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60654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5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历史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历史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历史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历史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docx

《历史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docx

历史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2015年秋学期高三年级课堂检测

历史试题

2015年12月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指出:

“中国自秦以下,传统政治,论位则君最高,论职则百官分治,论权则各有所掌,各自斟酌。

如汉代之选举,唐代以下之考试,皆有职司,其权不操于君”。

在这里,作者认为自秦以下传统政治的特点是(  )

A.皇帝位高而大权独揽B.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C.体现一定的分权原则D.君臣共治皇权削弱

2.下列生产工具(或生产场景),按最早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应是(  )

A.①③④②B.④①②③C.①④③②D.②④①③

3.下列史料能反映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水平的是(  )

A.《周礼》提到的“妇功”B.司母戊大方鼎

C.《农书》中的水排冶铁图D.采用灌钢法制作的兵器

4.思想自由是众多思想家追求的目标。

下列思想家的主张能体现追求思想自由的是(  )

①庄子②商鞅③苏格拉底④马丁·路德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5.解读下图《汉纸出土地点及造纸术传播》,下列结论中较为合理的是(  )

A.在公元4世纪造纸术发明于中国的西北B.造纸术对亚洲的影响超过其他各个大洲

C.造纸术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前提D.造纸术广泛传播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6.黄仁宇说道:

“南京条约和附约里各种苛刻的待遇,满人汉人的官僚都接受。

倒是内中提及今后两方的文书要用平等语气来往,开‘夷人’随意置啄之门,反而使他们不安”。

以上材料主要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国人(  )

A.普遍接受了不平等条约的苛刻待遇B.对“国门洞开”感到非常不安

C.“天朝上国”的思想依然浓厚D.开始传播“师夷长技”的新思潮

7.下列各项中,属于右图所示战争影响的是(  )

A.福州成为通商口岸B.中国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C.列强开始大规模在华输出资本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工具

8.历史学中史料与结论的关系必须严谨,符合逻辑。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李大钊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此发端

B.1956年新中国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C.启蒙运动宣传了资产阶级政治主张——推动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

D.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

9.有历史学家认为,在近代中国“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

这一认识主要基于当时(  )

A.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B.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C.维新思想逐步走向成熟   D.民族共和思想兴盛

10.中国近代一位历史学家曾说:

“孔子是旧中国思想中心。

抓住了孔子,思想之战就成功了。

”以下各项中,能够佐证此观点的是(  )

A.义和团运动B.洋务运动C.维新变法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11.研究英国的崛起,不能忽视其文化的保守性,但也不能不看到其文化的创新性。

下列能为18—19世纪英国文化创新提供证据的是(  )

①工业革命②《权利法案》③责任内阁制④经典力学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2.1817年两广总督蒋攸铦在向清廷报告中对某国的政治制度进行了这样的描述:

“该夷并无国主,止有头人,系部落中公举数人,拈阄轮充,四年一换。

贸易事务,任听个人自行出本经营,亦非头人主持差派。

”他描述的国家,最有可能是(  )

A.英国B.日本C.德国D.美国

13.有学者认为:

“新德意志帝国树立之政治制度,……表面上帝国政治受国民代表之支配,但实际上,则制宪者之设计至巧,将实权保留于上流阶层,而拥戴一个独裁君主。

”该学者认为德意志帝国( 

A.共和派和保皇派势力相当B.政治权力由帝国议会掌控

C.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D.容克贵族占主导,资产阶级次之

14.李贽被称为明代“文艺复兴”的领路人,其思想与欧洲文艺复兴的先驱但丁思想的相似点有(  )

①挑战正统权威②反对神权统治

③提倡个性解放④批判君主专制

A.①②③B.①③C.①②D.②④

15.关于下列两幅图的历史信息叙述完全错误的一组是(  )

①在两极格局的背景下召开②都有亚非拉国家参加

③都奉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精神④都主张反对殖民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⑤中国在会议上都与更多的国家增进了了解,发展了关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

16.“我们此次到北平刚好碰到这个划时代的会议召开……民族资产阶级这次不仅参加了人民政协,而且能够讲它所要讲的话……我们今后应当在工人阶级领导下密切合作,努力恢复和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并从而改造民族资产阶级本身。

”材料中的这次“会议”(  )

A.讨论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B.确定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C.决定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D.宣告人民政协不再代行全国人大的职权

17.1953年1月13日,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宪法起草委员会。

宪法起草委员会由32人组成,除中共外,民革、民盟、民建各2位,其余民主党派及人民团体各1位。

这一举措(  )

A.初步确立多党合作制度B.建立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C.体现了民主协商的精神D.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略

18.1949年,毛泽东强调,“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1957年,毛泽东又宣布,“从国与国的关系方面来讲,应该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这是正确的”。

据此说明新中国的外交政策(  )

A.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B.有革命思维的惯性特征

C.因实际的需要而随意改变D.意识形态大于国家利益

19.某文件宣称:

“近世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

于此有当知者,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与所谓‘天赋人权’者殊科,而唯求所以适合于现在中国革命之需要。

”该文件的发表推动了(  )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20.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

体现该风格的作品是(  )

A.雨果的《巴黎圣母院》B.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C.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D.萧伯纳的《苹果车》

二、非选择题:

本大题共5题,满分60分,包括必做题21-23和选做题24-25两部分。

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15+14+11+10+10=60分

21.(15分)阅读材料:

材料一厄内斯特·梅在1984年的一篇论文中说:

二次大战后,美苏两国注定会成为对手……1945年以后两国关系不可能出现任何缓解……传统、观念、感情、习俗各方面都刺激着敌对状态的出现,两国均没有足够力量避免这种冲突。

——艾伦·布林克利《美国史》

材料二到五十年代中期,美苏经过实施一系列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敌对政策和措施,终于酿成拥有不同的政治制度、经济体系、军事组织和地缘政治版图的两大集团的全面对峙,两极格局最终形成并相对固定下来。

——牛军《冷战的起源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冷战并非只是美苏之间的对抗;而是由形形色色的冲突对抗组成的,至少有四个:

工业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世界的商业中心与提供市场与原料国家之间的冲突对抗;……但由于苏联分裂成许多独立的小国所产生的民族与经济问题仍给世界安全带来威胁,因此冷战仍在继续。

——沃尔特·拉菲博尔《冷战结束了吗?

材料四二十一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

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

——程广中汪徐和《两霸争雄:

美苏冷战后及后冷战时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为什么说美苏注定会成为对手?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是怎样对待对手的。

(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二次大战后到五十年代中期,国际格局发生了怎样的演变?

六七十年代,又有什么新变化?

(4分)

(3)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

材料三的作者为什么说冷战仍在继续?

据材料四,分析个别大国还能在世界上建立霸权吗?

请说明理由。

(5分)

(4)综合上述材料,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给予我们怎样的启示?

(2分)

22.(14分)近代中国工业化不是对西方生产方式的原样移植,存在着一条立足本土、工农结合、土洋结合进而现代化的道路。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真正成为中国工业化推动者的是清政府,它以洋务派为代表。

他们无论是办军事工业,还是民用工业,其主导产业为钢铁、矿产、铁路……即当时所谓的“机器矿路”。

这是符合工业发展本身规律的,这些产业部门亦能对整个国民经济产生影响。

……此外,甲午战争前,……广大的手工业者和工场主起了切实的和重要的作用。

他们使中国工业化的发展方式有了自己本身的特征。

——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

材料二 西洋棉货的大量进口与沿海大城市新式纺织厂的兴起,使得乡村各种副业生产的相对利益发生巨大变化。

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织品及编花边。

不过,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至手工织布。

……随着手工纺纱衰落同时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

新式织布机为手织机提供了许多改良的启示,结果手工织布的生产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尽管有洋布与国产机织布的强烈竞争,手工织布始终未丧失其为最有利的农村副业的资格。

——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

材料三 1913及1930年中国机器纱线产量及消费量统计表(单位:

磅)

 

1913年

1930年

本国纱线产额

200000000

982070800

进口纱线额

358000000

22616000

出口纱线额

43987064

机器织机消费量

15000000

206913532

手工织机消费量

543000000

753786204

——摘编自彭南生《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模式》

请问答:

(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工业化起步阶段的发展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工业化的主要影响。

(5分)

(2)近代工业化对传统农村经济具有解构与重建的双重作用。

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具体表现,概括近代工业化对农村副业生产带来的有利变化。

(4分)

(3)据材料三,分析这一时期我国棉纺织业各部门的发展状况。

综合以上材料,请你简要谈谈从近代中国工业化历程中得到的借鉴价值。

(5分)

23.(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之恒言,曰“时代思潮”。

此其语最妙于形容。

凡文化发展之国,其国民于一时期中,因环境之变迁,与夫心理之感召,不期而思想之进路,同趋于一方向,于是相与呼应汹涌,如潮然。

……凡“思”非皆能成“潮”,能成“潮”者,则其“思”必有相当之价值,而又适合于其时代之要求者也。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材料二晚清进步思潮是晚清时期中国社会剧变的现实在思想意识领域的反映。

……当时出现了持续不断的全局性社会危机及中西文化的冲突融合。

……晚清涌现出来的社会思潮大都具有实践意义,几乎所有的社会思潮都被人们用作推动社会进步和民族独立的工具或者思想武器。

……新的思潮往往诞生在旧思潮的母体中,而旧思潮却仍然要与新思潮相互纠缠并延续很长一个时期,这样的纠缠有旧思潮对新思潮的孕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