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第二次联考政治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56949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年级第二次联考政治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二年级第二次联考政治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二年级第二次联考政治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二年级第二次联考政治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二年级第二次联考政治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年级第二次联考政治试题.docx

《高二年级第二次联考政治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年级第二次联考政治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年级第二次联考政治试题.docx

高二年级第二次联考政治试题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五校联考

政治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

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笑笑说:

“很痛吧!

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

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

该低头时就低头。

”富兰克林撞上门框,获得了人生智慧。

这一事例说明的道理是

A.每个人都能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哲学智慧B.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哲学智慧D.哲学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

2、中国古代哲学家杨泉提出:

“所以立天地者,水也。

成天地者,气也。

水土之气,升而为天”。

下列与之相一致的观点是

A.天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B.水者,何也?

万物之本原也,诸生之宗室也。

C.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D.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10月11日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

据此回答3-5题。

3、瑞典文学院给莫言的评价:

一个文风魔幻现实主义、满是乡土气息、融汇历史和现实的作家。

莫言的魔幻不仅来自西方现代主义,也来自中国古典文学。

莫言曾经自称为“妖精现实主义”。

《生死疲劳》、《酒国》里的妖魔鬼怪,与《西游记》、《聊斋志异》的古典传统是密不可分的。

这告诉我们

A.成功的艺术创作必须完整如实地反映客观对象

B.实现创作主题的意图,需要摆脱艺术创作规律的束缚

C.既尊重艺术创作规律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艺术整体化

D.意识在作家的创作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4、西方四大世界性通讯社之一法新社文章称,新科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作品关注中国动荡的20世纪。

他的作品带有政治意义,有着黑色、愤世嫉俗的幽默感。

作品背景包括辛亥革命、抗日和中国内部的斗争等。

莫言在海外最具知名度的作品是《红高粱》,讲述了中国上世纪20-30年代东部乡下的故事。

莫言将他青春的经验和在家乡的经历放置在了作品中。

这表明

①文学世界是创作者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②文学世界中一切事物都不具有客观性

③文学创作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④文学创作是意识能动改造世界的具体形式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5、莫言获奖后对凤凰卫视表示:

同样一部小说,张三认为是黄金,李四认为是马粪,不能说说是马粪的人就不对。

所以谁说谁有多了不起,谁说谁多差根本没有必要认真。

评判一个作家最好的办法不是听别人说这个作家怎么样,而是找这个作家的书读一两本,你自己会得出结论。

这体现了

①认识活动是主观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思索

②认识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貌,实现认识对象的创新

③认识对象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④认识可以因为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

6、李商隐诗云:

“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归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下列语句与这首诗蕴涵的主要哲理相符合的是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②“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③“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④“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A.①④B.③④C.①②D.②④

7、20XX年6月24日17时41分,顺利完成手控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向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7000米新纪录的3位潜航员表示祝贺和问候。

中国太空探索和深海探索循序渐进、厚积薄发,“神九”“蛟龙”为探索大自然奥秘提供了平台和技术支持。

材料集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科学实验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人们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改造世界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8、钓鱼岛自古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近来,日本右翼势力导演“购岛”闹剧,严重侵犯了我国的领土主权,受到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强烈反对。

今天,中国人越来越清醒地意识到——海洋是中华民族生存和永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国土=陆地国土+海洋国土+领空,海洋=未来生存空间+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

”这说明

①没有对陈旧观念的毅然诀别,新观念就没有立足之地

②事物联系的显现有一个逐步清晰的过程

③认识是无限发展的,任何一种认识都不能说是正确的

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科学家们发现了能识别微生物并激活先天性免疫的受体蛋白质,以及可激活并控制获得性免疫的功能的树突状细胞,为传染病、癌症以及炎症的防治开辟了新的道路。

这体现了

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决定实践的方向②人们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③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科学理论的指导推动实践的发展

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

10、南太平洋岛国萨摩亚从去年12月29日起,把时区从国际日期变更线东侧调整到西侧,这么一改,将赢得其在亚太地区的大好商机。

为了方便与美国交往,该国曾于1892年将时区从西侧改为东侧。

萨摩亚两次更改时区表明

①依据事物变化,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②遵循客观规律,做出正确价值选择

③有用就是真理,发挥真理的有用性④立足社会实践,推动认识变化发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素问•四气.调神太论》中提出: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中医强调“治未病”,说明

①“未病”是量变,“已病”是质变,量变比质变更重要

②注意矛盾双方转化的条件性,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避免“未病”向“已病”转化

③“未病”与“已病”并不存在严格的界限,治“未病”实质也是治“已病”

④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未病”与“已病”,提高治病的预见性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12、中共中央政治局于20XX年7月31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

会议指出,下半年经济工作要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

稳中求进,就是既要“稳”,也要“进”,“稳中求进”开新局。

稳中求进体现的哲理有

①矛盾是普遍存在的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③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④整体与部分是统一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13、大型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自20XX年5月14日起在央视开播。

该纪录片通过展示不同地域、不同材料、不同特点的中华美食,让观众感受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体会这些特质共同构成中国美食的特有气质,从而了解到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上述材料对中华饮食文化特质的分析

A.证明了矛盾双方各有其特点B.体现了系统与要素的统一

C.体现了个性和共性的统一D.强调了主次矛盾各有其特点

14、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王安石强调,达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必须有“志”、“力”、“物”,这蕴涵的哲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B.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C.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条件是具体的、现实的D.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客观的

15、右图是齐白石的一幅中国画,画面两只鸡雏的“今日相争”,看似乎平淡无奇,但却题为“他日相呼”,让观者在错愕之际,恍然有所悟。

该画意蕴涵的哲学道理有

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可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

③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是斗争性存在的前提基础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贯通、相互转化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6、20XX年4月1日至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广西钦州、福建泉州等地调研时指出,一次温州事故冲击了我们,但是我们不能不全面看待我们铁路这些年的发展,包括高铁的发展,给经济社会以及群众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

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办事情要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分清主流和支流

③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才能更好地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

④认识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循环往复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17、能否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意义重大。

“如果你从肯定开始,必将以问题告终;如果你从问题开始,必将以肯定结束。

”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这句话表明

A.应当扬弃旧事物中的一切因素B.应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C.要对既往否定和对现实肯定D.拓展想象空间,摆脱已有思想观念

18、近几年,高校自主招生备受人们关注,“鼓励中学生不断扩展知识面、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多关注社会和天下大事”成为自主招生的一个方向。

这启示当代中学生应该

①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②坚持扬弃的思想,不断发展进步③要树立科学问题意识,探寻科学发展的新思路④坚持联系的观点,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20XX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将个税起征点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

这次个税法律修改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①生产关系应适合生产力的状况②上层建筑应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④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香港回归祖国15年来,经济平稳发展,民生不断改善,民主有序推进,社会和谐稳定。

15年的实践使广大香港同胞深切地体会到“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生命力,香港同胞完全有智慧、有能力把香港管理好、建设好、发展好。

材料表明

①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决定其认识的发展

②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的实践活动构成的

③人与社会的矛盾决定并改变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④符合规律的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1、危险瞬间,本可以躲开逃生的女教师张丽莉奋不顾身去救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车轮下,造成双腿粉碎性骨折,高位截肢。

张丽莉的事迹迅速传遍全国各地,她的伤情也牵动着人们的心,人们通过各种方式为这位“最美女教师”祈祷、祝福。

材料表明

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往往会因人而异

③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④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只有得到了群众的肯定才有意义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22、近一年半来,在重庆綦江公交车上,凡是给一位80多岁老人让过座位的人,都会收到老人回赠的一个红包。

红包里除了2元崭新的纸币,还有一张印有感谢话语的卡片。

此事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有网友说“让座是靠提高道德水准来解决的,此举会助长青年人逐利的风气”,有网友说“两元钱就是让座的价值,在当前,此举有利于鼓励青年人让座”。

这些不同看法表明

①价值判断因时而异,具有社会历史性②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③价值判断因人而异,具有主体差异性④青年人要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3、“华鼎奖演艺名人满意度调查”通过民意调查形式采集公众意见,然后对调查的演员进行社会责任和公众形象排名。

作为一项老百姓口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