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57173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

《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docx

广东省汕头市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广东省汕头市2017-2018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Al-27Cl-35.5S-32Fe-56Cu-64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机化学与材料、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植物秸秆可以生产香料乙酸乙酯

B.从煤焦油中提取苯和苯的同系物,可采取的方法是萃取

C.用石油裂解产物通过加聚反应直接制备PVC(聚氯乙烯)

D.油脂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发生皂化反应,最终生成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

【答案】A

【解析】A.植物秸秆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纤维素可以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化用下可以转化为乙醇,乙醇可以进一步氧化为乙酸,最后用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可以生产香料乙酸乙酯,所以A正确;B.从煤焦油中提取苯和苯的同系物,应根据各组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馏,所以B不正确;C.石油裂解产物主要为乙烯、丙烯和1,3-丁二烯,没有制备聚氯乙烯的原料氯乙烯,所以C不正确;D.油脂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发生皂化反应,最终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丙三醇,所以D不正确。

2.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7g铝中加入lmol/L的NaOH溶液,转移电子数是3NA

B.56gN2与CO混合物中原子总数是4NA

C.标准状况下,44.8LNO与22.4LO2反应后的分子数是2NA

D.常温下,lLpH=1的H2SO4溶液中的H+为0.2NA

【答案】B

【解析】A项未告知NaOH溶液的体积,不确定铝是否完全反应,故无法计算转移电子数,A项错误;N2与CO的摩尔质量均为28g/mol,56gN2与CO混合物的物质的量为2mol,N2与CO中均含有2个原子,故2molN2与CO混合物中原子总数是4NA,B项正确;NO与O2反应后生成NO2,NO2分子存在:

2NO2

N2O4,故标准状况下,44.8LNO与22.4LO2反应后的分子数小于2NA,C项错误;pH=-lgc(H+)故常温下,lLpH=1的H2SO4溶液中的H+为0.1NA,D项错误。

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2H6O

B.C3H6Cl2有5种同分异构体

C.由苯乙烯生成聚苯乙烯塑料属于加聚反应

D.乙酸溶于水可以电离,属于离子化合物

【答案】C

【解析】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或C2H5OH,A项错误;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有:

CH3CH2CHCl2、CH3CHClCH2Cl、CH2ClCH2CH2Cl、CH3CCl2CH34种,B项错误;苯乙烯生成聚苯乙烯属于加聚反应,C项正确;乙酸溶于水可以电离,但乙酸属于共价化合物,D项错误。

4.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现象及原理均正确的是

A.用玻璃棒蘸取NaClO溶液点在干燥的pH试纸上,试纸呈现蓝色,证明HClO是弱酸

B.将一定量FeCl3晶体、盐酸依次加入容量瓶中,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FeCl3溶液...

C.为证明Cu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了CuSO4,可将反应后的混合液冷却后再加入水,若显蓝色即可证明生成了CuSO4

D.用乙醇、乙酸及浓硫酸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中发现忘加碎瓷片,需在完全冷却后再补

【答案】D

【解析】A.NaClO溶液具有漂白性,能够使pH试纸褪色,所以不能用pH试纸来测定NaClO溶液的pH,故A错误;B.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固体,应该先把FeCl3晶体、盐酸依次加入烧杯中,再加蒸馏水溶解,然后转移到容量瓶中,故B错误;C.将Cu与浓硫酸反应剩余的液体加入到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由于硫酸铜溶于水显蓝色,根据溶液的颜色可以证明反应生成了CuSO4,故C错误;D.不能在已经加热的液体中补加碎瓷片,防止液体爆沸,应该等到混合液体冷却后再向容器中加碎瓷片,故D错误;故选D。

5.微生物燃料电池是指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某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从b流出,经外电路流向a

B.HS-在硫氧化菌作用下转化为SO42-的反应是HS-+4H2O-8e-=SO42-+9H+

C.如果将反应物直接燃烧,能量的利用率不会变化

D.若该电池电路中有0.4mol电子发生转移,则有0.5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

【答案】B

点睛:

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正负极、电子流向、离子移动方向的有关判断。

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注意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结合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或交换膜的性质分析解答。

6.中学常见的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占据三个周期。

Y和M位于同主族,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

这五种元素组成一种离子化合物Q。

取一定量Q溶于蒸馏水得到溶液,向溶液中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与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简单的离子半径:

M>Y>Z

B.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Y>X

C.由R、X、Y、M四种元素只组成一种盐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M>Z

【答案】C

【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占据三个周期。

Y和M位于同主族,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推出Y为O,M为S;再由五种元素组成一种离子化合物Q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沉淀与氢氧化钠溶液体积图可知,Z为Al,R为H,X为N。

简单的离子半径:

M(S2—)>Y(O2—)>Z(Al3+),A项正确;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Y(H2O)>X(NH3),B项正确;由R(H)、X(N)、Y(O)、M(S)四种元素组成的盐有多种,如(NH4)2SO4、NH4HSO4、(NH4)2SO3、NH4HSO3等,C项错误;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故酸性:

M(H2SO4)>Z(Al(OH)3),D项正确。

7.常温下,向20ml0.1mol/L氨水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如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两点为恰好完全反应点

B.c点溶液中c(NH4+)=c(Cl-)

C.a、b之间的任意一点:

c(Cl-)>c(NH4+),c(H+)>c(OH-)

D.常温下,0.1mol/L氨水的电离常数K约为1×10-5mol/L

【答案】D

【解析】b、d点溶液中c(H+)=10-7mol/L,常温下c(H+).c(OH-)=Kw=10-14,所以c(H+)=c(OH-),溶液呈中性,如果氨水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铵,氯化铵为强酸弱碱盐,其溶液呈酸性,故A错误;根据图知,c点c(H+)>10-7mol/L,c(OH-)<10-7mol/L,溶液呈酸性,结合电荷守恒得c(NH4+)<c(Cl-),故B错误;a、b之间的任意一点,溶液都呈碱性,即c(H+)<c(OH-),结合电荷守恒得c(Cl-)<c(NH4+),故C错误;常温下,0.1mol/L的氨水溶液中c(H+)=10-11mol/L,则c(OH-)=

 mol/L=0.001mol/L,Ka=

mol/L=1×10-5mol/L,故D正确。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74分)...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8.无水MgBr2可用作催化剂。

实验室采用镁屑与液溴为原料制备无水MgBr2,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仪器略去)。

主要步骤如下:

步骤1:

三颈瓶中装入10g镁屑和150ml无水乙醚,装置B中加入适量的液溴

步骤2:

缓慢通入干燥的氮气,直至溴完全导入三颈瓶中

步骤3:

反应完毕后恢复至常温,过滤,滤液转移至另一干燥的烧瓶中,冷却至0℃,析出晶体,再过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粗品。

步骤4:

常温下用苯溶解粗品,冷却至0℃,析出晶体,过滤,洗涤得三乙醚合溴化镁,加热至

160℃分解得无水MgBr2产品。

已知:

①Mg和Br2反应剧烈放热;MgBr2具有强吸水性。

②MgBr2+3C2H5OC2H5=MgBr2·3C2H5OC2H5

请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步骤2中,可以将B装置中的溴完全导入三颈瓶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该实验如果将所用液溴一次性全部加入三颈瓶中,其后果是___________。

(3)步骤3中,第一次过滤得到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__;根据步骤3、4,请总结出三乙醚溴化镁所具有的物理性质:

____________。

(4)请根据Mg的性质实验证明O2的氧化性比N2的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将步骤4得到的产品在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后,称量,其质量为61.4g。

则该实验制取MgBr2的产率

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球形冷凝管

(2).使挥发出的乙醚和溴蒸气冷却并回流至反应装置(3).氮气的气流促进了液溴的挥发(4).反应过于剧烈,使反应过程难以控制(5).镁屑(6).可溶于苯等有机溶剂,在0℃时的溶解度较小(7).将燃着的镁带分别插入O2和N2中,前者燃烧剧烈(8).80.1%

【解析】Mg+Br2=MgBr2的反应比较剧烈,MgBr2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反应中用盛无水CaCl2的干燥管,防止有水参与,Br2挥发性强,氧化性强,反应中用球形冷凝管不断冷凝,让它与Mg充分接触

(1).球形冷凝管,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使挥发出的乙醚和溴蒸气冷却并回流至反应装置;

(2)液溴具有挥发性,干燥的氮气流促进液溴不断地挥发,慢慢进入三颈瓶中与镁反应,如果将所用液溴一次性全部加入三颈瓶中,镁与溴反应过于激烈,放出大量热,反应难以控制;(3)步骡3中,第一次过滤得到的固体物质是末反应的镁,三乙醚合溴化镁所具有的物理性质:

可溶于苯等有机溶剂,在0℃时的溶解度较小。

(4)氧气的氧化性比氮气强,故将燃着的镁带分别插入O2和N2中,前者燃烧剧烈,从而证明氧气的氧化性强;(5)10克镁理论上可得到的MgBr2为:

,实际生成的MgBr2为61.4gMgBr2,MgBr2的产率为

管凝衣强,氧化性强,气体

点睛:

根据MgBr2和原料的性质,应用物质的制备、提纯、分离知识解题,难度中等,注意表述要简洁,准确,(5)产率:

在化学反应中(尤其在可逆反应当中),产率指的是某种生成物的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

9.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应用,减少非金属的氧化物在大气中的排放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

⑴已知:

N2(g)+O2(g)=2NO(g)△H=+180.5kJ·mol-1

C(s)+O2(g)=CO2(g)△H=-393.5kJ·mol-1

2C(s)+O2(g)=2CO(g)△H=-221kJ·mol-1

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

,请写出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N2O5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分解:

2N2O5(g)

4NO2(g)+O2(g)。

△H>0。

某温度下测得恒容密闭容器中N2O5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t/min

0.00

1.00

2.00

3.00

4.00

5.00

c(N2O5)/(mo·L-1)

1.00

0.71

0.50

0.35

0.25

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