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三针灸学点题4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51816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9.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临床三针灸学点题4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医临床三针灸学点题4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医临床三针灸学点题4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医临床三针灸学点题4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医临床三针灸学点题4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临床三针灸学点题4版.docx

《中医临床三针灸学点题4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临床三针灸学点题4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临床三针灸学点题4版.docx

中医临床三针灸学点题4版

1、现存最早、较完善的针灸学专著是-

A:

《黄帝内经》

B:

《阴阳十一脉灸经》

C:

《针灸甲乙经》

D:

《针灸资生经》

E:

《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答案:

C

2、足三阴经从开始部位至内踝上8寸段的分布是

A:

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B:

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

C:

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

D:

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E:

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答案:

D

3、根据骨度分寸法,肘横纹至腋前横纹为A.B.C.D.E.

A:

9寸

B:

14寸

C:

12寸

D:

13寸

E:

8寸

答案:

A

4、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在

A:

胸部

B:

腹部

C:

胸腹部

D:

四肢内侧

E:

指(趾)内侧端

答案:

C

5、在五输穴中,荥穴主要治疗

A:

心下满

B:

身热

C:

体重节痛

D:

喘咳寒热

E:

逆气而泄

答案:

B

6、五输穴中以所溜为

A:

B:

C:

D:

E:

答案:

B

7、膀胱经的郄穴是

A:

中都

B:

外丘

C:

梁丘

D:

地机

E:

金门

答案:

E

8、在八脉交会中,与后溪相通的奇经是

A:

任脉

B:

督脉

C:

阳维脉

D:

阳蹯脉

E:

冲脉

答案:

A

9、沿腹中线旁开5分,胸中线旁开2寸到达锁骨下缘的经脉是

A:

足阳明胃经

B:

手太阴肺经

C:

足少阴肾经

D:

足太阴脾经

E:

足厥阴肝经

答案:

C

10、斜刺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的角度为

A:

15°左右

B:

25°左右

C:

30°左右

D:

45°左右

E:

60°左右

答案:

D

11、对提插补泻中泻法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先深后浅

B:

重插轻提

C:

提插幅度大,频率快

D:

操作时间长

E:

以上提用力为主

答案:

B

12、有关晕针的处理方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立即停止针刺,将针全部起出

B:

患者平卧,头部抬高

C:

宽衣解带,注意保暖

D:

予以饮温开水或糖水

E:

可刺人中、素髎、内关、足三里等穴

答案:

B

13、属于直接灸的是

A:

瘢痕灸

B:

蒜泥灸

C:

隔姜灸

D:

实按灸

E:

温灸器灸

答案:

A

14、瘢痕灸多用于治疗

A:

肺痨瘰疬

B:

虚寒病证

C:

风寒痹痛

D:

阳痿早泄

E:

疮疡久溃不敛

答案:

A

15、具有镇静、止痛,缓解肌肉痉挛作用的电针波型是

A:

疏波

B:

密波

C:

疏密波

D:

断续波

E:

锯齿波

答案:

B

16、下列哪项不属于表里经配穴

A:

咳嗽取列缺、合谷

B:

失眠取神门、后溪

C:

腰痛取昆仑、肾俞

D:

胃痛取公孙、足三里

E:

痛经取天枢、三阴交

答案:

C

17、下列各组中,属于原络配穴的是

A:

大陵、内关

B:

内关、外关

C:

太渊、合谷

D:

神门、支正

E:

太自、冲阳

答案:

C

18、手太阴肺经的输土穴是

A:

少商

B:

鱼际

C:

太渊

D:

列缺

E:

孔最

答案:

C

19、与目内眦和目外眦均发生联系的经脉是

A:

小肠经

B:

胆经

C:

膀胱经

D:

三焦经

E:

胃经

答案:

A

20、下列腧穴中,治疗急性胃痛应首选

A:

粱门

B:

粱丘

C:

内庭

D:

上巨虚

E:

下巨虚

答案:

B

21、治疗中风闭证,除选太冲、劳宫外还应为:

A:

支沟

B:

水沟

C:

下关

D:

中冲

E:

丰隆

答案:

B

22、治疗昏迷,癫痫,高热,咽喉肿痛,应首选

A:

四缝

B:

十宣

C:

八邪

D:

合谷

E:

曲池

答案:

B

23、腕骨穴是小肠经的

A:

输穴

B:

荥穴

C:

经穴

D:

合穴

E:

原穴

答案:

E

24、听宫穴归属

A:

膀胱经

B:

胃经

C:

小肠经

D:

大肠经

E:

胆经

答案:

C

25、属于膀胱经的穴组是

A:

天柱、攒竹、睛明、光明

B:

昆仑、京骨、丘墟、至阴

C:

承扶、肺俞、心俞、大肠俞

D:

承扶、委中、大杼、风市

E:

睛明、肾俞、承山、光明

答案:

C

26、治疗心、胸、胃之疾的八脉交会穴穴组是

A:

公孙—内关

B:

内关—外关

C:

列缺—内关

D:

照海—公孙

E:

申脉—内关

答案:

A

27、有通便作用的穴位是

A:

飞扬

B:

承山

C:

支沟

D:

阳谷

E:

小海

答案:

C

28、治疗目赤肿痛的穴组是

A:

太阳、合谷、太冲、风池

B:

太阳、足三里、三阴交、睛明

C:

合谷、足三里、手三里、睛明

D:

太冲、太溪、后溪、阳溪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

A

29、在下列井穴中,具有催乳功用的穴位是

A:

中冲

B:

关冲

C:

少冲

D:

少泽

E:

隐白

答案:

D

30、足少阳胆经的起始穴位是

A:

耳和髂

B:

角孙

C:

足临泣

D:

足窍阴

E:

瞳子髂

答案:

E

31、肺实证,采用“补母泻子法”,应泻

A:

尺泽

B:

太渊

C:

列缺

D:

孔最

E:

经渠

答案:

A

32、治疗因痰饮引起的呕吐,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

脾俞、章门

B:

下脘、足三里

C:

上脘、行间

D:

梁门、内庭

E:

膻中、丰隆

答案:

E

33、斜刺的角度应为

A:

15°左右

B:

25°左右

C:

35°左右

D:

45°左右

E:

60°左右

答案:

D

34、哪一穴位不能用于催乳

A:

膻中

B:

少泽

C:

少商

D:

耳穴内分泌

E:

乳根

答案:

C

35、患者外感风热,咽喉赤肿疼痛,吞咽困难,咽干,咳嗽,治疗应首选

A:

列缺

B:

内庭

C:

太溪

D:

少商

E:

廉泉

答案:

D

36、女,52岁。

突然神昏,牙关紧闭,口噤不开,肢体强痉,面赤气粗,喉中痰鸣,二便不通,脉弦滑而数。

针灸时选

A:

内关、水沟、太冲、合谷、十二井穴

B:

风池、太冲、百会、心俞三阴交、委中

C:

风池、合谷、内关、水沟、太冲、三阴交

D:

关元、三阴交、丰隆、神阙、足三里、四神聪

E:

丰隆、合谷、地仓、颊车、水沟、三阴交

答案:

A

37、男,43岁。

头晕目眩,泛泛欲吐,甚至昏眩欲仆,兼见腰膝酸软,舌淡,脉沉细。

针灸时选

A:

丰隆、中脘、内关、解溪、肝俞、足三里

B:

风池、百会、肝俞、肾俞、足三里、太溪

C:

脾俞、足三里、太冲、丰隆、气海、百会

D:

风池、脾俞、肝俞、阴陵泉、内关、足三里

E:

气海、百会、肾俞、内关、四神聪

答案:

B

38、女,有偏头痛病史3年,头目昏重,神疲乏力,面色不华,操劳或用脑过度则加甚,脉细弱,舌质淡。

针灸时选

A:

督脉及足阳明、足少阳经穴为主

B:

足少阴肾经、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C:

足太阴脾经、手足少阳经穴为主

D:

手足少阳经、足太阳经膀胱经穴为主

E:

手足阳明经、足厥朝肝经穴为主

答案:

A

39、男,27岁。

左侧面部板滞、麻木、口角向健侧斜,病侧露睛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平坦。

针灸时选

A:

阳白、鱼腰、地仓、颊车、合谷、昆仑

B:

地仓、颊车、足三里、内庭、三阴交

C:

地仓、颊车、侠溪、合谷、足三里

D:

地仓、颊车、中渚、太冲、后溪

E:

地仓、合谷、颊车、内庭

答案:

A

40、女,36岁。

膝关节疼痛,得热痛减,遇冷则加剧,舌苔白,脉弦紧。

针灸时选

A:

血海、犊鼻、梁丘、阳陵泉

B:

大椎、膝阳关、梁丘、犊鼻

C:

肾俞、关元、犊鼻、梁丘、阿是穴

D:

膈俞、犊鼻、梁丘、膝阳关

E:

曲池、犊鼻、梁丘、阳陵泉

答案:

C

41、男,48岁。

腰部隐隐作痛已1年有余,伴有腰腿酸软乏力,神疲,伴有滑精,脉细。

针灸时选

A:

风府、腰阳关、委中

B:

肾俞、委中、志室、命门

C:

膈俞、委中、足临泣

D:

委中、足三里、太冲

E:

腰阳关、委中、足三里

答案:

B

42、男,59岁。

诉腰部疼痛,值天气变化时加重,酸麻,有时甚至不可俯仰,舌淡,脉紧。

针灸时选

A:

手足太阳经和夹脊穴为主

B:

手足阳明经和足太阳经为主

C:

手足少阳经和手足阳明经为主

D:

局部阿是穴及足太阳经穴为主

E:

手足阳明经和肝经为主

答案:

D

43、女,32岁。

经常不易入睡,急躁易怒,胸胁胀满,舌红,脉弦。

针灸时选

A:

申脉、照海、侠溪、行间

B:

支沟、阳陵泉、期门、丘墟

C:

肝俞、肾俞、期门、三阴交

D:

肝俞、肾俞、太冲、三阴交

E:

大包、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

答案:

A

44、患者,男,22岁。

发热恶寒,寒重热轻,头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咳痰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疗应首选:

A:

手太阴、手阳明、足太阳经穴

B:

手少阴、手太阳、手太阴经穴

C:

手太阴、足太阳、手少阳经穴

D:

手太阴、手少阳、足少阳经穴

E:

手阳明、足阳明、手太阴经穴

答案:

A

45、患者,男,60岁。

咳嗽1个月,劳累后加重,咳吐粘摊,胸脘痞闷,胃纳减少,舌苔白腻,脉濡滑。

治疗除取肺俞、太渊穴外,还应取:

A:

风门、大椎、合谷

B:

章门、太白、丰隆

C:

脾俞、胃俞、列缺

D:

尺泽、列缺、外关

E:

脾俞、太冲、阴陵泉

答案:

B

46、慢性腹泻病人,于黎明之前腹中微痛,泻后痛减,舌淡,苔白,脉沉细。

针灸时选

A:

脾俞、章门、天枢、肾俞、关元

B:

神阙、公孙、天枢、肾俞、足三里

C:

足三里、三阴交、天枢、上巨虚、下巨虚

D:

关元、太冲、天枢、曲池、中渚

E:

气海、肝俞、天枢、阴陵泉、曲池

答案:

B

47、女,23岁。

今天上午腹痛,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肛门灼热,小便黄,脉滑数,苔黄腻。

针灸时以

A:

手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B:

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

C:

手足阳明经、任脉经穴为主

D:

足厥阴、足阳明经穴为主

E:

手足三阳经

答案:

C

48、女,20岁。

因右下腹痛被诊断为“肠痈”,兼见发热恶寒,恶心,便秘,苔薄黄,脉数有力。

针灸时除选阑尾穴外,还应取

A:

上巨虚、天枢、曲池

B:

足三里、风池、大肠俞

C:

大肠俞、胃俞、天枢

D:

梁丘、温溜、天枢

E:

内庭、支沟、天枢

答案:

A

49、张某,男,29岁,因在操作机器时不慎伤及右手,突然昏厥不省人事,针灸治法为

A:

苏厥醒神

B:

开窍泄热

C:

回阳救逆

D:

理气活血

E:

通经活络

答案:

A

50、患者,男,55岁。

1年来每日黎明之前腹微痛,痛即泄泻,或肠鸣而不痛,腹部和下肢畏寒,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疗除取主穴外,还应加

A:

胃俞、合谷

B:

肝俞、内关

C:

三焦俞、公孙

D:

命门、关元

E:

关元俞、三阴交

答案:

D

51、男,21岁。

上体育课时左踝扭伤,疼痛不能走路,血肿明显。

采用

A:

局部隔附子饼灸

B:

水针

C:

艾炷灸

D:

隔姜灸

E:

刺络拔罐

答案:

E

52、向某,女,30岁。

晨起后发现右侧项背牵拉疼痛,头向右侧倾斜,颈项活动受限,针灸治疗除局部取穴外,还可用

A:

督脉、肝经穴

B:

小肠经、胆经穴

C:

膀胱经、肝经穴

D:

胆经、肝经穴

E:

肝经、膀胱经穴

答案:

B

53、患者,男,24岁。

目赤肿痛,眼涩难开,流泪,畏光,伴发热、恶风、头痛,舌苔薄黄,脉浮数。

治疗除取睛明、太阳、合谷、太冲外,还应加

A:

风池、侠溪

B:

印堂,内庭

C:

少商、上星

D:

关冲、支沟

E:

四白,养老

答案: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