周炎60例,采用上述三步治疗法;对照组为肩周炎60例,仅用手法治疗,疗程均为4周。

治疗组有效率达90,对照组有效率为783。

经Ridit分析,P001,有非常显著差异。

说明三步治疗法疗效比单纯手法治疗效果好。

5讨论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年老体弱,肝肾不足,气血虚弱,筋骨失于濡养,加之劳损外伤,或感受风寒湿邪,使筋脉不通,气滞血瘀,不通则痛,迁延日久,致筋肉广泛粘连。

同时,也可由于急慢性闪肩、扭肩、甩肩、牵拉等外伤而发病,致使瘀血凝滞不化,或劳损、扭伤筋脉,气血不荣,关节失于濡养而渐致此病。

亦可由于骨折脱位或肌腱偏移,造成关节疼痛,自主活动受限所致。

在解剖结构上,肩关节囊比较松弛。

上肢下垂位时,关节内前下方有许多皱襞,其空隙可积留渗液,容易产生肩关节粘连。

三步治疗法是我们在临床上治疗冻结肩的经验总结。

第一步通过物理疗法消炎止痛。

磁键是根据九针与磁的双重效应,以调整人体经络脏腑的气血功能。

高频热疗的主要作用是消炎止痛,促进炎性分泌物的吸收。

采用纳米相材料生物陶瓷敷贴在患部,可发出与人体相匹配的远红外线,具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消炎止痛等作用。

第二步手法治疗解除粘连。

理筋、点穴、松解等手法及器具辅助可消除炎症,解除粘连。

第三步在手法治疗的同时,必须积极进行有效的练功锻炼,防止肩关节组织的再度粘连,改善肩部的活动受限,起到巩固治疗、提高疗效的作用。

维普资讯http: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畜牧兽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