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13796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科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内科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内科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内科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内科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科应急预案.docx

《内科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应急预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内科应急预案.docx

内科应急预案

一、心肺复苏术应急预案

一、定义:

指当任何原因引起呼吸和心搏骤停时,在体外所实施的基本急救操作和措施,其目的的保护脑和心脏等重要脏器,促进神经系统功能恢复,并尽快恢复自主呼吸和循环功能。

二、临床表现:

1、意识丧失。

2、心音、颈、股动脉搏动消失。

3、呼吸断续或停止。

4、皮肤苍白或明显发绀。

瞳孔散大。

三、应急预案

1、呼吸:

畅通呼吸道,清除口腔内异物。

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

人工通气:

口对口人工呼吸,简易呼吸器,机械通气,氧疗。

2、心脏:

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无心电监护下可盲目除颤,必要时开胸心脏按压。

药物:

建立静脉通道,肾上腺素1静注,可加大剂量1-4重复。

在静脉通道建立之前,可行气管内给药。

心电监护:

室颤,有细颤时静注肾上腺素使之变为粗颤,用非同步除颤,能量200J、300J、360J,若不成功,首选利多卡因1.0-1.5静注,每3-5分钟重复。

然后再除颤。

四、程序

发现病人突然意识丧失(或伴惊厥)→迅速判断是否心脏骤停→立即抢救→通知医生→及并举→气道开放、吸痰、口对口人工呼吸,气管插管、气囊或呼吸机通气  、持续心脏按压术、接上心电除颤监护 → 建立静脉通路→观察病情变化→告知家属→复苏成功或终止抢救→ 详细记录抢救经过

二、休克抢救应急预案

Ⅰ.目的建立休克抢救应急预案急救

Ⅱ.范围适用于休克抢救应急预案急救

Ⅲ.规程

1.一般急救治疗:

包括积极处理引起休克的原发病。

如创伤制动、大出血止血、保证呼吸道通畅等。

采取头和躯干抬高20~30º、下肢抬高15~20º体位,以增加回心血量。

及早建立静脉通路,并用药维持血压。

早期予以鼻管或面罩吸氧。

注意保温。

2.补充血容量:

是纠正休克引起的组织低灌注和缺氧的关键。

静脉滴注晶体液和胶体液补充血容量,必要时进行成分输血。

3.积极处理原发病

4.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5.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能迅速提高血压,改善心脏、脑、肾、肠道的血流灌注。

5.1血管收缩剂

多巴胺:

最常用的血管活性药,兼具兴奋α、ß1和多巴胺受体作用,以小于10.静脉滴注。

去甲肾上腺素:

以兴奋α受体为主,能兴奋心肌,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及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常用量0.5~2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内静脉滴注。

异丙肾上腺素:

兴奋ß受体,能增强心肌收缩,提高心率,剂量为0.1~0.2溶于100液中静脉滴注。

间羟胺:

间接兴奋α、ß受体,对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同去甲肾上腺素,常用量为10~20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内静脉滴注。

5.2血管扩张剂

α受体阻滞剂:

能改善微循环淤血,增强左室收缩力,代表药酚妥拉明,剂量为0.1~0.5加于100液体中静滴。

抗胆碱能药物:

对抗乙酰胆碱所致平滑肌痉挛使血管扩张,从而改善微循环。

山莨菪碱每次10,每15分钟一次,静脉注射,直到临床症状改善。

强心药:

增加心肌收缩力,西地兰每日0.4缓慢静脉注射。

6.治疗改善微循环:

对诊断明确的可用肝素抗凝,一般1.0,6小时一次。

还可使用抗纤溶药如氨甲苯酸,氨基己酸,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的阿司匹林、潘生丁和小分子右旋糖酐。

7.皮质类固醇药物:

有使血管扩张,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排出量,减轻酸中毒等作用。

一般主张大剂量静脉滴注,一次滴完。

8.其他药物:

包括钙通道阻断剂、吗啡类拮抗剂、氧自由基清除剂等。

 

三、急性肺水肿患者的应急预案

(一)当患者出现急性肺水肿时,立即通医生。

(二)镇静。

遵医嘱注射吗啡5~10或杜冷丁50~100,使患者安静,扩张外周血管,减少回血量,减轻呼吸困难。

(三)吸氧。

加压高流量给氧6~8L/,可给25%~70%酒精湿化后用鼻导管吸入,从而改善通气。

(四)减少静脉圆流。

患者取坐位或卧位,两遥下垂,必要时可加止血带于四肢,轮流结扎三个肢体,每5换一侧肢体,平均每肢体扎15,以保证肢体循环不受影响。

(五)利尿。

遵医嘱应用利尿剂,以减少血容量,减轻心脏负荷,应注意防止纠正大量利尿时所伴发的低钾血症和低血容量。

(六)血管扩张剂。

遵医嘱应用血管扩张剂,以降低肺循环压力,但要注意勿引起低血压。

(七)强心药。

如近期未用过洋地黄类药物者,可遵医嘱静脉注射快速作用的洋地黄制剂。

(八)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措施。

(九)患者病情好转,生命体征平稳后,护理人员应做到:

I、清洁口腔,整理床单,更换脏床单及衣物。

2、安慰患者和家属,给患者提供心理护理服务。

3、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件》规定,在抢救后6h内据实、准确地记录抢救过程。

四、地震、火灾的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

1、全体工作人员应坚守岗位。

2、护士长或护士负责人或值班医护人员立即报告医院主管部门,如遇到火灾同时立即拨打6901119。

电话中详细告知火灾地点及引起火灾的原因。

3、遇火灾时,护士长或主管医生或值班医护人员应立即根据当时集体情况科学、合理的进行人员安排,部分人员迅速打开灭火器灭火,同时为患者准备湿布护住口、鼻。

4、紧急情况下,可迅速拔出动静脉针,然后捆绑穿刺部位。

5、保持安全通道的通畅,逃生时,选择科室中间楼梯(与一楼妇产科相通的楼梯)进行疏散,安全有序地撤离或多在安全的地方,等待救援。

6、疏散过程中,在我科楼梯口与一楼楼梯口拐弯处安排人员作相应的迎接指导逃生路线。

(二)程序

报告主管领导→拨打报警电话6901119→安排人员灭火→疏散患者及家属。

 

五、突然停电的应急预案

紧急停电时,医院供电应急系统会在很短时间内恢复供电,可保障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转。

但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减少突发停电事件的危害,指导和规范此类事件对医疗安全造成的危害,特制定应急处理预案。

1、各部门应备好应急灯、手电等,保证其处于备用状态并置随手可及处。

医疗过程中如果遇到停电时,医院相关人员应加强巡视、主动提醒患者不要担心,要保持镇静。

2、在正式供电之前抢救患者使用的动力机器,找好替代办法,维持抢救,并开启应急灯或手电照明。

3、因停电被困电梯、治疗室、检查室等处时,请病人及其亲属保持镇静,等候救援或配合院方人员采取应急措施。

医院各科室按照医院停电应急预案采取措施。

呼吸机无备用电源,需备好手动通气装置,停电时医务人员立即将呼吸机病人人机分离,连接简易呼吸囊维持呼吸,并密切观察病人面色、血氧饱和度、意识、生命体征等。

4、使用微量推注泵的病人,在推注泵蓄电池电量不足时,可改用静脉缓慢滴注法。

需要使用吸引器吸痰的可改用50注射器接吸痰管吸痰。

5、医务人员加强病房巡视,安抚病人,注意防火、防盗。

6、正常供电恢复后,特殊设备,如主动脉球囊反搏仪,呼吸机等须重新检测并使用。

7、及时联系医院相关职能部门,确定恢复供电时间。

医院职能部门联系电话:

6915781

六、停水应急预案

    为了应对医院可能出现的供水事故,避免和减少供水事故发生,并在发生事故后能迅速有效的控制和处理,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缩小由事故造成的停水范围,保证全院范围的正常用水。

 

在保证出现影响供水的事故时,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分别处理“的原则,实施有效快捷的抢险抢修和处置,尽快恢复正常供水状态,确保医院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1)做好日常安全供水工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范大面积停水事故发生。

 

(2)发生大面积停水事故时,及时做好停水事故应急工作,尽快恢复供水。

 

(3)根据大面积停水事故严重程度,决定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

   

(4)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

    

(5)必要时请求外力援助。

 

科室接到停水通知后,做好停水准备。

由院办(总值班)以短信方式通知各科室停水时间并节约用水;备好使用水和饮用水,备好电动吸引器。

 

发生突然停水时,要与水电维修联系(电话:

6915781),说明停水情况,水道工须及时查询原因,及时恢复供水。

 

  

 

七、发生输血反应时的应急预案

1.立即停止输血,更换输液管,换输生理盐水,保留未输完得到血袋,以备检查。

2.报告医生及护士长。

3.准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配合医生抢救,并给予氧气吸入。

4.若为一般性过敏反应,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5.填写输血反应报告卡,上报输血科。

6.怀疑溶血等严重反应时,保留血袋并抽取患者血样一起送输血科。

7.加强巡视,做好抢救记录。

8.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血器具进行封存。

 

八、发生输液反应时的应急预案

1、立即撤换液体和输液器。

2、报告医生及护士长。

3、遵医嘱给予处理,严重者就地抢救。

4、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科,药剂科,消毒供应中心,护理部。

6、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分别送药剂科,同时取相同批号的液体,输液器和注射器分别送检。

7、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器具进行封存。

 

九、医疗过失防范及处理预案

一、医疗过失的防范

1、遵守《执业医师法》,认真履行执业道德与规范,按注册后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从事相应的医疗、护理活动。

(外请专家来院执业者必须具备执业医师资格)。

2、严格遵守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养成自觉遵守法规,规范,规章的习惯。

3、各级医、护人员必须接受医院组织的继续医学教育、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业务水平、工作能力、职业道德的考核。

4、认真学习并执行诊疗技术、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输血技术、院内感染管理、消毒技术的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医疗机构诊疗仪器设备的应用规范。

5、建立医患沟通制度:

尊重知情权、同意权、对患者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须如实告知,及时解答患者的咨询,及时告知病情变化、变更治疗方案前须及时告知,无行为和无完全行为能力人要特别告知,并认真做好记录并签字。

6、贯彻医务人员医德规范、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护士、管理者职责。

7、创伤性检查、治疗前,对注意事项、适应症、禁忌症必须告知患者本人或监护人签字同意后方可实施。

8、医疗文书资料的查询及复制,凡客观病历部分的资料可据病人需要提供给患方;对主观病历部分则应妥善保管,不能提供给患方,使医患关系步入平等、良性发展的轨道。

9、按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标准书写,按时完成各项病案记录,对急救病员,在完成抢救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病历,各种资料要求齐全,妥善保管每个病员的住院病案。

10、科主任有加强对本科室的全面质量管理、医疗过失行为防范与处理的主要职责。

11、处方书写不清、剂型不对、超剂量用药、配伍不当、不合理用药等现象存在时、药剂师有权拒绝调配,提示医师修改并签字后方可调配。

12、建立医院院、科两级医疗差错、事故的逐级上报制度。

不得隐瞒不报或未经调查上报。

13、医院医务部、护理部为处理医患纠纷的日常机构,定期组织专家对本院各科医疗质量进行监控、调解。

科室负责人应严格按照法律、规章领导科室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活动。

对有效防范医疗事故、化解医疗纠纷工作突出的科室与个人给予奖励,对发生差错、严重差错者即使未造成医疗纠纷的科室及当事人按此预案严格考核,其他职能部门予以配合。

以最大限度规避医疗风险

二、医疗过失行为的处理

过失是指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所造成的危害结果。

如医疗事故属于过失,与主观故意属性根本不同。

(一)分类等级:

1、一般差错:

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由于主观因素有失职行为或技术过失,但未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的。

Ⅰ医疗部分

1、不执行首诊负责制、推诿病员造成病员就诊过程困难以至投诉者。

2、采集病史不认真,不全面,实际病情与记录不相符被查出者。

3、接到会诊通知后,未按规定时间进行会诊,又未向邀请科室做出说明;或按时会诊,但未完成会诊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