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大班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13640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6.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大班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培养大班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培养大班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培养大班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培养大班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养大班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报告.docx

《培养大班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大班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培养大班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报告.docx

培养大班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报告

培养大班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报告

培养大班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报告

江滨幼儿园课题组*

[内容摘要]:

幼儿期是幼儿行为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由于当前家庭教育的一些缺失,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中遭受到问题和挫折时,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题对50名幼儿进行为期一年的研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能力发展规律,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入手,采取有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教育措施,促进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为将来幼儿进入小学做好能力的准备。

[关键词]:

解决;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往往是家庭的中心,不少父母把所有的爱都集中到孩子身上,溺爱、娇惯孩子、事事包办代替。

有的父母怕孩子做事太慢,反而给自己惹麻烦,事事包办;有的父母过分偏重智育,忽视孩子能力的培养;有的父母怕孩子被同伴欺负,不让他出去与别的小朋友玩,一遇到孩子与同伴间出现问题,就急于出面解决。

这种过度的照顾,过分的保护,实际上剥夺了幼儿锻炼的机会,使他们不仅缺乏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而且缺乏活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会与人交往,缺乏独立性,依赖他人。

一遇到困难就不知所措,畏缩退避,而这更易遭受挫折、失败,从而造成自卑的心理。

进入幼儿园后,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的视野和活动范围日渐开阔,也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由于经历和经验缺乏,在活动中会遇到“这个我不会”的问题;随着同伴交往的深入,会遇到人际矛盾引起的冲突问题……。

因此,“问题”实际上遍布于幼儿园生活的角角落落。

客观地说:

“有问题,找老师!

”这句话并没有错,幼儿从各自的家庭来到幼儿园,根本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潜能,认识社会。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习得社会希望他们掌握的规范、知识和技能。

但是,教师总是以最高权威的身份来解决问题是否就是恰当的呢?

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从教师方面来看,接连不断的告状行为不仅占用了她们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且会影响她们的工作计划,扰乱她们的情绪。

教师毕竟也是凡人,她们也会不耐烦。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教师不仅不能帮助幼儿解决问题,而且会使他们面临新的问题。

比如当碰到不达目的不罢休类型的,和幸灾乐祸型的时候。

其次,从幼儿方面来看,作为幼儿离开家庭独立面对的第一个社会机构。

幼儿园的设置是为了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便是其中之一。

不夸张地说,这种能力是幼儿日后立足于社会的基石。

有研究表明,对幼儿来说,自我建构的策略系统较之成人的外部干预和发展更为有效,也更适合他们这实际需要。

在世界学前组织香港分会举办的“文化与幼儿教育”、学术研讨会上,来自美国的利·亚当斯就提出幼教工作者应培养当今儿童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幼儿期是行为能力开始发展的关键期和最佳期。

大班阶段是幼儿园进入小学阶段学习过渡的最后一年,促进大班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树立不怕困难的意志力有利于其社会化的进程。

能够帮助幼儿以后较快适应小学的生活,正确地面对新的学习和生活带来的挑战。

为此,本课题的选择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必要性。

二、研究的构想

(一)概念的界定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社会行为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对在与人交往和对物的操作时所遭遇的行为问题,进行自我反思、自我判断,独立的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解决策略。

其中的行为问题包括人际冲突问题和遇到失败和困难时的弱表现问题。

(二)研究的目标

(1)了解幼儿在活动中形成行为问题的原因并进行分析。

(2)探索培养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3)外来因素对促进大班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的影响。

(三)研究内容

影响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环境因素、家庭因素、以及同伴的作用等等。

同样促进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

在注重智力发展占主流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于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是不够的。

近几年虽然有所变化,如运用移情能力培养,认知冲突训练,价值澄清法等多种方法来提高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

但是人们似乎还没有意识到教师的权威过高,幼儿唯教师的指意是从,从根本上阻碍着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

我们无法相信一个一有问题就向老师求救或是以跟老师的要求毫无二致作为认同自己行为表现依据的幼儿会自然而然地学会协商和宽容。

另外,在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中,认为儿童的认知结构是其自我建构的,“教”不等同于儿童的学与发展,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如何帮助幼儿自我建构。

上述的理论观点给了我们积极而有益的启示。

为此,我们确立了“培养大班幼儿解决问题能力”这一课题,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幼儿面对困难和失败时有信心和独立意识,能尝试着独自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只会期望成人的帮助或替代,消除孩子一些不必要的依赖,为将来入小学做好能力的准备。

希望通过本研究教幼儿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正确处理生活中的矛盾;教会幼儿对待成功与失败的正确态度,从而更好地促进大班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

根据这样的目的,我们确定了以下的实验内容。

(1)设计活动,建立相应的道德认识观,促进幼儿解决能力的发展。

(其中包括教学活动、情境游戏活动、小组谈论活动等等)。

(2)运用外在因素培养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途径与方法。

(包括环境因素、家庭因素、同伴的作用等等)。

(3)在交往过程中,引导学习解决问题的步骤与技巧。

(包括倾听、陈述、达成共识等等)。

(四)研究的设计

1、研究的假设

①采用情境测验法,实地观察法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再配以必要的访谈法和家长问卷法做为辅助方法。

②研究的程序分前测,教育实施,后测及分析。

2、研究的对象

本园大

(二)班在册的50名幼儿为实验对象,同时选取幼儿年龄相同,教师素质相近的大

(一)班为对比班。

三、研究的措施

1、提升幼儿意志品质,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在他的名著《教育诗》中写道:

“一般人说,我是母亲,我是父亲,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可是,这就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

”这种“可怕的礼物”是孩子产生意志薄弱和依赖心理的根源,一个人在幼儿期,会出现意志品质的初步状态。

良好的意志品质包括专注、自律、自信和坚持,不好的意志品质包括任性、胆怯、懒惰和放弃,幼儿在学习独立解决碰到的问题和困难时,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开启问题的第一把金钥匙。

(1)帮助建立自信,认定问题可以解决

幼儿是在积极地不断积累经验的过程中获得勇气的,正是这种勇气使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客观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但前提是他必须有足够的自信,认定问题可以解决。

孩子的自信心与承受力建立在他各方面优点的基础上,在某一方面的充分自信,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面对其他方面的挫败,碰到困难时,孩子忘记了自己的优点,我们就借助优势激励法改变他变弱势的信心,比如,当涛涛在活动中遇到问题不能完成任务时,告诉他:

老师相信你,你上次在学习跳绳时,一下就学会了,这么难的事你都做得好,这点小事一定难不倒你的。

当幼儿取得成功时,教师以微笑、点头或赞许的目光及时的鼓励,让孩子体验成功,从而更有信心地去面对新的挑战。

(2)帮助学会坚持,培养解决问题的勇气

要想学会与困难周旋,还需要一些坚持和毅力。

在日常活动中,我们观察到一些孩子愿意坚持,而一些孩子却缺乏耐心。

当问题出现的时候,通常有两种态度,一是“算了吧,下次再做!

”选择逃避;二是“今天一定要搞定!

”选择坚持。

如果我们能成功地让孩子倾向于第二种态度,那么,在孩子的人生路上,我们就送给了他一份珍贵的礼物,为此,我们设计一些游戏活动来培养孩子的耐心。

比如:

“缝衣服”的活动

找一些有衣服款式的旧杂志,让孩子从杂志中挑选他喜欢的衣服款式,把它剪下来,贴在硬纸板上,然后沿着衣服的边缘钻一排小洞,给孩子一条彩色的绳子,让他把衣服缝起来。

幼儿在持续的游戏中得到成功的感受,懂得鼓起勇气坚持到底一定会成功。

2、通过各种主题活动,促进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幼儿进入大班后,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在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幼儿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频率也有所增加,为此,我们在开展主题活动的同时,积极的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问题,学会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1)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多解”的思维方式。

所谓“多解”,是指解决一个问题,处理一件事情,有多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多解的思维方式是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时,善于变换思维的角度,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思索,灵活、变通地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

“伞”的世界主题活动中“降落伞”的制作,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学会打结,俗话说“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从孩子们手忙脚乱的动作和愁眉苦脸的表情中看出,孩子们在制伞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而且每个人遇到的问题不一样,于是我先请幼儿记录“我遇到的问题”,然后引导孩子给遇到的问题进行分类,最后请孩子们讨论怎样尝试解决问题。

在讨论、讲述和联想中,幼儿得到启示,用“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思维方式想出了多种解决问题的好办法,从而让幼儿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

只要动脑筋,问题一定会解决。

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是常有的事,我们根据幼儿各自不同的情况给予幼儿不同的指导和帮助;对于能力较强的幼儿,让他积极思考,大胆动手,主动探索;对于能力一般的幼儿,教师可以轻轻地走过去,摸摸他的头悄悄地说:

“别着急,想一想,你会做的。

”对于能力差的幼儿,教师则该走过去与他协商:

“我想和你一起干行吗?

”教师在进行个别指导时,应视幼儿能力的不同教给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

另外在幼儿的活动中,发现有创意的操作及时提醒其他幼儿相互学习,鼓励与众不同,利用同伴的作用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2)自主游戏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在开展自主游戏的时候,由于游戏材料、场地、人数等条件的限制,幼儿之间容易出现争抢、退避、报复、告状等情况时有发生,此时教师应该适时地介入,让孩子学习解决问

四、研究的成效

经过一年的教育实验,我们对于幼儿在解决问题的策略和经验方面的发展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测。

比如在刚升入大班的前期检测中,用家长问卷调查表的形式向大一班、大二班各50名幼儿发放调查表(附后),通过对比,我们把每项中的

(1)的表现用差来表示,

(2)的表现用中来表示,(3)的表现用好来表现,通过前后测的比较分析,求得对实验成效的测定。

具体结果如下:

(一)幼儿对于一些问题所作出的判断与反映、进行前后测对照如下:

表一解决问题能力实验班与对比班对照表

实验班

11

18

21

对比班

10

18

22

X2

3.87

P

>0.05

判断

在0.05水平上,实验班与对比班无显著差异

表二

实验班

24

23

3

对比班

17

19

14

X2

8.69

P

0.05>P>0.01

判断

在0.01水平上,实验班非常显著优于对比班

表一显示,实验班与对比班幼儿对问题的策略和经验对比中,实验前无差异,实验后差异明显。

(二)我们自制一棵“问题树”,把平时在一日活动中观察到的,频数出现比较多的问题记录下来,用图示和文字的方式贴在大树上,在实验后期分别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孩子分别进行情景测试(如图所示),问题测试结果是实验班幼儿对问题的敏感性要快,抢答人数多,对同一个问题会想出多种方法。

 

五、研究的结论

1、经过为期一年的实验,本班幼儿对问题的解决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从与家长的交谈中发现幼儿在家独立性增强,在平时的观察中发现幼儿与同伴间的交往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幼儿的告状行为逐渐减少,活动中争抢现象也逐渐减少,这充分证明了我们在研究中所采取得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2、实验的开展促进了幼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