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委主攻工业决战园区工作汇报与工信委五年工作报告汇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15201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信委主攻工业决战园区工作汇报与工信委五年工作报告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工信委主攻工业决战园区工作汇报与工信委五年工作报告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工信委主攻工业决战园区工作汇报与工信委五年工作报告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工信委主攻工业决战园区工作汇报与工信委五年工作报告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工信委主攻工业决战园区工作汇报与工信委五年工作报告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信委主攻工业决战园区工作汇报与工信委五年工作报告汇编.docx

《工信委主攻工业决战园区工作汇报与工信委五年工作报告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信委主攻工业决战园区工作汇报与工信委五年工作报告汇编.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信委主攻工业决战园区工作汇报与工信委五年工作报告汇编.docx

工信委主攻工业决战园区工作汇报与工信委五年工作报告汇编

工信委主攻工业决战园区工作汇报与工信委五年工作报告汇编

工信委主攻工业决战园区工作汇报

一、明确目标定位

总体发展目标:

到XX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200亿元,利税总额18亿元。

园区发展目标:

到XX年,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200亿元以上,力争投资总额5000万元以上项目达54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达25个。

产业发展目标:

到XX年,有色金属和新型建材两大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20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力争达到60%。

企业发展目标:

到XX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力争达到40家,其中过10亿的达到5户。

二、强化工作措施

1、夯实基础,着力强化各项保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

主要领导经常调度工业发展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配备了三名副县级领导齐抓共管工业。

实行了36名县级领导挂钩服务54家重点企业和潜力项目,开展了“企业大走访”活动,协调、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和矛盾。

二是加大资金支持。

通过财政出资、银行融资、企业垫资、项目争资等渠道破解资金难题。

今年在县财政相对紧张的情况下,安排了工业发展专项资金3000万元,用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贡献奖励、兑现优惠政策等;在上年融资8000万元的基础上,又与信托公司对接,融资5000万元,目前已通过初审,预计6月份可完成。

以南岩工业园区列入省级生态工业园为契机,一方面由相关部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另一方面由企业先行垫资,加快园区建设步伐。

三是注重人才支持。

在企业人才方面,积极为人才搭建平台,优化环境,使之在有发展、留得住。

我县原国有企业较多,破产改制后,我县以诚挽留,使多数人才留了下来。

在干部人才方面,将能做事、肯吃苦的干部放在经济工作的主战场。

选出了5名年轻干部作为项目经理,对项目从洽谈引进到开工建设进行全程跟踪服务;派出了2名副科级干部赴义乌、慈溪开展驻点招商。

同时,加大在工业经济中选拔干部的力度,使干部能沉得下心,看得到希望。

前不久,将2名在工业部门工作多年的优秀干部提拔到了主要领导岗位上。

2、抓住重点,着力加强平台建设。

一是主抓新园区。

明确目标定位。

XX年1月,我县启动实施了工业园调区工程,新园区远景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其中一期建设2平方公里。

下一步,我县将继续按照“低碳、生态、绿色、科技”的要求,策应“一城三区、三区联动”的发展战略,努力将其打造成为城市新区及全省一流生态工业园区。

加快建设步伐。

一改挖山填湖推平园区的做法,注重保留原有的山形地貌。

目前,工业园南岩小区已完成投资2.5亿元,2743.5亩一期征地全面完成,5.8公里的主、次干道建设及自然渗水系统建设全面完成,110千伏杨桥输变电站投入使用,水、电、路、绿化、亮化和通讯管网等全部到位。

今年,将继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加快安置小区建设,做好土地和房屋征收工作;推进绿屋顶、绿建筑建设;完成日处理3000吨污水处理厂及管网等配套设施建设。

同时,积极争取用地指标,扩大用地总量,加大园区容量,今年,将新增园区面积1000亩。

严把项目入园。

坚持高标准建设,出台了《关于加强县工业园区入园项目管理若干意见》,在投资强度、产出率等方面作出了严格规定。

严格环保准入和土地集约利用,对意向落户企业进行招商选资。

目前,第一批已签约落户的4个入园项目的验资注册、土地平整等已基本到位,近期将举行集中开工仪式。

下一步,将再精选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项目落户园区。

二是盘活老园区。

在连胜工业园,积极主动和上级部门沟通,整合资源,使破产改制的老国有企业物尽其用,实现就地转移,变包袱为财富。

通过政策引导,使一批企业能人在该园区创办了连胜实验装备、飞鱼科技等优质企业,使连胜重新焕发了生机。

在志敏园区,按照“一城三区,三区联动”的发展战略,对志敏园区企业实行腾笼换鸟,目前,已与企业进行了沟通,对资产进行了摸底,同时,积极做好规划论证,发展定位,力争XX年前实现搬迁。

在道口园区,促使企业加大投入,加快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避免晒地现象,对三中实业、华尔圣实业、振华电子、宜庆建材等建厂不生产、投入不达标的企业促其转让或按照合同依法收回。

3、增强后劲,着力加快项目推进。

一是扶持现有项目。

加大对海螺水泥、天施康药业、巍华化学等现有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在用地计划、信用担保等多方面给予政策性支持。

今年,重点是抓好天施康药业年产2亿粒“牛黄上清胶囊”项目和年产9亿片“肠炎宁”项目;新上年产达8万吨的巍华化学新型制冷剂项目;推进海螺水泥三、四线前期工作。

进一步促进新型建材和有色金属两大优势产业强势聚集,做大优势,制定合理的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产业做大做强,形成“大、特、精”的产业格局。

XX年,力争我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22.2亿元,同比增长22.5%,两大优势产业实现销售收入68亿元,增长15.1%。

同时,对已签约落户的,积极做好各项前期服务工作,重点是做好一凯实业、淘气宝贝婴童用品、梵特西服饰等项目的用地、办证工作,使这些企业能够早投产、早见效。

二是强化项目争引。

坚持高位推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出动,以诚招商。

县委书记带队先后前往等地,洽谈了铜材加工、新型建材、医药化工等项目;县长带队先后前往等地洽谈了医药化工、洗选煤等项目。

在此带动下,乡镇招商引资热情高涨,17个乡镇(场、街道)主要领导和4个招商小分队外出招商或在本县洽谈项目达100多个。

重点招大引强。

围绕优势产业和矿石资源,重点跟进了701厂整体产权转让、瓷石矿综合开发加工利用、海螺水泥三四线、500吨低热值煤洗选加工储备基地及煤矸石发电、化学年产8万吨制冷剂和2万吨乙烷、年出栏200万头商品猪和XX头种猪、12万吨电解铜等9个项目。

目前,种猪项目已签约,选加工储备基地及煤矸石发电、新型制冷剂项目已明确投资意向。

努力引资嫁接。

利用701厂、赣东北轴瓦厂、蛇纹石矿等原国有企业的资源及人才等优势,对其精心包装,大力推介,积极引进大集团、大企业进行嫁接改造,努力盘活资产,实现再次“腾飞”。

目前,已有多家上市公司来我县洽谈701厂整体转让项目,并有大集团有意向整体收购蛇纹石矿。

同时,对伟克铜材、紫文米粉等原民营企业通过引资嫁接,靠大联强,促其实现转型升级,技术提升,做大做强。

4、完善机制,着力造浓发展氛围。

一是强化激励机制。

在企业方面,制定了《XX年重点工业(物流、农业)企业考核奖励办法》、《投资创业优惠办法》等文件;强化舆论导向,对重点企业加大宣传报道力度。

在自身方面,制定了新的招商财税分配机制,所有的新增财税归乡镇,有效激发了基层招商引资的主动性、服务企业的积极性。

二是强化责任机制。

出台了《XX年度乡镇(场、街道)工业发展考核奖励办法》,完善了财税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出台了《县主攻工业、决战园区实施意见》,明确了目标,细化了责任。

将成绩列为年度考核和干部任用的重要内容。

对年度考评不合格且排名靠后的主要领导,进行诫勉谈话,甚至追究相应责任。

5、优化环境,着力提升工业质量。

一是推行节能减排。

严把环评、安评关,禁止新上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安全环保要求的项目。

严格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规定,按期逐步淘汰落后产能。

推行园区废水统一处理、循环利用、达标排放,引导鼓励企业加大节能降耗技改投入。

力争在XX年之前全面实现对工业污水、废物、废料的防污治污处理。

二是狠抓环境建设。

今年,我县大力开展“企业生态环境建设年”活动,严厉打击破坏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坚决加大企业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千方百计优化服务环境。

同时,全面推行一对一帮扶、一站式办结、一单清收费、一条龙服务的“四个一”的服务机制,实行跟踪督查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努力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换届以来,我县工业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横向比较,我们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如:

经济总量偏小、工业基础薄弱、工业用地趋紧、中小企业融资难等。

下一步,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以“主攻工业、决战园区”、“一城三区、三区联动”为主战略,以“企业生态环境建设年”为主抓手,团结拼搏,迎难而上,实现工业经济新跨越,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工信委五年工作报告

(一)加强调度、精心服务,五年来全县工业快速发展,工业经济由弱向强转变。

年全县全部工业总产值实现118.7亿元,是年的3.8倍,年均增长40.5%;增加值实现25.5亿元,是年的2.8倍,年均增长30.3%;主营业务收入115亿元,是年的3.9倍,年均增长41.2%;税收4.3亿元,是年的2.9倍,年均增长31.5%。

其中,规模工业企业年总产值实现90.2亿元,是年的9.2倍,年均增长73.5%;增加值实现18.4亿元,是年的7.5倍,年均增长65.5%;主营业务收入89.2亿元,是年的9.1倍,年均增长73.2%;税收3.3亿元,是年的3.9倍,年均增长41.2%。

在经历了年冰雪灾害和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仍保持了两位数的较快增长。

工业经济增速近2年来始终保持在全市排位2—3名,我县工业经济在全县经济地位重要性日益突出。

由于成绩显著,我县工业经济连续四年获得省政府颁发的“工业崛起奖”,一次获得“三年翻番奖”(今年我县“工业崛起奖”己又通过了省工信委评审,待省政府批准),改变了我县过去工业项目不获省级奖的历史。

五年来,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工业企业,尤其是规模企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年,由于我县现代工业刚刚起步,已有的医药化工、食品工业、纺织服装、建材工业等四大产业,主要是小型企业,产品单一,效益低,缺乏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而如今已经形成了能源建材、有色金属、食品医药、服装鞋帽等四大主导产业,这些产业主要是发达地区的梯度转移产业,产品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销路好,基本与发达地区连成“产供销”一体化了。

二是工业规模逐年壮大,总量扩张。

年规模企业的标准是企业年产值达到500万元以上,而从年12月起,规模企业的标准提高到了XX万元。

由年的14户到现在的24户,其中过亿元的企业就有10家,工业规模不可同日而语。

总的来说,五年来我县工业经济呈现总量扩张、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企业活力增强、工业经济增长势头强劲的良好发展态势。

近2年的工业增加值排位都在全市前几位。

三是工业在我县经济地位已经发生质的变化。

“十五”期末,我县三产结构是44.9%:

29.3%:

25.8%,工业占整个国民经济的29.3%,落后于农业。

而到了“十一五”期末,三产结构调整为35.3%:

40.9%:

23.8%,已超过一产农业5.6个百分点,成为我县财政主要来源。

至年底,全县工业企业上缴税收4.3亿元,而年只有1.45亿元,增长1.96倍。

工业企业就业人数从年的35270人到年39942人,净增4600余人,本县人不出门在家就可以打工赚钱,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5年来,我县工业之所以发生如此重大变化,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1、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工业工作,将“工业强县”发展战略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

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日益重视工业工作,每年都召开了全县工业大会,对突出贡献的企业进行了表彰和奖励。

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意见》、《主攻工业实现三年翻番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开展“十佳企业”和“纳税大户”评比活动》,工业工作要点等指导全县工业工作。

2、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适时调整工业经济发展重点,抓住工业发展关键。

五年来,我们紧紧依托黄金埠电厂,建设黄金埠电力特色基地,着力发展、引进能源、循环型经济产业。

目前,黄金埠电力特色基地工业企业从无到如今12家规模企业,园区工业总产值年达到83亿元。

年余干县工业园区还被省政府确定为生态工业园。

随着年12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将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县紧紧抓住这个千载难逢机遇,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高科技能源企业,至年9月已引进上亿元的能源企业3家。

将黄金埠工业园区规模由3平方公里扩大到10平方公里,使园区主营业务收入突破50个亿。

工业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