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章走近国家教案图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70451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5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章走近国家教案图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章走近国家教案图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章走近国家教案图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章走近国家教案图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章走近国家教案图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章走近国家教案图文.docx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章走近国家教案图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章走近国家教案图文.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章走近国家教案图文.docx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章走近国家教案图文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三章走近国家

第一节日本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共2课时

教学目的:

基础知识与技能

1、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首都等重要城市和海港的位置。

2、根据地图和资料,了解日本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和文化特征。

3、根据资料和地图,说出日本民族和人口方面的概况。

4、根据教材资料和课外资料,说出日本的交通运输特点。

5、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

6、能举例说明日本与我国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密切。

7、运用地图和资料,能分析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及其与城市、港口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尽量给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的空间,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通过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营造一种和谐、平等、进步的师生关系。

3、通过分析日本经济发达的原因及与中国的外交关系,树立良好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教学方法

1、通过学生读图P3-1“日本地形”,让学生自己归纳出日本的领土范围并相互交换自己总结的结果。

2、通过看日本火山、地震录像,感受日本多火山、地震,并能分析日本这种情况与板块的关系。

3、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日本经济发达的原因,让每组代表上讲台来交流该组的讨论结果,然后教师做适当点评。

4、有些部分如:

日本的交通(特别是汽车)、日本的国家,可以让学生进行相互学习。

5、让学生进行日本风光照片、日本习俗、日本饮食资料的收集,作为课前准备工作。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挂图、板图《亚洲地形图》、《日本地形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导入:

让学生猜谜语:

日出之国;樱花之国。

放映歌曲《芭拉芭拉之浪漫樱花》,这是描述了一种什么景观?

(樱花飞扬)樱花是哪个国家的国花?

(日本)让学生了解一下日本的国旗、国徽及日本的概况。

二、讲授新课

㈠东亚岛国

学生看多媒体,思考两个问题:

⑴通过读图,判断日本在世界上的位置位置。

日本东部濒临

_______洋,西北部隔_______海与_______、______、_______及韩国相望。

首都为。

⑵日本的领土构成上有什么特点?

其中有几个岛屿面积比较大?

练习:

根据2000年统计资料,算一算中国和日本的人口密度。

并说说你对日本感性认识。

人口

(亿人)面积

(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中国1.2737.8

日本12.95960

教师总结:

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岛国。

观看《日本地形图》,并指导学生认识日本地形的特点。

(多山地丘陵,平原少,地形崎岖,海岸曲折,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没高的山峰是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

教师讲授:

日本不仅多山,而且多火山,特别是活火山,日本领士占全球内也面积四百分之一,而活火山占世界活火山的十分之一。

[看富士山图]指定学生朗读图下的说明,并帮助学生分析富士火山的景观特点及其成因。

(圆锥形——火山喷发物堆积而成,温泉——地下热能的表现,积雪——海拔高,山下植物繁茂——气候温湿、土壤肥沃。

㈡多山的地形(板书)

分析:

为什么日本是一个多山,而且多火山地震的国家,(指导学生分析“六大板块示意图”,注意日本所在的位置——亚洲东部边缘,正处在亚欧和太平洋二大板块的交界处。

由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隆起成山,而且地壳很不稳定,使日本多火山地震。

据测量日本正在向我国沿海靠近。

提问:

多山的地形给日本居民生产活动带来了什么影响?

(提示学生可从资源及其利用方面考虑。

日本缺少许多重要的自然资源,尤其矿产资源贫乏,如煤、石油等。

但多硫磺矿,宜林地区广,国士三分之二为森林覆盖,河流短小流急,水力资源丰富,多山的地形使得日本海岸更加曲折,形成许多优良港湾。

教师讲授:

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地形状况与当地居民的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那么日本的位置和地形对气候又有什么影响呢?

㈢湿热的气候

读图:

指导学生读东亚一、七月气压和风向图,从日本在图中的位置分析日本的气候特点。

(日本在北回归线以北,属于温带,又处于季风区内,具有季风气候的特点,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如四季的分配,冬夏季的气温及降水情况,但也有很大差异。

练习:

东京与北京在气温和降水上有什么不同?

从其海陆位置及领土组成看,日本与我国东部相比气候有什么差异?

(日本是岛国,四面环海,受海洋影响大,因此在气温上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也更为丰富。

教师讲解:

就日本全国来说,受纬度影响南北气候有一定差异,而多山的地形也会使日本的气候相对复杂化,不仅表现在山地与平原地区气候有所不同,东西方向上也存在明显差异,但总的说日本是属于典型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国家。

三、小结:

我们今天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日本地理特征的?

(位置、领土、人口等基本概况及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地理特征)

从上述几个方面看,日本有哪些突出的特征?

(东亚地狭人稠的岛国,多山且多火山,气候冬季温暖,夏季凉爽,降水比较丰富,属海洋性季风气候。

归纳:

日本是一个四多(人多、山地多、火山地震多、优良港湾多)、三少(国土少、平原少、矿产少)、一海(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岛国。

四、作业预习第68到70页课文,思考上述日本的基本地理特征对其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

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有哪些突出特点?

二、导入新课

教师归纳特点。

这些特点对日本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我们现在就来分析这一问题。

三、教授新课

日本从历史上就重视吸收外来文化。

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

从古代中国水稻、铁器的传入,到近代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这一切对日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日本的文化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

㈣文化特点

指导学生阅读读课文“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一段思考:

日本文化有什么特点?

表现在哪些方面?

(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又有本民族文化的传统。

表现可从古代、近代、文化艺术、饮食等几个方面归纳。

大家知道日本是世界经济大国,其实力仅次于美国,而且有很多工业部门已超过美国,很多工业品占据了国际市场。

从我们身边你可以看到很多日本的产品。

你能说出几种代表性的产品吗?

(电器、食品、汽车等方面。

㈤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板书)

观看幻灯:

日本的汽车制造闻名遐迩,我们所见到过的丰田、尼桑等小汽车都是很著名的。

除此之外,其它工业还包括电子工业、钢铁、造船、纺织、化学等工业。

日本依靠什么使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发展成为经济大国的呢?

我们来分析一下日本发展工业的条件。

读图表,回答问题指导学生读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及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的百分比表,并说明①日本主要缺乏哪些工业原料和燃料?

(多种矿石、棉花、木材等原料,石油、煤、天然气等燃料。

)②它们多从哪些地方进口?

(从西亚进口石油,从大洋洲、南美洲等地进口多种金属矿等。

教师总结:

日本国土狭小,原料、能源严重不足,国内市场有限,这些都是不利条件。

但是日本有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学技术,因而能迅速地提高生产水平。

再加上日本海岸线曲折,有许多优良港湾,有利于发展国际贸易,进口原料、出口产品。

成为世界最大的原料进口国和产品输出国。

想一想,我国有输出到日本或从日本进口的商品吗?

日本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它的工业技术先进,部门齐全,主要部门有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

读日本主要工业区的分布图说明,日本有哪些主要工业区?

(东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

《日本地图》中找出主要对外贸易港:

神户、横滨、大阪等。

日本工业分布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这样分布?

(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原因:

临海可利用海上交通的便利,以便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

此外还有社会及其它方面的原因,以后在高中地理再讲。

㈥主要城市

三、小结

我们从日本工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可知,一个国家要想发展经济其资源丰富与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它能否对资源充分开发利用,而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又取决于该国家科学技术的水平。

日本正是利用了自己这一优势,才在一个地狭人稠的岛国上建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

这一点正是我们今天四化建设中所要借鉴的,也是我们学习日本地理的重要目的之一。

四、作业配套练习

教学后记:

认识一个国家的地理特征,首先要了解该国所在地理位置、领土和人口等基本特征,之后再进一步了解它们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这是学习国家地理的基本方法,让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经常运用。

第二节埃及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埃及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非洲东北部主体和亚洲的西奈半岛)和首都开罗。

2、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埃及沙漠广布、气候干旱的特点,说明该国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棉花种植的;联系埃及作为文明古国,说明该国是如何开展旅游业的。

3、根据资料和地图,说明埃及(或苏伊士运河)在交通方面的重要性。

4、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埃及在种族、民族、宗教、语言等方面的基本情况。

5、收集并整理资料,说明文明古国埃及的历史遗迹和对世界文化作出的贡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埃及的古文化,了解中国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2、通过学习埃及的金字塔,了解它的奇特现象,为揭开金字塔之迷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断学习、努力探索。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尼罗河对埃及古代文明和现代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影响

  2.苏伊士运河的航运价值

  3.埃及传统的出口商品(长绒棉)和现代重要经济支柱

教学难点

  1.尼罗河对埃及的作用及阿斯旺水坝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

  2.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的意义

教学过程及方法

1、学生读图P72图3-14“埃及地形”,观察埃及领土范围、主要地形以及气候特点。

2、学生在黑板上的地图中指出苏伊士运河的位置。

3、学生小组讨论,然后请学生介绍他所了解的埃及的古文化。

4、从P75图3-21能总结埃及的工农业分布特点。

教学用具:

埃及教学课件、挂图、板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古代许多帝王为了在死后能够保存完整的尸体从而获得永生,不惜劳动人民的血汗,甚至从登基的第一天起,便大肆营造自己的地下宫殿,实际上就是他们的陵墓,同时还要放置很多奇珍异宝,我国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实际上就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品。

在各式各样的陵墓中,有一种建得很特别(课件展示金字塔景观图),它们的塔基呈四方形,越往上越狭窄,直到塔顶,从四面看,外形都很像我们汉字中的“金”字,所以在我国一般称其为金字塔,它是埃及的象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金字塔之国——埃及。

  (讲授研讨新课)

  (展示课件)埃及的地理位置

  (提问思考):

  

(1)埃及位于非洲的哪个方位?

  

(2)苏伊士运河是那两个大洲的分界线?

  (3)埃及在亚洲境内的领土叫什么?

  (4)埃及的纬度位置及海陆位置如何?

  (简要总结)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是个地跨非亚两大洲的国家,北回归线横穿其南部。

埃及是北非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经济和文化最发达、交通位置最重要、国际影响最大的国家。

(课件展示)苏伊士运河

  (提问)

  

(1)苏伊士运河位于哪里?

它沟通了哪两个海?

  

(2)为什么在这里开凿运河?

  (3)在运河未开凿前,从大西洋到印度洋走哪条航线?

  (4)这两条航线相比较,走苏伊士运河可缩短多少航程?

  (简要总结)为了提高运河的通航能力,埃及人民对运河进行了加深拓宽的改造,并于1956年将运河所有权收归国有,从而成为目前埃及重要的经济支柱。

  (引导学生读课文了解运河开凿的历史和埃及人民收回运河主权所进行的斗争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