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都会与情况学院教学计划.docx
《北京大学都会与情况学院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大学都会与情况学院教学计划.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大学都会与情况学院教学计划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一、学院简介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前身,是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建立的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1978年地质地理系分为地质系和地理系,1988年,北京大学地理系易名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2008年,在原城市与环境学系的基础上组建了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目前城市与环境学院共有教职员工92人,其中教授28人,副教授31人,讲师10人。
现有师资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下设城市规划、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环境科学、生态学等5个本科专业,除城市规划为5年制工科专业外,其余为4年制理科专业。
地理学为教育部地理学理科人才培养基地。
城市与环境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的5个本科专业,不仅包含理科、工科,还向本科生开设内容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课程。
目前全院在读本科生495名,学生普遍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本科生培养是本院教学的重点之一,从院领导到任课教师都本着积极努力、认真负责的态度引导、培养学生。
本科生统一实行按学院招生,一年级进行专业基础培养,在第二年按照个人志愿分别进入环境科学、生态学、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及城市规划等5个专业进行专业培养。
城市与环境学院各专业的师资力量、办学特色和培养目标简要介绍如下:
1、环境科学专业
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生教育,以培养从事环境科学研究和管理的创新人才为目标,以“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为方针,采取“1+2+1”的三阶段培养模式,即大一按学科群打基础,二、三年级按一级学科(环境科学)培养,大四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自愿的原则,选修少量必需的专业方向课(如环境生物地球化学、环境化学与环境毒理学、以及环境规划与管理等方向),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编教师16人。
其中,教授4名,研究员1名,教授级高工1名,副教授6名;国外与国内博士学位获得者各5名;长江特聘教授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基金获得者2名,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基金获得者1名,以本专业陶澍教授为首的若干学者还获得了首批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计划资助。
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条件良好。
作为“地表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主体,环境实验室建于1960年代中期,现有面积600平方米,拥有总价值达1000余万元的各类大、中型实验仪器;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使得这些学生能就国际前沿问题,尽早开展实验研究,为培养本科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以及优秀学生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有利条件。
基于这些研究,部分本科生在读期间就能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本专业多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质量的环境科学人才。
进入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以及行政管理部门的毕业生,由于具有基础宽厚、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后劲足的特点,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另外,环境科学专业历年的保研率均保持在50%以上,部分学生进入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等国外一流大学深造。
2、生态学专业
北京大学生态学系生态学专业于2002年6月在原城市与环境学系生态教研室的基础上成立,为国内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中首批从事各类生态学专门人才培养的机构之一。
2003年正式招收生态学专业本科生。
北京大学生态学专业的本科教学突出生物科学与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等不同学科相交叉、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室内实验与野外基础训练并重的特点,不仅使学生得到扎实的生态学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分析方法以及应用基础的训练,还可以根据学生本人的兴趣,选择3个专业方向(生物生态学、地生态学和应用生态学)。
生态学专业现有在职教职人员1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教授4人,副教授5人。
近年来,本专业先后购置了800余万元的教学和科研设备,完成了生态学教学实验室的建设,具备先进的生态学过程分析的实验条件。
一个集教学实习和科研为一体、投资600余万元的野外定位研究站——“北京大学赛罕坝地球环境与生态系统实验站”也已建成使用。
本专业的目标是:
在充分吸收国内外优秀的生态学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探讨并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学教育、科研和管理人才培养体系。
把生态学科办成既有基础理论,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形成生物生态学、地生态学、生态工程与设计等几个分支学科,研究和解决我国生态环境方面的重大基础和实践问题,并开展生态教育和普及工作,成为国内最好、国际上有知名度的本科专业。
更多信息请浏览.
3、地理科学专业
北京大学地理科学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可以追溯到清华大学成立地理学系的1929年。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由清华大学地学系地理组和燕京大学部分教员联合成立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当年便设自然地理学专业。
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作为一级学科,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地理科学专业已经成为在国内享有盛誉,发展居领先地位的专业。
自然地理学在2001年全国重点学科评比中排名第一,地理学在2003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名列第一,2004年理科地理学基地评估获得“优”。
地理科学专业秉持“强化基础,注重能力、提高素质,突出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强化学生的地理学综合素质培养。
针对地理学是实践性强的学科特点,在本科生教学中坚持“书本知识与科学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在注重加强基础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验室动手能力和野外认知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全球竞争能力的21世纪地理学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后备人才。
地理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共有教师17名,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7人。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
在17名教师中16人具有博士学位。
地理科学专业有很高保研率,除本校外,还进入中科院等单位攻读学位。
地理科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也有一部分进入到国外名牌大学深造,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
走向工作岗位的同学由于基础扎实、视野开阔和综合素质较高而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毕业生去向包括国土资源、城乡建设、环境保护、林业与水利等国家相关部门,也有房地产评估、保险理赔、环境咨询、地理信息系统开发、旅游景观规划与设计、自然资源开发、地图测绘等方面的企业。
此外还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4、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主要方向为经济地理与区域规划)是基于地理学理论与方法、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与城乡发展规划管理的应用型专业,是应对经济全球化、中国快速城市化、和谐社会建设及可持续发展等新形势的热点专业;由原经济地理学与城市与区域规划等发展演变而来,是国内最具实力最有影响的地理学专业之一。
本专业为国家地理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人文地理学重点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经济地理系及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共同办学,拥有以教授、副教授为主体、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国内一流的师资队伍,具有“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际先进的教学和研究试验条件,建有人文地理学野外综合实习基地。
本专业以教学、科研为核心、学、研、产紧密结合,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创新,已经建立起完善的学科体系,其中,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产业布局与城市经济学、城市土地经济与规划、人口与社会地理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处于国内一流水平,是我国地理学理论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基地,为国家层面及省、市、自治区层面的各种规划与管理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指导。
本专业与国内外的学术合作交流活动十分广泛,与欧美、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与地区的著名大学之间保持着长期友好的合作研究、人才交流及合作培养研究生等关系。
本专业是我国经济地理学及城市与区域规划管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培养具有独特地理学视角与空间分析能力的高级人才,毕业生就业良好,一半以上出国深造或在国内攻读研究生,其他的在各级政府城市规划管理、土地管理管理、经济管理等部门以及企业战略策划部门、房地产开发与各类咨询企业、城市与区域及产业经济相关的研究机构及规划院所就职。
5、城市规划专业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成立于1999年,当年由教育部特批设立五年制城市规划本科专业,并从2000年起开始正式招生。
该专业依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城市与经济地理系两系,以及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不动产研究鉴定中心、景观规划设计中心、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土地规划群体等的教学科研力量来共同办学,仅两系现有在职教授7名、副教授10名、讲师4名,并有杨吾扬、胡兆量、魏心镇、周一星、谢凝高、董黎明等多位城市规划界著名资深教授为指导,在中国城镇化、区域研究与规划、经济地理、世界遗产研究、城市规划与设计、景观规划设计、风景名胜区规划、旅游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房地产研究、创新空间与产业集群研究等领域有着鲜明的特色与国内领先优势,具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因坚持以文、理、工相结合的教学科研体系而在全国城市规划界独树一帜,以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指导大纲为基础,特别注重发挥北京大学以及所在学院的综合学科优势,专注学生的综合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努力将学生培养成文理工兼备、有用于社会的城市与区域发展和规划管理领域之英才,以满足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国土和区域规划管理、土地管理与房地产开发、旅游规划与管理以及其他相关领域对科研、管理、实践的高素质人才需求。
二、本科专业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英文名称
学制
授予学位
083001
环境科学
EnvironmentalSciences
4年
理学学士
071012
生态学
Ecology
4年
理学学士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Resource,environmental,urbanandregionalplanningandmanagement
4年
理学学士
地理科学
Geographicalsciences
4年
理学学士
070523
城市规划
Urbanplanning
5年
工学学士
三、二学位、双学位、辅修
暂无
四、教学行政管理人员
院长陶澍62751938
副院长(本科教学)邓辉62757400
副书记贺灿飞62756840
副书记赵天旸62755958
教务员彭兴娥62751173
五、师资力量(姓名前打*者为博士生导师)
资源与环境地理系
(1)环境地理教研室
姓名
性别
职称
学历
专业特长及近期研究方向
担任本科生课程任务
*陶澍
男
教授
博士
环境生物地球化学
应用数理统计
*徐福留
男
教授
博士
环境地球化学、系统生态学
地学基础
*王学军
男
教授
博士
环境地理学
环境规划
*胡建英
女
教授
博士
微量污染物监测与风险评价
微量有毒物风险分析
*李喜青
男
研究员
博士
环境地理学
污染水文学
王永华
男
正高工
本科
环境监测与仪器分析
环境监测
邓宝山
男
副教授
本科
环境地球化学
水环境化学
刘文新
男
副教授
博士
环境地球化学
环境毒理学
曹军
女
副教授
博士
环境地球化学
环境土壤学
李本纲
男
副教授
博士
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遥感基础与图象解译原理
卢晓霞
女
副教授
博士
环境生物学
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生物修复
张照斌
男
讲师
博士
环境毒理学
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刘煜
女
工程师
硕士
环境监测
刘燕花