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下册期中考语文试题I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6839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0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下册期中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下册期中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下册期中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下册期中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下册期中考语文试题I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下册期中考语文试题I卷.docx

《人教版下册期中考语文试题I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下册期中考语文试题I卷.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下册期中考语文试题I卷.docx

人教版下册期中考语文试题I卷

2020年人教版下册期中考语文试题(I)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句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A.听到敲门声,我和妈妈不约而同地跑去开门。

准是爸爸出差回来了,可开门一看,是查水表的王叔叔。

B.学习成绩的提高得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想一口吃成胖子,那是不切实际的。

C.目前,一些厂商在广告上弄虚作假,对自己的产品大肆渲染,以此误导群众,骗取不义之财,这也是一种违法行为。

D.日本帝国主义者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具匠心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小学课本,掩盖战争罪行。

二、字词书写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阅读,能让我们不忘初心,守一方(jìng)⑴___土而存在;悦读,能拂拭我们的心尘,让我们静享清风朗月相伴的(qiè)⑵___意生活;越读,能让我们在跨时空邂逅⑶___(A.hòu B.gòu)古今圣贤时,汲(4)____(A.xīB.jí)取前行的智慧与力量。

三、现代文阅读

《芦花荡》节选

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

还是有一篙没一篙地撑着船,剥着莲蓬。

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

小船离鬼子还有一箭之地,好像老头子才看出洗澡的是鬼子,只一篙,小船溜溜转了一个圆圈,又回去了。

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皇失措,船却走不动,鬼子紧紧追上了他。

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

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鬼子们追上来,看看就扒上了船。

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

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一个鬼子尖叫了一声,就蹲到水里去。

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是一只锋利的钩子穿透了他的大腿。

别的鬼子吃惊地往四下里一散,每个人的腿肚子也就挂上了钩。

他们挣扎着,想摆脱那毒蛇一样的钩子。

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有的两个,有的三个。

鬼子们痛得鬼叫,可是再也不敢动弹了。

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的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

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

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3.用一句话概括上文的故事情节。

4.“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

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

5.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6.这几段文字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

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

7.“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划横线词“找”用得妙,为什么?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草帽面

①甘城的这个夏天,硬是热的古怪!

②这个古怪的夏天,也出了一件xīqí事:

在甘城小学旁的一个小巷内,有了一个卖热面的,也就是普通的葱花肉丝面,可人人都说硬是吃出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老面的香味儿!

每天晚上到了凌晨两三点了还有很多人坐在那里,吃的吃,等的等,不时有一些人来了,看了看前面那些等待的人,便习以为常的找个地儿,站的站,坐的坐,边等边聊起天来。

这成了小城夏晚的一景。

③这个推着板车卖汤面的小摊主,每天都是晚上十点准时来到这个小巷,板车蓬架上挂着一个用毛笔字写的几个黑字:

草帽面。

小摊主的头上,也时时戴着一顶草帽,生意再好,也没取下来过,一直到收摊儿。

④不知不觉,巷边小摊排长队等面,在这个夏天已成为一种时尚,那些在酒馆茶馆吃多了喝腻了的客官们往往会相约一句:

“走,吃碗草帽面去!

”师傅很奇怪,任你长队排到多少人,他还是不紧不慢,不吭不哼,一碗一碗仔细配料,他的面条不是超市里买的那种,而是那种加工的碱水面,一天就准备那么多面,卖完后,就轻轻说了一句:

“面没了!

”后面的人一听说面没了,只是各自散开,毫无怨言。

只等第二个晚上来早一点便可吃到了。

草帽面好吃!

香!

比大闸蟹还香!

且要去得早!

草帽面出名了!

⑤小巷有一个摆摊烤羊肉串儿的,看着草帽面生意火爆,很是羡慕,打听后得知草帽面摊主是个复员军人,曾在部队炊事班做过几年,厨艺不错。

于是悄悄观察了好几天,暗自学艺,不久便也改下起热面生意来,亦美名其曰“草帽面”,并竖了一个广告灯牌做的招牌,让人还未进巷口便可看到大大的几个字。

⑥小巷更热闹了,两家生意都好,烤羊肉串儿的摊主很高兴,做生意的谁不想赚钱,有好门路了就要跟啊!

可时间只过去了两周,烤羊肉串儿的热面生意就差了起来,吃面的人宁愿排队也要等那个老摊摊的热面吃。

烤羊肉串儿的纳闷了,他悄声拉住一个老吃面的人问道:

“为何他的生意硬是比我好,我的面条材料和做法都和他差不多啊!

”那人仔细上下打量了一下他:

“你的头上没戴草帽啊!

”“啥?

这?

都是草帽面,戴与不戴有什么关系呢?

⑦那人望了望那顶“草帽”:

“关系大了!

你知道吗?

那人是个复员军人,曾是部队的炊事班班长,在一次抗洪抢险中差点被洪水冲走,被一块大石头挡住,才保住性命,可头皮却硬生生被揭掉了一块,再也长不出头发了,现在为了贴补家用,才晚上出摊卖面,很多人去吃面,除了他的面好吃,更多的是冲着他头上那顶草帽啊......”

⑧三天后,烤羊肉串儿的老板又出摊了,不过不是热面,而仍是烤羊肉串儿,只是他身后多放了很多小塑料凳儿,很多吃面的人都可在他这儿坐坐,聊聊,渐渐地,羊肉串儿生意也好起来了。

8.根据拼音写汉字。

xīqí___________

9.对第①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交代甘城这个夏天天气热

B.反衬了热面生意火爆的反常

C.表现复员军人卖面的辛苦

D.引出人们凌晨等吃面的情节

10.小说以“草帽面”为线索,情节生动,请在横线内填写恰当的内容。

复员军人的“草帽面”生意火爆→

(1)_____________→羊肉串摊主打探卖“草帽面”生意差的原因→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③与⑤段画线句都写到“草帽面”的招牌,简析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12.细读第⑧段,说说结尾的妙处。

四、文言文阅读

南梁之难

南梁之难①,韩氏请救于齐。

田侯②召大臣而谋曰:

“早救之,孰与晚救之便?

”张丐对曰:

“晚救之韩且折而入于魏,不如早救之。

”田臣思曰:

“不可。

夫韩、魏之兵未弊,而我救之,我代韩而受魏之兵,顾反③听命于韩也。

且夫魏有破韩之志,韩见且亡,必东诉于齐。

我因阴结④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则国可重,利可得,名可尊矣。

”田侯曰:

“善。

”乃阴告韩使者而遣之。

韩自以专有齐国,五战五不胜,东诉于齐,齐因起兵击魏,大破之马陵。

魏破韩弱,韩、魏之君皆朝⑤田侯。

(节选自《战国策·齐一》)

【注释】①南梁之难:

指的是魏国进攻韩国的南梁一事。

②田侯:

齐威王。

③顾反:

反而。

④阴结:

秘密结盟。

⑤朝:

朝见,朝拜。

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田侯召大臣而谋曰(_____)

(2)张丐对曰   (______)

(3)夫韩、魏之兵未弊  (______)

(4)乃阴告韩使者而遣之(______)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且夫魏有破韩之志,韩见且亡,必东诉于齐。

15.用自己的话概括齐威王能使韩魏两国都来朝拜齐国的原因。

五、句子默写

1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2)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峨眉山月歌》)

(4)整诗默写,在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和《夜雨寄北》中任选一首,请先写出题目再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有美堂记①

欧阳修

①嘉祐二年,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梅公,出守于杭。

于其行也,天子宠之以诗。

于是始作有美之堂。

盖取赐诗之首章而名之,以为杭人之荣。

公之甚爱斯堂也,虽去而不忘。

今年自金陵遣人走京师,命予志之。

其请至六七而不倦,予乃为之言曰:

②夫举天下之至美与其乐,有不得兼焉者多矣。

故穷山水登临之美者,必之乎宽闲之野、寂寞之乡,而后得焉。

览人物之盛丽,跨都邑之雄富者,必据乎四达之冲、舟车之会,而后足焉。

盖彼放心于物外,而此娱意于繁华,二者各有适焉。

然其为乐,不得而兼也。

③独钱塘,自五代始时,知尊中国,效臣顺及其亡也。

顿首请命,不烦干戈。

今其民幸富完安乐。

又其俗习工巧。

邑屋华丽,盖十余万家。

环以湖山,左右映带。

而闽商海贾,风帆浪舶,出入于江涛浩渺、烟云杳霭之间,可谓盛矣。

④而临是邦者,必皆朝廷公卿大臣。

若天子之侍从,四方游士为之宾客。

故喜占形胜,治亭榭。

相与极游览之娱。

然其于所取,有得于此者,必有遗于彼。

独所谓有美堂者,山水登临之美,人物邑居之繁,一寓目而尽得之。

盖钱塘兼有天下之美,而斯堂者,又尽得钱塘之美焉。

宜乎公之甚爱而难忘也。

梅公清慎,好学君子也。

视其所好,可以知其人焉。

⑤四年八月丁亥,庐陵欧阳修记。

(注)①有美堂:

现在位于浙江杭县吴山最高处。

17.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共2处)

盖钱塘兼有天下之美

18.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盖取赐诗之首章而名之           

(2)有不得兼焉者多矣

(3)环以湖山                       (4)相与极游览之娱

19.请用现代汉语写出第①段中画线句的意思。

公之甚爱斯堂也,虽去而不忘。

20.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有美堂”得名的由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盖钱塘兼有天下之美”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句回答)。

21.第④段中写其他到钱塘的人寻找好的地方,修筑亭台和水榭,有什么作用?

七、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

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

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

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

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里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

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

想跑,水裹住他的腿。

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

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

雨小了些,祥子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

“先生,避避再走吧!

“快走!

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么回事?

”坐车的跺着脚喊。

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去找个地方避一避。

可是,看看浑身上下都流水,他知道一站住就会哆嗦成一团。

他咬上了牙,蹬着水,不管高低深浅地跑起来。

刚跑出不远,天黑了一阵,紧跟着一亮,雨又迷住他的眼。

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

祥子没说什么,他已经顾不过命来。

雨住一会儿,又下一阵儿,比以前小了许多,祥子一口气跑回了家。

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22.上文选段出自的名著《骆驼祥子》,选段中祥子拉的车是哪来的?

后来这辆车的命运如何?

2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祥子怎样的内心活动?

24.文章最后将哆嗦的祥子比喻成“风雨中的树叶”,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八、综合性学习

25.综合性学习

(1)根据下面两则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