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58493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6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集.docx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集.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集.docx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题集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衡量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准是(C)。

A.知识渊博    B.品质高尚

C.德才兼备    D.知行统一

2.大学阶段,大学生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是(D)

A多交一些新朋友B多接触一些新鲜的事物

C学会赶时髦D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3.大学生应确立的成才目标是(A)

A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B成为能够自主创业的人才

C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

D成为能够代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说(B)

A校园所学不如生活所学

B在生活中学习、锻炼,才能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C在生活中才能学到科技知识

D有了生活所学可以不用上大学

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名言教育大学生在求学路上要(A)。

A.勤奋 B.严谨 C.求实 D.创新

6.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八荣八耻”的要求是(D)。

A.风俗习惯B.人类共同生活准则

C.法律行为规范D.道德行为规范

7.一个人进行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心理审美等自我修养所达到的实践水平或程度是(A)。

A.修养的境界B.修养的途径

C.修养的目的D.修养的内容

8.中国古代思想家( B )讲过: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A.孔子B.司马光C.司马迁D.荀子

9.马克思说:

“作为确定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

”这里,确定的现实的人的“规定”、“使命”和“任务”指的是( A )

A.人生责任    B.人生境界C.人生存在    D.人生信仰

10、一个真正的大学应是(D)。

A.知识传播、创新和运用的基地B.培养创新精神的摇篮

C.接受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园地D.以上三点都应做到

二、多项选择题(正确答案不止一项,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面对强权政治、霸权主义,大学生的历史史命是(CD)

A经济强国,科技强国

B通过创业实现国家强盛

C把我们国家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 ABCD)的一门课程。

A.世界观B.人生观C.道德观D.法制观E.政治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包括(ABCD)。

A.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社会主义荣辱观

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E.以人为本

4.锻炼和培养自我管理能力,主要有(ABCD)

A对生活的自我管理,学会理财,安排好自己有限的经济;如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自由支配的时间;

B对情感的自我管理,学会处理与异性情感的关系

C对行为的自我管理上,自觉到学习的重要性而努力学习,学会订立学习计划,强迫自己按计划行事;

D对情绪的自我控制上,遇事尽量冷静处理

5.适应大学生活包括(ABC)

A适应学习过程B适应生活环境C适应新的人际关系D认识与适应社会

6.如何培养独立生活意识(ACD)

A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

B对成功报有希望

C锻炼和培养自我管理能力D干好本职工作,靠自立,靠本事、靠能力

7.大学生在大学里必须树立新的学习理念,主要有( ABCD)等理念。

A.自主学习B.全面学习C.创新学习D.终身学习E.选择性学习

8、如何培养优良学风(BCD)

A模仿学习成绩好的学生B深刻了解学习的意义,即为什么要学习。

C培养学习的激情,即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

D严格要求自己

9.与中学相比,大学生活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体现在(ABD)。

A.学习要求的变化    B.生活环境的变化

C.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   D.社会活动的变化

E.教学方式的变化

10.优良学风的表现是(ABCD)

A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B持之以恒的学习意志

C谦虚谨慎的学习作风D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

三、判断题

1、告别中学时代,进入大学阶段,这说明人生的奋斗目标已经完成了,可以享受人生了。

(F)

2、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根本要求。

(T)

3、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不仅要注重理论学习,更要加强实践锻炼。

(T)

4、“我不懂,但我知道谁懂。

”说的是一个人可以不学无术,只要能利用他人就会取得成功。

(F)

5、如果一个人的学习目的与社会要求相背离,那么这种学习就会失去意义。

(T)

四、简答题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2.回首一学期,你是怎样适应大学生活的?

(1)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

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的变化

(2)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A确立独立生活意识

B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C大胆实践积累生活经验

(3)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自主学习、全面学习、创新学习、终身学习

(4)培养优良学风: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五、论述题

1.联系实际论述当代大学生应如何承担历史使命?

(1)使命:

古指使者奉命出行,后引申为肩负重大的任务和责任。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担负的重大的历史任务和重大的历史责任就是历史使命。

(2)当代大学生,是祖国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坚力量,他们面对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肩负着时代的重托和历史责任。

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主要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本世纪前20年的奋斗目标,这20年正是当代大学生年富力强、精力充沛、走向社会、施展才华和建功立业的黄金时期,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这是大学生责无旁贷的使命。

开拓中国先进生产力。

发展先进的生产力必须发展高科技产业,而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关键是必须拥有大批具有创造能力的科技人才。

高等学校是高新技术人才的摇篮。

发展中国高科技产业,开拓中国先进生产力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大学生肩上。

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

加快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使社会主义中国在21世纪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大学生庄严而艰巨的使命。

(3)大学生应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4)大学生应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A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

B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

C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

具体可联系自身实际的情况进行阐述。

2、结合自身和社会实际,阐述学习《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具体可联系自身实际的情况进行阐述。

六、案例分析题

1.刚刚步入大学的小王,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许多方面都不适应,甚至有些恐惧。

面对食堂不那么可口的饭菜,吃饭成了一种无奈;面对新的教学方式,不知道怎么去学习;面对性格各异的舍友,时时感到陌生和孤独。

小王非常想念父母,想念家乡,想念往日的同学,时常辗转反侧,夜深难眠。

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造成小王这种状况的原因,并谈谈新生如何适应大学生活。

参考答案: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学习要求的变化。

大学阶段,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增多,学习的自主性大大增加,学习方法不同于以前,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学阶段学习的重要特点。

生活环境的变化。

进入大学以后,同学们离开父母独立生活,许多同学还远离家乡,衣食住行学等日常问题都要自己安排;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存在差异。

要适应大学生活,必须从以下方面入手:

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大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很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无论是学习、生活、交友乃至认识社会和人生,都需要更多地依靠自己去思考、判断、选择和行动。

因此要确立独立生活意识。

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在生活的实践中不断磨砺,逐渐提高独立生活的勇气和能力。

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进入大学,学习的内容、形式和要求都发生了变化。

不仅要努力学习,而且要学会学习;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要掌握获得知识的能力;不仅要在学业上不断进步,而且要在综合素质上不断提高。

因此要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2.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旅游。

分三组进行。

对第一组只说:

跟我走,去哪里,有多远都不知道。

对第二组说:

跟我走,10公里远,走2小时。

对第三组说:

跟我走,10公里远,每一公里有一个标志。

结果:

第一组走了不到2小时就有人叫累了:

“怎么还没到?

”“究竟要到哪里去?

”有人不想走了。

第二组走了5公里也累了,有人说:

“才走了一半呢!

”意志低落,垂头丧气。

第三组走了6公里也有人喊累了,但走到第8公里时,情绪开始高昂起来,因为马上快到了。

走到第9公里的时候,胜利在望了,大家欢快地唱起歌来,几乎是跑步前进。

请根据上述材料,用本学科知识归纳出其所蕴涵的知识点并结合实际作具体阐述。

参考答案: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目标在人的生活中很重要,要摆脱空虚无聊,就要树立一个目标。

目标有大有小,有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

一个人所确定的目标越远大、越崇高,他行为的动力就越强烈、越持久,理想就象罗盘,引导着人生航船的方向,一程一程向前推进。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一个立志成材的大学生都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同时确定具体的学习生活目标。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信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对某种理想理论、学说和理想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

B.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融合与统一

C.信念是强大的精神力量D.信念是一种单纯的知识和想法

2.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A)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现实可能性B.必定实现性

C.超越客观性D.历史必然性

3、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

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形成关于社会生活不同方面的信念,如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以及事业、学业和生活等方面,都会形成相应的不同层次的信念。

这体现了信念的(C)。

A.阶级性B.稳定性C.多样性D.科学性

4、理想的实现需要每个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平凡的工作做起,这是因为(C)。

A.理想是人们的主观意志和想当然

B.只要社会实践就能实现理想

C.把理想变为现实,要靠实实在在的实践

D.有了坚定的信念,理想就会自动变为现实

5、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在《崇高的理想》一文中赞扬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人民英雄、发明家和科学家的时候指出:

“所有这些人都是具有伟大理想并坚决为他们的伟大理想而斗争的人……他们为了自己的伟大理想,有些人家可以不要,有些人官可以不做,有些人生命可以抛弃,有些人真正做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