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实验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128357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8.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课题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课题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课题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课题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实验报告.docx

《课题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实验报告.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题实验报告.docx

课题实验报告

威海市教育科学“十二五”重点研究课题

《以校本教研促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实验报告

【摘要】本项研究旨在秉承“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教育思想,以“夯实基础、注重习惯、张扬个性、全面发展”为理念,立足校本,通过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解决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具体实际问题,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推动学校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学校素质教育进程。

一、研究背景

1、政策依据

2001年6月,教育部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

各地在课改实验的过程中,都遇到了教师专业水平与新课程不相适应的问题。

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准达不到要求,已经成为制约课程改革深化和扩大的瓶颈,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的成败,这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教育部为此发出《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意见》,要求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校本教研制度,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作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化组织。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只有建立起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才有可能面对新情况创新教育理论,探索教育新方法;才有可能研究和借鉴各国的教育资源与我国的教育实际相结合,使教育产生质的跨越,实现教育创新。

2、国内外研究状况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改革中寻求新的教师学习与成长的模式。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卡内基报告》和《荷姆斯报告》问世以来,西方先后出现了教师发展模式的多元化格局,如教师能力本位运动(CPTE)、教学效果本位运动(PBTE)和学校本位教师发展运动(SBTE)等。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注重教师自身的反思性发展,通过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考察,对自己的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回顾、诊断、自我监控和自我调适,达到对不良的行为、方法和策略的优化和改善,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并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理解,从而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教育要求。

这些发展模式赋于教师新的角色定位:

教师成为研究者(teacherasreseacher),从而使教师工作获得尊严和生命力,表现出与其他专业如律师、医师相当的学术地位,使教师群体从以往无专业特征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定位提高到具有一定专业性质的学术层级上,进而改善教师的社会形象和地位。

在我国,一些专家学者和一线的教育改革者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许多理论和实践的研究。

顾泠沅教授领衔开展了以校本教研、校本培训、课例研究等为主要形式的“行动教育研究”计划。

叶澜教授认为教师的专业素养应该包括专业理念、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结构等方面。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借鉴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特别是美国PDS(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尝试建立教师发展学校来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培训。

该院自2001年4月开始在北京市建设首批5所教师发展学校。

成都、广州等地的一些学校也尝试建立这类学校。

3、实践依据

近年来,校本教研工作的探索与实践,提升了学校教师素养,促进了小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学校办学水平的突破。

但是缺乏基于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全程规划和系统研修,对教师的专业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仍然有限,教师的专业发展参差不齐,自上而下的培训仍然使教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师的主体合作探究作用没有得到发挥,教师作为教育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地开发利用,致使教师的整体水平还亟待提高。

教师的主动性不高,校本教研流于形式。

教师的主动参与是校本教研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

如果没有教师的自主研究,任何外部的力量都是徒劳的,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到了教研活动时间,教师就会拿出各自“精心”准备的发言稿,头头是道地“说”开来,什么“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什么“自主、合作、探究”等热门词语比比皆是。

乍一听,很有些理论高度,可细一想,却不过是“鹦鹉学舌”罢了。

校本教研内容若不是发自教师的内心需求,没有教师的主动参与,没有教师间思维的相互碰撞与交锋,那就只能流于形式,缺乏失效,甚至还会演变成教师的一种新的负担,同时这种做法也不利于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

专业引领不够,成为制约校本教研的“瓶颈”。

目前我校的校本研究常有低水平重复的现象,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萝卜炒萝卜,炒出来的还是萝卜。

”教研部门到校进行现场指导次数有限,教研仍然是凭经验、凭权威,教研内容形式仍然没有多少改变,模式固定,内容限于教材教法介绍,统一进度、统一要求、统一作业及教案的设计,或者仅仅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进行大同小异的经验总结等,这些问题都亟待研究和解决。

我校属城区边缘学校,有1000多名学生,办学规模不算太大。

拥有40余名教师,年龄结构相对年轻化,教学经验不太丰富,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与城区其他学校相比,我校的生源也相对复杂,绝大部分学生属于农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所招学生层次较低,学生的教育管理难度增加,教师的负担也较大。

为此,我校提出了“以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践研究”这一课题,旨在通过这项研究工作的开展,解决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全面提升我校的教师素养,使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较大的突破。

4、理论依据

(1)校本教研理论。

教育部朱慕菊司长说:

“校本教研即以校为本的教研,是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校本教研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在真实的学校情景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推动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这是一种“基于学校”、“在学校中”、“为了学校”的教学研究。

(2)教师发展理论。

从需要的角度看,每个人在自身发展中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高层次的需要,每一位教师都有发展自己潜力和追求发展的需要。

同时,教师的发展是历史进步的必然,信息时代的教育的必然,没有教师的发展,没有教师的专业上的成长,教师的历史使命便无法完成。

教师的发展应该是自主的和能动的,既需要管理机制的改进,也需要教师自身的自觉。

(3)集体教育理论。

集体本身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

集体对个体产生巨大的影响,可使个体在集体中产生不同于处在单独环境中的行为。

集体对个体产生影响的因素不只是作为静态的集体心理气氛,更重要的是使其显示动态的教育力量,发挥集体思维的优势,从而形成更好的集体创新的智力背景和心里场。

二、课题研究设计

1、研究目标

1)探究适合校情、有利于新课程实施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学校教研的机制和活动方式,形成一套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研框架体系。

(2)使参与研究的教师在教学中的意识和能力得到实质性提高,师资队伍整体实力明显提升。

并通过开展深入有效的校本教研,打造出一支质量过硬、层次较高的骨干教师队伍。

2、研究的基本内容

(1)、建立校本化的教研组织,形成制度和规范,并营造有利于教师教学创新的学校环境,包括对教师的评价机制,建立教师个人发展档案,发挥教师教学创造性。

(2)、通过教师之间互动,加强实践反思和注重专业引领的原则,开展和不断创新多种教研活动,包括:

与专家对话,教师上课、说课、评课,教师论坛,专题研讨,课题研究,专家讲座,诊断指导以及教师自我设计方式等等,并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时,把如何实施有效课堂教学作为研究的重点,使教师专业化成长与课堂教学水平得到同步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丰富我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促进校本教师研修和专业成长,以适应未来教育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

3、研究对象、周期和方法

研究对象:

柳林完小全体教师,主要以各学科(子课题)分类进行研究

研究周期:

2011年4月~2014年3月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在研究过程中,学校将组织教师研究学习有关专业发展的理论,指导行动研究学习并借鉴其他兄弟学校有关校本教研方法及先进经验。

(2)、调查研究法。

为了确保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增强实效性,我校将责成专人研究教师专业发展概况,设计教师专业发展问卷调查专题,组织我校教师认真填写和统计分析,同时根据我校教师特点,制定《教师个人发展三年规划》,构建“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找出教师在专业素质发展上存在的困惑与制约因素,了解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需要。

 通过问卷调查和专业规划,形成促进我校教师有效发展的管理机制,探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提炼创新“以生为本”、“以校为本”的有效教师实践模式。

(3)、行动研究法。

学校以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为依据,有组织、有计划开展教学、科研活动,一边实践,一边研究,一边反思,一边解决问题,逐步形成“以生为本”,“以校为本”的有效教师实践模式。

(4)、经验总结法。

采用座谈会和论文交流的形式,总结校本教研的实效,在前期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总结和反思,形成成果。

4、研究组织与分工

研究单位:

柳林完小

主要研究人员及分工:

第一责任人姓名

于东

出生

年月

1966.5

行政职务

校长

专业技术

职务

中学高级

研究

专长

教育研究

最后学历

本科

联系

电话

8359074

“十一五”课题完成情况

A

第二责任人姓名

夏后发

出生年月

1973.7

职务

职称

副校长

小学高级

最后学历

本科

电子信箱

llwxjdc@

联系

电话

8087762

课题组主要成员

姓名

专业技

术职务

工作单位

研究

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

夏后发

 

于美静

刘华刚

李丽

 

夏永梅

 

侯芳芳

 

于晓燕

 

王英玲

 

周喜香

小学高级

 

小学高级

 

小学高级

 

小学高级

 

小学高级

 

小学一级

 

小学高级

 

小学一级

 

小学高级

柳林完小

 

柳林完小

 

柳林完小

 

柳林完小

 

柳林完小

 

柳林完小

 

柳林完小

 

柳林完小

 

柳林完小

教育教学水平高,科研意识强,均参与国家级实验课题的研究,有多篇论文获国级、省级奖并在各级刊物上发表。

负责课题的管理工作

  

负责管理与指导工作

 

负责实验后勤服务

参与实验指导工作

负责实验总结工作

  

负责实验阶段性总结

  

负责实验申请、交流材料总结

 

负责实验材料收集汇总

 

 

负责实验材料收集汇总

 

5、保障机制

(1)内部条件

人员条件是课题研究实施的主要保证。

从参与课题的人员结构看,本课题具备很好的人员条件。

①课题负责人于东,是学校校长,他对教育科研有着浓厚的兴趣,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和科研管理经验,亲自参与主持教学研究,他把教育科研视为“学校由平庸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他对该课题实施将给予极大地支持。

②参与课题研究的其他人员,既包括多名长期从事一线教学的骨干教师,也有长期从事学校管理的教育工作者。

他们有的多年致力于校本教研的研究,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和见解,对校本研究吃得较透,平时的工作开展也搞得有声有色,结合校情有效地开展了教研工作,同时他们把工作中的经验都撰写成论文,在很多杂志上都发表过,成绩斐然;有的是学校的中坚力量,精力充沛,对待教学极其认真,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教育教学研究中,为本课题的顺利有效开展奠定了基础。

从知识结构、专业素质和已有经验看,这支队伍都是很出色的。

③学校在以前的校本教研工作中,已经开展了例如“魅力课堂”、“生本高效”的优质课评比活动;现场教案比赛;反思评比等一系列的活动,促进了一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本次课题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外部条件

①学校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工作,把科研兴校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