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印度特有的社会流动模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68769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印度特有的社会流动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印度特有的社会流动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印度特有的社会流动模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印度特有的社会流动模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印度特有的社会流动模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印度特有的社会流动模式.docx

《论印度特有的社会流动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印度特有的社会流动模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印度特有的社会流动模式.docx

论印度特有的社会流动模式

论印度特有的社会流动模式——“梵化”

曾琰

2012-11-1815:

21:

01  来源:

《南亚研究季刊》(成都)2004年03期第110~115页

  【作者简介】曾琰,四川大学社会学硕士生。

(邮编610064)

  【内容提要】本文从对种姓制度等级特性和身份社会意义的分析入手,揭示出种姓制度对印度人社会身份的影响,并针对低种姓如何改善种姓身份的疑问,对印度社会中存在的“梵化”——社会流动模式的实现过程,流动特点和社会功能进行探讨。

  【关键词】种姓制度/种姓身份/梵化/社会流动

  

  印度的种姓制度已经存在了3000多年,它是以印度教为依存载体,“纯洁—污秽”观念为核心价值概念的人类等级制度,在印度社会里,这一全世界历史最悠久,等级最森严的社会等级制度对印度社会的影响就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

就其本质而言,种姓制度是统治阶级实施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工具,这个等级制度曾被马克思称为“印度进步和强盛道路上的基本障碍”,(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卷二,人民出版社,1972,第73页。

)但从古至今,不论是莫卧儿帝国的穆斯林军事力量,还是英国近200年的殖民,甚至在圣雄甘地的伟大号召力下,都不能使它土崩瓦解。

那么,在种姓制度这种钢性的社会等级制度下,低种姓的印度人能否通过某种途径来改善先天赋予的种姓身份而达到提高社会身份的目的呢?

本文通过对印度社会独特的“梵化”社会流动进行分析,来探讨印度低种姓群体社会身份改善的途径。

  一、种姓制度对印度人社会身份的影响

  

(一)种姓制度的等级特性

  种姓制度的起源,在时间上可追溯到公元前20世纪—10世纪,那个时期,古印度哈巴拉文明已日趋没落,从中欧入侵的雅利安人征服了古印度的土著居民,从此揭开了印度大陆上的雅利安文明史的序幕、随后,雅利安人为了巩固其在印度土地上的统治地位,创造了“血统决定论”的“瓦尔纳等级制度”,在印度“吠陀教”(即“印度教”的前身)的“吠陀经”经典文献中可以查到,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个等级的雏形已有所记载,到了吠陀后期(即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700年),首陀罗等级出现,就形成了四个高低等级组成的瓦尔纳制度,后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最终形成种姓繁多,等级划分精密的种姓制度,在印度教对种姓制度的解释中,种姓的高低是按照出身是否沌洁而决定的,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三个种姓出身被认为是纯洁的,被称之为“再生种姓”;首陀罗种姓被认为是不洁的种姓;而在种姓等级之外的“贱民”,被认为是“污秽的”,也是最受社会歧视的弱势群体。

  种姓制度作为一种等级制度,它最主要的特征是:

“一、不同的种姓拥有不同的世袭不变的职业,并且相应的保持有严格的界限;二、严格的内婚制度;三、在共餐,居住、社会交往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四、在法律上对各种姓有不平等的惩罚。

”(注:

邱永辉,《现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四川人民出版社,第19页。

)由此可知,种姓制度通过对种姓制定劳动分工和职业世袭,切断了低种姓通过职业变更而获得经济改善的途径;实施严格的内婚制度,消除了低种姓通过婚姻向上流社会迁移的可能性;再加上对各种姓居住、饮食等生活方式各方面的禁忌和法律约束,最终形成一道坚固的“社会屏蔽”(socialclosure),在理论上把低种姓群体向社会上层流动的可能性给剥夺了,正如印度人常说的:

“一个人出生在一个种姓里,最终就会死在同一个种姓里。

”(注:

A.R.Gupta,CasteHierarchyandSocialChange,NewDelhi,p.99)

  

(二)种姓身份的社会重要性

  在社会学研究中,身份类型主要被分为两类:

“一种被称之为自致身份(achievedstatus),即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作为个人努力与否的结果而获得的身份,这种身份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的;另一种是先赋身份(ascribedstatus),即某人所拥有的,被指定的,并且通常不能被改变的社会身份。

”(注:

[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李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96页。

)大多研究印度社会的学者认同的结论是:

印度社会中的个体都拥有两种身份,即仪式身份(ritualstatus)和世俗身份(secularstatus)。

仪式身份,即宗教意义上的身份,换言之就是种姓身份,它是每个印度教徒与生俱来的,是根据出身血统的纯洁与否,由种姓制度赋予的身份,是一种典型的先赋身份;而世俗身份则属于自致身份,是通过个人后天努力所获得社会身份,与其它西方社会中的社会身份无大大区别。

  那么,仪式身份和世俗身份对印度人来说,哪一个更具有社会重要意义呢?

首先,在印度这个宗教国度中,绝大多数国民是印度教徒,在这个虔信印度教“达摩”和“轮回”思想的国度里,印度教的一切正是通过种姓制度得到了最好的落实,比如业报轮回学说和宗教义务观,表现在种姓制度上就是,这种制度让人相信低种姓受奴役是前世作恶的结果,只有充分完成种姓义务,来世才能变成高种姓”,(注:

邱永辉,《现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四川人民出版社,第21页。

)因此,为了忠于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来世获得高种姓身份,所有人都必须遵循印度教义和按照种姓制度来规范自己的生活;其次,正因为种姓身份是一种先赋身份,且在理论上是不能靠后天努力再一次获得或更改的,从而更显示出它的权威性和珍贵性;最后,高种姓身份出身的印度人更易获得更多、更好的社会资源,自古以来,高种姓身份和高世俗身份之间一直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关系,高种姓人群更易成为社会统治阶级成员和社会精英分子,可以享有极大的社会行政权力和富裕的物质、精神生活。

因此,不难看出,种姓身份是更具有重要社会意义的身份。

  (三)种姓制度限制社会身份提高

  社会学理论认为,社会身份是指“个人在某一群体或社会中某一确定的社会位置。

”(注:

[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M].李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96页。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所谓“身份”是在社会声望方面可以有效地得到的肯定和否定的特权,它建立在如下一种或数种因素之上:

(1)生活方式;

(2)正式的教育过程,(包括经验性或理性训练和相应生活方式获得);(3)因出身或因职业而获得的声望。

”(注:

DavidB.Grusky,SocialStratficatton,WestviewPress。

第125页。

)从印度社会现实生活来看,种姓制度可以说是建立在上述基础上的一套由印度教义,印度教法典所规范认可的身份制度体系。

种姓制度作为一个封闭的社会身份等级制度,其所造成的各种姓的不平等社会身份是显而易见的,并且印度人社会地位的可改善性在很大程度上也被种姓制度所制约。

首先,印度教经典赋予了各种姓不同的出身声望:

在印度教经典《梨俱吠陀.愿心篇》中,《普鲁沙赞歌》就展示了四种姓形成的神圣起源:

  “当众神分割普鲁沙时,

  他们把他分成多少份呢?

  他的嘴是什么?

  他的胳臂是什么?

  他的大腿和脚又是什么呢?

  婆罗门是他的嘴,

  他的胳臂成了罗吉尼亚,

  他的大腿变成吠舍,

  他的脚则变成首陀罗。

”(注:

《梨俱吠陀》,第10卷第90节。

  正是按照巨人身体部位的功能和高贵程度不同,将各种姓的社会职能和优劣固定下来,婆罗门用嘴来传诵经典,罗吉尼亚(即刹帝利)手执武器保护本族,吠舍四处奔波从事经商,首陀罗处于社会最底层,支撑着整个社会,由此不同的种姓就拥有了不平等的出身声望;其次,种姓制度决定于各种姓群体的生活方式。

正如在前面种姓制度特征中所提到的,种姓制度决定了各种姓的职业世袭和劳动分工,内婚和居住饮食,为不同种姓塑造了截然不同的生活模式,并剥夺了各种姓群体改变生活方式的权利;最后,种姓制度决定了各种姓的受教育程度:

按照种姓制度所规定的“纯洁与污秽”的标准。

只有“再生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有资格受到最基本的教育,在传统社会里,所有的学校也只接受这些所谓“再生”种姓,虽然独立后的印度在教育方面制定了教育机会平等的政策,但低种姓的教育情况仍然十分恶劣,处于现代教育的边缘地带。

  由以上对种姓制度的分析可知,出身在低种姓的印度人不但在出身声望上被种姓制度不可抗拒地打上劣等的烙印,并且其生活方式改善和受教育机会也被种姓制度所垄断,在理论上造成了印度社会向上流动途径的断裂。

但是,不断改善自我生存环境和提升个人社会地位是每个社会人的天性,印度这个宗教社会也不会例外,因此,印度社会中就一直存在着一种独特的社会流动模式一“梵化”。

  二、梵化(Sanskritisation)

  梵化,原义是指用梵文梵语表达,而不用俗语或地方语言表达,周为梵文是具有严格语法的正统标准语言,使用梵文就意味着向正统看齐,最后也就引申为遵守吠陀正统,服从婆罗门的精神指导,而且在行为举止上向婆罗门看齐的意思。

在社会流动研究中,“梵化”可以表述为:

“指低种姓遵循高种姓特别是婆罗门的生活习俗、宗教仪式和人生信仰,采取高种姓特别是婆罗门的生活方式的过程。

”(注:

邱永辉,《现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四川人民出版社,第122页。

)下面就“梵化”的实现过程、特征和社会功能三个方面对这一社会流动模式进行分析。

  

(一)“梵化”的实现过程

  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从理论上杜绝了一切种姓变更的可能性,但在印度现实社会中,印度社会的种姓和亚种姓的数量极其繁多,“一个语言地区大约有200个种姓和2000多个亚种姓。

有人估计,全印度共有种姓和亚种姓一万个”,(注:

邱永辉,《现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四川人民出版社,第33页。

)因此,在印度社会,实际上只有极少数最高种姓和最低种姓能得以公认,而大多数种姓群体的种姓身份则处于不确定状态,正是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就出现并长期存在着种姓变更的可能性,“梵化”正是利用这一契机,给予低种姓在种姓等级的阶梯上向上攀爬的机会。

“一个种姓的等级地位,往往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仪式方面、经济方面和政治方面。

”(注:

邱永辉,《现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四川人民出版社,第123页。

)对各种姓来说,通常三个方面的地位高低是一致的,高种姓的人一般情况下就会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占有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而低种姓在三个方面都会处于劣势。

但有时,三个方面的地位也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低种姓可以通过某些非常规的方式诸如财富积累、宗教运动、“顺婚”(即高种姓的男子可以娶比他们低的种姓的女子为妻)等等,提升自己种姓的经济地位或政治地位,与传统社会相比较,在英殖民时期和印度独立以后,低种姓对较高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的获得机会可以说是越来越多了,而在他们获得较好的经济和政治基础后,他们往往就会实施“梵化”过程,来提高自己的仪式地位。

  “梵化”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变化:

1、职业的变化:

种姓制度规定了职业的“洁净”与否,“凡研究和传授宗教经典、作宗教仪式,以及从事其他‘洁净’职业者,地位就高;凡从事所谓残害动、植物生命的职业者,如渔人、猎人、屠夫、榨油等,以及从事接触污秽东西的职业者,如理发、接生、洗衣、看守火化场、搬运死牛等,地位则低”,(注:

邱永辉,《现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四川人民出版社,第19页。

)因此,进行“梵化”的低种姓就必须变更自己原来所从事“不洁的职业”,改而从事“洁净的职业”。

2、饮食习惯的变化:

种姓制度规定,“不同的种姓有不同的食物。

不可混吃,高种姓吃素,包括牛奶、奶制品、米、多种水果蔬菜,即所谓‘洁净食品’,低种姓吃荤,如肉、鱼、蛋、洋葱、辣椒等‘不洁食品’”(注:

邱永辉,《现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四川人民出版社,第20页。

)因此进行“梵化”的低种姓就必须丢弃以前吃荤的饮食习惯,像高种姓那样成为素食者。

3、其它生活习俗的变化。

抛弃掉一切低种姓的生活习俗,而接受一切高种姓的生活习俗,“例如低种姓是允许寡妇再嫁、杀牲祭神的,为了“梵化”成高种姓,就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