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专题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135685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专题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专题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专题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专题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专题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专题七.docx

《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专题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专题七.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专题七.docx

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专题七

 

专题七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考点一有丝分裂及其观察

1.(2015·安徽卷,

3)下图是某同学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拍摄的显微照片。

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甲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板上

B.乙细胞中染色体被平均分配,移向细胞两极

 

D.统计图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可计算细胞周期的长短

解析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

难度较小。

据图示可知:

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甲细胞

的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而不是细胞板上,A错误;乙细胞中的

染色体被平均分配,移向细胞的两极,B正确;乙细胞中的染色体是甲细胞

中的2倍,DNA含量相同,C错误;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统计

图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不可计算细胞周期的长短,只可计算分裂期所用时

间在细胞周期中的比例,D错误。

答案B

2.(2014·浙江卷,

5)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在培养中能够分裂,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3H标

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

时间,可观察和测量到()

A.G1期变短,该期有大量3H-TdR进入细胞核

B.S期变长,该期有DNA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

C.G2期变短,该期细胞核中有组蛋白

D.M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

 

解析

 

3H-TdR

 

是合成

 

DNA

 

的原料,大量

 

3H-TdR

 

进入细胞核的时期是

 

S期

(DNA

复制期),A

项错误;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将会使细胞周期缩短,

S期变

短,并且S期进行DNA的复制无核糖体的增生,B项错误;组蛋白是指真核

生物的细胞核中,与

DNA

结合的碱性蛋白质的总称。

组蛋白与

DNA

结合后

形成染色质,有利于染色体的形成,故

C项正确;M

期的前期核膜解体,末

期核膜重新出现,故

D项错误。

答案

C

3.(2014·江苏卷,

12)右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

的是()

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

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

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

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

解析甲为中心体,是在分裂间期倍增,前期移向细胞两极,A错误;乙为

染色体,成分是DNA和蛋白质,丙为纺锤丝,成分主要是蛋白质,二者差异

很大,B正确;由于有同源染色体存在,并且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可以

判断该图像处于有丝分裂中期,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等,C错

误;有丝分裂中期核膜已解体,D错误。

答案B

4.(2013·浙江卷,

1)下列关于高等动植物连续分裂细胞的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G1期细胞,不影响其进入S期

B.S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已增加一倍

C.G2期细胞的核DNA含量已增加一倍

D.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体,M期细胞的比例会减少

解析本题考查高等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对

有丝分裂各时期变化特点的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

有丝分裂间期包括G1

期、S期和G2期,G1期主要合成DNA复制所需的蛋白质,若G1期蛋白质合

 

成受阻,细胞将不能进入S期,故A错误;S期主要发生DNA复制,核DNA

分子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不加倍,故

B错误;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群

体,抑制了分裂前期细胞内纺锤体的形成,导致

M期细胞的比例会有所增

加,故

D错误。

答案

C

5.(2013·江苏卷,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

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解析本题考查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和分析能力。

动物细胞中心体的倍增在分裂间期,且分裂间期进行DNA的复

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正确;分裂间期DNA含量加倍,但染色体组数目

不变,B错误;纺锤体是在分裂末期消失的,C错误;姐妹染色单体形成于分

裂间期,D错误。

答案A

6.(2013·海南卷,5)关于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板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结构

B.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的过程需要解旋酶的参与

C.有丝分裂中期,发生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D.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短

解析赤道板不是细胞中的一种结构,而是一个假想的平面,A错误;DNA

复制过程中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的参与,B正确;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

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减Ⅰ中期已联会的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C

错误;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持续的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长,D错误。

答案B

7.(2013·山东卷,

4)生物实验中常用盐酸处理实验材料。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盐酸解离根尖的同时也为龙胆紫染色创造酸性环境

B.盐酸处理染色质能促进DNA与派洛宁(吡罗红)结合

 

C.盐酸浓度过高会破坏过氧化氢酶的空间结构导致其失活

D.盐酸处理细胞有利于健那绿(詹纳斯绿B)对线粒体染色

解析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龙胆紫属于碱性染料,盐酸会与龙胆紫发生反

应,所以解离后要充分漂洗才能染色,A项错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

的分布,盐酸的作用是增大细胞膜的通透性,并使染色质中的DNA和蛋白质

分开,促进甲基绿与DNA结合,B项错误;过酸、过碱和高温都会破坏酶的

空间结构使酶失活,C项正确;盐酸会破坏细胞膜使细胞死亡,观察线粒体

用健那绿染色,需要保持细胞的活性,不能用盐酸处理,D项错误。

答案C

8.(2012·山东卷,

4)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

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

B.碱性染料吡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色

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D.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相关知识。

在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作为解

离液主要起解离作用,其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A项错误;常用龙胆紫或醋

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对染色体进行染色,而吡罗红(派洛宁)的作用是对RNA进

行染色,B项错误;制片后的细胞已经死亡,所以处于分裂末期的细胞内细胞板不会继续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C项错误;该实验中可根据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判断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D项正确。

答案D

 

9.(2011·上海卷,

17)如图为同一植物细胞处在有丝分裂两个不同时期的模式图,下列表述错误

的是()

 

A.a结构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

 

B.b表示细胞膜,c表示细胞核

C.d结构的形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参与

D.e的蛋白质成分是在G2期合成的

解析本题考查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知识。

由图可知a为植物细胞的最外层结

构,故为主要由纤维素和果胶组成的细胞壁;细胞膜与细胞壁在生活状态下

是紧贴在一起的,故b表示核膜,c表示核仁;细胞板逐渐形成细胞壁,此过

程与高尔基体密切相关。

答案B

10.(2015·福建卷,

26)为了研究从植物中提取的可可碱是否可以作为除草剂,某科研小组开展了可可碱对鬼针草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和种子萌发影响的实验探究,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

种子发

可可碱浓度

分裂期细胞占比/%

有丝分裂指数

(mmol·L-1)

芽率/%

%

前期和中期

后期和末期

0

3.73

3.04

0.69

81.5

0.1

2.90

2.16

0.74

68.1

0.5

2.10

1.72

0.38

18.6

1.0

1.96

1.72

0.24

2.3

注:

有丝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

/观察细胞的总数×100%

 

(1)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制片过程中根尖解离需要用到的试剂是________,上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图像,箭头所指的

细胞处于分裂期的________期。

(2)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当可可碱浓度达到1.0

mmol·L-1时,在分裂期的细胞中,后期和末期的细胞数目相对___________

_。

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导致染色体无法移向细胞两极。

 

(3)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________。

为探究

可可碱影响种子发芽率的可能原因,某同学提出假设:

可可碱会降低种子

中赤霉素的水平。

现欲通过实验检验上述假设,请写出实验设计的基本思

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解析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实验及探究实验设计相关知识,考查理解能力、

获取信息能力和实验与探究能力。

难度适中。

(1)实验中将根尖放入盛有盐

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

据图可知染色体的着丝

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细胞应处于分裂期的中期。

(2)据表可

知,对照组中后期和末期分裂指数0.69%,可可碱浓度1mmol/L实验组后期和末期分裂指数0.24%,故较对照组减少。

依题意可知:

染色体无法移向两极,产生原因可能是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导致细胞分裂后期和末期减少。

(3)据表可知,随着可可碱浓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降低。

依题意可知探究实验的自变量是可可碱浓度,因变量是种子中赤霉素含量。

因此,实验设计思路:

设置一定浓度梯度的可可碱处理鬼针草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种子中赤霉素的含量,进而得出可可碱浓度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

答案

(1)盐酸(或盐酸和酒精)中

(2)减少可可碱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3)降低

以不同浓度的可可碱处理鬼针草种子,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种子中赤霉素

的含量,分析可可碱浓度与赤霉素含量的关系

考点二细胞分化与细胞的全能性

1.(2015·海南卷,6)关于人体造血干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造血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中的酶存在差异

B.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

C.健康成年人的造血干细胞主要存在于其骨髓中

D.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寿命不同

解析本题考查人体造血干细胞及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考查知识识记,难

 

度小。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所以分化产生的红细胞表达的

酶与造血干细胞中的酶存在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