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迁移说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155675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迁移说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口迁移说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口迁移说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口迁移说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口迁移说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口迁移说课.docx

《人口迁移说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迁移说课.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口迁移说课.docx

人口迁移说课

第三节人口迁移(说课稿)

富阳中学地理组马伟贵

《1.3人口迁移》这一课题选自湘教版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教科书,适用于高中一年级同学使用。

本节说课共分为四个部分:

一、说教材分析与处理

(一)地位与作用

人口迁移内容在本章和第二章内容中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它是人口增长的发展与深入:

人口迁移是以人口增长为基础的,而人口迁移和人口增长又一起塑造了人口分布的面貌。

另一方面,人口迁移促进了城市化的推进,没有大批的农民由乡村到城市的迁移活动,城市化水平就不可能快速提升。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口迁移是联系人口和城市两部分的桥梁。

本节教材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二是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活动建议是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与对策

1、高一学生本身就具备初步的人口知识,但仅是对一些表面现象的认知,对人口迁移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知之甚少,平时对身边的地理事象关注也比较少。

2、高一学生身心发育趋于成熟,知识面广,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推理能力和自学能力,对新的学习情境有极大的兴趣与学习欲望。

3、高一学生的人口观、环境观、世界观正在形成,但是由于接触的社会面狭窄,在探究思考中存在一定的片面性,需要正确的情感教育引导。

【对策】针对上述学情,我在教学设计中注重下列环节——

1、努力创设学生身边熟悉的教学情境,以完整的故事来串联凌乱的知识点,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主动参与为标志,在自主学习方式下,进行有效教学。

2、尝试用不同的知识获取方式,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思考、表达来获取科学的人口知识与人口环境观点。

3、注重乡土案例的运用,努力渗透情感教育的理念,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逐步树立科学的人口观与环境观,并激发爱国爱乡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安排与突破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并充分体现人口迁移在人口与环境中的桥梁作用,确定本节的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使学生能够区别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2、使学生能掌握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3、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释当地的人口迁移类型与特征

【教学难点】如何归纳实际案例中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

【突破】列表比较加实例剖析解决概念区别;创设“小马的移民家庭”故事情境来有效串联凌乱的因素,使学生在品味故事中掌握这一重难点;乡土材料的讨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课程重点部分在高潮中得以解决。

(四)教材处理思考

教材在编排上使用了陈述的方式将人口迁移概念、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逐步列出,并列举了一系列人口迁移的案例来论证不同的影响因素,总体上体系是完整的,但仔细分析是材料的堆砌与排列,这给学生的学习运用造成了很大的不便。

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教学的设计上通过整合要素,努力创设一个完整的剧本故事,来浓缩各种影响因素,在不偏离教学的重点的基础上,让教学的流程层次感鲜明、体系性更强,具体见下面的设计。

二、说教学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比较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能列举不同的人口迁移类型

②熟悉掌握人口迁移的各种因素,能从日常生活的具体案例中总结人口迁移的原因

③学会调查与访谈,来探究富阳当地的人口迁移特点

2、过程与方法

①创设“小马的家庭故事”的实例情境,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方法

②通过运用本地人口资料,探究本地人口迁移特点的学习,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分析探究的能力、方法

③通过乡土材料的教与学,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社会调查与访谈的方法,并在材料整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比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小马的家庭故事”的巧妙运用,旨在培养学生关注细节、关注身边的人生态度

②合理运用富阳乡土材料,旨在唤起学生热爱家乡、并激发他们建设家乡的热情,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迁移观点

③创设“明日畅想环节”,激发学生对未来人生思考,培养他们的人生责任感

 

三、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人口迁移是当代高中学生都非常熟悉的一种社会现象,但是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受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因此在教学中努力让问题形象、生动、有效地展现出来成为本节课设计的重点。

通过思考,大体运用了下列教学方法与手段:

1、创设故事情境,设计自主思考空间。

编写“小马的移民家庭”这一生动形象的故事情境,轻松地引导学生进入自主思考的空间,让原本凌乱的知识毫无痕迹地进入学生的脑海中。

2、运用比较的方法,清晰地将“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内在区别展现出来,并及时运用大量实例来进行巩固,不仅让学生学习了知识,更掌握了列表比较这种有效的方法。

3、采取合作探究的方法,运用调查、访谈的手段将富阳本地的乡土材料进行整理、分类,引导学生所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地理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4、传统的讲授结合引导性的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总结归纳能力。

四、说教学设计思路

流程

设计思路

设计理由

导入新课

展示上海市人口总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设计语言)今天从一幅人口变化示意图中开始我们的课程,这是上海市人口总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年份,纵坐标分别表示人口总数和自然增长率,请同学们根据上面曲线的变化和图例来分析上海市人口的变化状况——教师引导学生读图分析。

师:

从图中分析,上海人口总数和自然增长率是怎么变化的呢?

生:

上海市人口总数不断提高,而自然增长率去大致下降。

师:

按照自然增长率,上海人口应不断下降,但事实上却不断攀生,这是为什么呢?

生:

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

师:

很好!

这就说明人口的增长还包括人口的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

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话题。

(教师顺势利导,巧妙地进入教学主题)

1、图文结合思想是地理学科的重要思想之一,通过人口示意图可以明确地让学生感受到除人口自然增长外,还有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

2、师生对话——图表的形象表示,给师生自由对话创造了机会,这就为整个课堂创造了民主的氛围,为后面故事情境的推进奠定了基调。

 

新课探究学习

 

一、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的教学方案

【设计1】设置情景:

小马的家庭故事1

(一)小马·教师

小马来自浙江湖州,在上海读完4年大学后,来到了富春江畔,当了一名教师。

他比较喜欢上海,因为那里有他好多老朋友,所以每年他都会用一个星期到上海去走亲访友……

(设置问题)小马到上海读大学属于人口迁移吗?

他来富阳教书属于人口迁移吗?

他到上海走亲访友属于人口迁移吗?

(连续的问答导入主要问题作为人口迁移要满足哪些条件?

【设计2】设置表格:

用列表法来区分“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差异

 

【设计1】

1、用小马的生活故事引出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差异

2、摈弃传统的枯燥讲解,利用鲜活的故事情境,迅速激活学生的求知欲,并充分利用其感性认识

 

【设计2】

列表比较两个易混淆的概念,使学生能清晰地认清它们的本质区别,从感性教学上升到理性分析

 

新课探究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对人口迁移进行理解,并进行不同角度的分类

【设计3】实例分析(师生互动口答并简析):

1同学们周末上街购物、节假日外出旅游

2美国东北工业区人口迁往南部“阳光地带”

3王艳随全家从桐庐县搬到富阳市并转入实验中学就读

41947年印巴分治1500万穆斯林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

5在国外,经常会有一些流浪歌手辗转于各大城市

6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

7我的朋友上个月刚从容大五环搬迁到春江花园居住

问题1、上述实例中哪些属于人口迁移?

问题2、上述实例中哪些属于国际人口迁移?

 

【设计3】

1、实例互动口答目的为巩固知识点

2、选择较生活的实例,使地理的解题更具现实意义

 

 

新课探究学习

 

 

新课探究学习

 

二、关于人口迁移的各种原因探究教学方案

【设计方案】设置一个主题故事情境——小马的真情告白

(故事由语文课代表朗读,同学们认真听并独立思考,列举出故事中出现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各种因素。

(二)小马·告白

[旁白]一个平凡的家庭,却融合了五湖四海……这就是我“家”!

[我的独白]

1981年的秋天,我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的普通家庭,家境清贫,却度过了一段难忘的童年时光。

2000年的夏秋之交,我满载梦想地进入了上海师大,在上海度过了改变我人生轨迹的四年。

2004年,又是异乡——浙江富阳,开始了我全新的职业生涯,伴随我的还有我风雨同行的女友,一位从宁波转来的女孩。

[爸爸的告白]

我们家老祖宗在安徽的安庆市,当年还是清朝时期,正值太平天国运动,战火纷飞、民不聊生,于是你爷爷的爷爷就带着全家,来到这块当时还尚未开垦的土地上。

认识你妈妈的时候,还是文革的时候,当时她是从上海下乡的知青,后来便组成了现在的家庭。

一直以来都希望你们兄弟俩能在身边陪伴我们,结果呢!

你去了富阳,老小去了广州……哎!

只剩下两把老骨头在家喽!

【设计自主学习问题】

【设计理由】

我放弃了用一个个不同的案例材料来展示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同时也摒弃了传统的面面俱到地从各种影响因素来分类讲述。

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主体性与思想性,另一方面又着力于避免材料的堆砌而让课堂流于探究的形式而其实根本没有探究。

经过多重思考,我编写了小马的真情告白这一故事,使用了“我”这个第一人称来编写了一个自白式的故事,塑造了“我”这样一个包括了多种原因的移民家庭,真实感与感染力都非常强,容易带动学生“入戏”。

设计特点:

问题1:

上述“我”的家庭故事反映了什么地理现象?

问题2:

那你能例举上述故事中有几次人口迁移吗?

问题3:

促使小马家庭成为一个典型的移民家庭的因素有哪些?

问题4:

同学们,通过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P17—20,在白纸上写下影响人口迁移的各种因素。

通过这样情感互容的教学,结合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总结各类影响因素,教师列表展示结果:

 

1、生活性极强

2、迁移因素的融合性强

3、真实感与渲染力强

4、具有一定的深度与广度

三、关于人口迁移的特征与发展的设计思考

【设计方案】乡土教学(合作探究)

运用富阳的乡土资料作为合作探究资料,引导学生(四人小组)进行激烈讨论,总结出富阳市人口迁移的历史演化过程与发展特征。

【展示案例材料】

大迁移——富阳,在路上

材料1:

据《富阳县志》记载——

1956年,国务院批复电力部门,同意建设新安江水电站。

故库区需迁移2万多人,其中富阳、新登两镇共安置移民11591人。

1970年,政府动工建设岩石岭水库,库区人民相继迁入新登诸地。

1959、1960年,富阳县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动员青年支援宁夏地区建设。

2004年,404名三峡移民顺利安置在富阳市的8个乡镇,并大多获得工作。

材料2:

富阳新闻网2004发布——赶上改革开放的热潮,富阳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发展起来,特别是造纸、炼铜、光缆等发展极为迅速,吸引了大批的优秀人才和农民工。

材料3:

富阳新闻网2007发布——《富阳日报》刊登了一张富阳知名摄影师吴昱拍的照片,35年前鹳山矶头的“燕子跳”,勾起了广大网友是对那个年代清澈富春江的追忆。

而现在不少地方的村民反映溪里的水发黄、石头生锈,甚至无法使用。

这也使部分村民产生了离开的想法。

【设计理由】

从学生最熟悉的身边环境出发,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身边的社会现象中,学习对自己终生有益的地理。

1、学校与社会应该是紧密结合的,选择当地的案例,是想让学生用学习的知识解释社会现象,并就一些社会现象发表意见与看法

2、学习地理,特别是人口地理最终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以用富阳的资料来唤醒学生的爱乡情怀,并能树立科学的人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