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全册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67841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99 大小:11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全册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初中全册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初中全册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初中全册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初中全册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全册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

《初中全册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全册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9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全册文言文复习资料.docx

初中全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文言文复习资料

语文版初中全册

 

主编李思洋

副主编刘月钟辉(教师)

审读王一琛

 

2010年6月21日

 

三峡

郦道元【北魏】

一、文学常识

1.课文选自《水经注》。

本文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字善长,范阳涿县人。

2.三峡,指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二、原文

  自

(1)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

(2)阙(3)处。

重岩叠嶂(4),隐(5)天蔽日。

自非(6)亭午(7)夜分(8),不见曦(9)月(10)。

  至于夏水襄(11)陵(12),沿(13)溯(14)阻绝(15)。

或(16)王命急宣(17),有时朝(18)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19)乘奔(20)御风,不以(21)疾(22)也。

  春冬之时,则素(23)湍(24)绿潭(25),回清倒影。

绝巘(26)多生怪柏,悬泉(27)瀑布,飞漱(28)其间。

清荣峻茂(29),良(30)多趣味。

每至(31)晴初(32)霜旦(33),林寒涧肃(34),常有高猿(35)长啸,属(36)引(37)凄异,空谷传响(38),哀转久绝(39)。

故(40)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注释

(1)自:

这里是“在”的意思。

(2)略无:

一点没有,完全没有。

(3)阙:

通“缺”,断缺。

(4)嶂:

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5)隐:

遮蔽。

(6)自非:

如果不是。

(7)亭午:

正午。

(8)夜分:

半夜。

(9)曦:

早晨的阳光,这里指太阳。

(10)曦月:

日月。

(11)襄:

冲上,漫上。

(12)陵:

大的土山。

襄陵:

涨上山陵。

(13)沿:

顺流而下。

(14)溯:

逆流而上。

(15)绝:

断绝。

(16)或:

有时。

(17)宣:

宣布,传达。

(18)朝:

早上。

(19)虽:

即使。

(20)奔:

这里指奔驰的快马。

(21)以:

相当于“如此”“这么”。

(22)疾:

快。

(23)素:

白色。

(24)湍:

急流的水。

(25)潭:

深水。

(26)巘(写作“山献”):

山峰。

(27)悬泉:

从山崖流下的像是悬挂着的泉水。

(28)漱:

这里是“冲荡”的意思。

(29)清荣峻茂:

这里指水清、树荣、山峻、草茂。

(30)良:

确实,实在。

(31)至:

到。

(32)初:

刚刚。

(33)晴初霜旦:

天刚放晴的日子或降霜的早晨。

(34)肃:

这里是“寂静”的意思。

(35)高猿:

高处的猿。

(36)属:

连缀,连续。

(37)引:

延长。

属引:

连续不断。

(38)响:

回声。

(39)绝:

断绝,消失。

(40)故:

所以。

四、译文

  在三峡七百里(的沿途)中,峡谷两岸都是山连着山,完全没有断缺的地方。

重重叠叠的山岩和像屏障一样的山峰,遮盖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路都被阻绝了。

如果有君王的命令急于传达,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

这中间相距大约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着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到了春、冬两季时,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松柏,从山崖流下的像是悬挂着的泉水和瀑布,在峰峦间飞速冲荡。

江水清澈,两岸山峰高峻,山上草木茂盛,确实是趣味无穷啊!

  每到天刚放晴的日子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寒冷,山涧显得寂静。

经常有高处的猿猴在长声啼叫,叫声连续不断,声音非常凄凉,空旷的山谷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所以打渔的人唱道:

“巴东三峡的巫峡最长,听到猿猴连续不断的叫声,泪水不禁沾湿了衣裳。

五、字词、句式

1.字音、字形

quē阙zhàng嶂xī曦xiāng襄陵sù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山yǎn献飞sù漱峻茂jiàn涧肃长啸zhǔ属引凄异

2.古今异义词

词语

古义

今义

词语

古义

今义

有时

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古人的下衣

衣服

至于

一个动词“到”和一个介词“于”

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疾病

即使

虽然

3.一词多义

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沿溯阻绝(断绝)

绝巘多生怪柏(极,最)

哀转久绝(断绝,消失)

回清倒影(清波)

清荣峻茂(水清)

4.通假字

①略无阙处:

“阙”通“缺”,短缺。

②哀转久绝:

“转”通“啭”,婉转。

5.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奔:

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②回清倒影。

清:

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③晴初霜旦。

霜:

名词用作动词,将降霜。

④空谷传响。

空谷:

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⑤素湍绿潭。

湍:

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

6.特殊句式

①两岸连山:

省略句,省略定语“三峡”。

②重岩叠嶂:

省略句,省略主语“两岸”。

六、理解性默写

1.写山连绵不断(长)的句子: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写出三峡山高峡深的特点的句子: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从正面写山高峻的句子: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4.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一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5.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6.写水势凶险特点的句子: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7.写水流湍急特点的句子: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8.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9.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10.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2.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3.写三峡景物一般特色的句子是: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七、简答题

1.概括每段段意:

①总写三峡两岸山势的雄伟;②写三峡夏天江水之大,水流之急。

③写三峡春冬的奇丽景色。

④写三峡秋季的凄清景色。

2.概括全文中心:

作者通过描写三峡的雄伟山势和四季景色,表达了对祖国山水的热爱之情。

3.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写三峡之水的?

这样的安排有什么作用?

先写夏水襄陵,再写春冬之时的素湍绿潭和悬泉瀑布,最后写秋天山涧的水枯了。

这是按水势由涨到落的顺序安排的。

先写夏水的凶险、迅疾,可以突出三峡夏水最盛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文章结尾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峡深、连绵不断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

5.本文写春冬之景,用素、绿、清、影四字突出其特点。

写秋季景色,用寒、肃、凄、哀四字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出来。

6.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理由1:

水势迅猛(水流湍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理由2:

落差大——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陋室铭

刘禹锡【唐】

一、文学常识

1.选自《全唐文》。

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

2.铭: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二、原文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3)。

斯(4)是陋室,惟(5)吾(6)德(7)馨(8)。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9)儒(10),往来无白丁(11)。

可以调(12)素(13)琴,阅(14)金经(15)。

无丝竹(16)之乱耳,无案牍(17)之劳(18)形(19)。

║南阳诸葛庐(20),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21):

“何陋之有?

三、注释

(1)陋室:

简陋的屋子。

(2)名:

出名。

(3)灵:

成为灵异。

(4)斯:

这。

(5)惟:

只,只是。

(6)吾:

我,这里指陋室主人。

(7)德:

品德。

(8)馨:

散布得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德馨:

品德高尚。

(9)鸿:

大。

(10)鸿儒:

大儒,学识渊博的人。

(11)白丁:

没有官职的人,平民。

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12)调:

弹奏。

(13)素:

不加装饰的。

调素琴:

弹琴。

(14)阅:

阅览,阅读。

(15)金经:

指佛经。

(16)丝竹:

琴瑟、箫管等乐器。

这里借指奏乐的声音。

(17)案牍:

官府的公文。

(18)劳:

使……劳累。

(19)形:

形体,身体。

劳形:

使身体劳累。

(20)庐:

简陋的小屋子。

(21)云:

说。

四、译文

山不一定高,有了仙人就出名了。

水不一定深,有了龙就灵异了。

这虽是简陋的屋子,只是主人我有美好的品德,(这就不显得简陋了)。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谈笑的是学识渊博的人,往来的人中没有粗俗的人。

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览佛经。

没有嘈杂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诸葛庐和子云亭都很简陋,却因为居住的人有名而受到人们的景仰。

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呢?

五、字词、句式

1.字音、字形

陋室德xīn馨苔痕鸿儒案dú牍诸葛庐shǔ蜀

2.古今异义词

词语

古义

今义

词语

古义

今义

在于,动词

表示某物在某地,介词

弹奏

调动

散布得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芳香

形体,身体

形状

3.词类活用

有仙则名。

名:

名词作动词,出名。

有龙则灵。

灵:

形容词作动词,成为灵异。

惟吾德馨。

馨:

名词活用为动词,这里指(品德)高尚。

苔痕上阶绿。

上:

名词作动词,长上。

绿:

名词作动词,变绿。

草色入帘青。

青:

名词作状语,使……变青。

无丝竹之乱耳。

乱:

形容词作动词,使……扰乱。

无案牍之劳形。

劳:

形容词作动词,使……劳累。

4.一词多义

无丝竹之乱耳(用于主谓之间,不译)

何陋之有(倒装标志,不译)

斯是陋室(判断词,是)

当是时(这个、那个)

往来

往来无白丁(表示交往的人)

其中往来种作(表示来来往往的人)

有仙则名(出名)

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词作动词,说出)

5.文言句式何陋之有:

倒装句,应为“有何陋”。

六、理解性默写

1.文章的主旨句: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陋室不陋”的原因: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隐喻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的句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4.统领全篇的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文中渲染陋室的清幽、雅致的环境的句子(室外环境之优雅):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6.文中比喻交友之妙境的句子(室中人交往之雅):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7.写作者生活清闲、高雅脱俗,表现作者不为琐事萦绕的句子(室中事的情趣之雅):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写出了作者不受世俗、官场的干扰,厌倦世俗生活的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9.文中应用虚实结合手法的句子: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其中,实写的部分是: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虚写的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