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届高三第十二次模拟理综生物精校word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50988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2.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届高三第十二次模拟理综生物精校word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陕西省届高三第十二次模拟理综生物精校word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陕西省届高三第十二次模拟理综生物精校word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陕西省届高三第十二次模拟理综生物精校word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陕西省届高三第十二次模拟理综生物精校word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陕西省届高三第十二次模拟理综生物精校word解析版.docx

《陕西省届高三第十二次模拟理综生物精校word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届高三第十二次模拟理综生物精校word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陕西省届高三第十二次模拟理综生物精校word解析版.docx

陕西省届高三第十二次模拟理综生物精校word解析版

陕西省2018届高三年级第十二次模拟理综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1.实验表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的有丝分裂过程中。

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时出现的一对染色体的异常结果(其它染色体不考虑),字母所示白色部分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是减数分裂交换,则图示过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若是减数分裂交换,则该细胞一定产生4种基因型的成熟生殖细胞

C.若是有丝分裂交换,则该细胞产生4种基因型的子代体细胞

D.经龙胆紫溶液染色,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图示动态变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解答本题需要学生掌握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情况。

由于基因的变化与染色体的变化是一致的,进而可推导出发生交叉互换后,产生子代细胞的基因型及种类。

详解:

减数分裂交换是指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减I前期,A正确;若交换发生在动物精子形成过程,则该细胞产生4种精子,基因型为:

DEF、DEf、deF、def;若交换发生在卵细胞形成过程,则该细胞产生1个卵细胞,当然只有1种基因型,即DEF或DEf或deF或def,B错误;若是有丝分裂交换,则该细胞产生两个子细胞,其基因型分别是DdEeFF、DdEeff或两个子细胞均为DdEeFf,因此最多只能产生2种基因型的子代体细胞,C错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是经过龙胆紫染色的死细胞,因而不能观察到图示动态变化,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及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析图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2.2.取生长旺盛的天竺葵叶片,用打孔器打出小圆片若干并抽取叶片细胞内空气,均分后置于不同浓度的NaHC03溶液中,给予相同的一定强度光照,记录圆叶片上浮至液面所需时间,其结果绘制的曲线如下图。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YZ段平缓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光照强度

B.Y点比X点细胞内的光合速率低

C.Z点后曲线上行,可能是叶片细胞失水所致

D.Y点时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图示是叶圆片沉浮法测定光合作用的相关曲线,图示结果表明随着碳酸氢钠浓度的增加,叶圆片上浮的时间先缩短后延长。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反应物,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增强,产生的氧气增多,叶片浮起来的时间变短。

详解:

YZ段平缓,说明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不在增强,则限制因素可能是光照强度,A正确;Y点与X点相比,二氧化碳浓度高,二氧化碳的固定加快,细胞内的光合作用速率提高,B错误;Z点后光照强度不变,二氧化碳浓度高,而曲线上行,说明光合作用减弱,应该是叶片细胞失水,代谢受影响导致,C正确;Y点既有光合作用又有呼吸作用,则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D正确。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因素和叶圆片沉浮法测定光合作用的速率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3.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和实验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部分标志物脱落,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大

B.“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釆用的实验方法是模型方法,模拟活动本身就是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

C.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自下而上依次虽黄绿色、蓝绿色、黄色、橙黄色

D.在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时,为了减小误差需要设置预实验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生物科学实验研究的方法,意在考查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详解:

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的计算公式:

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中被标记的个体数,故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计算值与实际值相比,数值会偏大,A正确;采用模型方法研究“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模拟活动本身就是在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之后,再根据活动中的体会构建概念模型,B正确;叶绿体中色素分离原理是各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速度不同,从而分离色素。

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分离的结果是:

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自下而上依次虽黄绿色、蓝绿色、黄色、橙黄色,C正确;在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时,设置预实验可以找出最适温度的大致范围,而不是为了减少误差,D错误。

点睛:

对于此类试题,需要学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4.4.如图表示神经递质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及可卡因作用机理的示意图。

多巴胺的释放,会刺激大脑中的“奖赏”中枢,使人产生愉悦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卡因与多巴胺竞争转运载体而使多巴胺不能从突触前膜释放

B.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增强

C.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被突触间隙中的酶分解而失去作用

D.吸食可卡因上瘾的原因是可卡因不断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答案】B

【解析】

【详解】分析:

据图分析:

①表示突触小泡,多巴胺代表神经递质;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得突触后膜兴奋,即使人产生愉悦感。

可卡因与突触前膜上的载体结合,使得多巴胺起作用后不会被转运载体运回细胞,使得下一个神经元持续兴奋。

详解:

可卡因是一种神经类毒品,可卡因与多巴胺转运载体结合,阻止多巴胺回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A错误;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增强,B正确;由图可知多巴胺作用后不是被突触间隙中的酶分解而是经过突触前膜上的多巴胺转运载体又转运回突触前膜内,C错误;吸食可卡因上瘾的原因是可卡因与多巴胺竞争转运载体,阻止多巴胺回到突触前膜,导致突触间隙中多巴胺含量增多,其不断作用于突触后膜,会导致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持续性兴奋,D错误。

点睛:

分析示意图可知:

多巴胺合成后,贮存在结构①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依赖于突触小泡的膜和突触前膜融合。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确定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是专门和神经递质结合,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据此答题。

5.5.下列有关生物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某小鼠发生基因突变,就说明该小鼠发生了进化

B.人类猫叫综合征与21三体综合征的机理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C.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D.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结出的西瓜是无子西瓜

【答案】C

【解析】

若某小鼠发生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因此不能说明该小鼠肯定发生了进化,A错误;人类猫叫综合征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而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B错误;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用二倍体西瓜给四倍体西瓜授粉,则四倍体植株上结出的西瓜仍然是四倍体西瓜,而其所结的种子种下去长出来的西瓜是三倍体西瓜,D错误。

6.6.某农村有大量人员外出务工,导致很多农田弃耕。

下图表示某弃耕农田中,某种草本植物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其中A点农田弃耕,C点出现灌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査可采用样方法,调査时要注意随机取样

B.D点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演替过程中一定会出现乔木

C.BC段该种群密度不再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天敌数量增加、种内斗争加剧等

D.地表生满杂草、灌木等植被有利于防风固沙,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A点之前还没有弃耕,农田由人控制,某种草本植物种群密度低是由于农田管理者不断除草,C 点出现灌木,草本植物在竞争中失败,种群密度减少。

详解:

调查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应采用样方法,首先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在分布较密集或稀疏的地区取样,否则会出现较大误差,A正确;一个群落演替最终能演替到什么阶段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当地的自然环境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D点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演替过程中不一定会出现乔木,B错误;BC段该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不再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天敌数量增加、种内竞争加剧、空间资源的相对匮乏等,C正确;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如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湿地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因此植被防风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因素、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意在考查学生识图、析图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仔细审题,明确纵坐标是某草本植物种群数量。

二、非选择题

7.7.某小组在其他外界条件适宜的条件下,研究光照强度和C02对伊乐藻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t1-t2时段内,光反应速率和暗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两者的因果关系是__________。

(2)t2—t3时段内,伊乐藻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吸收CO2速率相对值为________________。

(3)在突然停止光照后约10s内(t6—t7时段内),C02的吸收速率并没有立即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

(1).均增大

(2).光反应增强导致暗反应增强(3).13(4).持续光照后,突然停止光照叶肉细胞内仍有少量ATP和[H],使暗反应仍可持续一段时间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光照强度和C02浓度对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的相关问题。

需要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

1、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是水光解产生[H]和氧气,同时合成ATP,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与光反应有关的色素和酶;暗反应包括二氧化碳固定和三碳化合物还原两个过程,三碳化合物还原需要消耗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叶绿体基质中含有与暗反应有关的多种酶。

2、由题图可知,t1~t2段,增加光照强度,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增大,由于光照强度增大,光反应增强,产生的还原氢、ATP多,暗反应过程中三碳化合物还原速度加快,细胞吸收二氧化碳固定形成三碳化合物的速度加快;t2~t3时间内,二氧化碳吸收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t3增加二氧化碳浓度,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加大,说明该阶段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t5点增大光照强度,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不再增大,说明此时已经达到光的饱和点;t6点突然黑暗,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并没有立即下降,而是短时间内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是由于光反应产生的还原氢、ATP在黑暗之前有积累,使得暗反应仍然可以持续一段时间。

(1)由于在t1点,光照强度增大,光反应增强,产生的还原氢、ATP增多,导致暗反应速率增大。

因此t1-t2时段内,光反应速率和暗反应速率均增大。

(2)由题图可知,纵轴表示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因此是净光合作用强度,伊乐藻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吸收CO2速率表示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由题图可知,细胞呼吸作用速率是4,t2~t3时间内净光合作用速率是9,因此伊乐藻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吸收CO2速率相对值为9+4=13。

(3)由于持续光照后,突然停止光照叶肉细胞内仍有少量ATP和[H],使暗反应仍可持续一段时间,因此题图中在突然停止光照后10s内,CO2的吸收速率并没有立即下降。

8.8.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肠黏膜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可增强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选择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进食等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