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制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52457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制度.docx

《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制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制度.docx

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制度

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制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持续辨识、评价和控制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需要控制的危险源,达到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积极预防和有效控制,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活动、产品或服务中涉及的对危险源的辨识、评价和控制。

3、术语和定义

引用公司《管理手册》中有关术语和定义。

4、职责

安全质量部负责制定、组织实施和检查本程序。

机关/项目部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辨识、评价和控制本部门/本项目危险源,并建立本部门的《危险源清单》、《重要危险源清单》,将《重要危险源清单》报安全质量部备案。

5、工作程序

危险源辨识的范围

a、所有进入施工场所的人员(含员工、合同方和访问者);

b、常规活动(如正常的施工生产活动)和非常规活动(如临时抢修等);包括原材料的采购、储存和运输;施工生产作业活动、施工工艺选用等其它辅助活动。

c、所有的施工设备设施运行、维护和保养,包括相关方的设备。

危险源辨识方法可采用询问与交流、现场观察、查阅有关记录、安全检查表法、系统安全分析、事件树、故障树等方法。

调查之后作好危险源统计,建立危险源调查清单。

辨识时考虑“三种时态”(现在、过去、将来)、“三个状态”(正常、异常、紧急)和七种类型(机械类、电气类、辐射类、物质类、火灾与爆炸类、职业病类等;按条件许可时还可分为物理性、生物性、生理性、行为性和其他等)。

可导致的事故类别划分为:

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邦、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

风险评价

总则

a、风险评价应在危害因素充分辨识的基础上进行;

b、风险评价应为确定设施要求、培训需求和进行运行控制提供信息;

c、风险评价应为建立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提供依据;

d、风险评价结果应形成文件,作为公司建立和保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各项决策的基础,为持续改进公司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提供衡量的基准。

风险评价的依据

a、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的要求;

b、危险、危害影响的程度、可能性和规模。

风险评价方法

(一)

根据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来进行风险评价,其结果从高到低依次划为A、B、C、D、E共5个级别。

a、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3个级别: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极大的为“可能”,事故发生可能性极小的为“极不可能”,界于两者之间的为“不可能”。

b、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分为3个级别:

将会出现多人伤亡的为“严重伤害”,出现轻伤为“轻微伤害”,界于两者之间的为“一般伤害”。

c、后果和可能性的结合结果对应可得出风险级别:

后果

可能性

极不可能

不可能

可能

轻微伤害

E可忽略风险

D可容许风险

C中度风险

一般伤害

D可容许风险

C中度风险

B重大风险

严重伤害

C中度风险

B重大风险

A不可容许风险

表中:

A级风险(不可容许风险),即

事故潜在危险性很大,并难以控制,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已极大,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多人伤亡的风险。

B级风险(重大风险),即

事故潜在危险性较大,较难控制,发生频率较高或可能性较大,容易发生重伤或多人伤害。

C级风险(中度风险)即

虽然导致重大事故的可能性小,但经常发生事故或未遂过失,潜伏有伤亡事故发生的风险。

D级风险(可容许风险)即

具有一定危险性,虽然重伤可能性较小,但有可能发生一般伤害事故的风险。

E级风险(可忽略风险),即

危险性小,不会伤人的风险。

d、风险评价要联系生产实际,参照已往的经验和控制效果进行,既要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更要实事求是地分析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还要考虑与需要采取措施的能力相适应,风险级别是综合分析评价的结果。

对下述情况可直接定为较高级别的风险:

——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

——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或要求的;

——曾经发生过事故或存在重大事故隐患仍未采取防范、控制措施的。

——直接观察到可能导致危险的错误,且无适当控制措施的。

e、风险控制措施包括:

——目标和管理方案;

——运行控制;

——应急程序;

——培训;

——监测和监视;

f、对应风险评价结果,策划风险控制措施,见《风险控制策划表》。

 

风险控制策划表

风险级别

措施及时间期限

代号

描述

E级

可忽略风险

不需采取措施且不必保留文体记录

D级

可容许风险

可保持现有控制措施,即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但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

C级

中度风险

应努力采取措施降低风险,但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并应在规定时间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

在中度风险与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评价以更准确地确定伤害的可能性,确定是否需要改进的控制措施。

B级

重大风险

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

为降低风险有时必须配给大量资源。

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就应采取应急措施。

A级

不可容许

风险

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

若即使以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

风险评价的方法

(二)

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即LEC法,L值—表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值—表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值—表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各类事故C值的表示方法:

C1发生人身事故所产生的损失后果;

C2发生机械事故所产生的损失后果;

C3发生火灾事故所产生的损失后果;

C4发生交通事故所产生的损失后果。

其简化公式是:

D=LEC(C1,C2,C3C4)

D值—表示危险等级划分。

a、为简化评价过程,采用半定量计值法,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

具体分值见下表1、2、3:

分数值

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10

连续暴露

6

每天工作时间暴露

3

每周一次暴露

2

每月一次暴露

1

每年几次暴露

0.5

非常罕见地暴露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表1

表2

分数值

事故发生的

可能性

10

完全可以预料的

6

相当可能

3

可能,但不经常

1

可能性小,

完全意外

0.5

很不可能,可以

设想

0.2

极不可能

0.1

实际不可能

以下列出人身、机械、火灾和交通事故所产生的损失后果C值(C1、C2、C3、C4)。

 

表3.1发生人身事故所产生的损失后果C1

分数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损失后果

100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

40

灾难,数人死亡

15

非常严重,一人死亡

7

严重,重伤

3

较重,轻伤数人

1

引人关注,需要救护

 

表3.2发生机械事故所产生的损失后果C2

分数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损失后果

100

1000万元以上

40

150~1000万元

15

30~150万元

7

10~30万元

3

5~10万元

1

0.2~5万元

 

表3.3发生火灾事故所产生的损失后果C3

分数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损失后果

100

10人以上死亡或100万元以上

40

3~9人死亡或50万元以上

15

1~3人死亡或30万元以上

7

重伤10人以下或30万元以下

3

重伤1~3人

1

人员轻伤

 

表3.4发生交通事故所产生的损失后果C4

分数值

发生事故产生的损失后果

100

3人以上死亡(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

40

1~2人死亡(财产损失不足6万元)

15

重伤3人以上(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

7

重伤1~2、轻伤3~10人

3

轻伤3人以上

1

轻伤1~2人(财产损失不足0.1万元)

 

b、将被评价的危险源在上述表中对应所得的L、E、C分数值之积为D,D值不同,其危险等级也不同,危险等级划分见表4。

危险等级划分(D)表4

D值

危险程度

>320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160-320

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c、风险控制

重大危险因素的确定从表4中查出D值对应的分数值,D≥70的,确定为重大危险因素;D∠70的,确定为非重大危险因素。

评价之后列出一般危险源清单和重要危险源清单。

d、重大风险必须控制,控制应遵循“消除、预防、减小、隔离、个体防护”的原则,有助于保护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要求必须控制。

e、重大风险的控制应满足以下要求:

——公司确定《重大危害、风险因素清单》,项目部及相关单位,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本单位的《重大危害、风险因素台帐》;

——公司安全质量部通过下发年度计划等文件,提出有关重大风险控制的要求;

——项目部及相关单位针对重大风险控制措施,提供资金、专项技能、防护设施和用品等必要的资源;

——通过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实施、运行控制、应急与响应、绩效监测,落实和改进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的更新管理

为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正常运行,每年年初公司职能部门、各项目部应对危险辨识和风险、重大危险源要评审,如有变化应予以更新。

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评价后,由贯标办汇总公司新的重大危险源清单。

风险控制措施实施前应进行评审,以确保其充分性、有效性。

发生以下情况时,相关部门进行危险源的再识别、评价和更新。

a)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发生较大变更时;

b)当施工阶段发生改变、生产工艺、材料、技术发生重大变化时;

c)当公司管理方针发生变化时;

d)当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时。

每年管理评审时,应根据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实现对危害源、重大危害源的控制情况进行评价,必要时予以更新、补充、改进。

6、记录

危险源调查表

危险源(LEC法)评价表

重大危害、危险因素清单

中铁十二局集团一公司

京沪高铁四标段三项目部

危险源调查表

单位:

日期:

年月日

序号

活动点/工序部位

危险源名称

暴露在风险下的人员

危险程序(大、中、小)

影响范围

发生可能性(大中)

风险评估(有、无)

责任部门

是否受控

备注

危险源(LEC法)评价表

单位:

评价主持人:

日期:

年月日

序号

评价

对象

危险源及潜在风险

LEC=D

是否重要风险

备注

L

E

C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