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杂论.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70270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极拳杂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太极拳杂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太极拳杂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太极拳杂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太极拳杂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太极拳杂论.docx

《太极拳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极拳杂论.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太极拳杂论.docx

太极拳杂论

太极拳杂论

为了尊重历史,不埋没对太极拳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抢救和挖掘濒临失传的拳艺,本书披露民国初年曾轰动京师(北平)拳界的三世七太极拳。

三世七太极拳即民初宋书铭先生习练祖传太极功。

宋书铭在民国初年袁世凯当政时曾做袁的幕宾,即文书之类的工作。

善太极拳,尤擅长推手,自称他的拳是祖传的,有《宋氏太极功源流支派论》传世。

近年来,有人评论过宋书铭其人其事,然而多从怀疑角度否定之。

这些否定之言,仅是根据宋氏流传下来的少量文字资料,轻率下定论。

评论者并不了解宋氏太极功,也未接触过宋氏太极功的练法。

影响较大的评论是顾留馨,顾在所著的《太极拳研究》一书中说:

“考宋书铭所练太极拳,实以杨式为基础,改成三十七个单练的势,任意错连贯,确为‘颇有所发明’托命传自唐许宣平,传之宋远桥,以自神其术。

至于拉扯唐人为远祖,亦为无聊。

所谓精易理的幕客,好弄玄虚,绝非偶然。

”事实上,顾既未见过宋书铭,也不知道宋氏打的是什么拳。

顾的一生,除陈家沟陈氏拳之外,对其他人少有善言,恐怕今后只要有太极拳留传,批评顾氏就不会停止。

现在经历过宋书铭时期的前辈太极拳家均已谢世,直接了解这段史实的人已不存在,作者作为宋氏太极功的传人,把宋氏太极功的拳理、拳法公之于世,是完全必要的,使人们明白宋氏太极功不同于其他流派太极拳,有自己的传承系统,有独特的拳架,有自己的拳理,有独特的技击应用方法,总之是可以操作的独立拳法。

我首先谈一下,为什么我要来披露宋氏太极功(拳)。

我九岁(1940年)开始习武,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同年拜我国著名太极拳家吴图南先生为师学习太极拳。

图南先生师从吴鉴泉先生学习太极拳,人们推崇曰“吴氏太极拳”。

图南先生追随鉴泉公直到1937年抗战军兴,图南先生辗转撤退到西北大后方,师徒失散,鉴泉公歼于1942年。

鉴泉先生承父(全佑)学,后拜宋书铭先生为师学习宋氏太极功,深得奥妙。

宋书铭曾为袁世凯的幕宾,是许禹先生的好友。

袁世凯在1912年到1916年执政。

许禹生于1914年创办北平体育研究社,聘请的教员有纪子修、杨梦祥(少侯)、吴鉴泉、刘恩绶、刘彩臣等人。

许禹先生和宋书铭交往是在1914年到1921年这段时间。

研究教社员都是当时京师太极拳巨子,然而纪子修、吴鉴泉、刘恩绶、刘彩臣(凤山)往访宋书铭,与之推手,皆莫能自持。

后除纪子修外,吴鉴泉、刘恩绶、刘彩臣均拜宋书铭为师。

如此,他们的太极拳就由杨氏改为宋氏。

他们的拳,后来称为“吴氏太极拳”,原因有二:

第一,宋书铭有约,不准他们外传;第二,他们都是全佑的弟子。

作者是吴图南先生的早期弟子。

20世纪50年代,我年少,只知学艺,不问源流,甚至不知我学习的太极拳称吴氏太极拳,只知师爷是吴鉴泉先生,连太师爷是谁我都不知道。

从1983年至1989年图南公逝世这六年间,我预感到先生年事已高,先生之后,一些不为人知之史、之技、之理,将人去艺绝。

我工作之余,到先生寓中,谈天说地,评古论今。

今天,我不可能用数纸文章记录这一切。

况且许多功夫,仅得口授,知之不深,悟之不深,悟之不透,习之不精,亦无可奈何。

下面就宋氏太极功之源流、功理、拳架、古谱诸方面,披露宋氏太极拳,限于篇幅,仅次其要。

(一)源流

宋书铭有《宋氏太极功源流支派论》传世,记述宋氏太极功的源流。

对此,有人持否定态度,认为是宋书铭自己编造的附会之词。

作者为作考证,现仅录原文如下,供有兴趣的人研究。

宋氏太极功源流支派论

所谓后代学者不失其本也。

自余而上溯。

始得太极之功者。

授自唐代于欢子、许宣平。

至余十四代。

有断亦有续者。

许先师系江南徽州府县人。

隐城阳山。

即本府城南紫阳山。

结茅南阳辟谷。

身长七尺六寸。

长至脐。

发长至足。

行及奔马。

每负薪入市贩卖。

独吟曰:

负薪朝出卖,沽酒日西归。

借问家何处,穿云入翠微。

李白访之不遇,题诗望仙桥而归。

所传太极功之拳名三世七。

因三十七势而名之。

又名长拳者。

所云滔滔无闻也。

总名太极拳三十七势。

名目书之于后。

四正四隅云手弯弓射雁挥琵琶进搬栏

簸箕式凤凰展翅鹊起尾单鞭上提手倒撵猴头

搂膝拗步肘下捶转身蹬脚上步栽捶斜飞式

双鞭翻身搬栏玉女穿梭七星八步高探马

单摆连上跨虎九宫布揽雀尾山通背

海底珍珠弹指摆莲转身指点捶双摆莲

金鸡独立泰山生气野马分如峰似闭左右分脚

挂树踢脚推碾二起脚抱虎推山十字摆莲

此通共四十二手。

四正四隅,九宫步。

七星八步。

双鞭在外。

因自己多坐用功夫。

其余三十七数。

是先师所传也。

此势应一势练成。

再练一势。

万不可心急齐用。

三十七势。

亦无论何势先。

何势后。

只要一一将势用成。

自然三十七势皆化为相继不断也。

故谓之长拳。

脚踩五行。

怀藏八卦。

脚之所在。

为中央之土。

八门无步。

以中央为准。

俞氏太极功。

名曰先天拳。

亦名长拳。

得唐李道子所传。

李道子系江南安庆人。

至明时尝居武当山南岩官。

不食火食。

第麦。

故人称曰子李。

又称夫子李。

见人不语他。

惟曰大造化三字。

然既云夫子李系唐时人。

何以知明时之夫子李。

即是唐代之夫子李。

缘余游江南泾县访俞家。

方之俞家先天拳。

亦如余之三十七势。

太极之别名也。

俞家太极功。

系唐时李道子所传。

俞氏代代相承。

每岁必拜李道子之庐。

至宋时尚在也,越代不知李道子所在。

嗣后余俞莲舟游湖广襄阳均州武当山。

见一道人蓬头垢面。

呼俞莲舟曰。

徒再孙焉往。

俞莲舟怒曰。

汝系何人。

无礼如此。

我观汝一掌必死。

道人曰。

徒再孙且看汝出手。

莲舟怒极。

进步连带捶。

单未近身。

道人飞起十余丈。

平空落下。

立无损。

莲舟谓道人曰。

汝总用过功夫。

不然能敌我者鲜矣。

道人曰。

汝与俞清慧俞一诚相识否。

莲舟悚然曰。

此皆余上祖之名也。

急跪曰。

原来是我之师祖。

李道子曰。

我在此数十寒暑。

未曾开口。

汝今遇我诚大造化哉。

汝来吾再以功夫授汝。

自此莲舟不但无敌。

并得全体大用矣。

莲舟与余常与张松溪、张翠山、殷利亨、莫谷声相往还。

后余七人再往武当山拜李祖师未遇,于太和山玉虚宫见玉虚子张三丰。

三丰盖张松溪、张翠山师也。

洪武初即在此山修炼。

余七人在山拜求请益者月余而归。

松溪翠山拳名十三势。

亦太极功之别名也。

李道子所传莲舟口诀曰。

无形无相全身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

虎吼猿鸣泉清河静翻江播海尽性立命

作者提供的是宋书铭之后,吴鉴泉等人拜宋为师的历史资料。

1.许禹生著《太极拳式图解》(1921年版)记载:

“有宋书铭者,自运远桥后,久客项城(指袁世凯,袁系柯南项城人)幕精易理,善太极拳术,颇有所发明。

与余素善,日夕过从,狭隘非鲜。

本社教员纪子修.吴鉴泉.刘恩绶.刘彩臣等,多受业焉。

(吴为全佑子,纪常与凌君为友)”

注:

凌君即凌山,同输载有:

当露禅先生充营教师时,得其传者三人,万春、凌山、全佑是也。

一劲刚、一喜发人、一善柔化,或谓三人各得先生之一体,有筋骨皮之分。

旋从先生命,均拜班侯先生之门,称弟子云。

’’

2.许禹生弟子王新午著《太极拳法阐宗》(1927年版)云:

清末遗老宋氏书铭,精研易理,善太极拳,自言为宋远桥十七世孙,其拳法名三世七,又名长拳,与十三式太极拳大同小异,唯其拳法注重单式练习,推手则相同。

宋参幕项城,时年已七十,名家纪子修、吴鉴泉、许禹生、刘恩绶、姜殿臣诸教室,与宋推手,皆随其所指而跌,奔腾其腕下莫能自持,其最妙者,宋氏一举手,辄顺其腕与肩掷出皆寻丈以外,于是纪与吴、许、刘诸师皆叩头称弟子,从学于宋。

时纪师年逾古稀,寿与宋相若而愿为弟子,宋与纪师约秘不传人,纪师曰:

‘余习技,即以传人,若秘之,宁勿学耳。

’于以见宋之技精,与纪师之而好学与坦率也。

《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及其支派论》为宋远桥所手记,其论太极拳原理备极详细,并可信证太极十三式确为张三丰所传。

宋氏家传本于民初乱世,前辈多抄存者,宋氏在清季为词林巨子,所著内功、原道、明理诸篇幅,已播于世,允为杰作。

惜晚年困瘁家居,抱道自娱,积稿盈屋,许公禹生数敦其出,皆不应,继以重金求其稿,亦不许,仅承其口传心授,一鳞半爪耳。

旋居保定作古,遗著不知流落何处?

徒令向往而已。

3.吴志青著《太极正宗》第七章向恺然(二、三十年代著名小说家,笔名平江不肖生,著有当时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后改编拍成连台本默片电影《火烧红莲寺》,当时上海万人空巷,争看此片,不肖亦红极一时)先生练太极拳之经验记载:

“项城当国时,幕中有宋书铭者。

自称谓宋远桥之后人,颇善太极拳术。

其时以拳术著称于北平(即北京——作者识)之吴鉴泉、刘恩绶、刘彩臣、纪子修等,皆请授业。

究其技之造诣至何等,不知也。

宋约学后不得转授他人。

时纪子修已年逾六十,谓宋曰:

某因练拳者,一代不如一代。

虽学者不能下苦工夫,然教者不开诚相授,亦为斯技沦胥之一大原因。

故不辞老朽,拜求指教,即为年逾六十,将于泉下教鬼也。

遂都辞出。

4.向恺然《我研究推手的经过》一文(大约在20世纪40年代写的,现存与台湾沈孚瑞先生处,1995年重刊于中国台湾《太极拳》杂志第97期)中记载:

“1929,在北京,从许禹闲先生学习推手。

他的太极拳是从宋书铭学的,是宋远桥的一派,专注意开合,配合呼吸。

每一个动作,都要分析十三势,尤其以中定为十三势之母,一切动作都得由中定出发。

可惜他那时主办北平国术馆兼办北平体育学校,工作太忙,不能和我多说手法,介绍了刘恩绶先生专教我推手。

刘先生也是从宋书铭学过太极拳的。

但他的推法,却跟以上诸位先生不同,忽轻忽重,或长或短,每每使我连、随不得,粘、黏不得。

有时突然上提,我连脚跟都被提起,突然一撤,我便向前扑空。

以上史料足证,吴鉴泉先生确实拜宋书铭为师,学习宋氏太极功之精髓。

此外,吴式太极拳的主要传人刘恩绶、刘彩臣也拜宋氏为师,学习宋氏太极功。

至今,能见到的史料,宋氏除吴鉴泉等人之外,未再传授宋氏太极功给他人。

(二)拳架

由于历史上的曲折,宋氏太极功之原貌今已不可得,我们所能见到的拳架有三个样版:

吴图南拳架,见吴图南著《科学化的国术太极拳》(1931年版);李先五(刘彩臣的弟子)拳架,见李先五著《太极拳》(1933年版);王新午拳架,见王新午著《太极拳法阐宗》(1927年版)。

现在根据吴南图拳架,笔者披露宋氏太极拳(功)特点,我们以杨式太极拳为参照系比较如下:

1.导引术

宋氏太极功原本功法,是引导术。

以“搂膝拗步”一势为例,宋氏太极拳意在手指尖,伸臂以指尖引导,曰:

“端引”。

杨式太极拳意在掌缘,臂从后向前推。

而宋氏则由前向后拉,一推一拉,完全相反。

2.伸臂、立腕、凸掌、舒指

仍以“搂膝拗步”为例,宋氏要求右臂伸直,立腕,凸掌心五指自然向上伸展。

这都是杨式太极拳之大忌。

杨式太极拳认为:

手臂直则僵,立腕使气血流行受阻,掌心凸则紧张。

我们认为这些指责是没有根据的,古代许多吐纳导引术都是这样练习的,例如最著名的“华佗五禽戏”。

这样练习的实质是拉伸到极限,宋氏太极功练习松弹劲和粘黏劲所必需的方法。

3.手向前伸,肩向后拉

拳架,所有向前伸臂动作,无论伸单臂或双臂,如搂膝拗步、搬揽捶、双峰贯耳、高探马、倒撵猴等,每个定势都要求“手向前伸,见向后拉”。

这个要求是意念,内动外不动,外形不动。

久而久之,松弹力自出。

4.拉开关节

拉开关节有“横、斜、侧、竖”之分。

“横”,如“单鞭”一势,马步两臂平举,两臂伸直,两胸合背,从一臂经胸到另一臂,完全拉直,通开。

“斜”,“如封似闭”一势之过渡,身向前斜,头、劲、脊、腰、臀、后足成一斜直线,把全身关节拉开。

“侧”,如“斜飞”势,侧身,一臂高另一臂低,两肩拉开,不许相错。

“竖”,如“手挥琵琶”一势,两脚并拢,全身直立,手向头顶上举,头向上顶,把颈椎、脊椎拉开。

拉开才会“节节贯串”,拉不开只会节节压迫。

这种练法有极好的健身效果和健美效果。

5.松腰

“活泼于腰”,腰不能承重,不能使力,行拳走架势过招必须松腰。

6.弓步倒三七开

与杨式太极拳相反,弓步时前脚承重占三成,后脚承重占七成。

杨式弓步正三七步,前脚承重占七成,后脚承重占三成。

倒三七有什么好处?

倒三七步比正三七步稳定得多。

若不相信,姑且试之,自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