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文学复习笔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66137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隋唐文学复习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隋唐文学复习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隋唐文学复习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隋唐文学复习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隋唐文学复习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隋唐文学复习笔记.docx

《隋唐文学复习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隋唐文学复习笔记.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隋唐文学复习笔记.docx

隋唐文学复习笔记

隋唐文学复习笔记

第一章隋唐诗概貌

1.隋代诗歌可以分为文帝、炀帝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诗歌总的倾向是走北朝刚健质朴一路。

主要诗人有卢思道(字子行)、薛道衡(字玄卿)、杨素。

2.薛道衡的边塞诗,境界开阔,气氛悲壮,更能体现北朝诗歌雄浑刚健的本色。

《隋书·本传》评他的诗“词气宏拔,风韵秀上,亦为一时盛作”。

3.隋诗为唐代七言歌行和五七言律诗的发展积累了必要的经验,是从南北朝诗向唐诗过渡的阶段。

4.唐代文学分期:

四唐说,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四唐”分期起源于南宋严羽的《沧浪诗话》,经过元代方回的阐发,奠定于元代杨士弘的《唐音》,完成于明代高棅的《唐诗品汇》。

5.唐初中下层士夫文人普遍要求积极入世,振兴祖国,建功立业。

“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主张诗歌应表现时代的精神性格,走“刚健”、“宏博”、有“骨气”的创作道路,自觉担负起重建诗风的重任。

陈子昂明确提倡以汉魏变齐梁,确立诗歌“风骨”、“风雅”、“兴奇”的传统,以复古为革新,将唐诗创作引向社会人生的正途。

“四杰”和陈子昂注重诗歌的教化功能而相对地忽视诗歌的声律形式,而宫廷诗人则更注意声律形式而相对地忽视内容的升华,这就造成初唐诗歌思想内容和声律形式相对分离的总特点。

6.盛唐的士夫文人普遍能以达观的态度直面人生,形成具有美学深度的时代精神构成了唐诗中“盛唐之音”的精神内核。

以王昌龄、高适、岑参、李颀为代表的盛唐边塞诗人,继承陈子昂重新倡导的“汉魏风骨”的创作传统,多以七言歌行和七言绝句的形式,描写军旅生活、边地风俗民情和塞外风光。

以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为代表的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综合了陶渊明咏写田园和谢灵运、谢朓摹形山水的艺术而出以变化,吸收了张九龄诗歌缘情体物的艺术经验,以田园的情趣领略山水,又以山水的眼光观赏田园,多用五言古诗和五言律、绝形式抒写祖国山河的自然美,兴寄隐以待时和闲适自足的情怀。

李白以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歌讴歌个人的情欲要求和思想性格的自由解放,形成了壮浪纵恣、潇洒不群、豪放飘逸的诗风,成为“盛唐之音”的典型代表。

7.中唐时期,士夫文人针对佛教流行的情况和对“安史之乱”进行了文化反思。

杜甫在进入多事之秋的中唐以后,以其“诗史”开创了诗歌感事写意的表现传统。

“感事”偏重于对客观事象的描述,这使中唐诗歌发生了从主观转向客观、从想象转向实在、从抒情转向叙事的创作转向。

8.晚唐诗歌一改中唐诗歌的感事写意,转向调动审美主体的全部感觉来兴寄心灵不尽的感伤,注重韵味,追求形式的华美,李商隐和温庭筠便是这一创作倾向的代表。

9.唐诗繁荣的原因:

唐诗本身不断发展变革,是唐诗繁荣的直接原因,表现在诗歌思想内容和形式技巧方面的发展变革。

唐代社会经济繁荣是其基本原因。

唐代“以诗赋取士”的科举制度是其间接原因。

唐代的政治较为民主,文禁较为松弛,社会思想文化也较为开放活跃。

唐代的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艺术门类的昌盛,对唐诗的发展产生了间接的影响。

唐代诗人的审美意识对唐诗的繁荣起着主导的催化作用。

10.唐代文人的思想精神普遍包含着三方面内容:

乘运而起,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自觉地继承儒家诗学的“风雅”传统,拯物济世;敢怒敢言,敢于批判黑暗丑恶的现象,敢于抒发理想受阻、个性被压抑的不平之鸣。

第二章初唐诗歌

一、唐初的宫廷诗人

1.唐太宗身边的宫廷诗人,著名的有魏征(字玄成)、王珪(字叔玠)、虞世南(字伯施)。

唐高宗、武则天时期的宫廷诗人:

上官仪、沈佺期、宋之问、元万顷和被称为“文章四友”的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崔融等一大批宫廷诗人。

2.上官仪,字游韶。

“仪工诗,其词绮错婉媚,人多效之,谓为上官体”。

“上官体”的特点主要有三:

一是多写丽景艳情,二是善于缘情体物,抒写敏感细腻的心曲;三是属对精雅。

在唐诗发展史上,上官仪因其诗缺少“骨气”而受到“四杰”、陈子昂等后人的批评,但在诗歌的审美情趣方面,即以精雅的形式技巧来缘情体物,对近体诗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3.沈佺期(字云卿)、宋之问(字延清)、“文章四友”在上官仪之后,继续对律诗的形式加以研练,使得唐代近体诗的体制定型而得到普遍的运用。

4.沈、宋对近体诗体制的完善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严羽《沧浪诗话》说:

“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为西汉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沈、宋律诗”。

5.近体诗的体制到了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的阶段正式完善和定型。

二初唐四杰(王勃,字子安;卢照龄,字升之;骆宾王,字观光)

1.“四杰”诗歌审美取向:

第一,批评“上官体”诗风,提出诗歌创作应有“骨气”,走“刚健”一路;明确地表明恢复“建安风骨”的传统。

第二,继承言志缘情的诗学传统。

第三,注意南北文风的取长补短,自鸣开一代风气的志向。

第四,注意诗文的社会作用。

2.“四杰”开一代风气之先,表现在:

第一,高扬时代精神,抒写拯物济世、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开唐诗“骨气”之先。

第二,“四杰”中,以卢、骆的写景咏物诗韵味深长,开唐诗“兴寄”之先。

第三,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诗都有一股清刚豪健之气,开盛唐刚健诗风。

(杨炯刚健中倾向雄浑,卢照邻刚健中倾向沉郁,骆宾王刚健中倾向坦易。

王勃的诗在刚健中倾向浮华绮靡,带有较浓的六朝习气。

三陈子昂,字伯玉

1.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

一是倡导“汉魏风骨”和“正始之音”来反对齐梁以来“彩丽竞繁”的诗风。

二是把“汉魏风骨”与“兴寄”相联系,明确诗歌抒情言志的本质特征,既抒写社会现实内容又抒发具有时代美学深度的思想感情。

三是把“风雅”与“兴寄”相联系,注重诗歌风雅美刺的教化功能。

四是强调诗歌应该“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

五是主张诗歌能“洗心饰事,发挥幽郁”,具有发幽思、遣郁闷、泄导人情的功能。

2.他提倡“风雅”,在引导诗歌干预社会生活和政治的同时,也把诗歌引入政治教化、讽谏之途。

从总体看,陈子昂的诗显得质朴古奥,缺乏艺术创新。

3.陈子昂在唐诗发展史中的地位:

“陈正字起衰而诗品始正”(沈德潜)

四唐初其他诗人

1.王绩,字无功。

王绩以描写山水田园生活的诗写得最有特色。

其代表作有《秋喜遇王处士》、《野望》。

从山水田园诗的发展史来看,这两首诗上承陶渊明的平淡和二谢的清新趣味,下开王维着意经营情景交融的优美境界的先河。

2.这时期的方外诗人王梵志、寒山、拾得,都是唐代著名的诗僧。

3.刘希夷(字庭芝)和张若虚都是以七言歌行见长。

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友”。

张若虚以《春江花月夜》一诗名世。

4.刘、张二诗都对人的生命和命运进行了美学思考。

如果说,刘诗思考的是人的现实生命和命运本身,写出了时间对生命的穿透和破坏性,那么,张诗思考的是人生的生命情调与宇宙意识的契合相通,抒写一种被宇宙意识升华过的纯洁的爱情。

第三章盛唐诗歌

一张九龄与盛唐前期诗人

1.盛唐前期诗人较著名的有张说(字道济)、贺知章(字季真)、王湾、祖咏,而以张九龄(字子寿)的成就最高。

2.贺知章给盛唐诗人提供两点经验:

一是在对比中把心理时间外化为具体物象,二是倒装的抒情结构。

3.张九龄在使唐诗的品格由初唐时的“正”向盛唐时的“醇”发展中作出了三方面的贡献:

进退随缘,功成身退;倡导恢复诗歌缘情体物的传统;用诗歌自觉地反映盛唐士夫文人的精神风貌。

4.在初唐诗歌发展史上,魏征提出南北文风融合,“四杰”提出“礼义”,陈子昂倡导“汉魏风骨”、“风雅”、“兴寄”,可以看出,这是一步步向儒家“诗言志”和“风雅比兴”的诗歌传统靠拢。

而张九龄提倡恢复《诗》、《骚》“怨刺”、“愁思”的抒情传统,沿着陆机《文赋》、钟嵘《诗品序》所倡导的诗情缘境发的创作道路来写诗,这是对陈子昂及其以前诗论的补充发展和升华。

这样,唐诗由自觉地言志转入了自由地抒情写意的阶段,也就是由“诗品始正”转入“诗品始醇”的阶段。

5.张九龄还继承谢灵运、谢朓山水诗的创作经验,将同时期的山水画家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以形写神的画风运用于山水诗创作。

他还能将同时期的另一位山水画家吴道子大笔挥洒、离形得似的画风运用于山水诗创作,使他的山水诗也能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二、盛唐山水田园诗

(一)孟浩然和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1.王、孟山水田园诗的审美观照方式:

在游动中观照;定点观照;禅观寂照,在游动中观照和定点观照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以“我”观“物”。

王维这类诗以禅宗寂照的方式,把“我”消解于观照的对象之中。

这类“入禅”的诗,有两个特点:

一是诗人的视点失落,二是诗人感情的消亡。

2.王、孟山水田园诗的情景契合方式:

“物”与“我”的关系进入到创作构思阶段,便转化为“景”与“情”的关系。

第二种方式是情直接消解到景物之中,情景不二,浑然一体。

3.王、孟山水田园诗形神会通的艺术(形,在此指自然山水的形貌。

神,一是指自然山水本身的个性;二是指诗人的精神个性和思想感情。

山水田园诗的创作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审美观照阶段,创作主体与审美客体之间构成了“物”与“我”的关系;二是神思的阶段,“物”与“我”的关系转化为“景”与“情”的关系,诗人需要发现和找到景与情的契合点;三是创作实践阶段,“景”与“情”的关系又转化为“形”与“神”的关系。

4.物形与神情之间的矛盾解决的办法是“物色尽而情有余者,晓会通也”。

“会通”,即是“附会”和“变通”。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形神会通的艺术主要表现为“离形得似”,一是“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意思是说诗人如果能超然物外,掌握道的中枢);二是“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是说诗人用一种闲逸的心情点染山水景物来营造心平气和、悠游自乐的冲淡意境,不拘泥于物迹,而务得其神,只似神遇,不以迹求)。

5.王维山水田园诗“形”与“神”的“会通”艺术主要表现为形神相生相长,一是形神毕具,相生相长;二是隐迹立形,神与天趣。

这是就王维“以物观物”一类诗而言的。

观物即是观心,诗人的审美情趣与山水物趣完全交融为一体,心迹隐附于物形。

(二)盛唐其他诗人的山水田园诗:

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

三盛唐边塞诗

1.盛唐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艺术地反映了盛唐文人的人格理想和精神气度所包含着的进与退、仕与隐、兼济与独善、外在的功名索取与内在的精神品格之间的对立与互补。

这种对立与互补构成了“盛唐之音”的二重奏,而“盛唐之音”又是盛唐时代精神的美学升华。

2.盛唐边塞诗繁荣的原因:

(1)盛唐强盛的国力和高昂的时代精神激励着一代士夫文人积极投入建功立业的实践

(2)边塞战争的频繁和朝廷对军功的奖励

(3)幕府的建制和边帅招募文士

(4)文人对功名的渴求和对军旅生活的实际感受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

(5)对边塞诗创作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3.唐朝边塞诗的重要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字少伯)、王之涣(字季凌)、崔颢、李颀、王翰等人。

4.高适,字达夫。

他的边塞诗,或述边塞见闻,或写功名志向,或抒不遇感慨,或发对边事的议论,或寄托通过战争手段换取和平的理想。

高适的送别诗也写得浑厚豪逸,如《送李侍卿赴安西》。

高适的诗从总体看来,或悲壮、或流丽、或苍莽浑厚,均有一股豪逸之气贯穿其中,与盛唐时代精神的旋律一起荡漾。

5.岑参的边塞诗洋溢着英雄的豪气,善于描写边地风俗,多以大胆的夸张和浓烈的渲染来描绘边塞奇异的风光。

杜甫在《渼陂行》诗中指出:

“岑参兄弟皆好奇。

”“好奇”,首先是指岑参有好奇的性格,凡是奇事、奇闻、奇景,他都尽收笔底,形成壮美雄奇的特色。

6.王昌龄的诗歌比较集中地抒写边塞诗人保家卫国的豪情、乡思离愁和妇女的宫怨、闺怨。

他擅长五言古诗和五言、七言绝句,尤以七绝成就最高。

王昌龄的宫词如《殿前曲》、《春宫曲》、《西宫怨曲》、《西宫秋怨》也写得很好,而以《长信秋词五首》中的第三首尤妙。

7.王昌龄的七绝善于抓住情景神会刹那间的灵感进行精巧的构思,艺术地进行高度的概括,把物理时空转化为心理时空,形成兴象玲珑的多重意境;章法上讲究起、承、转、合,自然流畅又含蓄深远。

第四章李白

一、李白的生平

1.23岁以前在蜀中生活阶段(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