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表格.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60038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19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表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10表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10表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10表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10表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表格.docx

《10表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表格.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表格.docx

10表格

10.1.1一元一次方程

(1)

课时:

第一周第一节

学习目标:

1、掌握方程的概念。

2、能会据实际问题列出方程。

学习重点:

根据实际问题列出方程。

学习难点:

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等量关系。

学法指导:

1、自学教材P79-81,分析“问题”中每个代数式的意义,每个定义的内容。

2、再读教材,圈、点、勾、划重难点,尝试解题。

学习过程:

一、效果检测,合作交流

【知识点】

1、什么是方程?

2x-1是方程吗?

请你举一个方程的例子。

2、下面是等式不是方程的是:

A、2+x=2x-7B、5x=2(x-1)C、52=25D、x+1=3

3、某数与2的和的3倍是9。

设某数为x,则所列方程为:

A、X+2×3=9B、3(X+2)=9C、3X+2=9D、2X+3=9

二、解疑释惑,巩固提升

【探究学习】

1、对于P79页的问题,你还能列出其它的方程吗?

如果能,依据的是哪个等量关系?

(想一想设速度为x用路程找等量关系可不可以)

2、什么是等式?

什么是方程?

等式与方程的区别联系是什么?

3、根据已知条件列方程。

【能力形成】

例1:

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

(1)12与x的差等于x的2倍;  

(2)x的三分之一与5的和等于6;

(3)某数与18的和等于54;     (4)某数与27的差的一半等于该数的4倍。

【巩固训练】

1、教材P84页习题3.1第1题。

2、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

(1)某数的

比这个数大1;       

(2)某数与1的差是这个数的2

(3)某数的3倍比这个数的

小3;    (4)某数的30﹪与4的差的

等于2。

三、梳理归纳,体会小结

1、对照学习目标反思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有什么疑惑?

你需要提醒注意什么?

2、思考:

列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四、基础过关,达标测试

1、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是(   )

A、3x-2B、7+(-5)C、3y-1=6D、8-2=6

2、某数与5的和的3倍等于25,若设某数为x,则方程表示为(    )

A、3(x+5)=25B、(3+5)x=25C、3x+5=25D、5x+3=25

3、某数的3倍与2的差是11,设某数为x,方程为         。

4、一根铁丝用去

后还剩2米,若设铁丝的原长为x米,可列方程为      :

5、某班学生为希望工程共提款131元,比每人平均2元还多35元,设这个班的学生有x人,根据题意列方程为:

              。

五、拓展延伸,共同提高

1、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

(1)某数的5倍加上3等于该数的7倍减去5;

(2)某数的一半比该数的三分之一小21。

2、教材P85页第5、6题。

3、某校有住宿生若干人,若每间宿舍住8人,则5人无处住;若每间宿舍住9人,则还空35张床位。

(1)若设住宿生共有x人,则可列方程为           。

(2)若设共有y间宿舍,则可列方程为           。

10.1.1一元一次方程

(2)

课时:

第一周第二节

学习目标:

1、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掌握方程的解的概念。

3、能根据实际问题列出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重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学习难点:

根据方程解的概念,能估算出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学法指导:

1、自学教材P81的内容,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中“元”,“次”所致内容,并知道什么是方程的解?

什么是解方程?

2.再读教材,圈、点、勾、划重难点,尝试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学习过程:

一、效果检测,合作交流

【知识盘点】

1、观察1中所列方程中未知数的特点并阅读教材P81页,回答下列问题:

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元”指的是什么?

“次”指的是什么?

什么是解方程?

什么是解方程?

2、方程x-1=1的解是()

A、x=-1B、x=0C、x=1D、x=2

3、请写出以x=1为解的以个一元一次方程。

二、解疑释惑,巩固提升

【探究学习】

1、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定义及“元”“次”的内容。

2、会判定一个式子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

3、一元一次方程的分母中能含未知数吗?

【能力形成】

例1:

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及求解:

(1)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小时,预计每月再使用150小时,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

(2)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使它的长是宽的1.5倍,长方形的长、宽各是多少?

(3)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

三、梳理归纳,体会小结

1、对照学习目标反思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有什么疑惑?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思考:

(1)用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一般要经历哪几个步骤?

 

四、基础过关,达标测试

1、已知xn-1+2=5是一元一次方程,则n=.

2、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2x+3y=1B、y

-2y-1=0C、

x-

=2D、3x-2=2x-3

3、x=3是下列哪个方程的解?

()

A、3x-1-9=0B、x=10-4xC、x(x-2)=3D、2x-7=12

4、方程

的解是()

A、-3_B、-

C、12D、-12

5、已知x-5与2x-4的值互为相反数,列出关于x的方程。

五、拓展延伸,共同提高

1、教材P85页第7、8、9题

2、已知关于x的方程(m-3)x+2=9是一元一次方程,求m的取值范围。

3、已知关于x的方程ax2+bx+c=0的一个解是1,试求

︱a+b+c-2008︳的值。

4、已知关于x的方程mx2k-8=11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k.

5、小雨、小思的年龄和是25,小雨年龄的2倍比小思的年龄大8岁,小雨、小思的年龄各是几岁?

(列方程试着求解)

10.1.2等式的基本性质导学案(导学案)

课时:

第一周第三、四节

学习目标:

1、会探索等式的两条基本性质

2、会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方程。

学习重点:

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等式的性质。

学习难点:

由具体实例抽象出等式的性质。

学法指导:

1、自学教材P83-84的内容,尝试用等式性质解方程。

2、再读教材,观察应用等式性质是怎样解题的。

3、等式的性质有(用符号语言表示)?

等式的性质1:

                    。

用式子表示为:

                   。

等式的性质2:

                  。

用式子表示为:

                  。

学习过程:

【温故知新

判断下面的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不是的请说明理由。

1、2+x=5           2、x+y=2              

3、x2+y=5   4、1+2=3           

5、x2–3=2        6、 3x–2x=3

 由小组合作完成,请一个同学起来点评。

【知识盘点】

1、用适当的形式填空,使所得的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是根据等式的哪一条性质以及怎样变形的?

(1)若x+3=5,则x=5+;根据是:

(2)

若2x=10-3x,则2x+=10;根据是:

(3)若0.2x=0,则x=;根据是:

(4)若-2x=6,则x=;根据是:

2、直接写出下列方程的解。

(1)x+3=2的解是       ;

(2)-4x=12的解是       ;

(3)1-2x=

的解是       ;

【探究学习】

1、等式的两个性质2中等式两边除以的数有什么要求?

2、若a=b,b=c,则a=c,这是等式的传递性,也称等量代换。

3、若a=b,则b=a,这是等式的对称性。

【能力形成】

例1:

填空:

(1)若m+2n=p+2n,那么m=,根据等式性质,等式两边都。

(2)若-4x=

,则x=    ,根据等式性质,等式两边都。

(3)在等式5t-8=7-9t的两边都加上,得到14t=15。

【易错点分析】

在等式ab=ac两边都除以a,可得b=c。

这句话对吗?

说出你的理由?

(小组先交流,再找同学点评。

【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

下面我们来学习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一元一次方程。

思路点击:

所谓“解方程”就是要求出方程的解“x=?

”因此我们需要把方程转化为“x=a(a为常数)”的形式.

1、x+2=5                              

解:

方程两边同时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所以:

   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学习:

这道题你应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解决的。

2、3=x–5

解:

方程两边同时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可以写成:

_____________),

所以:

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小结:

本题你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解决的。

3、-3x=15 

解:

方程两边同时__________,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简 ,得:

  _______________。

         

反思:

本题你应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来解决的。

(以上三题小组合作完成,每组派一人上黑板展示。

归纳总结:

由此你发现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达标检测(小组互批)

(略)

第一周第五节复习课

10.2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二周第一节)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2、学会合并(同类项),会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3、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分析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约公元825年,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一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引出“对消”“还原”的故事,引出问题,通过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解决在实际问题中遇到的方程问题,主要体现了“化归思想”,转化成x=b的形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体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价值,渗透算法程序化思想,感受数学文化.

二、教学重点:

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解“ax+bx=c”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三、教学难点: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四、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境

师生活动设计

(出示背景资料)约公元825年,中亚细亚数学家阿

尔一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这本书的拉丁文译本取名为《对消与还原》.“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呢?

通过下面几节课的学习讨论,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回答这个问题.

本节引子与上一节的“阅读与思考”相呼应,同时提出下面几节要讨论的内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又有助于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扩大知识面,感受数学的历史和文化的陶冶,提高数学紊养.

 

出示教科书88页问题1:

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的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引导学生回忆:

 

设问1:

如何列方程?

分哪些步骤?

师生讨论分析:

1设未知数:

前年购买计算机x台

2找相等关系:

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