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化学竞赛卷 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148425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2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化学竞赛卷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河南化学竞赛卷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河南化学竞赛卷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河南化学竞赛卷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河南化学竞赛卷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化学竞赛卷 2.docx

《河南化学竞赛卷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化学竞赛卷 2.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化学竞赛卷 2.docx

河南化学竞赛卷2

2015年全国中小学(河南地区)“金钥匙”科技竞赛

初三学生CESL活动决赛试卷

(时间:

120分钟满分:

10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Al—27Si—28

S—32C1—35.5Ca—40Cu—64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题,每题1分,共2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用铁矿石炼铁B.由氮气合成氨

C.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D.二氧化碳气体经加压、降温得到干冰

2.近年来雾霾频现,大气质量堪忧。

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大气环境的是

A.城市街道洒水降尘B.发展水力、风力发电

C.露天焚烧秸秆、树叶D.乘坐公交车或地铁出行

3.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一格,下列关于铬元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铬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6

C.相对原子质量为52.00

D.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

4.天然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中,不存在的物质种类是

A.单质B.氧化物C.盐D.有机物

5.下列物质能在pH=1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NO3、NaCl、KNO3、(NH4)2SO4B.H2SO4、HCl、AgNO3、Na2SO4

C.KMnO4、CuCl2、Fe2(SO4)3、NaNO3D.K2SO4、NaCl、K2CO3、NaOH

6.2015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水与可持续发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变大

B.过滤和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C.蒸馏或用活性炭吸附均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D.电解水时负极和正极生成气体的质量比为1:

8

7.欲托盘天平称取9.5g食盐,若仅有一个10g的砝码,则可采用的称量方法是

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干净的大小相同的纸片

将10g砝码放在左盘

将10g砝码放在右盘

将游码拨至0.5g处

在右盘添加食盐至天平平衡

在左盘添加食盐至天平平衡

A.

B.

C.

D.

8.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BCD

9.右图为某物质的分子结构模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B.该物质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

1

C.该物质的空间构型为平面正四边形

D.该物质充分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10.金属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为8:

9,等质量的A和B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比为3:

4.则两金属的化合价之比为

A.2:

3B.3:

2 C.2:

1  D.1:

2 

11.经测定,一瓶气体中含有碳、氧两种元素,则这瓶气体不可能是

A.一种化合物B.两种单质

C.两种化合物D.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12.KCl与KNO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右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10

20

30

40

50

KCl

30g

33g

35g

38g

41g

KNO3

21g

31g

45g

65g

88g

A.KNO3溶解度大于KCl的溶解度

B.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10-20℃之间

C.在30℃时,5gKNO3加入到10g水中可得到33.3%的KNO3溶液

D.在50℃时,两物质各10g分别加入20g水中,充分溶解,只有KCl中有固体剩余

13.向100g、3.65%的盐酸中逐滴加入4%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的pH或相关物质的质量分数与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14.将足量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且产生少量无色无味的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气体可能是氢气;②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硫;③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④反应后溶液呈蓝色;⑤硫酸铜溶液可能显酸性;⑥硫酸铜溶液可能显碱性

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④⑥D.①③⑥

15.从海水(含氯化镁)中提取镁的步骤有:

①将含碳酸钙的贝壳制成石灰乳;②在海水中加入石灰乳,沉淀、过滤、洗涤;③将沉淀物与盐酸反应,结晶、过滤、干燥;④电解无水氯化镁可得到金属镁。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法的优点之一是原料来源丰富

B.步骤①、②、③的目的是从海水中提取MgCl2

C.步骤④的反应有化合价升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以上反应中包含了全部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16.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混合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

则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

 

A.丁一定是化合物

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可以是碳酸钙或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的丁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甲和丙的质量之和

17.镁铝合金xg和足量盐酸反应生成0.1gH2,则x可能为

A0.8B1C1.5D无法确定

18.要除去下列四种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甲:

CaCO3(Na2CO3)乙:

NaOH(Na2CO3)丙:

KCl(KHCO3)丁:

炭粉(CuO)

可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有:

①加适量盐酸,搅拌,过滤;②加适量水,搅拌,过滤;③加适量硫酸,蒸发;④溶解,加适量石灰水,过滤,蒸发。

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甲—②,乙—④B.乙—③,丙—①

C.丙—①,丁—②D.丁—①,丙—③

19.下列实验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浸没在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白磷可以燃烧

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

B

50℃时,将33gKCl固体加入100g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缓慢降温

降温至20℃时开始有晶体析出

20℃时,KCl的溶解度为33g

C

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

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

该气体可能是H2、CH4或CO

D

向盛满CO2的软塑料瓶中NaOH溶液,旋紧瓶盖,振荡

塑料瓶变瘪

CO2能被NaOH溶液吸收

20.在一定质量的某Na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所得沉淀质量等于原Na2SO4溶液质量的1/2。

则原Na2S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接近于

A.10%     B.20%      C.30%    D.40%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题,每空1分,共30分)

21.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的构成粒子为;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时,若量取水时仰视量筒读数,会导致溶液的质量分数;在氯化钠溶液中滴加硝酸盐溶液,现象为,化学方程式为。

22.

右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则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已知HClO是一种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则用NaOH溶液吸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某化学小组研究物质的性质时进行了如下实验(部分物质已略去):

则氢氧化铜的化学式为;甲与乙反应生成的气体为;乙固体的成分为;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生成丁固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24.A、B、C、D、E、F之间存在如右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是一种气体肥料;D含有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

则A的化学式为;D的化学式为;C→B的化学方程式为;E→F的化学方程式为;图示转化关系中未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有。

25.

(1)右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当A﹣B=10时,该粒子是(填“原子”、“阴离子”或“阳离子”或);当B=8时,该粒子带有1个单位正电荷,则该粒子的符号是。

14Si

28.09

15P

30.97

16S

32.06

17Cl

35.45

(2)右边表格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这四种元素均位于第周期;等质量的四种元素中所含原子个数由多到少的顺序是;硅与碳位于同一主族,同族元素相似,则二氧化硅与烧碱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6.化学课外活动小组从KCl、K2SO4、NH4HCO3、NH4Cl中任选两种固体混合即可制到“钾、氮复合肥料”,同学们欲从其中抽取一份作为样品探究其成分。

供选试剂:

稀盐酸;稀硫酸;BaCl2溶液;AgNO3溶液;蒸馏水

(1)【做出猜想】

猜想1:

KCl和NH4HCO3猜想2:

KCl和NH4Cl

猜想3:

K2SO4和NH4HCO3猜想4:

_____________。

(2)【设计方案】若要证明猜想2成立,小明提

出先用AgNO3溶液确定是否含有KCl,该方案(填“合理”或“不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红提出先确定是否含有NH4HCO3,则应选择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探究】(提示:

碳酸氢钡溶于水)

实验操作

可能的现象

结论

操作1:

]

猜想3成立

操作

2: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6个题,共30分)

27.(3分)氢气作为未来新能源极具开发前景,其原因有哪些?

 

28.(4分)过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发生如下反应:

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

向部分变质的过氧化钠固体中加足量水,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设计实验,验证该水溶液中含有的两种溶质。

(简要写出试验步骤及现象)

 

29.(4分)右图为某产品二氯异氰脲酸钠(C3O3N3Cl2Na)的标签,该物质是一种预防H7N9禽流感的有效消毒剂。

(1)酸碱指示剂石蕊的pH变色范围为5~8,颜色依次为红、紫、蓝。

则在1%的二氯异氰脲酸钠溶液滴加石蕊溶液,溶液显色。

(2)25℃时饱和二氯异氰脲酸钠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通过计算,比较C3O3N3Cl2Na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与“有效氯”的大小关系。

(请列出计算式)

30.(6分)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1)请描述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并画出镁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1600℃

(2)镁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镁(氮显-3价),氮化镁与水反应生成难溶的氢氧化镁和氨气。

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工业制镁的一种原理是:

2MgO+Si+2CaO======2Mg↑+X,写出X的化学式。

 

31.(6分)

(1)氨气(NH3)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氨水呈碱性。

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氨气,同时还生成氯化钙和水。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反应原理,并描述右边图1中可观察到的现象。

(2)亚硫酸钠(Na2SO3)与硫酸反应可生成SO2,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收集一瓶SO2,按图2组装仪器,打开活塞K,向长颈漏斗加水至如图位置,关闭活塞K,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请写出S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2.(6分)按照右图的生产流程可以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