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对一法设计同步时序电路.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7457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一对一法设计同步时序电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用一对一法设计同步时序电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用一对一法设计同步时序电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用一对一法设计同步时序电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用一对一法设计同步时序电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用一对一法设计同步时序电路.docx

《用一对一法设计同步时序电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一对一法设计同步时序电路.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用一对一法设计同步时序电路.docx

用一对一法设计同步时序电路

数字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

课外实践项目报告

题目:

用“一对一”法设计同步时序电路

组号:

B-7

组员:

学号

姓名

工作量%

签字

1*

2

3

4

5

注:

*为组长。

2015年1月

报告目录

实验方案

实验原理

完成过程

四、

设计心得与体会

五、

工作分配

一、实验万案

电路用发光二极管分别显示输出状态Z,以及工作状态SI、S2、S3、S4

灯亮表示输出为高电平,灯暗表示输出为低电平。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打开电源开关,使电路处于工作状态,此时默认处于S1状态。

2)S1状态下由逻辑电平开关输入00信号时保持S1状态不变,输入为01时转变为S4,输入10时状态转变为S2

3)S2状态下由逻辑电平开关输入00,10信号时都保持S2状态不变,输入为01时状态转变为

S3

4)S3状态下由逻辑电平开关输入00时状态转换为S1,输入为01,10时状态保持S3不变

5)S4状态下由逻辑电平开关输入00,01时保持S4状态不变,输入为10时转为S3状态

6)CLR为复位脉冲开关,若按下CLR开关,则复位到S1状态。

二、实验原理

(1)、电子线路图

 

 

(2)、芯片使用介绍:

▲74LS00四2输入与非门

 

LA

VCC

43

4A

4V

33

2Y

3A

7

GNH

3Y

8

7<1500

A

B

Y

0

0

1

0

1

1

1

0

1

1

1

0

 

▲74LS10三3输入与非门

4

EC

14

LC12

J

OdIt

0

GND

3Y

A

B

c

Y

X

X

0

1

X

0

X

1

0

X

X

1

1

1

1

0

T4LS10

▲74LS04六反相器

UUIgv—o§dv

 

▲74LS175四D触发器

VCC

4G

4Q

4P

3D

3Q

3Q

16

15

r14

13

IS

t11

w

CLX

D

Q

Q

0

X

X

0

1

1

t

I

1

0

1

f

0

0

1

1

0

X

Q

Q

8CLK<9

74LS175

4欢迎Ett

74LS175四上升沿D触发器的引脚图和真值表

(3)、逻辑原理

A.状态转换电路

状态图和状态表

00

10

01

10

k

00

01

10

S|

Si

s<

0

Sj

s・,

1

s3

Si

Sj

S3

I

s4

Si

s<

*

\s

 

2.触发器状态的直接分配

在这个电路中有SI、S2、S3、

S4共4个状态。

规定分别与4个触发器I、U、

川和

W的QI、Q2Q3Q4端直接对应。

在74175中每个触发器端,以Q端表示触发器的状态,即0和1两个状态。

为便于用开机复位的方式启动电路,触发器I的有效状态是0状态:

触发器和

W的有效状态是1状态。

于是规定:

若Q仁Q则表示电路处于S1状态;

若Q2=lQ3=lQ4=l分别表示电路处于S2、S3S4状态。

由于电路任何时刻均只处于一种状态,因此,4个触发器中只有一个处于有效状态。

如果在1、Q2Q3Q4检查触发器的状态,那么其中只可能有一个lo状态为1的那个C端指出了电路的状态。

这样,1、Q2Q3Q4与SI、S2、S3S4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对应的关系。

从状态分配的角度来说,用1Q2Q3Q4=10000100、0010、0001,分别表示SI、S2>S3S4o

3.逻辑次态表

次态

现态

输入

现态

输入

现态

输入

s

X]X2

Si

XiX2

X]

S2

X2

s3

Si

Si

X|X2

4.D触发器的次态方程和输出方程

由于S1与1对应,S2、S3S4分别与Q2Q3Q4对应,因此有:

Dl=Q,X,X2+Q3X,X2—Q1Q3X1X2

D2=QNX2+Q2X2二Q1X1XIQ2X2

D3=Q2X1X2+Q3X1X2+Q3X1X2+Q4X1X2=Q2Q3X1X!

_Q3Q4XiX2

D4二Q1X1X2+Q4X1=Q1X1X2LQ4X1

由状态表(图),可以直接写出该电路的输出方程:

B.时钟脉冲发生电路

利用RC环形多谐振荡器,由奇数个反相器首尾相连而组成,利用门电路的

传输延迟时间产生自激振荡。

振荡周期为To由于门电路的传输延迟时间很小,

产生的自激振荡的频率会很高,并且不易调节。

为此可在门电路环路中插入RC

延迟环节,这样不仅增加了延迟时间,还可以通过改变RC实现频率调节。

图中a点由高电位跳变到低电位时,b点由低变高它一方面经F2使c点由高变低,

另一方面通过电容C耦合到d点,使d点的电位也上跳到高电位,于是,

输出暂时保持为低电位,即开始第一个暂稳态。

随着电容C的充电,d点电位逐

渐降低,当d点电位降低到关门电平时,F3迅速关闭,a点由低变高,b点由高变低d

点下跳到较负的电压值,确保F3输出暂时保持为高电位,即开始第个暂稳态,此时电容C放电,当d点电位逐步上升到开门电平时,F3迅速开启,

a点由高变低,于是又从第二个暂稳态跳变到第一个暂稳态,如此继续,形成自激振荡。

振荡周期T=2.2RG

二、完成过程

1、分析项目原理。

鉴于此次项冃与上课内容相关,我们提前自学了课本5.3相关的内容,并查阅了时

钟脉冲产生电路,确定了该设计的原理。

2、画出工作电路图。

仿照课本上的逻辑电路图,而后通过搜集相关芯片的引脚图,工作特点等性能,我们着手用Multsim软件绘制电路图,几次调试仿真失败后,我们通过改变元器件排列、参数、接线等,最终进行仿真后实现所要求的功能

3、中期报告的撰写。

将前期搜集的资料进行汇总、梳理元器件工作原理等,撰写出中期报告。

4、电路板的焊接。

在第五周开始电路板的焊接,由于电路图使用了七块芯片,且每块芯片的引脚众多,焊接工作相当繁重。

我们只能对照原理图接线,在地的选择上采取了以单点当地的方式,使得导线的跨度大,使得整个板子的后面的导线十分烦乱,后我们在板子上多焊了几个点分开导线,使得导线布局不那么错综复杂。

5、电路板的调试。

在电路板的焊接完成后,我们开始对电路板进行调试。

测试发现我们焊接好的电

路无法实现设计效果,我们进行了很多天的调试,结果发现了以下问题:

问题一:

电路焊接过于混乱。

在最开始接线时,拨码开关处没有焊接地线,加之我们原来的电路较为复杂,剪出来的导线长短控制不够好,导致焊接出来的电路极为混乱,检查I•分繁琐。

我们试图分块检查时发现所接导线的混乱程度超过我们原来的设想,且分块调试时发现电路仍无法实现正常的效果。

问题二

仔细检查接线后,板子的逻辑功能混乱。

我们大致判断是芯片有因为焊接时直接放置而烧坏现象。

于是决定更换全部芯片。

在芯片更换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板子的三块10芯片随机组合调试时出现的逻辑现象都不同,我们认为是芯片引脚的焊接有问题,所以对每个焊点都进行了整修,发现还是无法实现预计现象。

6、电路板的重新焊接

在发现以上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后,尤其是原本的接线十分复杂混乱难以检查并发现问题以后,我们决定从原理入手,化简次态方程,整改我们的电路图,对整个逻辑图进行了简化重新绘制并焊接另一个电路。

7、第二个电路板的调试。

该次电路板焊接完成后明显比第一次的电路板结构清晰,走向清楚。

但进行调试时,仍发现存在逻辑混乱现象。

经过仔细检查接线后,我们最终很好的实现了项目功能

8、终期报告的撰写。

经过了将近一个月时间的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项目的制作。

我们整合了搜集的资料以及实际的完成过程,撰写了此份报告。

四、设计心得与体会

这次的数电项目原理基本来自课堂教材,不仅调动了我们的自学积极性,而且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可谓是一举两得。

我们在领好器材之后就开始了讨论,分配了工作,每个人都明确了自己的任务后,项目也能开始有序的进行。

我们在绘制原理图方面并没有投入太多的时间,主要是因为课本上有一套完整的逻辑过程,我们可以参照书本,使用EDA进行连线,仿真,同时我们意识到这个项目的连线很多,焊接和调试都是一个问题。

在焊接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所用电路元件脚较多,并且电路设计相对比较难焊接,很容易在焊接过程中由于失误而导致电路焊接后实验结果出现偏差,我们每个负责焊接的同学在焊接时都格外小心,生怕犯错,这对一个人的精神是个很大的考验。

最难但也是最有意思的就是调试过程,我们通过运用自己学过的本领,并且向别人请教,学会了很多知识和能力。

这次完成项目的过程也是一波三折,我们小组每个人都投入了大量心血,同时也培养了彼此之间的默契。

整个过程锻炼了我们的手脑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我们从中受益匪浅。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