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工程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64370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29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轨道工程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轨道工程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轨道工程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轨道工程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轨道工程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轨道工程作业指导书.docx

《轨道工程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轨道工程作业指导书.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轨道工程作业指导书.docx

轨道工程作业指导书

轨道工程作业指导书

1.铺轨施工技术安全规则

1.1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ZNTJ-15标段轨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要求。

1.2总则

1、轨道施工前,应根据施工方法、施工条件和施工机具等实际情况,按照本规则要求,制订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

2、轨道工程宜采用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施工。

所用各种机具设备应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3、各种轨道器材均应符合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有关技术规定。

特定的轨道器材应按设计规定的要求办理。

4、轨道施工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时,除按本规则要求执行外,还应制订单项的安全操作细则。

5、轨道施工现场应禁止非施工人员和外部车辆通行。

施工单位应在各通道口设置禁止通行的标志,必要时应派人看守。

6、工间休息时,应将料具妥善放置在工程行车线限界以外。

施工人员严禁在轨道上、明桥上、易坍塌处等地方坐卧休息。

7、施工人员上下班时,严禁在已开通的新线上行走。

8、施工人员在任何情况下严禁扒乘列车。

9、轨道施工现场必须设有施工负责人后方能施工。

10、轨道工程施工中的安全工作除应按本规则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和铁道部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1、凡参加轨道施工的人员必须熟悉本规则,并在施工中严格贯彻执行。

1.3轨料的堆放、装卸和搬运

1.3.1一般规定

1、轨料的堆放、装卸和搬运宜采用机械化或半机械化。

当用人工时,应组织足够的劳力,选用适当的工具,由专人统一指挥进行。

2、轨料应按制定的场地分类堆放,堆码稳固,不得压伤轨料和侵入限界。

3、轨料装车不得超限、超载和偏载,并应捆绑牢固。

料车运行中发现装载不良,必须立即停车整理加固。

未经整理加固,严禁继续运行。

4、轨料装卸作业现场应保持整洁,道路通畅,夜间装卸应有照明。

5、轨料堆放、装卸和搬运时,施工人员应按劳动保护有关规定穿戴防护用品。

6、轨料卸车时,施工人员在列车未停稳前,不得打开车门及做其它影响安全的准备工作,开车门时,车上人员应离开车门附近,车下人员不得站在车门下面。

7、随车装卸人员应乘坐在单独载人,四周有栏杆的平板车或轨道车内。

车未停稳,严禁上下。

8、车辆行走时,严禁装卸轨料。

9、装运超限轨料应按铁道部现行的《铁路超限货物运输规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1.3.2轨料堆放

1、钢轨采用立放或扣放堆码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基层及各层之间支垫平稳;

⑵向上每层收台尺寸不宜小于一个轨底宽度;

⑶扣放不宜超过6层,如场地限制需加高堆码时,应加强支垫;

⑷在行车线两侧堆码时,应有临时支挡和捆绑措施。

2、预应力混凝土枕堆码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枕垛与所装卸的轨道基本垂直;

⑵堆码高度不宜超过14层,上下保持同位;

⑶每层间在承轨槽处用小木方等支垫,支垫物顶面高出挡肩或螺旋道钉顶面20mm;

⑷地面应找平夯实,支垫稳固,必要时可铺设木枕或用浆砌片石、混凝土等砌筑支垫平台。

1.3.3人工装卸、搬运钢轨、轨枕

1、钢轨装卸、搬运必须使用轨钳、拉轨钩绳、翻轨器和撬棍等工具;严禁直接用手搬运或放在肩上扛运;在装卸、搬运过程中不得抛掷。

2、钢轨翻面应使用翻轨器。

如用撬棍翻面,应由熟练的施工人员操作。

3、采用滑行方法装卸钢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滑行轨安放稳固,坡度适当;

⑵装卸长12.5m钢轨用滑行轨不少于2根,长25m钢轨用滑行轨不少于4根;

⑶拉轨人员行走的道路平整无障碍物,并由专人统一指挥,速度一致;

⑷每次卸下一根钢轨后,及时搬开,以免互相碰撞,弹跳伤人。

4、钢轨抬运应使用牢固的绳索。

抬运时,每人担负的重量不得超过60Kg,并由专人叫号统一指挥,动作一致。

5、抬运钢轨的跳板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坡度不陡于1:

3,两端放置稳妥;

⑵厚度不小于65mm;

⑶宽度不小于400mm;

⑷表面有防滑设备,冬季施工要扫雪除冰、加强防滑设施;

⑸跨度大于4m时,中间加支撑。

5、轨枕卸车,近处不得站人。

车辆如需移动,应事先与车上施工人员取得联系,并检查线路上有无障碍物

1.3.4人工装卸道碴

1、道碴装卸作业时,施工负责人应用音响信号进行指挥。

2、装卸道碴应将车门挂牢,所搭跳板应符合规定。

3、分段卸碴时,车上道碴应左右匀称下卸,防止卸后车辆偏载脱线。

4、装卸道碴时,施工人员不得站、坐于车帮上和两头端板上,严禁站、坐在两车之间。

5、装卸完的道碴列车应将车门关牢,插好插销,清理好轨面和轮缘槽。

所卸道碴其坡脚与轨面水平等高处距钢轨头部作用边不得小于0.81m,堆码稳固,向线路一侧的边坡不得陡于1:

1,双线间堆码高度不得超过轨面300mm。

装道碴时散落的道碴,也应清理达到上述规定。

经施工负责人检查确认符合上述要求后,可将列车拉出装卸道碴地点停车,确认无脱线后,方可开车。

1.3.5单轨车、小平车和轨道车的使用

1、使用单轨车或小平车时,必须按照铁道部现行的《铁路行车线上施工技术安全规则》的有关规定设置防护。

2、单轨车和小平车不得在夜间或降雾、暴风雨雪天气使用。

3、使用单轨车应有专人负责,同时应配有足够的随车人员,以便来车时能及时撤到限界以外。

在双线地段应在外股钢轨行走。

4、使用小平车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必须由经过考试合格、持有使用证、经施工负责人指定的专人负责使用;

⑵配有足够的随车人员,以便来车时能及时将小平车撤到限界以外;

⑶小平车具备制动装置及两个以上的止轮器;

⑷使用负责人随带音响信号、信号旗等;

⑸走行限速5Km/h;

⑹任何时候操作人员不得手离小平车,不得在车前拖拉行走;

⑺数辆小平车同向运行时,两车间距不小于20m;

⑻在陡于6‰的下坡道上,不得运送轨料。

5、单轨车和小平车不得载人。

6、轨道车必须由经过考试合格、持有轨道车驾驶证、经施工负责人指派的人员驾驶。

1.3.6机械装卸、搬运轨料

1、各种装卸、搬运轨料的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操作合格证。

操作时应配有固定吊装指挥人员。

2、各类吊机操作,必须符合各吊机的使用说明和有关起重规定。

严禁违章起吊。

3、吊机吊重应保持垂直起吊,不得斜吊或拖拉。

起、落、旋转均应平稳。

旋转时应有专人拉缆绳,旋转中不得起落扒杆或升降吊重物。

4、起吊作业地点上空遇有高压线时,吊机扒杆顶端与高压线间的安全距离为:

当高压线为10KV时不得小于2m;35KV时不得小于4m。

5、吊机操作地点的地面应坚实平整,起吊前应先试吊,确认安全稳妥后,方可正式操作。

6、任何吊重物上严禁载人,起吊操作范围内不得有人。

7、轨料吊装遇有六级及以上大风时,应停止操作。

8、轨料吊装收工前,吊机的吊具、挂钩等应拴牢,并不得侵入限界。

电动吊机应切断电源。

各类吊机均应制动和锁定。

9、吊机装卸钢轨时,宜使用两台龙门吊机起吊。

如使用一台吊机时,应配有专用扁担。

10工间休息或收工后,吊装的轨料严禁呈悬空状态。

1.3.7轨料散布

1、轨料宜用火车每隔500m卸一次,再用小平车倒运。

2、小平车散布钢轨,应先制动,然后将钢轨卸在路肩上,再由人工抬运就位。

散布时严禁抱轨。

3、抬轨距离不宜大于50m。

4、未上轨前,配件不得放在轨枕上,以免钢轨就位时砸飞配件或翻倒钢轨伤人。

5、配件应散布在轨枕上,不得放在路肩上,以免影响施工人员行走。

6、铺设长25m钢轨混凝土枕轨道时,宜采用小型机具卸车,并采用带有轻便龙门轨的龙门吊机上轨。

7、在桥上散布轨料时,应制定相应的高处作业安全措施。

1.3.8工程列车运输

1、运行工程列车的线路应在铺轨后进行重点整道。

经重点整道后,行车速度不得大于20Km/h,以后随线路质量的提高,可逐步提高行车速度,但最高不宜大于40Km/h。

2、工程列车应减少前推后拉的编组方式。

如遇前推后拉推进运转时,应增加引导人员,速度不得大于15Km/h,司机应加强了望,列车前端车辆应有风动制动装置。

3、工程列车上所装料具,如需在途中先卸一部分,则应在装车时作好妥善安排,使卸后车上剩余料局不致形成偏载。

4、运送散装轨料,应进行临时捆绑。

5、运送跨装轨料,应加强捆绑和支挡。

跨装车辆间的提钩拉杆应绑牢,车钩钩头应加防伸缩夹具,防止轨料窜动。

6、跨装与散装轨料的车辆上严禁载人。

7、工程列车的运输方案,应有施工负责人与实施前向司机、车长和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1.3人工铺设道岔

1、抬运岔枕、道岔部件时,抬运人员双脚应踏在轨枕盒内。

道岔部件就位时,宜使用小型机具。

2、安装滑床板、垫板时,必须使用撬棍等工具进行就位,严禁直接用手调试就位。

3、安装尖轨时,严禁将手脚放在基本轨和尖轨之间。

4、安装轨撑时,不得用手探摸轨撑与钢轨、滑床板、垫板间的空隙。

5、道岔各部尺寸铺钉后应符合铁道部现行的《铁路轨道施工规范》的有关规定,以免发生脱线事故。

6、道岔铺设后,当连接曲线未铺前,在辙叉后面必须加铺一节临时短轨,以免辙叉被机车附件挂上。

7、新铺道岔的尖轨必须钉固加锁,防止搬动。

8、新铺道岔如需临时使用,宜安装带柄标志转辙器,不得用撬棍扳道和采用道钉支顶尖轨的作法。

1.4新建线路整道和维修

1.4.1重点整道

1、新铺线路应及时进行重点整道,以利工程列车等的安全行驶。

2、重点整道主要作业应有:

方正轨枕;拧紧螺栓(或补齐道钉);拨直拨顺线路方向;处理危及行车安全的三角坑等。

3、大、中桥上重点整道前,应安设临时避车台。

4、重点整道的同时,平交道应临时铺垫,并设立临时道口标志。

5、重点整道后,应立即安排巡道人员和道口看守人员。

6、线路经重点整道后,列车运行速度不得大于20Km/h。

1.4.2上碴整道

1、经重点整道后的线路应及时上碴整道

2、上碴宜采用火车运输、人工卸车,或用风动道碴车运卸。

3、上碴应分层进行。

第一次按10~15cm的起道量上碴,第二次再按全部数量上足。

4、每个道碴车应指定一名组长,负责指挥开关车门、卸碴、检查和清道等工作。

5、下列情况不得卸碴:

⑴未到达卸车地点;

⑵未确认卸车信号;

⑶道口、明桥面或影响道岔信号和导管扳动的地段;

⑷夜间和无照明的隧道;

⑸临线来车时;

⑹列车转移走行途中。

6、卸完道碴的列车在下列情况不得开车:

⑴未清理好线路;

⑵车门未关好;

⑶车内余碴偏栽未匀平;

⑷施工负责人未给车长信号,车长不得给司机开车信号。

7、风动道碴车风压不足0.4Mpa(4kg/cm2)时,应用手制动装置配合操作。

8、不得在已卸的碴堆上再卸其它轨料。

9、使用起道机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由受过训练的施工人员操作;

⑵操作人员不兼做其它工作;

⑶操作人员必须人不离机,手不离把;

⑷注意防护信号,随时做好下道准备;

⑸操作时应按规定执行。

10、人工捣固,采用4人一组,站成八字形,在同一根轨枕进行。

4人中应指定一名组长。

各组捣固距离不应少于3根轨枕。

打镐应由组长指挥,齐起齐落,速度均匀,次数适度。

捣固钢轨底道碴时,应采用斜打镐法。

11、机械捣固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操作人员事前经过训练;

⑵制订安全操作细则;

⑶每台捣固机有专人负责;

⑷使用捣固机架作业,应备有起稿摇把,并有紧急下道措施;

⑸捣固机下道,操作人员随机移动;

⑹配属的小车下道后,应稳妥地停放在限界以外,并加防溜措施。

12、拨道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施工人员站在轨枕盒内成斜八字形;

⑵撬棍插入道床深度不小于20cm,与线路纵断面成45°角;

⑶有专人叫号指挥,动作一致,防止滑撬;

⑷变换撬位时,施工人员严禁肩扛撬棍行走。

13、施工人员打紧防爬器时,应骑站在钢轨两侧轨枕上成八字形,防止滑锤伤人。

14、线路上碴整道地段与相邻地段衔接处,应有不小于200倍高差的顺坡长度。

1.4.3线路维修

1、遇有雾、雪、风、雨等恶劣气候,曲线地段,以及有障碍物视线不足8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