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50517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9.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docx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docx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2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教学计划

(第单元)

 

 

本册共有9课:

第一课《童年》,第二课《好伙伴》,第三课《草原》,第四课《放牧》,第五课《妈妈的歌》,第六课《四季的歌》,第七课《钟声》,第八课《丰收歌舞》,第九课《姐妹俩》。

1.演唱:

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演唱习惯。

2.演奏:

能够用打击乐器或其他音源合奏或为歌曲伴奏。

3.综合性艺术表演:

能够参与综合性艺术表演活动。

4.识读乐谱:

复习简单的节奏符号,并能创作简短的节奏。

5.创作实践:

能够运用线条、色块或手势,来表现声音或音乐。

重难点:

真正深入角色的演唱,从而达到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

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

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

在教学过程中,不论是歌曲的学唱、乐理知识的学习,都要使学生学的快乐。

64课时

1、使学生能兴致勃勃,主动积极地投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以及创造音乐的活动中去。

2、在教学中要通过艺术形象来唤起学生对美的共鸣与追求,从而进行审美教育和品德教育。

课时备课

课题:

摇啊摇课型:

新授总课时:

_1授课日期:

一、教学目标:

1.听《捉迷藏》、《我们多么幸福》,唱《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深切地体现本课《童年》的主题及“音乐与人”的亲密联系。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初步能唱准,具有一定的音准能力。

                 

4.背唱歌曲,并进行表演。

二、学习重、难点:

歌曲的欣赏和演唱,乐曲情绪的体验。

三、课前准备:

课件、钢琴、录音机、打击乐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

二次备课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选用《苏珊娜》)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导入

师: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好朋友,它是谁呀?

(小兔子出场)

生:

兔子!

兔:

小朋友们你们好,我叫小兔!

师:

小兔子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钢琴曲,名字叫《童年的回忆》。

兔:

小朋友们,这首钢琴曲是小兔子特别爱听得一首,音乐中有一段乐曲像我跑步一样轻快好听,你们能自己听一听,找一找吗?

(这时候小乌龟,鸭子也纷纷出现了)

乌龟:

还有我,还有我呢,音乐里面也有像我的爬行速度一样慢的音乐,你们也找找看呀!

鸭子:

我走路一摇一晃,既不像小兔子跑得那样快,也不像乌龟爬得那样慢,我的速度说不好,反正你们帮我找一找,我还没有找到呢!

三、新授

1.聆听钢琴曲《童年的回忆》,请同学们根据三个小动物的话,来分乐段!

听完,做简单分析,画书。

2.小游戏。

聆听音乐学三种小动物走路的样子。

(给学生走路空间)

3.分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三个同学分角色扮演!

4.小兔子讲故事。

让小兔子讲述她小的时候与外婆如何共度美好童年的?

(创编一个小故事)

兔:

现在回忆起最难忘的事情就是外婆哄我进入梦乡的那个好听的童谣!

同学们想知道吗?

”(小兔子朗诵一遍歌词)生:

让学生打开书读一遍。

(没有感情!

兔:

“不像不像,你们读的一点都不像我的外婆一样好听!

外婆的声音很小。

生:

这个时候让学生再读,他们的声音一定按照小兔子的要求,声音轻而弱。

兔:

“不像不像,还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读的速度没这么快。

生:

第二次的要求同学们还能更好做到。

兔:

不像不像,还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不但会读,还会唱呢,你们行吗?

生:

同学们听到这里他们憋足了劲异口同声地说:

“行”。

5.学习歌曲,聆听几边。

6.学生小声跟唱。

7.音乐小知识——反复记号‖∶  ∶‖

四、创编活动——进行简单表演

小兔子:

哎!

现在我真得很想回到从前,躺在外婆的怀抱里好好睡上一觉。

外婆总会用他那温柔的手抚摸我的头、身体还有小尾巴!

可惜可惜啊,再也看不到了!

同学们你们会哄我入睡吗?

(这个时候全班同学那种迫不及待的手已经开始按照小兔子刚才的一番话模仿了。

)同学们当然说没问题!

于是,主题曲再次想起,学生们终于理解了这首歌曲,用缓慢的速度,温柔的声音,细致的表演完成了这首歌曲!

五、课堂小结

从音乐的体验中联想你的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向大家说说。

五、练习作业设计:

回忆美好的童年

六、板书设计:

摇啊摇

七、教后反思:

课时备课

课题:

小酒窝课型:

新授总课时:

_2授课日期:

________

一、教学目标:

1.听《捉迷藏》、《我们多么幸福》,唱《摇啊摇》、《小酒窝》等作品,表达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与热爱。

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深切地体现本课《童年》的主题及“音乐与人”的亲密联系。

 2.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速度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听辨音的高低并进行模唱,初步能唱准,具有一定的音准能力。

                 

4.背唱歌曲,并进行表演。

二、学习重、难点:

歌曲的欣赏和演唱,乐曲情绪的体验。

三、课前准备:

课件、钢琴、录音机、打击乐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

二次备课

一、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

1234│5—│5432│1—‖

小猫爱吃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摇啊摇》。

三、导入

师:

世界真大,有许许多多美好的事物,比如:

鲜花、绿草、蝴蝶、小溪、高山……,到处充满美丽、和平、欢乐。

最近老师也在同学们的脸上发现了美丽的东西,同学们互相观察观察到底老师发现了什么?

生:

各抒己见!

师:

老师最喜欢的是每个同学的微笑,因为我会看到你们每个人脸上可爱的小酒窝!

四、学习歌曲《小酒窝》

1.初听歌曲《小酒窝》,感受音乐的欢快的情绪。

2.按节奏朗诵歌词。

3.再次聆听歌曲,学生可以小声跟着录音学唱歌曲。

4.重点难点句教唱:

“左边一个,右边一个,成天价笑呵呵咿呀咿子喂。

5.跟着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

6.制作彩色小酒窝,利用剪刀剪出两个圆形酒窝贴到脸上,教师给学生配备即时贴纸。

7.休止符游戏。

×   ×   ○   ×

○   ×   ×   ×   

×   ○   ×   ×   

×   ×   ×   ○   

五、聆听《我们多么幸福》

1.导入

师:

看到每个同学的脸上都有两个笑起来的小酒窝,老师真开心,那么老师问一问大家你们在微笑的时候感受到了什么呢?

生:

高兴!

幸福!

师:

同学们说的都很好!

我们的生活是快乐、幸福的!

有一首歌曲就是唱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快乐,我想同学们一定很想听一听!

2.欣赏《我们多么幸福》,可以随着音乐拍手或做动作。

六、课堂小结,听音乐走出教室。

母亲(诗歌)小草的母亲是谁?

小草的母亲是大地,是她给了小草蓬勃的生命。

鸟儿的母亲是谁?

鸟儿的母亲是蓝天,是她给了鸟儿奋飞的空间。

鱼儿的母亲是谁?

鱼儿的母亲是江河,是她给了鱼儿畅游的场所。

我们的母亲是谁?

我们的母亲是祖国,是她给了我们幸福的生活。

五、练习作业设计:

唱《小酒窝》

六、板书设计:

小酒窝

七、教后反思:

课时备课

课题草原上课型:

新授总课时:

_3_授课日期:

________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通过其他创编活动来初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

2.通过小组合作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创造音乐美的才能和合作协调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

1.通过在小组集体活动中,用各种创编活动来感受内蒙古歌舞的民族风格,激发学生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2.创编活动,节奏练习,旋律片段创作。

3.掌握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

三、课前准备:

电子琴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设计

二次备课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拍手进教室。

2.确立良好坐姿,明确课堂纪律,师生问好。

二、复习歌曲

1.发声练习:

1234│5—│5432│1—‖小猫爱吃鱼,鱼。

2.实践模唱,复习歌曲《摇啊摇》、《小酒窝》。

三、导入

1.聆听音乐《草原放牧》

师:

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去看看,你们想不想去呀?

生:

想!

师:

在看的时候如果你有什么感受都可以用你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跟着唱、打拍子等等。

2.情境想象,进入主题

师:

草原是不是很美丽呀?

生:

是!

(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老师作提示:

天上有什么?

地上有什么?

草原有什么颜色?

它们分别是什么?

生:

天上有白云,地上有羊、马、狗,草原有绿色、蓝色、红色、白色、棕色,绿色是草和山,蓝色是天空和河流,白色是云和绵羊,还有蒙古包是白色红边的,棕色是马和狗。

3.初步掌握歌曲风格

师:

下面再给你们听一首歌,也是关于草原的。

听的时候要思考这首曲子是什么速度、情绪、节奏和旋律是怎样的?

(播放歌曲《草原上》的录音)

4.听一听、想一想《草原上》和《小酒窝》在情绪、速度上有什么不同?

A、优美、舒展地、宽广B、欢快、活泼地、紧凑

四、学习歌曲《草原上》

1.进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要来当一回蒙古人,唱蒙古歌,跳蒙古舞。

2.聆听歌曲,初步感受内蒙民歌的特点。

这首歌曲为44拍的羽调式内蒙古族歌曲,音乐语言简练易记,旋律线条起伏较大,基本素材只包含两个乐句的八小节乐段。

节奏舒展,旋律优美,生动地勾画出一幅风和日丽、绿草如茵的草原风光,就仿佛置身于一望无边的辽阔草原当中,抒发了牧民舒畅愉快、热爱家乡的美好生活,刻画了内蒙古人民的爽朗豪放、热情好客的性格。

3.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小声的跟着录音范唱学习歌曲。

4.听辨音的长短: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唱这曲子的时候,在同一个小节里有的歌词唱得短一些,有的要唱得长一些?

请同学回答。

(生)高、照、跑、叫、壮、肥。

5.实践活动

(师)现在这里有些打击乐器,你认为用哪种乐器可以表现出长音?

哪种乐器表现短音?

6.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五、拓展

1.进一步掌握风格,播放一段蒙古舞蹈《我也来当小骑兵》,让同学们留意看内蒙古舞蹈有什么特点。

2.老师鼓励学生在合作讨论中分组出来表演各自创编的表演活动共同评选出最有创意合作得最好的一组

六、课堂小结

内蒙古人的性格开朗,而且很热情好客,如果你们到内蒙古去做客,他们一定会很热情地招待你,这就是我们中国众多少数民族中的内蒙古族,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内蒙古草原参观活动结束了,请同学们骑着马离开这个美丽的大草原。

(放《我也来当小骑兵》音乐,学生们做着骑马状离开课室)

五、练习作业设计:

唱《草原上》

六、板书设计:

草原

七、教后反思:

课时备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