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154245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docx

《《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docx

《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

《合成氨生产工艺》复习题

2011.6

(第一到五章、第十一、十二章)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字母填入括号内、四选一)

1、下列关于氨的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B)。

A、氨易溶于水

B、氨气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氮气和水

C、液氨易气化

D、氨气与氯化氢气体相遇,可生成白烟

2、(C)煤气可用作合成氨生产的原料气。

A、空气

B、水

C、半水

D、混合

3、氨合成时,保持氢氮比等于(C)平衡氨含量最大。

A、1

B、2

C、3

D、4

4、造气时,如以空气为气化剂,气化区的下部主要进行碳与(D)的燃烧反应。

A、H2

B、CO

C、CO2

D、O2

5、燃料层中,(B)区域的作用可使燃料受热分解,放出挥发分。

A、灰渣

B、干馏

C、氧化

D、干燥

6、燃烧室的主要作用是回收吹风气中(D)等可燃性气体的燃烧热。

A、H2

B、N2

C、CO2

D、CO

7、采用间歇法制半水煤气时,炉温是由(A)阶段确定的。

A、吹风

B、下吹

C、上吹

D、空气吹净

8、固体燃料气化时,以水蒸汽为气化剂制取的煤气叫(B)煤气。

A、空气

B、水

C、混合

D、半水

9、间歇法制半水煤气时,调节(H2+CO)/N2的方法是改变加N2空气量或增减(B)的时间。

A、吹风

B、空气吹净

C、一次上吹

D、二次上吹

10、制气阶段炉温高,可提高煤气中(D)的含量。

A、H2和N2

B、H2和CH4

C、H2和CO2

D、H2和CO

11、吹风阶段的主要作用是(A)。

A、提高燃料层温度

B、防止爆炸

C、制气

D、回收煤气

12、铁铬系催化剂使用前,通常用煤气中的(A)进行还原。

A、H2和CO

B、H2和CO2

C、H2和H2O

D、H2和H2S

13、在气体组成和催化剂一定的情况下,对应最大(D)时的温度称为该条件下的最适宜温度。

A、流量

B、压力

C、反应时间

D、反应速度

14、(B)在催化剂表面上的活性吸附是合成氨过程的控制步骤。

A、H2

B、N2

C、NH3

D、CH4

15、催化剂衰老后,会使(C)。

A、活性逐渐增强,生产能力逐渐增大

B、活性逐渐增强,生产能力逐渐降低

C、活性逐渐下降,生产能力逐渐降低

D、活性逐渐下降,生产能力逐渐增大

16、煤气发生炉的炉温指(A).

A.氧化层温度

B.还原层温度

C.干馏层温度

D.干燥层温度

17、合成塔外桶承受(A)。

A、高压

B、高温

C、低温

D、低压

18、氨合成塔空速增大,合成塔的生产强度(A)。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关

19、中变铁铬系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是(B).

A.Fe2O3

B.Fe3O4

C.Fe

D.FeO

20、半水煤气的有效成份是(D)。

A、H2与CH4

B、H2与N2

C、H2与CO2

D、H2与CO

21、采用间歇法制半水煤气时,(B)阶段的作用是提高炉温。

A、上吹制气

B、吹风

C、下吹制气

D、空气吹净

22、在制气阶段,每当变换上、下吹时,蒸气阀要比加氮空气阀适当地(B)一些,避免加氮空气与半水煤气相遇发生爆炸或半水煤气中氧含量增高。

A、迟开早关

B、早开迟关

C、同时开启

D、同时关闭

23、如以空气为气化剂,气化区的下部叫(C)层。

A、还原

B、干馏

C、氧化

D、干燥

24、铁铬系中变催化剂还原时,通常采用的还原介质是煤气中的(A)。

A、H2与CO

B、H2与N2

C、H2与CO2

D、H2与O2

25、冷凝法分离氨是利用氨气在(B)下易于液化的原理进行的。

A、高温高压

B、低温高压

C、低温低压

D、高温低压

26、使用固体催化剂时一定要防止中毒,若中毒后其活性不可以重新恢复的中毒是(A)。

A、永久中毒

B、暂时中毒

C、碳沉积

D、钝化

27、原料气中的(B)能使铁铬系催化剂暂时中毒。

A、灰尘

B、H2S

C、磷和砷

D、无机盐

28、当固定床反应器在操作过程中出现超压现象时,需要紧急处理的方法是(B)。

A、打开入口放空阀放空

B、打开出口放空阀放空

C、加入惰性气体

D、降低温度

29、一个反应过程在工业生产中采用什么反应器并无严格规定,但首先以满足(A)为主。

A、工艺要求

B、减少能耗

C、操作方便

D、结构紧凑

30、中型氮肥厂应用较为普遍的几种固定层煤气炉不包括下面的(D)炉子。

A、2.74米

B、3米

C、3.6米

D、5米

31、间歇法制取半水煤气的一个工作循环时间一般为(A)分钟。

A、3

B、6

C、8

D、10

32、实际间歇式制半水煤气的过程中,提高炉温的主要手段是(B)。

A、增加蒸汽用量

B、增加吹风速度,延长吹风时间

C、延长循环时间

D、增加入炉煤量

33、间歇式制气时,其他条件不变,提高燃料层高度,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D)。

A、制气阶段的蒸汽分解率提高

B、吹风气中CO含量增加

C、燃料层的阻力增大

D、水蒸汽的停留时间减小

34、用煤为原料制取的原料气中,硫化物的主要成分是(C)。

A、二硫化碳

B、硫醇

C、硫化氢

D、硫醚

35、在生产中还原中变催化剂时,操作要点是(A)。

A、还原气体中CO或H2含量不宜过高、升温要缓慢

B、还原气体中CO或H2含量要高、升温要迅速

C、还原气体中CO或H2含量要高、升温要缓慢

D、还原气体中CO或H2含量不宜过高、升温要迅速

36、下列气体中,对人体有毒害的是(A)。

A、CO

B、N2

C、H2

D、CO2

37、氨合成时,惰性气体的存在会降低H2、N2气的分压,对反应(C)

A、平衡有利,速度不利

B、平衡不利,速度有利

C、平衡和速度都不利

D、平衡和速度都有利

38、防止人体接触带电金属外壳引起触电事故的基本有效措施是(B)。

A、采用安全电压

B、保护接地,保护接零

C、穿戴好防护用品

D、采用安全电流

39、在化工生产中,用于扑救可燃气体、可燃液体和电气设备的起初火灾,应使用(B)。

A、酸碱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和泡沫沫灭火器

C、“1211”灭火器

D、“1301”灭火器

40、半水煤气的有效成份是(C)。

A、CO和CO2

B、H2和N2

C、CO和H2

D、H2和O2

41、氨合成时,采用(D)方法可提高平衡氨含量

A、高温高压

B、高温低压

C、低温低压

D、低温高压

42、氨合成时,为了降低系统中(C)含量,在氨分离之后设有气体放空管,可以定期排放一部分气体。

A、NH3

B、H2和N2

C、惰性气体

D、O2

43、催化剂中具有催化性能的是(C)

A.、载体

B、助催化剂

C、活性组分

D、抑制剂

44、氨合成时使用铁催化剂,必须将其还原成(A)后,才能有催化活性。

A、α-Fe

B、Fe3O4

C、Fe2O3

D、FeO

45、性能良好的催化剂应具有比较大的(C)。

A、表面积

B、体积

C、比表面积

D、密度

46、消耗定额是指(A)消耗的原料量和水.电.汽的量。

A.生产单位质量产品

B.生产单位体积产品

C.生产单位浓度产品

D.生产一定量的产品

46、最有效、最经济的降低噪音对人的危害的方法是(D)。

A、隔声

B、消声

C、吸声

D、个人防护

48、安全检查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形式是(A)。

A、基层单位的自查

B、企业主管部门安全检查

C、劳动安全监察机关的检查

D、联合性安全检查

49、工业毒物进入人体的最主要途径是(A)。

A、呼吸道

B、皮肤

C、黏膜

D、消化道

50、我国中小型氨厂较为广泛采用的间歇式制气方法是在(A)煤气发生炉中进行。

A、固定层移动床

B、固定层加压气化

C、流化层

D、气流层

51、对于使用强腐蚀性介质的化工设备,应选用耐腐蚀的不锈钢,且尽量使用(B)不锈钢。

A、含锰

B、含铬镍

C、含铅

D、含钛

52、国家对严重污染水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实行(A)。

A、限期淘汰制度

B、控制使用制度

C、加倍罚款

D、改造后使用

53、能使氨合成催化剂形成永久中毒的物质是(C)。

A、水蒸气

B、CO

C、硫化物

D、O2

54、下列不属于阻火装置的是(C)。

A、单向阀

B、安全液封

C、放空管?

?

?

?

D、阻火闸门

55、过滤式防毒面具的使用条件不正确的是(B)。

A、氧气体积浓度大于18%

B、氧气体积浓度小于10%

C、环境温度为-30~45℃

D、毒气浓度小于1%

56、氢气和氮气反应生成氨是属于(C)反应。

A、分解

B、置换

C、化合

D、复分解

57、间歇法制半水煤气时,(D)阶段的主要作用是排净炉下残留煤气。

A、一次上吹制气

B、空气吹净

C、下吹制气

D、二次上吹制气

58、夏季开启氨水、硝酸等挥发性液体瓶盖前,最适宜的处理方法是(C)。

A..直接撬开

B.敲打

C.冷水冷却

D.微加热

59、把暂时中毒的催化剂经过一定方法处理后,恢复到一定活性的过程称为催化剂的(D)。

A.活化

B.燃烧

C.还原

D.再生

60、采用间歇法生产半水煤气时,(D)阶段的作用可避免气化层上移。

A、吹风

B、一次上吹

C、二次上吹

D、下吹

61、氨合成时,增加空速可使气体与催化剂的(B)。

A、接触时间增强,出塔气中氨含量增大

B、接触时间缩短,出塔气中氨含量降低

C、接触时间增强,出塔气中氨含量下降

D、接触时间缩短,出塔气中氨含量增大

62、安全阀检验调整时,调整压力一般为操作压力的(C)倍/

A.1.0~1.1;

B.;1.05~1.2;

C.1.05~1.1

D.1.1~1.2

63、氨合成时,放空位置应选在(C)地方。

A、惰性气体含量最大,氨含量最大

B、惰性气体含量最小,氨含量最小

C.惰性气体含量最大,氨含量最小

D、惰性气体含量最小,氨含量最大

64、氨合成的惰性气体是指(B)。

A、CH4和N2

B、CH4和Ar

C、CH4和O2

D、H2和CH4

65、氨合成时,提高压力,对氨合成反应(A)。

A、平衡和速度都有利

B、平衡有利,速度不利

C、平衡不利,速度有利

D、平衡和反应速度都不利

66、间歇法制半水煤气时,(B)阶段的主要作用是排净炉上残留煤气。

A、一次上吹制气

B、空气吹净

C、下吹制气

D、二次上吹制气

67、循环气量增大,合成塔压差(A)。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关

68、在氨合成中提高压力,平衡氨含量(A)。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关

69、制气阶段炉温高,可提高煤气中(D)的含量。

A、H2与CH4

B、H2与N2

C、H2与CO2

D、H2与CO

70、新鲜气中惰性气体含量增加,合成塔出口氨含量(B)。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无关

71、间歇式制取半水煤气的一个工作循环时间一般为(C)。

A.1~1.5分

B.1.5~2分

C.2.5~3分

D.3~3.5分

72、提高压力,氨合成反应速度(A)。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关

二、判断题

1、由氨合成反应特点可知,提高温度、降低压力有利于氨的生成。

(X)

2、燃料层中,灰渣层的作用是预热和均匀分布自炉底的气化剂,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